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四

婺州宝林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师受请。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师云。斩钉截铁。进云。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云。随邪逐恶。进云。恁么则一点水墨两处成龙。师云。不是恁么。师乃云。孤峰顶上。耸壑昂霄。好不资一毫。十字街头。和泥合水。丑不资一毫。如是则在彼在此。同得同用。所以道。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到个里。推倒须弥。饮乾大海。於其中间。出没卷舒。了无妨碍。且应缘利物一句作么生道。雪后始知松栢操。事难方见丈夫心。

当晚小参。僧问。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此意如何。师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进云。为复是神通妙用。法尔如然。师云。一刀两段。进云。金鸡啄破琉璃壳。玉兔挨开碧海门。师云。犹欠一半在。问。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如何是弥勒。师云。是甚乾屎橛。进云。若然者。头头垂示处。子细好生观。师云。你无佛性。观作什么。僧礼拜。

师乃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这老汉。四棱榻地了也。是汝诸人还识得也未。若识得。正是眼中添屑。若不识。宝林有过。便下座。

上堂云。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者老臊胡。当时若知有转身句。是你诸人未免横尸露骨。且道。宝林恁么告报。还有地头也无。莫守寒岩异草青。坐着白云宗不妙。

谢知事上堂。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祇如一喝未施已前。还有宾主也无。既分之后。那个是宾。那个是主。者里缁素得出。宾则始终宾。主则始终主。祇如宾不是宾。主不是主。且一喝落在什么处。横按镆铘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

上堂云。佛祖正印。衲僧藞苴。有眼如盲。有口如哑。更问如何。可知礼也。

上堂。举兴化见同参来才上法堂。化便喝。僧亦喝。化又喝。僧复喝。化近前拈棒。僧又喝。化云。你看者瞎汉犹作主在。僧拟议。化直打出。法堂。侍僧问。适来僧。有何相触忤。化云。是佗适来。也有权。也有实。也有照。也有用。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到这里去不得。似者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师云。兴化门墙千仞。从来家法森严。这僧暗透重关。要看洞中春色。好则好。未免二俱失利。祇如兴化道。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又作么生。天堂未就。地狱先成。

上堂。举安国挺禅师。因僧问五祖。真性缘起其义云何。祖默然。时挺禅师侍次乃谓。大德正兴一念时。是真性中缘起。其僧言下大悟。师云。五祖不合默然。好与二十棒。挺禅师不合道大德正兴一念时是真性中缘起。也与二十棒。其僧言下不合大悟。也与二十棒。且道。宝林还有过也无。也与二十棒。

上堂。举庞居士。一日卖箍篱。扑倒在地。灵照便去身边卧。士云作么。照云。见爷倒地。特来相扶。师云。居士倒地。灵照扶起。乞儿伎俩。讨甚巴鼻。击禅床。下座。

上堂。尽乾坤大地撮来无一丝毫许。你诸人向甚处安身立命。直饶倜傥分明去。未免无绳自缚。且道。宝林恁么。还有着力处也无。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上堂。僧问。杨岐问慈明。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明云。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林。此意如何。师云。两个漆桶。失却鼻孔。进云。是什么人收得。师云。是上座。进云。争柰不乱拈出。师云。贼身已露。进云。祇如杨岐道。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慈明便喝。还有为人处也无。师云。无为人处。进云。许多葛藤。向甚么处着。师云。虚空里着。进云。虚空无壁落。四面亦无门。作么生着。师云恰好。进云。杨岐亦喝。慈明又喝。意作么生。师云。平地吃交。进云。争柰杨岐一拳还一拳。一趯还一趯。师云。莫谤杨岐好。进云。见成公案。师云。何不拈出。僧便喝。师云。有甚交涉 师乃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量才补职。舍重从轻。二百个衲僧。一百九十九个。匙挑不上。且道。那一个着在甚么处。瞎汉。归堂去。

冬至上堂。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衲僧活计。不在两头。有般痴汉便问。未审在什么处。似者般底。不打更待何时。且道。宝林恁么道。还有过也无。试定当看。

