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作殢人娇见东坡先生外集,附次于此。 殢人娇 解了痴绦,泼煞闷火。眉尖上、放闲愁锁。高来不可,低来不可,莫是人间剩我一个。 宝贵谩人,功名赚我。且舞个采莲曲破。红裙腰细,醁醅盏大,须占取、名花艳中醉
勉已兄:我记得临走那一天交给你的稿子里有一首《庐山石工歌》,盼望你没有遗失。那首如其不曾登出,我想加上几句注解。庐山牯岭一带造屋是用本山石的,开山的石工大都是湖北人,他们在山坳间结茅住家,早晚做工,赚钱有限,仅够粗饱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一古今体七十五首【庚辰一】庚辰元旦纪蔀循环五运推三灵引达正昌时岁惟振美期农稔月应孟陬与物怡?气誾誾调律琯羣生啿啿沐春祺武成敢诩尧封廓敬久还求禹甸治元旦
胜保 托明阿陈金绶 德兴阿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迁赞善,大考二等,擢侍讲,累迁祭酒。屡上疏言事,甚着风采。历光禄寺卿、内阁学士。 咸丰二年,因天变上疏论时政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四年岁次甲子 金熙宗亶皇统四年春正月按是月癸丑朔丁巳燕北使于紫宸殿权侍郎正刺史已上预焉戊午吏部尚书罗汝楫为大金报谢使瀛海军承宣使知合门事郑藻副之以金来贺正故也己未金国贺正旦使完颜晔
列传九十二 王云字子飞泽州人也举进士尝使髙丽譔鸡林志以进擢知淮阳军后为校书郎出知简州为陜西转运副使除兵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不阅月迁中书舍人钦宗即位迁给事中斡里雅布犯京师朝廷议割三鎭以和敌骑既退遣云使于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其九世祖姚信,为吴太常卿,称名江左。姚察幼时性情纯厚,侍奉双亲以行孝道闻名。六岁时,能诵书万余言。姚察体弱不好动,博围棋及杂耍,当初都不留心。只是勤奋苦读,夜以继日。十二岁时,便能写文章。其父亲
元雅的弟弟元褒,字孝整,从小就有大人的气量。十岁时成为孤儿,被几位哥哥所喜爱并加以抚养。他善于侍奉哥哥们。几个哥哥在商议准备分家的事情,元褒哭泣着劝说,但他们没有听从。他家一向豪富,有许多金钱,而元褒一无所取,空身而
高斯得,字不妄,是利州路提点刑狱、沔州知州高稼的儿子。少年时跟从李坤臣学习,李坤臣失明后,高斯得在左右扶持他。他参加成都路转运司的考试合格后,被补入太学。绍定二年(1229),他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被授予利州路观察推官。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雍正九年四月上谕九道初五日奉上谕上年秋水涨溢山东地方与江南邳宿等处及直隶州县有罹於水患者朕轸念穷民分遣官员驰往赈济赐粟赐金皆加恩於常格之外今春留心体察知山东地方及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严内外上 易家人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臣若水通曰程頥云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
【原文】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
[题解]荀子认为社会上流行着一些谬论,所以在本篇中把它们逐条列出,然后以公正的议论来批驳它们。这种驳论式的文章体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对韩非写作《难》篇显然具有直接的影响。[原文]18.1世俗之为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六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缘起】【毗尼事义集要缘起】【灵峰寺净业缘起】【八关戒斋胜会缘起】【退戒缘起幷嘱语】【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成唯识论观心法要缘起】【序一】【尚友录序】【广孝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祇陀林树给孤独园。与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其心柔和犹调伏象。内外清净究竟。断除五阴重担。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料拣诸圣四。一依尘显悟门六。一色境。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优波尼沙陀。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析色明空。尘色既尽妙色密圆。今此拣云。色由妄想所结。染污真性。其体本粗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众生寿命未尽而遭横死之九种原因,此即:不应饭、不量饭、不习饭、不出生、止熟、不持戒、近恶知识、入里不时不如法行、可避不避。本经与七处三观经(大正藏第二册)之第三
佛教著述。唐高丽僧元晓撰。一卷。是《大般涅槃经》的论释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略述经文大意,即序品部分。第二部分广开分别,有四门:初说因缘、次明教宗、三出教体、四辨教迹。“说因缘”中,认为本经所说为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