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一

圣孝

康熙元年壬寅八月庚午

上谕礼部朕惟君国之道必崇夫孝理化民之务首重乎尊亲钦惟我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仁承天德顺协坤仪佐

皇祖太宗文皇帝肇建丕基啓

皇考世祖章皇帝宅中定鼎朕缵荷鸿图恭承

懿训仰惟恩德爱戴弥毁

母后皇后懋昭淑范克嗣徽音表正六宫母仪四海母后温恭慈惠诞育藐躬圣善之德并隆尊显之仪宜备粤稽古制询於佥谋恭上

圣祖母皇太后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

母后皇后徽号曰

仁宪皇太后

母后徽号曰

慈和皇太后尔部即择吉以闻

康熙四年乙丑九月己酉以

大婚礼成加上

太皇太后

皇太后徽号

诏谕天下曰朕惟帝王抚有四海必首隆孝治以端教化之源是以子孙相承而庆流奕叶也钦惟我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佐皇祖太宗文皇帝肇兴大业啓

皇考世祖章皇帝式廓洪图

圣母仁宪皇太后克嗣徽音母仪茂着朕缵膺丕绪夙夜兢兢仰荷慈帏并弘训育兹者遴选贤淑作配朕躬属当嘉礼之成宜进尊称之典谨告

天地

宗庙

社稷於康熙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率诸王贝勒文武羣臣恭奉册宝加上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徽号曰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太皇太后

圣母仁宪皇太后徽号曰

仁宪恪顺皇太后崇两宫之显号洽万国之懽心祉贻孙子宏昭式谷之源礼备尊亲大锡覃恩之典

康熙六年丁未十一月戊午

诏谕天下曰朕惟自古帝王建极绥猷保民图治莫不以懋昭先德祗尽孝忱为务朕缵承丕基躬亲庶政恭惟

世祖章皇帝功德兼隆当崇配享曁

圣祖母太皇太后

圣母皇太后恩勤备至宜尽显扬是用上稽前典下恊舆情谨告

天地

宗庙

社稷率诸王贝勒文武羣臣於康熙六年十一月朔有七日冬至恭祀

上帝十六日如夏至仪恭祀

皇地祗并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十七日恭奉册宝加上

圣祖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太皇太后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加上圣母仁宪恪顺皇太后徽号曰

仁宪恪顺诚惠皇太后庆礼兼行鸿恩广逮率由旧章觐扬前烈之高厚永膺纯嘏覃敷怙冒之恩慈彰孝道於千秋孚德心於六合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九年庚戌闰二月庚戌