上堂。举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蚌含明月。僧云。如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死心和尚拈云。如何是般若体。一堆屎。如何是般若用。屎堆里虫。师云。两个漆桶。一时话堕了。更添一枚。如何是般若体。相见便无礼。如何是般若用。从来爱打閧。且道。三个漆桶。还有优劣也无。若检点得出。许你具顶门眼。

退院上堂。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有般漆桶。便向不去不住处坐地。无异蚊蚋。以足欲探沧溟之深浅。其可得乎。岂不见古人道。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与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祇如死心和尚一日挟火示僧云。若唤作火烧杀你。不唤作火冻杀你。是你诸人还缁素得出么。苟或未然。珍重五湖云水客。笑看千嶂起风雷。

婺州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入院上堂。僧问。祇者是。埋没自己。祇者不是。辜负先圣。去此二途。和泥合水处。请师道。师云。玉筯撑虎口。进云。一言金石谭来重。万事鸿毛脱去轻。师云。莫瞒老僧好。进云。和尚得恁么絮那。师云。你莫作絮会。进云。争柰步步相随。言言见谛。师云。却是你絮 师乃云。古佛家风。遇古佛然后拈出。大人境界。见大人乃可显扬。今日朝旆临筵。人天普集。古佛家风既展。大人境界全彰。揭示摩酰正眼。洞明少室真机。顿契佛祖不传妙心。开悟父母未生面目。直下斩钉截铁。犹是把缆放船。苟若说心说性。未免和泥合水。这条通天活路。千圣共行。万灵同辙。净裸裸没虚空。赤洒洒无空缺。虽居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虽居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相。如是则如锺在虡。扣之则鸣。似镜临台。物来斯照。於其中间。应变万差。出没卷舒。得大自在。祇如应真不借一句又作么生。双溪源脉深无底。济物曾无有倦时。

复举。王常侍。与临济至僧堂乃问。这一堂僧还看经也无。济云。不看经。还习禅也无。济云。不习禅。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习。毕竟作什么。济云。总教成佛作祖去。侍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济云。我将为你是个俗汉。师云。风行草偃。叶落知秋。临济虽本分钳锤。常侍乃顶门具眼。祇如今日 判府殿撰正言。入山与老僧相见。虽无僧堂可至。亦无佛法商量。祇者便是出佗一头地处。且道。以何为验。以此为验。

上堂。举赵州和尚。一日见僧来。便面壁书梵字。僧展坐具礼三拜。州转身。僧收坐具便行。州云苦苦。僧抚掌呵呵大笑。师云。苦苦。苦中苦。乐中苦。谁道黄金如粪土。象骨老师曾琨球秘魔叉下捉老鼠。

上堂。举僧问云门。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门云。露。师云。光孝着一转语。不是老僧见处。亦非垂手为人。何故。岂不见道。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上堂。举灌溪初参临济。才跨门。济蓦胸擒住。溪便云。领领。济便托开。师云。灌溪气宇如王。被临济活埋。在镇州十字街头。当时若是光孝。棒折也未放佗在。何故。家肥生孝子。国霸有谋臣。

上堂。举龙牙和尚道。云居师兄得第二句。我得第一句。西院云。祇如龙牙与么道。还扶得也无。云门云。须礼拜云居始得。西院云。傍观者哂。师云。龙牙若非西院当头坐断。几乎打破蔡州。云门冷处着把火。义出丰年。光孝过犯弥天。一任诸方检点。

再住归宗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入寺上堂。僧问。灌溪初参临济。才跨门。济蓦胸擒住。未审是何宗旨。师云。无宗旨。进云。灌溪见个什么道理便云领领。师云。无道理可见。进云。争柰眼似铜铃转。师云。你向什么处见二老宿。僧便喝。师云。虾跳不出斗 师乃云。大道无方所。从容寰海间。几思归隐处。安乐在庐山。如是也周旋旧日家风。岂敢忘更途辙。再礼耶舍相好。重瞻拭眼慈容。祇要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所以道。拈起也天回地转。应须拱手归降。放下也草偃风行。必合全身远害。在彼在此。本无间然。一去一来。岂有二相。虽然。犹是业识茫茫。且风恬浪静一句作么生道。云静日月正。雪晴天地春。

