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缅印要在佛教中联合起来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摩儿们培华学校讲──

今天承摩儿们的中国、缅甸、印度各界人士约来讲演,因得与在座各位相叙,非常欣快!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华侨很多,所以先从华侨应信佛教讲起:我们到毛淡棉虽然不久,自昨晨就到各乡村游历,知道华侨与缅甸人民,有很多已经结合组织家庭。缅甸与中国的共通点,就是佛教。中国国内虽不尽都信佛教,然而到缅甸的中国人,要与缅甸人同信仰佛教,这样、两个民族才能打成一片。如对于佛教有相当研究的人,在生死苦海之中,知道是因于宇宙真理不能了解,所以流转生死。佛能了脱生死轮回,觉悟到宇宙真理。故我们能依法研究,并依佛法去学习,也可以得佛的觉悟。

能了解佛法,信仰三宝,便可以成为初步的佛教中人。如要再进步,从佛修学,则要从养成很好的人格做起。此在佛法中,有在家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由此成为具有仁义礼智的一个完善的人。所以、华侨们要是在缅甸与他们同样的信佛教,再能在人格上保持完善,把一切鸦片、赌博等坏嗜好戒除,由此组成家庭,成为良好的家庭,以此养育子女,成为良好的子女。

再从缅甸方面讲:现在缅甸佛教最盛,单纯普及,在这种优点上,必能与华侨、印度人相融洽。不过、华侨还要能知道中国佛教,介绍给缅甸人,令他们也同样的生起信心。令他们知道中国佛教流传的时间很久,很复杂,有许多特点,若能在缅甸也昌明起来,这与佛法宏扬到世界上去,有很大的力量。

缅甸还有一种重要的意义:东面就是中国,西面就是印度,这两个国家文明最久,人民最多。缅甸为两国交通孔道,可为中印文化交通的桥梁。

再从印度来讲:印度有许多的宗教,因此各地的风尚亦不同。印度是佛的诞生地,虽然现在没有寺僧,但佛教的古迹,均尚存在。我们不久就要到印度去拜访。佛教的教理仍流行在印度人的心识中;何况各种宗教都是阐扬真理的,仍有其相通之处。印度与中国一样,有很大的土地,很多的人民,所以有许多宗教。但中国儒、道各教,都能融洽而不冲突。我曾在上海,与基督教、回教的朋友,开过世界宗教的研究会,采集各宗教的优点,希望联合起来,劝人为善,以谋世界的幸福。印度的各宗教,也应该可以融洽。

今天在非常愉快之中,诚恳的把这些意思,贡献各位!(苇舫记)(出佛教访问团日记)


猜你喜欢
  卷十九·彭绍升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三十二·佚名
  卷第四十四·白岩净符
  卷二十四·赞宁
  新添滤水法(并颂)·宗赜慈觉
  慈仁品第七·佚名
  补续高僧传序·佚名
  卷七·赜藏主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下·佚名
  卷第十·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四·佚名
  唯识二十论一卷·世亲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七十七·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三杜甫【十】近体诗【五】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闗揺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

  • 第十五回 孙黄并至协定政纲 陆赵递更又易总理·蔡东藩

      却说孙文卸职后,历游沿江各省,到处欢迎,颇也逍遥自在。嗣接袁总统电文,一再相招,词意诚恳,乃乘车北上,甫到都门,但见车站两旁,已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几乎把这孙中山吓了一惊。嗣由各界代表,投刺表敬,方知数千人士,都为欢迎

  • 卷五十六·宋·蒋一葵

    【希哲】 〔字原明。申国公子。〕 吕原明,元间侍讲,大雪不罢讲。讲《孟子》,哲庙一笑。喜为二绝云:“水晶宫殿玉花零,点缀宫槐拂素屏。特敕下帘延墨客,不因风雪废谈经。”其二曰:“强记师承道古先,究

