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

周庠

周庠唐龙州司仓後事王建累官御史中丞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衍嗣位进司徒诗一首

寄禅月大师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见落霞

张格

张格字义师河间人仕蜀为翰林学士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诗一首

寄禅月大师

龙华咫尺断来音日夕空驰咏德心禅月字清师号别夀春诗古帝恩深画成罗汉惊三界书似张颠直万金莫倚名高忘故旧晓晴闲步一相寻

王锴

王锴字鱣祥仕蜀为翰林学士迁御史中丞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诗一首

赠禅月大师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牛希济

牛希济陇西人仕蜀为起居郎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後入唐为雍州节度副使诗一首

奉诏赋蜀主降唐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冯涓

冯涓字信之东阳人或曰信都人举进士登大中四年宏词科为京兆府参军寻隐商山昭宗起为祠部郎中擢眉州刺史田陈拒命不令之任涓於成都墨池灌园自给王建据蜀以为翰林学士终御史大夫集十三卷今存诗二首

蜀驮引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着鹿头关

不随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时却补天【题支机石见纪事】 釡鱼化作池中物木履浮为天际船【苦雨】

李浩弼

李浩弼蜀翰林学士诗一首

从幸秦川赋鸷兽诗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爪牙衆後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杨玢

杨玢字靖夫虞卿之曾孙也蜀王建时累官礼部尚书衍嗣位谪荣经尉乾德中复为太常少卿後归唐授工部尚书诗三首

批子弟理旧居状【谈苑云玢自蜀归唐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诣府诉其事以状白玢玢批纸尾云云子弟不复敢言】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登慈恩寺塔

紫云楼下曲江平鸦噪残阳麦陇青莫上慈恩最高处不堪看又不堪听

遣歌妓

垂老无端用意乖谁知道侣厌清斋如今又采蘼芜去辜负张君绣靸鞋

韩昭

韩昭字德华长安人为蜀後主王衍狎客累官礼部尚书文思殿大学士唐兵入蜀王宗弼杀之诗二首

和题劔门

闭关防老寇孰敢振威棱险固疑天设山河自古凭二川奚所赖双劒最堪矜鸟道微通处烟霞锁百层

从幸秦川过白卫献诗

吾王廵狩为安边此去秦亭尚数千夜照路岐山店火晓通消息戍瓶烟为云巫峡虽神女跨凤秦楼是谪仙八骏似龙人似虎何愁飞过大漫天

杨鼎夫

杨鼎夫成都人举进士为蜀安思谦幕吏判?盐院事诗一首

记皂江堕水事【鼎夫游青城山过皂江至中流遇暴风船抵巨石覆洪涛间同济尽没独鼎夫似有物扶助达岸有老人以杖接引鼎夫未及致谢旋失所之因作诗以记】

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当时作等闲櫂逆狂风趍近岸舟逢怪石碎前湾手携弱杖仓皇处命出洪涛顷刻间今日深恩无以报令人羞记雀衔环

蒋贻恭

蒋贻恭江淮人唐末入蜀孟氏时官大井县令诗二首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世人空解竞丹青惟子通玄得墨灵应有鬼神看下笔岂无风雨助成形威疑喷浪归沧海势欲拏云上杳冥静闭绿堂深夜後晓来帘幕似闻腥

咏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着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李珣

李珣字德润梓州人有琼瑶集今存诗三首

渔父歌三首

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闲待月还

掉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絶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顾夐

顾夐蜀王建时给事内庭擢茂州刺史後复事孟知祥官至太尉诗一首

感秃鶖潜吟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张令问

张令问唐兴人隐居不仕号天国山人诗一首

与杜光庭

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白昼眠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

猜你喜欢
  郝子直·唐圭璋
  ●卷四·赵翼
  第四十四回 奉君言又生巧计·陈端生
  雨村词话序·李调元
  卷67 ·佚名
  卷八·吕诚
  卷三百二十二·陈思
  卷四百五·曹学佺
  卷二百三十一·曹学佺
  御选明诗卷一百二·康熙
  御选金诗卷二十三·康熙
  诔词·徐志摩
  贯休诗鉴赏·佚名
  四集 二卷·钱德苍
  卷三·张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沈鲸

    第十一齣 遇淫持正【生查子】〔旦上〕残红积满庭。悄悄伤流景。风力逗疎櫺。暗觉春衫冷。〔菩萨蛮〕游丝上下牵轻絮。愁闻一霎淸明雨。雨过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虚簷明尙迥。寂寂栖孤影。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奴