上堂。宝剑未施。尽大地人丧身失命。古镜未彰。尽十方世界向甚处出头。这般野狐见解。是诸方普请会底。汝等诸人作么生折合。片云归洞晚。斜日去天低。

入罗汉五脏示众云。黄面老人乾屎橛。参随一火烂泥团。心肝肠胃皆条直。[廿/(跳-兆+束)]饭茶花照胆寒。佛法虽然未梦见。神通却许入云端。应须痛念归宗寺。时复持盂下翠峦。

上堂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朝至暮。啾啾唧唧。说黄道黑。不知那里是二时上堂。吃粥吃饭。不觉嚼破舌头。血溅梵天。四天之下。霈然有余。玉皇大帝。恶发追东海龙王。向金轮峰顶鞫勘。顷刻之间。追汝诸人作证见也。且各请依实供通。切忌回避。傥若不实。丧汝性命。

上堂。举僧问径山。掩息如灰时如何。山云。犹是时人功干。僧云。干后如何。山云。耕人田不种。僧云。毕竟如何。山云。禾熟不临场。师云。凤合香沉。雪巢夜冷。半窗明月和气[廿/渴]然。正恁么时。且道。归宗与径山。还有相见分也无。见与不见即且置。祇如这僧问径山。还具眼么。苟或未然。云藏无缝袄。鸟宿不萌枝。

万杉和尚到上堂。大底大。小底小。长底长。短底短。曲底曲。直底直。方底方。圆底圆。正底正。邪底邪。为复是佛耶。是菩萨耶。是罗汉耶。是圣僧耶。是鬼神耶。是天仙耶。我昔闻是法。未尝妄宣说。是义非义。是随义随。非是非义非非义。是随句堕。若作佛法商量。达磨一宗扫土而尽。不作佛法商量。老僧活陷地狱。是你诸人。还缁素得出么。苟或未然。少间下座。同知事头首。攀请新万杉和尚。为众说破。

上堂。举僧问梁山和尚。家贼难防时如何。山云。识得后不为冤。僧云。识得后如何。山云。贬向无生国里。僧云。莫便是佗放身立命处也无。山云。死水不藏龙。僧云。如何是活水龙。山云。兴云不吐雾。僧云。忽遇倾湫倒岳来时如何。山下禅床把住云。莫教湿却老僧袈裟角。师云。梁山和尚。与贼相战。兵刃交接。填然鼓之。虽不弃甲曳兵而走。要且祇解战贼。不能杀贼。忽有人问归宗家贼难防时如何。劈脊便棒。何故。岂不见道。齐之以礼。

上堂。举百丈和尚示众云。汝开田了。我与汝说大义。僧云。开田了。请和尚说大义。丈展两手。白云端和尚拈云。百丈说大义。祇於此。当时再参马祖底。向什么处去也。若言更有在。未免与蛇画足。且道。作么生得知百丈老人立地处。乃云。客来无茶点。蒿汤备礼仪。师云。白云要见百丈再参马祖底道理。直是好笑。笑须三十年。又道。作么生得知百丈立地处。也与笑三十年。客来无茶点。蒿汤备礼仪。也与笑三十年。三笑而九十年。为复笑白云批判未当。为复别有道理。汝诸人若捡点得出。归宗拄杖子。两手分付。苟或未然。几度醉归明月夜。笙歌引入画堂前。

上堂。举沩山问云岩云。承闻子在药山是否。岩云。是。沩云。药山大人相作么生。岩云。涅盘后有。山云。如何是涅盘后有。岩云。水洒不着。云岩却问。未审百丈大人相作么生。山云。巍巍堂堂炜炜煌煌。声前非声。色后非色。蚊子上铁牛。无你下觜处。师云。二尊宿。说大人相。何异指鹿为马。忽有人问归宗。虎丘大人相作么生。祗对佗道。九九百百。半青半白。

