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夷夫余国 马韩 辰韩 肃慎氏 倭人 裨离等十国 ○西戎吐谷浑 焉耆国 龟兹国 大宛国 康居国 大秦国 ○南蛮林邑 扶南 ○北狄 匈奴 夫恢恢乾德,万类之所资始;荡荡坤仪,九区之所均载。考羲轩于往统,肇承天而理 
- 						 			  ◎地理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 
-   ◎宋纪二十五 ∷起阏逢执徐十一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   十一月,乙卯,遣使安抚河北。   以知瀛州李延渥为本州团练使, 
-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一百一十二公孙传第二十八汉书五十八主父徐严列传第三十四汉书六十四丞相公孙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辠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説养后母孝谨建元元年天子武 
-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下)法国公使巴特纳照会请将澎湖马祖二处所葬法兵坟墓例予照料照覆会法国公使巴特纳准将澎湖马祖二处所葬法兵坟墓妥为保护咨行闽浙总督杨昌浚请转饬保护澎湖马祖二处法弁坟墓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咨呈遵 
-                     竹北一保长刘永禀请分府富,饬九芎林保长分摊当差具禀治下竹北一保保长刘永,为据情禀恳,恩准察批,饬限摊事。切永自承当竹堑首保保长,差务罔敢怠惰,所有辖内分办保伙,俱各遵循当差。凡遇硝磺、铅子、大差 
- 八八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五批书籍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卽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选取,并令总商等善为访觅。于闰三月及四月内,三次共呈进书八百十八 
- 皖省原有习艺善堂一区,系光绪二十三年按察使赵尔巽创办。二十九年遵照刑部新章,于省城及南北道驻所各设习艺所一区,并奉上谕,饬令各州县一律分设。三十一年商部咨开:中国地大物博,生产最为富饶,而比年以来,财力不充,商情益困,推 
- 大禹谟集传谟谋也林氏曰虞史旣述二典其所载有未备者于是又叙其君臣之闲嘉言善政以为大禹臯陶谟益稷三篇所以备二典之未备者今文无古文有集説【孔氏安国曰禹称大大其功○林氏之奇曰尧典旣为舜典张本故舜典之初即载歴试 
- 宋 洪咨夔 撰桓公上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位天位也有天徳者可以居之君初嗣位称子逾年改元行即位之礼而后称公重居正之始也鼎之象曰君子以正位凝命位得其正则行之于身布之于国无一不得其正而天命为可凝隠公以摄自诡非正 
- 余以近世中国佛教之沉晦,其原因在僧制之窳败,故欲从整理僧制入手,进而昌明佛法,利济人群。二十年来,此志未敢稍懈!民国十六七年间,因学界一部份有摧灭宗教之议,爰发起中国佛学会,藉欲保教。迨十八年夏,余自欧、美游历归,则已由中 
- 上海黄涵之居士,以影印扶桑本《续藏经》施三衢佛学会,卷帙之富,仞房盈阁。见者闻者,靡不欢喜踊跃,叹为希有。余以夙庆,叨预劝请之末,为写《华严净行品偈》一卷,并节录清凉疏文以奉居士,藉答法施之恩焉。于时病热逾月,缠绵未已,努 
-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四谛品第十一  尔时佛告迦叶。善男子。若使是苦名苦谛者。地狱畜生皆有苦谛。名苦谛者。谓知如来常住法身非秽食身。众生不得如来尊智知苦故以非法为法。久远痴爱烦恼结缚。弥劫生死苦轮常转 
- 心意识法篇第五十七华严云。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知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楞伽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 
- 地理杂志。明何宇度撰。三卷。宇度字仁仲。官夔州通判。该书约作于万历中。一万四千余字。何于明万历中供职夔州之成都、华阳一带,即所谓“益”地(今四川境内),掇拾搜罗,编成此书。内容“皆蜀故实、山川、人物之胜,了 
- 十二卷。宋桑世昌撰。桑世昌,南宋时人。陆游的外甥。淮海人,世居天台山。此书系考证晋王羲之所作《兰亭序》书帖。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兰亭考》原名《兰亭博议》,共十五卷。刊行时经高似孙删改,存十二卷 
- 一名《怀麓堂诗话》。诗论。明李东阳(1447—1516)撰。一卷。东阳有《怀麓堂集》已著录。此编论诗,推重盛唐,极赞李白、杜甫。理论上反对“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的泥古之风,实则已开“前七子”摹拟之论。强调诗人有 
- 明代行谧禅师的语录。凡十卷。明·行谧说,清·超巨、超秀等编。收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二十八册、《禅宗全书》第六十二册。其生前历住各刹时之语录,及行实、杂着等,由嗣法弟子超巨、超秀等编集而成此语录。本书共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