上谕礼部

慈和皇太后诞育朕躬未遂孝养思慕之忱每切於怀虽已上

尊諡今应升祔

太庙配享

皇考典礼关系重大其应进

諡号着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会同详议以闻

丁巳

上谕礼部

皇考升遐倏历十载罔极之思时恫於怀

山陵在望未一展祭尤切凄怆朕拟於今岁八月恭行谒陵礼又奉

太皇太后旨思念情殷亦欲诣

陵朕敬遵

慈命躬侍以行应行典礼尔部详议以闻

五月丙辰朔

慈和皇太后升祔

太庙礼成

诏谕天下曰朕惟自古帝王以孝治天下莫不显扬母德追崇配享以为绍先啓後之本朕缵承丕绪九载於兹恭惟我

皇妣孝康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光赞

皇考成缔造之丰功诞育藐躬啓昌隆之景运徽音远播厚德弘施

庙祀未崇朕怀罔极是用上稽前典下恊舆情祗告天地

宗庙

社稷於康熙九年五月初一日率诸王贝勒文武羣臣恭奉册宝加上

皇妣尊諡曰

孝康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章皇后升祔

太庙鸿仪既举恩赦宜施隆侑飨於千秋广孝思於万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九月丙辰

上谕礼部

太祖高皇帝创建鸿图肇兴景运

太宗文皇帝丕基式廓大业克弘迨

世祖章皇帝诞昭功德统一寰区即欲躬诣

太祖

太宗山陵以天下一统致告用展孝思因盗贼未靖师旅繁兴暂停往谒朕以藐躬缵承鸿绪上托

祖宗隆庥天下底定盗贼戢宁兵戈偃息每念

皇考未竟之志朝夕寝食不遑宁处本欲先诣

太祖

太宗山陵再诣

世祖山陵因奉

太皇太后慈命以

世祖升遐十年未得一诣

陵寝於本年八月前往朕是以躬侍

太皇太后先诣

孝陵展谒礼成言还今欲仰体

皇考前志躬诣

太祖

太宗山陵以告成功展朕孝思着议政王贝勒大臣内院九卿科道掌印不掌印各官会议具奏

康熙十年辛亥正月甲子

上谕礼部朕仰体

世祖章皇帝遗志欲躬诣

太祖

太宗山陵展祭以告成功前命议政王贝勒大臣等会议议政王等以去年各处多有水旱灾荒且为时甚廹应用之物预备不及请暂行停止今思

太祖

太宗创业垂统功德隆盛

山陵在望刻不能忘去年恭谒

孝陵礼成今已数月若再久延孝思莫殚朕怀靡宁兹当海内昇平欲乘此恭谒

福陵

昭陵以告成功用展孝思事关大典着议政王贝勒大臣内阁九卿科道各官会议具奏尔部即遵谕行

九月辛未

上往盛京谒

陵礼成文武各官宴赉有差召八十以上耆民赐饮谕侍臣等曰朕展谒

山陵惓惓在念今得至发祥重地拜谒

陵寝用展孝思祭礼已成朕怀大慰又

谕守

陵总管副总管等曰尔等职司祀典凡一应祭品必亲加?视务尽诚敬副朕孝思

康熙十一年壬子正月庚午

上诣

太皇太后宫问安

太皇太后曰我因偶患微疾欲往赤城汤泉汝若同往恐悞国事可不必往

上奏曰

太皇太后驾幸汤泉臣若不随往侍奉於心何安至国家政事已谕内阁着间一日驰奏一次不致有悞

十二月丁巳

上谕学士傅达礼曰朕昨诣

太皇太后宫问安

太皇太后谕云予虽在宫壼

太宗行政亦略知之彼时开创甚重骑射方今天下太平四方宁谧然安不忘危闲时仍宜训练武备至於在朝诸臣奏事岂无忠诚入告者然不肖之类假公行私附己者则为引进忤己者即加排挤亦?有之为人君者务虚公裁断一凖於理则事无差失矣朕绎

慈训人君之道诚莫要於虚公裁断之一言也

康熙十二年癸丑二月己未

上谕学士傅达礼曰尔衙门所进翻译大学衍义一书朕恭呈

太皇太后御览奉

慈谕云人主居四海臣民之上所关甚钜然代天理物端在躬行致治兴化必先修已此书法戒毕陈诚为切要尔特加意是编命儒臣翻译刊刻更令颁赐诸臣予心欣悦特?内帑白金千两可即赉予在事诸臣朕仰遵

慈旨颁赐尔等其钦承之

五月乙亥

上谕学士傅达礼曰朕因

太皇太后圣体少有违和不时省问昨躬奉汤药幸已大愈朕心方慰顷又进滋补之剂矣

七月壬午

上谕大学士图海等曰

太宗文皇帝实录钜典攸关今命卿等董率各官重加纂辑务期敬慎将事速竣大典以副朕继述先猷显扬

祖德之意

康熙十三年甲寅二月乙未朔

上谕讲官喇沙里等曰朕从前赏赐出征官兵奉太皇太后慈谕特出宫中撙节银两为赏赐之用见在调遣禁旅啓行期迫恐伊等措办艰难赏赐本无定例亦宜格外加恩今又蒙

太皇太后谕令将宫中缎匹银两赏给官兵此诚太皇太后至德弘恩尔等职司记注故谕知之

康熙十五年丙辰正月乙未

诏谕天下曰朕惟帝王绥理万方首崇孝治尊亲之典因事加隆至建立元储懋敦国本尤必推原懿德上晋徽称此历代不易之盛轨也钦惟我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佐