上堂。举睦州示众云。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有僧问云。如何是裂开。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盘。真如解脱。即心即佛。我且与么道。你又作么生。僧云。某甲不与么道。州云。盏子落地。楪子成七片。云峰悦云。相骂饶你接觜。相唾饶你泼水。师云。我且问你诸人。云峰恁么拈提。为复是见睦州意耶。明睦州语耶。归宗因行不妨掉臂。不是禅。不是道。不是玄。不是妙。久立伏惟珍重。

上堂。僧问。药山小参不点灯。德山小参不答话。未审意旨如何。师云。二俱瞎汉。僧云。可谓端居坐底人。意气冲斗牛。师云。不是这个道理。僧云。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师云。切忌错承当。僧又问。崇寿和尚道。识得橙子。周匝有余。未审和尚还肯佗也无。师云。老僧深肯佗。僧云。云门道。识得橙子。天地悬殊。又作么生。师云。穿却鼻孔。僧云。泽广藏山。理能伏豹。又作么生。师云。君子怀义。僧云。还许学人露个消息也无。师云。有何不可。僧云。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师云。犹带文彩在。僧礼拜 师乃云。识得橙子周匝有余。识得橙子天地悬殊。若向周匝有余处会。理上偏枯。若向天地悬殊处会。事上偏枯。且道。归宗为人在什么处。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

上堂。举丹霞访忠国师。值国师睡次。乃问侍者。国师在否。者云。在则在。祇是不见客。霞云。太深远生。者云。莫道上座。佛眼也觑不见。霞云。龙生龙子。凤生凤儿。国师睡起。侍者举似国师。师打侍者二十棒。赶出院。霞闻云。不谬为南阳国师。师云。侍者吃棒出院。盖千载一时。然归宗岂免眼热。丹霞故虽好手。争柰落在国师网子里。诸人还辨得么。苟或未然。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上堂。举弘觉禅师。一日问僧。看者是什么经。僧云。维摩经。弘觉云。我不问维摩经。看者是什么经。其僧言下知归。师云。可怜者僧被弘觉活埋在荒草里。诸人若定当得出。明窗下安排。苟或未然。一任敲砖打瓦。

上堂。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下老和尚。三十三天。二十八宿。尽在归宗拄杖头上结夏。归宗为伊。说一字法门。过去恒沙劫。有宝花王如来。分付老僧。向二千一百丹五载后。对众显示。我等比丘今正是时。且道。一字法门作么生说。蓦拈拄杖卓一卓云。唵萨哩嚩吽[口*发]咤娑诃。复有偈举似大众。金锡罢游留靠壁。草鞋乾晒待秋风。且那长夏深思省。看是平生有底功。真实行藏宜保惜。虚头伎俩疾消镕。老僧岂是多饶舌。要与诸人气味同。

上堂。召大众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盏子落地。楪子成七片。胡张三黑李四。知佗是有耶是无耶。归宗若放过。灯笼露柱。若草若木。尽欺你诸人去也。若不放过。你诸人如何凑泊。蓦拈拄杖卓一卓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请监收上堂。僧问。三玄三要即不问。时节因缘事若何。师云。狗齩枯骨。进云。临济示众云。一人常在途中不离家舍。一人常在家舍不离途中。未审意旨作么生。师云。铁蛇钻不入。进云。忽若有人出来掀倒禅床又作么生。师云。贼过后张弓。进云。未审此二人。那个受得人天供养。师云。总受不得。进云。人人具足。个个圆成。为什么受道不得。师云。且缓缓。僧问。广达咨和尚。三通鼓罢。大众云臻。请师说法。师云达。进云。莫怪渠侬多意气。佗家曾踏上头关。师云。你被老僧达杀了也。进云。和尚祇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师云。如何是活人剑。进云。喝下已分泥水路。个中消息有谁知。师云。如何是杀人刀。僧云。已在言前。师云。何曾道着 师乃云。古来为法老尊宿。荷众曾无有倦时。况是年来衰落甚。动为多与行相违。应须痛念平生事。着意披襟善护持。颗粒果能无渗漏。少林初不隔毫厘。