  • 涌幢小品卷之十八·朱国祯

    精经史罗泰。字宗让。闽人。学精易、春秋及史传。隐居教授。不乐仕进。永乐间。南京尹闻其名。聘为考试官。亦辞不往。曰。吾志善一乡足矣。彼都人士也。安敢与知去取。国初南城县萧泗。其父兄皆仕宦。泗独为农。而通

  • 二百一十九 曹(兆页)奏报杭州各属被灾情形摺附单一件·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十四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窃奴才遵奉批旨,差人密往杭州一带地方,访问被灾情由,今本月十三日回至江宁。据称,今年自四月初间,下雨连绵三四十日;杭州、嘉兴、湖州地近江湖,河水渐长,田不罢壅蓄;金华、

  • 第四十六册 天命八年二月至三月·佚名

    第四十六册 天命八年二月至三月二十三日,备御纳钦论死,然赦其死而豢养之。其获罪情由为:戌年九月十日夜,守汗院西小门之图尔格依牛录之德库莫尔根、丹坦牛录之布勒痕二老人未闭门,被汗家执酒妇人督见,即告於值守南大门之塔

  • 周新传·张廷玉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常只叫他“新”,遂以新为名,而以志新为字。洪武年间,他以生员贡入太学。后被授予大理寺评事,以善于断案著称。成祖即位后,他改任监察御史。他敢于说话,对许多事都进行弹劾。贵戚们很害怕

  • 仲秋纪第八·吕不韦

    仲秋一曰: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巂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生,候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

  • 卷六十二 中庸一·黎靖德

      ◎纲领   中庸一书,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知怎生做得一个文字齐整!〔方子〕   中庸,初学者未当理会。〔升卿〕   中庸之书难看。中间说鬼说神,都无理会。学者须是见得个道理了,方可看此书,将来印证。〔赐〕夔孙录云"

  • 卷四十·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     明 湛若水 撰 恤孤幼 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臣若水通曰此诗刺王不亲九族也骍赤色角弓张之则张弛之则反以比兄弟不相亲也长我者为兄

  • 八 中国的长城·林语堂

    八中国的长城1自从朱频到达中国,他一直渴望看到中国的长城。对于他和所有的人来说,长城——世界上的奇迹之一,是巨大而古老的中国的象征。站在长城上你能感受和几乎看到古老中国浮现在眼前。在复活节中的一个上午,一个适

  • 卷七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七宗庙制度书益稷合止柷敔【注柷状如漆筩而有椎合之者投椎其中而撞之敔状如伏虎背有刻所鼓之止乐】诗颂有瞽鼗磬柷圉【传柷木椌也

  • 序·僧祐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何以导世。是

  • 卷第二十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三 中阿含经之余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 一分别六界经。佛于陶师屋中,为弗迦罗娑利比丘,说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法。二分别六

  • 大唐内典录卷第三·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三&middot;东晋&middot;前秦&middot;后秦&middot;西秦&middot;北凉东晋朝传译佛经录第五序曰。经云。三界无常有为非久。晋氏之基。魏室远系。高标。诛曹爽而绝其宗。设帝策

  • 序·道璨

    无文南游入浙。余初纳交於中川。暨登诸老门。电激雷厉眼中无佛祖矣。别二十年。先余而逝。阅三会语。庐山之云飞扬。东湖之水漫汗。无文之舌犹在。就中有不在舌头上一句子。请於是录着一只眼。癸酉秋仲颕拜手。道本无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十·介庵悟进

    嗣法门人真在真觉真性真本编疏引募修金明寺缘起金明乃宋佛慈禅师道场,继有赐紫净惠大师鼎建千佛宝阁,开禧赐额,至明成化间,得祖昭大师重新,迄今又二百余年矣。余于戊子仲夏赴诸檀护之请,卓锡此地,亦不免理废席于榛莽,整颓纲于

  • 正恭敬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正法恭敬经、威德陀罗尼中说经、善敬经、应恭经。北魏佛陀扇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叙说比丘敬法、敬师之仪则,与隋代阇那崛多所译之善恭敬经为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