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神女赋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神女赋》全部章节目录

(1)神女赋原文
(2)神女赋译文

猜你喜欢
  纳兰词·纳兰性德
  冯京三元记·沈龄
  伐檀斋集·张元凯
  追昔游集·李绅
  船山诗草·张问陶
  咏史诗·胡曾
  词余丛话·杨恩寿
  人境庐诗草·黄遵宪
  萧何月夜追韩信·金仁杰
  御选唐诗·康熙
  松陵集·陆龟蒙
  娇女诗·左思
  虎牢关三战吕布·郑光祖
  西渡集·洪炎
  萧琛诗集·萧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目録故实类龎公携家图引【明王逢】题龙眠曹杨读碑【元程钜夫】读碑图【元郑元佑】曹娥江读碑图【元僧大欣】题读碑图【明朱经】管幼安濯足图【金赵秉文】幼安濯足图【元刘因】管

  • 卷四十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八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九十二首 黄州春日杂书四絶 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巳鬬妍淮上鴈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清

  • 卷三十九·志第六·柯劭忞

      ○历六   △授时历议下 交食   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演加时,必本于躔离月兆月肉;考求食分。必本于距交远近;苟入气盈缩、入转迟疾未得其正,则合朔不失

  •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著雍攝提格(戊寅),凡三年。   孝獻皇帝建安元年(丙子、一九六年)   春,正月,癸酉,大赦,改元。   董承、張楊欲以天子還雒陽,楊奉、李樂不欲,由是諸將更相疑貳。二月,韓暹攻董承,承奔野王。韓暹屯聞喜,胡

  • 路史卷四十一·罗泌

    馀论四渚为陵(少昊纪)地有兴废,各因其时。按:休子言:少昊生于稚华之渚,其渚一旦化而为山。凡物有数有闗,轴转动,雌雄相就,皆兴废之由也。后世亦有子生,而门出渚洲者。昔襄阳以下二千里无洲渚。临沔,张兴世之生一旦门前忽生洲,屿年

  • 割台记·罗惇曧

    台湾旧隶福建,称台湾府,后设台湾道。光绪乙酉,建行省,升淡水厅为台北府,设巡抚驻焉。闽浙总督实兼领台湾。刘铭传为巡抚,振兴百务,铁路、商轮、屯垦、开矿,新政备举。今日人所经营尽美者,皆本铭传之旧以为扩张者也。邵友濂继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万历二年十一月辛未朔户部言大同一镇原额屯粮七十余万石军粮全赖供给今实徵地粮仅六分之一虽先年抛弃塞外及虏患频仍渐至荒废而所当开垦清查者亦多近议改屯田佥事专为废弛之故况今北虏款贡边境宁谧督抚宪臣经略伊始乃

  • 卷十九·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九孔氏父子奉上谕记太宗重修孔庙碑文太祖召杜斅勑旨宋文鉴编书始末黎恬记何忠诗并和吕公矶○孔氏父子奉上谕记洪武戊申十一月十四日早朝,宣圣五十五代袭封衍圣公臣孔克坚于谨身殿同

  • 第十一章修正之性质与效力·孙中山

    八十九节修正之性质以前所论皆单纯动议,始终一成不变,而以原议为表决者也。然动议可随意更改,或增加,或全变为一异式者。其改变方式或意义之手续,名曰“修正”。修正之作用,则以改良所议之事件。然所谓良者,人心各

  • 卷二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七经籍考【七】经【四书 乐 仪注】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康熙十六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自尧舜禹汤文武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 洪武三年冬十月丙辰朔,监察御史袁凯言:“国家荡平四方,固资将帅之力,然今天下已定,将帅多在京师,其精悍雄杰之士智虽有余,而于君臣之礼,恐未悉究。臣愿于都督府延致通经学古之士,或五人,或三人,每

  • 此木轩四书説卷一·焦袁熹

    举人焦袁熹撰大学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主明徳而言则曰明明徳于天下主新民言而推本于己身则变文言自新其实一也太甲曰节舍人曰在见物之察也在为察义大学注常目在之谓如两目专注此物不暂去也汤之盘铭曰章康诰盘铭两章虽

  • 卷二·刘逢禄

    时月日例第四隐六年传:《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注: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四时之正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则天道定矣。十一年传:隐无正月,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定元年:春

  • 卷一·俞皋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一 元 俞皋 撰隱公【名息姑惠公子母聲子在位十一年為公子翬所弑弟桓公立諡法不尸其位曰隱程子曰春秋魯史記之名也夫子之道旣不行於天下於是因魯春秋

  • 庐山莲宗宝鉴纲目·优昙普度

     念佛宝鉴叙 念佛正因卷第一 念佛正教卷第二 念佛正宗卷第三 念佛正派卷第四 念佛正信卷第五 念佛正行卷第六 念佛正愿卷第七 念佛往生正诀卷第八 念佛正报卷第九 念佛正论卷第十目录第一卷(一十四章)念佛

  • 卷第二十七·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当晚小参提纲 石屋珙禅师当晚小参。现前一众久在丛林。谓之参禅。谓之办道。殊不知一念未生已前更无别物。才拟心时错了也。雪峰和尚三登投子。九到洞山。如

  • 天路历程·约翰·班扬

    英国作家丁·班扬(1628~1688)著。1678年伦敦出版。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西海的中译本。小说通过一个梦境写了主人公克里斯蒂安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路上徘徊,不知何往。经传福音者的指点,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

  • 西村十记·史鉴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