江州东林太平兴龙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师入方丈据坐云。西天四七。唐土二三。尽向者里。钉桩摇橹。新东林为你诸人。解缆放船。未说超宗异目。若得齐眉共瞩。亦可明窗下安排。苟或如之若何。未免栏腮掴出。

上堂。举安国问僧。得之於心。伊兰作栴檀之树。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园。我要个语具得失两意。僧竖起拳头云。不可唤作拳头。国云。祇为唤作拳头。雪窦拈云。无绳自缚汉。拳头也不识。师云。若见得雪窦彻。便见安国龙头蛇尾。若见不彻。伊兰作栴檀之树。甘露乃蒺藜之园。

上堂。举丹霞因过一院值凝寒。遂於殿中见木佛。乃取烧火向。院主偶见呵责曰。何得烧我木佛。霞以杖拨灰云。吾烧取舍利。主云。木佛何有舍利。霞云。既无舍利。更请两尊。再取烧之。院主自后眉须堕落。师云。诸方商量道。院主忽起疑心而致斯祸。又云。院主天寒不与丹霞火向。致令烧却木佛。遂乃眉须堕落。殊不知。院主买铁得金。一场富贵。

上堂。举僧问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兴化云。打中间底。僧便礼拜。化云。昨日赴个村斋。中路值一阵狂风暴雨。向古庙里避得过。师云。众中商量道。向古庙里避得过。是明空劫已前自己。又道便是佗安身立命处。殊不知。兴化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上堂。鹫岭拈花。少林直指。指空画空。泥里洗土。如来禅。烈焰光中绽白莲。祖师意。海底红尘成阵起。透得过。权实照用一锤打破。透不过。葛藤窠里长年打坐。总不与么。唤取瞎驴来拽磨。

上堂。举教中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师云。三十年前闻恁么道。笑而不已。三十年后闻恁么道。喜而不寐。是汝诸人。闻东林恁么道。还缁素得出么。若缁素不出。听取一颂。心佛及众生。笑而还复喜。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道理深何处寻。蓦拈拄杖卓一卓云。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上堂。举僧问云门。不离三德六味。还有佛法也无。门云。祇怕你不问。僧云。请师道。门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师云。云门不负者僧来问。未免落在陷阱中。是你诸人若向者里会得。许你高步毗卢顶。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四

猜你喜欢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五卷·佚名
  卷一百一十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二卷·宝亮
  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佚名
  佛学之简明意义·太虚
  卷第四十六·佚名
  卷第六十三·佚名
  佛祖宗统单传世系之图·纪荫
  大沩真如喆禅师·惠洪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三·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七·澄观
  信功德品第十二·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二·宗密
  卷第二十八·佚名
  卷第十一·昙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马天骥·唐圭璋

      天骥字德夫,号方山,衢州人。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淳祐七年(1247),自考功郎官除秘书少监。宝祐四年(1256),自试尚书礼部侍郎除同签书枢密院事。五年(1257),端明殿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后褫职信州居住。卒于家。   城头月

  • 五言巻十五·洪迈

      五言  散关遇雪        李商隐  剑外从军逺无家与寄衣散闗三尺雪回梦梦鸳机  乐游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巴江柳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

  • 卷四百六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脱脱

        ◎宦者一   ○窦神宝 王仁睿 王继恩 李神福 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 卫绍钦 石知颙 邓守恩   宋世待宦者甚严。太祖初定天下,掖庭给事不过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许养子为后。又诏臣僚家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一·汪楫

      崇禎四年十月   ○崇禎四年十月   四年辛未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帝升殿以日食改於來月朔頒曆   遣官享太廟   直隸廵按饒京疏奏江南水利以河漕為先而灌田次之漕河之水利以鎮江之丹徒丹陽為先而他邑次之

