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述,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大哉梵网经心地品之为教也。指点真性渊源。确示妙修终始。戒与乘而并急。顿与渐而同收。约本迹。则横竖俱开。兼华严法华之奥旨。约观行。则事理俱备。揽五时八教之大纲。文虽仅传一品。义实统贯全经。缅惟智者大师之时。人根尚利。故既广宣教观法门。乃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师精谙律藏。文约义广。点示当年之明律者则易。开悟今时之昧律者则难。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全部章节目录

(1)梵网合注缘起
(2)梵网合注凡例
(3)梵网合注卷第一
(4)梵网合注卷第二
(5)梵网合注卷第三
(6)梵网合注卷第四
(7)梵网合注卷第五
(8)梵网合注卷第六
(9)梵网合注卷第七

猜你喜欢
  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诸法勇王经·佚名
  小道地经·佚名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佚名
  阿弥陀经疏·智圆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佚名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憬兴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佚名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释法海
  传法正宗记·契嵩
  禅宗杂毒海·性音
  达变权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二古今体七十首【己巳五】秋宇秋宇本寥廓塞旻益旷闲云敛蔚蓝迥清光皜日悬崇邱欲倚杵高处不胜寒遐睎一骋怀偨池俯衆巅案衍舞波涛浏莅非丝弦可会不可着无色声界天蒙古王公等进宴因赋六韵玉碛

  • 卷三十·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     明 冯惟讷 撰 吴第一 孙皓【字元宗一名彭祖大皇帝孙也景帝崩皓嗣位为晋所灭封归命侯】 尔汝歌 【世说新语曰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

  • 古诗镜卷三十一·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一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二 汉 高帝【姓刘氏讳邦字季】 大风歌 【汉书曰高帝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

  • 西村诗集巻下·朱朴

    (明)朱朴 撰○投赠画梧竹寄友人石上双梧碧玉枝露寒丛筱共华滋清商古意无人解掇取冰纨寄所知寄顾子重两年闻道更移家鸡犬图书载几车寄语春风湖上酒一尊重醉木兰花邵主政藕湖荷花荷叶锦成团人在风亭倚画阑收尽碧房秋水阔

  • 卷一百四十五·志第九十八·仪卫三·脱脱

        ◎仪卫三   ○国初卤簿   国初卤簿。太祖建隆四年,将郊祀,大礼使范质与卤簿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同详定大驾卤簿之制,惟得唐长兴《南郊卤簿字图》,校以令文,颇有阔略违戾者。礼仪使陶谷建议:"金吾及诸卫

  • 卷十二·六朝(晋)·蒋一葵

    【王胡之】 〔字修龄。司州刺史。先为庾公记室参军,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胡之与殷浩等登南楼理咏。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后与谢安相善。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 谷山笔麈卷之八  诗文·于慎行

    学术不可不纯也,关乎心术;文体不可不正也,关乎政体。今之文体当正者三,其一,科场经义为制举之文;其一,士人纂述为著作之文;其一,朝廷方国上下所用为经济之文。制举著作之文,士风所关,至于经济之文,则政体污隆出焉,不可不亟图也。然

  • 十六 曹寅奏闻购米及传谕养马之法摺·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抵署,遵奉圣谕购备米石。但江宁自冬至后,雨雪连绵。江西、湖广各路米船未到,米价少贵,糙米食米每石八九钱不等。因地方正在平粜赈济,俟

  •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范晔

    (班固)◆班固传,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性格宽厚和蔼,和众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胜就高人一等,一些

  • 卷二十五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五中宋 杨复 撰宗庙中 祭礼九中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述立也立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子

  • 卷五十六·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六天子之孝崇圣学【臣】按经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通贵贱言之也夫以君亲之严自于天性敬寡悦众四海皆凖然犹不可以不学也易干之德大矣至矣而九二学

  • 大智度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總説如是我聞第三   如是我聞今當總說。問曰.若諸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隨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   道不從他聞而說法.何以言如是我聞。答曰.如汝所言佛一切

  • 中观论卷第一·龙树

      释僧睿序  中观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实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朗然悬解矣。夫滞

  •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八·法藏

    (此尽十住知识)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入法界品第三十四将释此品。四门同前。初释名有三。一分名者。谓广依胜友。深证法界故名依人入证成德分矣。二会名。约处名祇洹重阁会。谓表此法济物摄生故在给园。又显悲依本智重出

  •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佚名

    远孙沙门慧印校订师讳本寂。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山深器之。自此入室。

  • 好古堂书目·姚际恒

    无卷数。清姚际恒编。此为家藏书目,依四部编排,不附解题,前冠康熙五十四年(1715) 姚之骃(1696—1766,姚际恒侄) 序,后附《好古堂收藏宋元版本书目》。经部十二类:经总、易、书、诗、春秋、三礼、乐、四书、孝经、尔雅

  • 元城语录解·马永卿

    《元城语录》三卷,宋马永卿编。永卿字大年,扬州人,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知其尝登大观三年进士。据所作《懒真子》,知尝官江都丞、浙川令、夏县令。又称尝官关中,则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刘安世与苏轼同北归,大观中寄居永城

  • 从容: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课·李叔同

    《从容: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课》讲述了从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是一个人的睿智与大度。从容是一种生活态度,面对浮躁忙乱、追逐物质和感官享受的社会,我们不妨学会跳出人我是非,修一颗从容自在心。从容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