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集上之中  唐诗  罢相  李适之罢相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试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呉旦生曰适之退朝毎邀賔戚谈谐曾赋诗云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复如何后为林甫所譛罢故有门前客来之句未免 
-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九	宋 陆游 撰	游山	四序虽悉佳莫若新秋时已脱烹煮厄未兴揺落悲鹭集水落渚鹊争风堕枝烟村乌桕丹晩日望最奇岂无一舴艋往赴幽人期婆娑下堂迎坏衲颠倒披丹果垂中庭碧花蔓疎篱秋高财一来 
-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孤节老全,丛林岁寒。
    机用千变,时事百难。
    玉经火而愈润,莲秀水而常乾。
    牛头之懒口挂壁,麈尾之辩舌翻澜。
    触事出碍兮虚空挥剑,众影不黏兮明珠走盘。
释正觉 禅人并 
-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七言古诗】高皇躬率舟师至鎭江浮子门受降伪吴旋师驻蒜山下幸拱真庵赋此以献       常钦天人西来乘赤龙手握宝劒青芙蓉出师百万皆 
-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袓龙学集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人进士高第累官直集贤院出知袁州入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进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朝知通进银台司知明州坐事谪忠正军节度副使移 
- 琵琶记思乡(小生上)【喜迁莺引】终朝思想,但恨在眉头,人在心上。凤侣添愁,鱼书绝寄,空劳两处相望。青镜瘦颜羞照,宝瑟清音绝响。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怨极愁多,歌慵笑懒,只因添个鸳鸯伴。他乡游子不能归,高堂父母无人管。湘 
- 宋纪六十九【起重光赤奋若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六年秋七月壬午朔光禄寺丞知长洲县夏噩坐私贷民钱特勒停噩中制科本路提防刑狱王道古恶其轻傲捃其事而发之 丁亥权御史中 
- 王世贞 将军之制有三 太祖官制后革者 升降品级 建文中官制 添设提学官 兵制 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 二祖公主所适 宫中女官之制 洪武二十八年复位宫官六尚品职及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 
-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本书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附有褚先生补记的《任安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 
- 【臣】等谨案参读礼志疑二卷国朝汪绂撰绂一名烜字灿人婺源人是书取陆陇其所着读礼志疑毎条标列而以己意附参于各条之下其于三礼大端若谓南郊即为圜丘大社即为北郊禘非祭天之名路寝不得仿明堂之制又力斥大飨明堂文王配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辜讲孔子说:“如果父母健在,儿女不应当到很远的国家去;如果必须去,应告诉父母到什么地方去。”	 
-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考定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 
- 【臣】等谨案尚书注考一卷明陈泰交撰朱彞尊经义考载陈氏泰来尚书注考一卷注曰未见又注泰来字长水平湖人万歴丁丑进士官至礼部精膳司员外郎案明呉永芳嘉兴府志载陈泰交字同倩万厯中国子监生所着有尚书注考与经义考逈异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稽首最上普遍智  如来应供正等觉  心意清净无等等  神通无碍未曾有  善能周遍十方界  随根化度诸群生  稽首文殊大导师  善除尘垢心已 
- 南朝梁宗懔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四部备要 ·史部》及《旧小说 ·甲集》等均有收录。今存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译注出版。宗懔字元懔,江陵 (今属湖北)人。先仕萧梁,后入北周,官拜车骑大将军、 
- 二卷。按钱曾 《读书敏求记》称《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二卷,李同、王廷光、释昙莹、徐子平四家注解。考《永乐大典》所载共有二本,一为徐子平注,一即此本,而独题释昙莹之名,但李同、王廷光之说也悉存。可能钱曾之本是后 
-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鸿撰;一说系陈鸿祖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误录“陈鸿《开元升平源》一卷”,却未著录本篇。《宋史·艺文志》传记类著录“陈鸿《东城父老传》一卷。”陈寅恪据本篇中作者4处自称“鸿祖”, 
- 凡二卷。明代密藏道开撰。卷上包括上慈圣皇太后、募刻大藏文、刻大藏愿文等共五十篇;卷下包括上本师和尚、与徐海观居士等六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