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考
《史记 孔子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洪迈《容斋续笔》云:“按《史记》,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卒时,子夏年二十八矣。魏始为侯,去孔子卒时七十五年。文侯为大夫二十二年而为侯,又六年而卒。姑以始侯之岁计之,则子夏已百三岁矣。方为诸侯师,岂其然乎?”今按魏文初立,实周定王二十三年,去孔子之卒三十三年。子夏年六十三也。(孔子卒,子夏年二十九。)为文侯师,自是后人追述之语,何必定计魏文始侯以往哉?《年表》载文侯受经子夏,过段干木之闾常式,在十八年,此亦有故。《世家》先一年(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云云。《韩诗外传》亦载其事而稍异。盖为先秦旧说,二子各采所闻也。史公于前一年书田子方事,因于下一年载子夏、段干木,亦连类而及,非谓必于是年文侯始受经式闾也。《志疑》云:“受经式闾之事,《世家》书于二十五年,《年表》在十八年,不同。盖元不可以年定。”其说是矣。顾谓《世家》书于二十五年,则亦误读《史记》,(《志疑》又谓《世家》载卜相事于二十五年,亦同误。)不可不辨。《史记》于魏文侯元年以下,分年纪事,至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罃句而止,以下文侯受子夏经艺云云一长节,乃总叙文侯早年尊贤礼士得誉诸侯之事,非谓其事统在二十五年也。此下自二十六年虢山崩,雍河,以下至三十八年文侯卒,又为逐年纪事之文。此本甚为明白,而不惮详辨者,缘昔人读书,于此等处每易误。如《孔子世家》叙适周见老子,本不定在何年,而郦道元《注水经》,指为孔子十七年适周,实由误读《史》文,见其前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云云也。而史公此文,亦由误读《左传》,乃以为孔子年十七而孟釐子卒焉。余意文侯贤者,其初即位,子夏年已六十二。方孔子之未死,子夏固已显名,至是则岿然大师矣。文侯师子夏,虽不可以年定,而其在早岁可知。余又考魏文二十二年始称侯,子夏若尚存,年八十四。寿考及此,固可有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等·脱脱 卷二百七十 列传五十七·赵尔巽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七·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四·佚名 第四四七谕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九日一二二二八--四·佚名 六四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解京缘由折·佚名 绎史卷九十·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九·佚名 两汉笔记卷四·钱时 沿边招民垦荒章程·周树模 万俟禼传·脱脱 附录 丁文江遗嘱·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