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佛异同论

《儒佛异同论》是梁漱溟所著作品,出自于《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 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 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 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 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 儒、佛对生命意义关怀的一致性, 使其同为人类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 梁漱溟把大乘佛学的佛性说与儒家的仁心相沟通, 在一定意义上, 使佛家的“无我为本” 与儒家的“ 有本不穷” 会通了起来, 这为其后的现代新儒家探讨心性开辟了重要的理路。 由于梁漱溟思想上亦儒亦佛的二重性, 儒家在相当程度上被佛化了。 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 尽管如此, 构成梁漱溟思想理论主体的仍是儒学 。

《儒佛异同论》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儒佛异同论之一
(3)儒佛异同论之二
(4)儒佛异同论之三

猜你喜欢
  毛诗正义·孔颖达
  尔雅注疏·邢昺
  管子·管仲
  盐铁论·桓宽
  帝范·李世民
  续孟子·林慎思
  浮邱子·汤鹏
  二程粹言·杨时
  人谱·刘宗周
  大学翼真·胡渭
  经学启蒙·陈淳
  竹窗随笔·祩宏
  四书管窥·史伯璿
  四书纂笺·詹道传
  习斋四存编·颜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程正同·唐圭璋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九诗字韵有小湖程正同诗,殆即其人。   贺新郎   寿县宰   久矣无循吏。自当年、弘宽去后,风流谁继。律令喜为鹰击勇,无复柔桑驯雉。何幸见、真儒小试。手种海棠三百本,有几多、遗爱人须记。

  • 江月松风集卷三·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洛阳陌驱车洛阳陌周道何逶迟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潘令好桃李阮生多路岐铜驼卧荆棘索靖独先知陇头水呜咽陇头水东西流至今胡马不敢饮野狐时见侵月明古碛在氷合交河阴陇底有白骨衔寃啼夜深闗山月落落汉时月

  • 第四折·秦简夫

    (正末同卜儿、小末尼上,云)今日是老夫贱降的日辰,摆下酒席请众街坊庆贺这所新宅子,就顺便庆贺小员外。昨日着小大哥请的扬州奴去了,不见来到;众街坊老的每,敢待来也。(扮众街坊上,云)俺们都是这扬州牌楼巷人。昔日赵国器临死

  • 卷五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五刘驾刘驾字司南江东人登大中进士第官国子博士诗一卷皎皎词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班姬入後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长安旅舍纾情投先逹【一作长安抒怀

  • 卷之二十三·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冬十月。丁丑朔。时享太庙。派睿亲王魁斌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腹中花蛇·李定夷

    江西上饶县郑家坞地方,有刘某者。一子,名歪头,父子务农为业。娶媳王氏,年二十余。入门一年,腹中膨胀。家人咸疑为有孕,乃迄兹三年,腹日渐大,而仍未临盆。但腹中屡觉蠕蠕然动,如有物出。旧岁六月间,该氏沐浴,俯首见一花蛇伸头自产

  • 提要·王世贞

    臣等谨案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明王世贞撰世贞以史学自任多所著述其弇山堂别集诸书已着于録是编乃记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迹案明自太祖罢设丞相分其事权于六部至成祖始命儒臣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但称阁臣而不以相名其后

  • 三八九 谕内阁着派皇八子等分与应校之书同总裁一体校勘·佚名

    三八九 谕内阁着派皇八子等分与应校之书同总裁一体校勘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馆缮写之书虽多,而各总裁校勘者少,不能供进呈披阅。卽再添总裁数人,仍恐无益。着派皇八子、

  • 丁玉传·张廷玉

    丁玉,初名国珍,河中人。曾在韩林儿帐下担任御史,时人对他的才辩颇为赞赏。吕珍攻占安丰,丁玉前来归附太祖。接着随征彭蠡,担任九江知府。大兵回到建康,彭泽山民叛乱,丁玉召集乡兵平定。太祖嘉奖他的武略,命兼任指挥,改名为玉。

  • 卷十四 宪问第十四·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论三王二霸之迹、诸侯大夫之行、为仁知耻、修已安民,皆政之大节也,故以类相聚,次于问政也。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邦无道,谷,耻也。”(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

  • 卷首·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首      明 湛若水 撰表 南京吏部右侍郎臣湛若水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昧死上言臣伏覩嘉靖四年七月初四日邸报该司礼监官捧御笔防意一道命文臣将歴代鉴书中撮其有关于

  • 提要·齐履谦

    【臣】等谨按春秋诸国统纪六卷目録一卷元齐履谦撰履谦字伯恒大名人官至太史院使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乃其延祐丁巳为国子司业时所作前有自序谓今之春秋盖圣人合二十国史记为之自三传専言褒贬于诸国分合与春秋所以为春秋

  • 卷三十一·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十一  宋 李樗黄櫄 撰旱麓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李曰旱麓受祖云受祖者言文王能受其先祖之业也周之先世自大王以来能世修后稷公

  • 卷二十·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十   明 季夲 撰北山经防曰士人以大夫役使不均已劳于王事而不得以养其父母故作此诗而正言以讥切时事也夫以士子而任经营四方之事非若老成更事之有素望者则非所当使而使矣欲辞不得而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五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三如是已辩得非得相。同分者何。颂曰。同分有情等论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

  • 增补武林旧事·朱廷焕

    地理杂志。明朱廷焕辑。八卷。廷焕字中白,山东单县人。崇祯进士,官工部主事、大名知府。朱氏于崇祯间司理杭州,遂采《西湖志》、《鹤林玉露》、《容斋随笔》、《辍耕录》及《癸辛杂识》诸书增补《旧事》,七万余字。所

  •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佚名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流之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不足二百余字,谓拔苦愈乐天尊在酆都为众生演说《酆都普济妙经》,普度地狱受罪穷魂获生朱陵,上登仙境。

  • 祖庭指南·徐昌治

    亦称《祖庭嫡传指南》。禅宗史书。清顺治九年(1652)徐昌治撰。二卷。卷上叙七佛、西天祖师;卷下则叙慧能下一世南岳怀让至第三十五世费隐通容,实际上是临济宗的一个单传法系。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