皇祖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啓

皇考世祖章皇帝恢弘大业

圣母仁宪恪顺诚惠皇太后母仪茂着克嗣徽音朕奉事慈闱并承训育绍基图治宵旰靡宁兹者祗遵

懿命册立皇太子礼成仰惟垂裕之仁式举显扬之典谨告

天地

宗庙

社稷於康熙十五年正月十一日率诸王贝勒文武羣臣恭奉册宝加上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太皇太后圣母仁宪恪顺诚惠皇太后徽号曰

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皇太后庆礼告成恩纶宜沛崇仪显号昭令范於千秋锡类推恩洽懽心於四海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丁酉

上谕礼部献岁

太皇太后夀届七袠洊臻景福诸王大臣应行庆贺礼仪各视官爵为差其庆贺日期尔部择吉以闻

庚子

上谕礼部朕惟戡定本啓佑之恩显扬备尊亲之礼成功既告盛德宜彰所以展孝忱昭庆典也逆贼吴三桂背恩反叛数年以来朕仰承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太皇太后暨

圣母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皇太后慈训剿除叛乱克奏敉宁思上答乎弘仁应进崇夫显号谨加上

太皇太后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皇太后徽号曰

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播徽音於四海介景福於万年尔部择吉具仪以闻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四月丙子工部题修

孝陵五空桥甬道估计工价银两

上曰

陵寝关系重大前监修各官草率修理因致损坏今若以节省之故估价短少钱粮不敷将旧存砖石充用恐不坚固宁使价値寛余务令永远坚固着重修

陵寝堂司官详勘议奏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正月癸酉

上以孟春诣

太庙致祭毕

谕内阁学士席尔达太常寺卿葛思忒等曰往见赞礼郎宣读祝版至朕名声辄不扬父前子名礼经所载朕对越之次惟惧诚敬稍有未至无以昭格神灵为子孙者通名於祖父岂可涉於慢易嗣後俱高声朗诵无庸顾忌

九月乙亥先是

上驻跸博洛和屯闻

太皇太后圣体违和星夜回銮亲奉汤药夜半尚未就寝

太皇太后圣体康宁奉

慈谕幸白塔寺将行大雨近侍奏曰道路泥泞请俟少霁

上曰近因

圣祖母偶尔违和朕心深切忧虑今已痊愈甚为庆幸何惮此一往不以仰慰

慈衷乎遂冒雨行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一月壬寅

上谕刑部朕奉

太皇太后朝夕承懽祗遵

慈训竭诚奉养今者

圣躬偶尔违豫朕夙夜滋惧寝食靡宁仰冀

上天眷顾俯垂默佑惟思好生以迓

天庥寛大以延遐夀所有内外问刑衙门见监重辟人犯除十恶死罪及贪官光棍不赦外其余监候死罪重犯槩行减等发落以昭朕祈

天永佑至意

甲辰

上谕大学士等曰自

太皇太后圣体违和以来多方医治病势渐增朕夙夜忧惧兹欲躬祷

郊坛保护

慈躬康宁大学士随同九卿等奏曰

皇上圣孝之诚必当感格

穹苍臣等愚见似不必诣

坛致祭

天心自为默佑

上复谕曰自

太皇太后违和以来朕在宫中无日不竭诚默祷今太皇太后病势渐增朕心益加恐惧惟有竭抒忱悃叩祈上天之眷佑耳可即将此旨传谕诸臣

十二月乙巳朔

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文武官员自

乾清宫步诣

天坛致祭祝文曰臣仰承

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骤作一旬以内渐觉沉笃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虔治药饵徧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莫知所措窃思

