首页 / 正文

歴代通畧蒙求

太极既判髙下定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中处者人必立之君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世质民淳伏羲画卦更造书【文字】契【符券】炎帝神农教民耒耜【耜以起土耒其柄也】黄帝轩辕神化宜民始垂衣裳皇风愈惇【厚也】皇降而帝少昊有作颛顼继之授之帝喾唐帝曰尧舍子丹朱询事考言让于有虞舜徳重华乐曰韶舞亦舍商均让于大禹惟此五帝实官天下【官天下传圣贤】家天下者【家天下传子孙】始于有夏启贤能继禹因传启三王传子【夏禹商汤周文武也】实始于此桀虐而亡共十七君祚【传禄曰祚】四百年商汤代兴太甲太戊盘庚武丁凡六七君贤圣挺生纣为无道罪浮于桀祚六百年为周所灭周自后稷积徳累仁文王宜王犹服事殷武王伐纣天下归周卜世卜年古今无俦【周成王定鼎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其后三十六世八百六十七年皆过其数】成【成王】康【康王】俱贤泰和极治平王东迁春秋攸始【孔子修鲁史春秋始于平王之四十九年】五霸相继【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尊周为名降为战国七雄分争【齐楚燕赵韩魏秦】赧王入秦周厯遂讫享年最永八百七十秦并六国狼吞虎噬谓兼三【三皇】五【五帝】始称皇帝尽扫良法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咸阳为墟汉髙【髙帝】勃兴寛仁大度诛秦蹙项【项羽】光启炎祚文【文帝】景【景帝】恭俭休养生息武帝穷黩【穷兵黩武】孝宣【宣帝】综核元【元帝】成【成帝】柔弱哀平短祚王莽簒窃实门光武同符髙帝西汉遂东三世贤主显宗【明帝】肃宗【章帝】传世十二终于灵【灵帝】献【献帝】汉祚四百人心未厌曹操子丕簒汉为魏帝室之胄【本其所出曰胄】蜀主刘备呉主孙权开国江东三分鼎峙各为长雄孰能一之晋司马氏歴懿师昭炎为武帝开基肇乱子愚妇逆懐【懐帝】愍【愍帝】孤立擒于刘【刘聪曜】石【石勒】元帝渡江国曰东晋十世而亡宋武【武帝】应运自晋中微羣雄云扰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二赵【前赵后赵】一夏一蜀纷纷僭窃正朔相承【王者颁歴年以某月为正月以某日为朔日】独推建业【南朝都建康】僭窃俱亡并于元魏【元王之魏国】南北分王垂三百祀元魏迁洛亦曰贤君南歴五朝【都建康者东晋宋齐梁陈为五朝上并吴则为六朝】宋齐梁陈宋始刘裕齐萧道成萧衍梁继霸先陈兴元魏之衰分而为二髙及宇文各簒其【位东魏髙欢之子簒之西魏宇文泰之子簒之】髙为北齐宇文并之宇文之周又灭于隋隋主杨坚本无功徳平陈后主幸尔混一再传炀帝以奢侈亡天亦厌乱业归李唐唐起义兵始于髙祖佐以太宗实为英主继以玄宪【玄宗宪宗】称唐三宗闺门多惭杂以司晨外乱藩镇内乱宦官讫于唐亡亦三百年五代继之【梁唐晋汉周】始于朱梁唐李存勖晋石敬塘汉刘智逺周祖郭威共五十年君如奕棋于峕小国各据偏方二汉【南汉北汉】二蜀吴楚南唐荆闽吴越纷然僭窃赵氏太祖继以太宗扫除僭国宋业以隆真仁英神【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俱称贤君误于新法引进小人哲【哲宗】继以徽【徽宗】及禅于钦【钦宗】金师已逼父子蒙尘髙宗南渡【南行渡江】孝【孝宗】亦贤主保境偷安光宁理度【光宗宁宗理宗度宗】迄于崖山【崖山海岛名也宋为元逼覆海而亡】亦三百祀代金平宋是为大元九十三载一十四传洪惟圣朝大明丽天宏基其治垂统万年【末八句系朱枫林先生増】

陈定宇先生蒙求之作但摽掲歴代相传兴衰之畧而未暇及政事人物治乱得失之详约之共八百言而上下数千年间道有升降统有正变祚有长短势有离合顷刻可知其槩此诚初学史者之入门如举网得纲而万目可从理也是以朱枫林先生有取焉邑人新阳黄金色识