  • 卷176 ·佚名

    林逋 曹州寄任独复 交结文章尽世惊,城中幽隐更无营。 敢将古道为吾事,耻对常流语子名。 秋思病弹曾独听,太玄闲写待谁评。 清朝故实蒲轮在,合为高贤下帝京。 林逋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

  • 卷四百六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脱脱

        ◎列女   朱娥 张氏 彭列女 郝节娥 朱氏 崔氏 赵氏 丁氏 项氏 王氏二妇徐氏 荣氏 何氏 董氏 谭氏 刘氏 张氏 师氏 陈堂前 节妇廖氏 刘当可母 曾氏妇 王袤妻 徐端友妻 詹氏女 刘生妻 谢泌妻 谢枋得妻

  •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七十七·柯劭忞

      唆都(百家奴) 李恒(世安) 来阿八赤 樊楫(李天祜 唐琮)   唆都,扎剌儿氏。骁勇善射,宿卫世祖潜邸。从征大理。李璮叛,又从诸王哈必赤平之。还言于胡曰:“郡县奸民多从间道鬻马于宋境,乞免其罪,籍为兵。”从之。得兵三千人,以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正月甲午。上御乾清宫。赐廷臣大学士等燕。  ○谕内阁、本日召见理藩院尚书松森、询以该衙门有无熟谙蒙文人员。该尚书奏对未能明晰。松森着交部议处。此次具奏事件。该尚书何以又未呈递膳牌。着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五·来保

    十月甲辰两江总督防楞奏言【臣】闻【臣】弟讷亲经略军务措置乖谬业经恭折奏请驰赴军营以图稍効犬马之劳现在候防兹又接阅邸杪备悉讷亲于奉命经略之初即不踊跃思奋进抵军营之后又怯懦偷安从未一至军前并敢以帐中望见火

  •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何腾蛟何腾蛟字云从,贵州五开卫人,浙江山阴籍也。天启辛酉乡荐。崇祯初,知南阳,流寇每躏其境,腾蛟训练乡健为二十四营御贼,多有斩获,威惠大着。九年,从巡抚陈必谦败贼于安皋,论功入为武库主事。佥事怀

  • 卷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五歌颂五【大臣四】万夀诗【五言律十二首有序】经筵讲官户部左侍郎加一级【臣】王原祁【臣】以凡庸谬膺宠遇恭逢圣夀冀展愚诚黼黻依光敢附华虫而作绘苞符呈瑞希同龙马之负图末缀芜辞上

  • 卷十一·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正月,遣使如契丹进鹘。契丹自西征败衄,山前后困敝殆甚。又女真、渤海,所在扰乱。元昊知其衰,常以兵掠其境。契丹主怒,欲起倾国兵讨之。元昊因以白鹘贡。(《辽史·兴宗本纪》)二月初,遣使如宋贺正旦。

  • 明会典序·佚名

    明会典序朕惟古之君天下者或创业立法或因时制宜皆有册籍以垂久远其见於书若唐虞之世则有典谟夏有典则商有谟言周之礼制号称大备下及汉唐宋皆有会要而唐之六典尤详且悉我太祖高皇帝稽古创制分任六卿着为诸司职掌提挈纲

  • 惜时第五十三·佚名

    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迅足,神马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则与时

  • 天何言哉?·孔子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讲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讲话,那么弟子们又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讲了什么呢?春

  • 春秋书法钩元卷二·石光霁

    明 石光霁 撰书郊九【南郊 周之郊二天子以冬至祭上帝又以孟祭天 春祈谷于上帝鲁得以孟春祈谷亦曰郊】【胡氏】诸侯祭天其僣极矣春秋削而不书则无以志其失为后世戒悉书之则嵗事之常有不胜书是故因礼之变而书于策【

  • 淨行品第十一·欧阳竟无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   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毁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   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五云何顶。答于佛法僧生小量信。问何故名顶。答如山顶故。谓如山顶人不久住。若无诸难便过此山。更至余山。若有诸难即还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佚名

    题“太清真人述”。首有阙文。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即《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经中之解,乃西汉至隋代人所解。述外丹术,与《周易参同契》等相一致。

  • 十不善业道经·佚名

    马鸣菩萨集 ,宋日称等译。

  •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