天心仁爱覆帱无方矧臣藐躬夙蒙

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値兹危殆方寸溃迷用敢洁蠲择日呼吁

皇穹伏恳

悯念笃诚立垂

昭鉴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之夀读祝版时

上涕泪交颐陪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文武官员无不

感泣祭毕

上即诣

慈宁宫侍疾

甲寅内阁及部院衙门官员公同具疏请

皇上少节劳瘁

上曰朕自

太皇太后违豫以来心怀忧虑日侍左右检方调药亲视饮馔

太皇太后宁憇之时朕惟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因此昼夜不能少离

太皇太后屡有

慈旨命朕回宫少宜自爱朕念幼蒙

太皇太后抚养教训三十余年罔极深恩难以报答今见病体未痊五内焦灼莫知所措朕躬寝处何暇顾计当此时不竭尽心力少抒报答之忱异日虽欲依恋

慈闱岂易得耶

己巳子时

太皇太后崩於慈宁宫

上擗踊哀号呼天抢地哭无停声饮食不入口王以下文

武羣臣公疏奏请节哀

上不允随谕曰朕览自古帝王居丧持服以二十七月易为二十七日惟魏孝文帝欲行三年之丧朕平日读史至此常羡慕之今非欲迈古贤君祗念朕甫八岁

世祖章皇帝即宾天十一岁

慈和皇太后又崩逝藐兹冲龄音容未尽记忆未获尽孝至今抱憾仰赖

圣祖母太皇太后鞠养教诲以至成立今遽遭大故五内溃迷回思早丧

怙恃益增痛伤哀疚靡尽今持服二十七月少慰罔极之痛朕独持服宫中於政事毫无旷废不令臣民持服一切俱不禁止如此可以遂朕本怀朕哀恸即可少止诸

王大臣等奏曰

皇上至德纯孝亘古莫比但古者以日易月为不易之典

诚以帝王之孝与臣民不同愿

皇上仰遵

遗诏博稽古制上思

天地

祖宗付畀之重下慰羣臣百姓仰赖之忱以礼节哀易月

之典守而勿更

上谕曰朕事

太皇太后三十余年竭尽衷诚无稍违拂近者

圣体违豫三十余日衣不解带必诚必敬朕之此志期在必遂否则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奚以为尔等其详议之诸王大臣等闻

谕皆感悚呜?又奏曰

皇上一身为

郊坛

宗庙

社稷所寄托每当祭享伏见

銮舆亲莅竭诚尽敬古者祭为吉礼必於除服後举行皇上以

太皇太后之故若使

庙神灵少有弗歆即

太皇太后在天之灵亦必不安且君臣兆姓本属一体若皇上持服宫中臣民安然即吉甚非一体之义况皇上奉事

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晨昏孝养即违豫以来昼夜忧勤罔

非孝思今乃於

慈闱遗命反不曲遵恐有虚

太皇太后惓惓之意臣等不揣愚贱敢以固请

上谕曰朕意已定不必更奏

是日

上谕礼部朕孝服用布旧制国有大丧自宗室公以上服素帛今孝服俱改用布宫内年幼皇子公主一体持服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辛巳

上谕礼部

大行太皇太后圣德母仪昭示万国昔奉我

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育我

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阼方在冲龄仰荷我

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晨昏依恋三十余年方期洊享遐龄茂膺繁祉讵意适遭违豫奄忽上宾朕哀疚之深五中摧絶昊天罔极报德实难缅维厚泽深仁信足炳传简册非荐隆号莫展哀诚宜恪遵彞宪恭上

尊諡垂示无穷以慰朕尊亲之意着内阁翰林院詹事府会同拟奏其应行典礼尔部详议以闻

戊子

上谕九卿詹事科道等曰朕遭

太皇太后崩逝欲持服二十七月立志甚坚诸王大臣及百官士民再三陈奏情辞恳切不得已勉从所请中心歉仄因幕居乾清门外以尽哀诚今乃又请回宫不过以朕躬为念身为天子岂不自爱但人孰无祖父母父母为子孙皆当尽孝何分贵贱朕孝治天下思以表率臣民垂则後禩今距释服之期为时甚近若从所言以致异日稍留遗憾恐非诸臣爱君之意诸王大臣激切奏恳已有谕旨不允卿等其仰体朕心勿复言庚寅先是诸王大臣及士民等奏请以日易月之疏未奉

