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伽耶山顶经

全一卷。有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又称伽耶山顶经。(二)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三)隋代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四)唐代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本经记述佛陀初成道于伽耶山时,文殊菩萨请示佛陀发菩提心之深义后,应诸天子等之交相请问,而自答种种之菩萨道。

《伽耶山顶经》全部章节目录

(1)伽耶山顶经(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2)伽耶山顶经(元魏菩提流支译)

猜你喜欢
  鸯崛摩经·佚名
  群牛譬经·佚名
  十二头陀经·佚名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阿吒薄呴付嘱咒·佚名
  五种增上缘义·善导
  观音玄义记·知礼
  瑜伽大教王经·佚名
  菩萨戒义疏·智顗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
  种种杂咒经·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佚名
  造像量度经·佚名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书玉
  法澜澄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383 ·佚名

    王迈 寄郑龙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一叙别怀一谢惠端砚 寄我端溪玉一弯,文房取友此其端。 眼中厌持珊瑚树,掌上忻擎紫马肝。 底用千金求国手,拟封九锡霸词坛。 他时游宦南州路,免载囊中只石还。 王迈 监

  • 卷七十七·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朝天续集钞和陆务观见和归舘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

  • 世宗纪一·薛居正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 《隆平集》:柴翁者,尝独居室,人以为司冥事。一日,笑不止,妻问其故,不答。翁嗜饮,妻醉之以酒,乃曰:“上帝有命,郭郎为天子。”考柴翁即守礼之父,

  • 卷第二百三十八 唐紀五十四·司马光

      起屠維赤奮若(己丑)七月,盡玄黓執徐(壬辰)九月,凡三年有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四年(己丑、八0九年)   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簡彈京兆尹楊憑,前為江西觀察使貪汚僭侈;丁卯,貶憑臨賀尉。夷簡,元懿之玄孫也

  • 卷五十四 咸平六年(癸卯,1003)·李焘

      起真宗咸平六年正月盡是年五月   春正月甲午,詔延州、保安軍自今有賊界投來人,並依石、隰州例給廩食,補其酋長。   丙申,免靜戎軍漢陽等五鄉秋稅,以其經戎寇侵略也。   契丹奚王知客陽勍來降。辛丑,以勍為三班借

  • 契丹國志卷之七·叶隆礼

      聖宗天輔皇帝   聖宗諱隆緒,景宗之長子。年十二即位,改元統和。尊母蕭氏為承天太后,臨朝稱制凡二十七年,乃歸政于帝。宋楊業之陷,康保裔、王繼忠之敗,與夫澶淵之役,皆統和二十五年前事。是時三、四大戰,帝雖親履行陣,力

  • 卷之八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胡居仁传·张廷玉

    胡居仁,字叔心,余干人。闻知吴与弼在崇仁讲学,便去与之交游,而完全放弃做官的念头。他治学以忠信为先,以把握善心为要,随时保持戒慎之心,因而命名他的居室为“敬斋”。他为人端庄持重,对妻子相敬如宾。时常备一记事册,详细记录

  • 三八、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考·钱穆

    《史记 孔子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洪迈《容斋续笔》云:“按《史记》,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卒时,子夏年二十八矣。魏始为侯,去孔子卒时七十五年。文侯为大夫二十二年而为侯

  • 卷十九·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九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公食大夫礼第九之一郑目録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疏曰篇中荐豆六黍稷六簋庶羞十六豆此等皆是下大夫小聘之礼下乃别云

  • 卷二十五·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五   宋 王与之 撰遂人中大夫二人郑康成曰六遂之地自逺郊达于畿中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陈及之曰郑氏説六遂之地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若然则在郊甸中矣然秋官乡士掌国中遂士掌四郊则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梦颜

      &ldquo;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rdquo;  [发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ldquo;吾&rdquo;字发其端。曰&ldquo;一十七世&rdquo;,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

  • 卷第二十·佚名

    祖堂集卷二十 祖堂卷二十 瑞云寺 五冠山瑞云寺和尚嗣仰山寂禅师,师讳顺之。俗姓朴氏,氵+贝江人也。 祖考并家业雄豪,世为边将,忠勤之誉,遗庆在乡。母昭氏,柔范母仪,芬芳闾里。怀娠之日,频梦吉祥。免腹之时,即多异瑞。昔贤知此

  •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五·圆照

    上都长安西明寺沙门释圆照集凡二十九首 答制十六首 总四十五首&middot;召念诵僧制一首&middot;敕慧敕教授后学制一首&middot;敕慧胜依所请住制一首&middot;停修旧塔地制一首&middot;敕于当院起灵塔制一首(并使牒)&m

  • 卷第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第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因於市肆行。见一客人买猪肉。语屠家曰。精底割一斤来。屠家放下刀。叉

  •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 住圣寿沙门祖庆重编 举沩山坐次。见仰山从方丈前过。沩云。若是百丈先师。子须吃痛棒始得。仰云。今日事作么生。沩云。合取两片皮。仰云。此恩难报。沩云。非子不才。沩山年迈。仰

  • 落花生·许地山

    许地山散文是现代文学中的一方宝藏。《落花生:许地山散文菁华集》以他生前著作《空山灵雨》等为底稿,收集了许地山先生一生最菁华的散文、杂文创作,力图打造一本最具许地山风格的经典选本。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

  • 大庄严经论·佚名

    亦称《大庄严论经》、《大庄严论》、《大庄严经》等。佛教论典。古印度马鸣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五卷。由九十一章组成,内容包括佛本生故事、寓言故事、史传故事、譬喻、因缘谈等等,主题是关于佛教的种种宗教实践问题,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