歴代通畧蒙求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三·脱脱
  卷七十·志第三十七·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李心传
  第二十回 战阳平苟晞破贼垒 佐琅琊王导集名流·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徐光启传·张廷玉
  晋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273)·司马光
  卷一百二·雍正
  卷二十三下·徐一夔
  顾宗林·周诒春
  地理志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荒郊·刘半农

    荒郊古道,人疲马饥。 冥冥云合,悠悠鸟飞。 天之颠兮,地之底兮。 嗟我所思,将何以见之?一九二一,一〇,五,巴黎

  •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宋濂

        ◎百官八   元之官制,其大要具见于前,自元统、至元以来,颇有沿革增损之异。至正兵兴,四郊多垒,中书、枢密,俱有分省、分院;而行中书省、行枢密院增置之外,亦有分省、分院。自省院以及郡县,又各有添设之员。而

  • 卷二百四·毕沅

      ◎元纪二十二 ∷起著雍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泰定帝   致和元年年   春,正月,甲戌,享太庙。   命绘《蚕麦图》。   乙亥,诏:“百司凡不赴任及擅离职者,夺其官;避差遣者,笞之。”   监察御史邹惟亨言:

  • 卷十一·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一晋 常璩 撰後贤志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记详於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平皆以世及事迩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奉圣晋後俊玮倜傥之士或修德让行止从时或播功立事羽仪上京策勲王

  • 绎史卷一百三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范雎相秦【蔡泽附】史记范雎者魏人也字叔防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

  • 卷七·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七)第七则赶缯船,三只。内水师提标中营「海」字七号船一只:身长六丈五尺,头起■〈乔亢〉四尺八寸、尾起■〈乔亢〉三尺五寸。船头长二丈五尺,面匀宽一丈二尺五寸、底匀宽一丈一尺;船中长二丈二尺,面匀

  • 卷第十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五〈起天平十五年正月、盡十六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十五年春正月辛丑朔。遣右大臣橘宿祢諸兄。在前還恭仁

  • 国风·邶风·佚名

    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 提要·梅鷟

    【臣】等谨案尚书考异五卷明梅鷟撰鷟旌徳人正徳癸酉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终盐课司提举世传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出扵东晋梅赜赜自言受之臧曹曹受之梁柳柳受之苏愉愉受之郑冲宋呉棫朱子元呉澄皆尝辨其伪然但据其难易以决真

  • 左传折诸卷十九·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九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再合诸侯三合大夫襄二十五年重丘二十六年澶渊再合诸侯也二十七年宋三十年澶渊昭元年虢三合大夫也皆在赵武为政之日城淳于桓五

  • 管子轻重十三·马非百

    轻重甲元材案:《汉书宣纪》地节四年九月诏曰:&ldquo;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rdquo;文颖曰:&ldquo;萧何承秦法所作为律令律经是也。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令甲者前帝第一令也。&rdquo;如淳曰:&ldquo;令有先后,

  • 大雲初分师子吼健度第十九·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甚深师子吼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一切味吼法门。一切味法门。时神通王法门。莲华法门。喜地法门。大喜地法门。四威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如来名号品第七(入第二会)疏。二会来意者。于中有二。一对后辩来。以一分六会。今是初故。又前举下对前辩来疏。又远答名号海问者。自是十海为总意耳疏。佛于其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别明。于中有二。一别明四法。二别指余文。且别明四法者。一明无明。二明名色。三明触。四明受。就第一明无明。复分为二。一明释义。二引证。初释义者。论云。无明何义(问也)。谓体非明(答非智明)。

  •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度摄品第十七之二释曰。已说修习六波罗蜜。次说六波罗蜜差别。六波罗蜜差别各有六义。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品类。偈曰

  • 世界之战·威尔斯

    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触目惊心的情况。火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成废墟。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都无济于事,一艘英国装甲战舰虽然与

  • 马培之医案·马培之

    又名《马培之外科医案》。清马文植撰。一卷。文植名征,字培之,另有《纪恩录》已著录。此医案撰成于光绪十八年(1892)。约万六千言。按证分类,记载疔毒、骨槽风、瘰疬、石疽、肝痈、马刀疬、少腹痛、流注、鹤膝风、麻

  • 大三摩惹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