  • 契丹國志卷之五·叶隆礼

      穆宗天順皇帝   穆宗諱璟,番名述律,後更名明,太宗之長子也。太宗攻石晉,入大梁,留帝侍述律太后。太宗於會同十一年四月崩於欒城,諸將畏述律太后殘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弒,諸將共迎帝即位,改元應曆。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

  • 第八十回 焚乌巢曹操屡施谋 奔荆州刘备再避难·蔡东藩

      却说孙策揽镜照形,遂致晕倒,究竟为着何事?原来镜中现出于吉,令策生惊,所以倒地,及经左右舁置床上,竭力施救,方得复苏。自知不能再起,乃召长史张昭等入嘱道:“中国方乱,不能遽平,我得据有吴越,地控三江,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根

  • 第十一章 实业·吕思勉

    农工商三者,并称实业,而三者之中,农为尤要。必有农,然后工商之技,乃可得而施。中国从前称农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若除去其轻视工商、几乎视为分利之意,而单就本末两字的本义立论,其见解是不错的。所以农业的发达,实在是人类划时

  • 卷八十五·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五    元 郝经 撰 録第三 疆理 汉 益州【二十郡】 魏 司隶【八郡】 豫州【九郡】 冀州【十一郡】 兖州【八郡】徐州【五郡】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纪昀

    列传元 【五十】○元五十成遵曹鉴张翥乌克逊良桢贾鲁逯鲁曾贡师泰 周伯琦 吴当成遵曹鉴张翥乌克逊良桢贾鲁逯鲁曾贡师泰周伯琦吴当△成遵成遵字谊叔南阳穰县人幼敏悟年十五丧父家贫勤苦不废学问至顺中至京师入成均时

  • 鲁褒传·房玄龄

    鲁褒字元道,南陽人。癖性好学广闻博识,家境贫寒独立不移。晋元康(291~299)之后,法制尽被破坏,鲁褒痛感当时贪婪成风,于是隐姓埋名,撰著《钱神论》,借以讽刺世风。文略如次:钱作为一种实物,具有乾坤的象征,内方像地,外圆像天。聚积

  • 陆杲传·姚思廉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祖父陆徽,是宋代的辅国将军、益州刺史。父亲陆睿,为扬州治中。陆杲小时候用功好学,学习书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杲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称赞说:“无对日下,惟舅与甥。”初始作齐中军法曹

  • 卷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七凶礼皇贵妃丧礼疾革自大内移入吉安所初薨内务府防礼部疏列丧仪布诸司戒办皇帝辍朝五日素服十日【若殡期逾十日及殡而止】简王大臣治丧事命所生皇子即丧次届时奉安金棺于殿内正中内监

  • 李谦若·周诒春

    李谦若 字叔和。年三十二岁。生于河南开封府。叔振鹏。永久住址。江苏苏州萧家巷六十八号。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河南高等学堂。上海震旦学院。及复旦公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科

  • 四书集编原序·真德秀

    朱子四书郡庠旧所刋也自壬子水荡之后遂为阙里一大欠事近得西山所编中庸大学本之朱子集注附以诸儒问辩闲又断之以已意会粹详采择精诚后学所愿见者已锓之梓为衍其传惟论孟二书阙焉扣之庭闻则云已经防校但未编集是论孟固

  • 卷二·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二宋 王质 撰邶风柏舟一章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隠忧微我无酒以遨以游此当有难言者也言隐忧言静思下章不愬他人而愬同姓盖有不可显言者也二章我心匪鉴不可以茹鉴当作蓝实可菹与下匪石匪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七·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慧琳  阴持入经二卷 慧琳  处处经一卷 慧琳  骂意经一卷 慧琳  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 慧琳  出家缘经一卷 慧琳  阿鋡正行经一卷 慧琳  十八泥犁经一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四·宗喀巴

    戊三上士修心之道次第分三,已初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己二此心如何发起,己三发心已学行之法。 今初如是流转之过患,从种种门中长时修习,则见于此三有如陷火坑,为欲解脱惑苦,证得涅槃,意怀热恼,由是修学三学,从生死中而得解脱焉。

  • 处世悬镜·傅昭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