俞旨至是

上谕曰朕以薄祜幼失

怙恃幸依

圣祖母膝下如见

皇考妣音容今遭遐弃痛念

慈恩悲哀并集欲持服二十七月仰答

圣祖母鞠育深仁兼报

皇考妣劬劳大德诸王大臣及各官等援引历代成例坚请再三并称

庙祀典不宜久辍升祔大礼及时举行且士民伏阙披沥衆情谓国恤淹久有妨民业朕反覆思维不得已以礼抑情勉从所请

戊戌

上谕大学士明珠内务府总管班第等曰自

太皇太后违豫

皇太后尽孝侍奉甚为劳瘁

太皇太后宾天复哀痛太过

慈顔清减昨者朕诣

皇太后宫问安见癯瘦更甚积劳成疾服药调理朕心深为忧虑明日

太皇太后一月之祭尔等可奏请不必前往

三月庚子

上谕从前诣

两宫请安皆於起居注记档今诣

宁夀宫请安朕因不忍过

慈宁宫故从啓祥门行走但此系宫禁之地外官无由得知後每次请安着令太监传谕敦住仍令起居注记载其不忍由隆宗门行走之故亦令谕侍郎库勒纳知之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三月乙酉

上驻跸苏州府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等率苏州府官员

士庶进表庆贺

万夀节

上谕曰朕往岁万夀节犹照常行礼

太皇太后宾天以後遂不复受贺此日但斋戒独处观书写字而已且朕平居原不喜宴乐在京时诸王大臣每遇万夀节辄请如前行礼朕皆不允今廵幸至此若受庆贺则非朕初意矣衆意谆切朕已知之不必再请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七月庚戌朔

上驻跸热河闻和硕温宪公主薨日晡未进膳扈从诸大

臣奏曰

皇上闻公主讣过哀此时尚未进膳恐

圣躬太为劳瘁奏入

上传谕曰公主系已嫁之女朕尚可寛释但

皇太后自幼抚养忽值此变

皇太后伤悼弗胜膳尚未进朕亦何心进食乎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壬午先是

上谕礼部蟒式舞者乃满洲筵宴大礼至隆重懽庆之盛典向来皆诸王大臣行之今岁

皇太后七旬大庆朕亦五十有七欲亲舞称觞是日於皇太后宫进宴

皇太后升座乐作

上近前起舞进爵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一月癸丑

上驻跸汤泉

谕大学士等曰汤山至德胜门四十余里德胜门至大内将及十里此间设立腰站二处各派部院贤能司官一员笔帖式一员如此则朕遣人请

皇太后安竝

皇太后差人至朕处俱不致迟悮矣

十二月甲申诸皇子传

谕曰

皇太后病势渐增朕承欢奉养历数十年不幸値此朕躬虽抱病此心未能梢释顷亲往请安朕体甚觉委顿

皇太后倘有不讳朕自当竭力以尽礼节耳

乙酉诸皇子传

谕曰昨日朕足背浮肿不能转移因

皇太后病势大增用手帕纒足乘软舆诣

宁夀宫朕捧

皇太后手奏云

母后臣在此

皇太后张目畏明以手障光视朕执朕手朕心悲痛欲在宁夀宫守视因病体万不能支而出朕若居於素所寝处之地心甚不安因於苍震门内设立帷幄以居衣不解带朕数日来徧身沈重中心烦燥不能成寐三鼔时稍寝即醒醒时头晕随又起坐至五鼓始寝半刻朕欲竭力尽礼似此形势甚恐不能支持益滋不安耳

丙戌大臣等奏

圣体违和仰祈节劳保摄奏入

上曰

皇太后倘有不虞朕当力疾尽礼尔等各有父母勿过为劝阻朕益伤悼益增疾矣是日酉刻

皇太后崩於宁夀宫

上拊膺哀号即行割辫孝服用布哭泣弗辍诸皇子屡次

叩请始回苍震门内

丙午诸王大臣等公奏明日

大行皇太后殡宫行大祭礼

圣躬近日方稍愈请今晚不必亲诣

梓宫前哭奠

上谕曰二十一日二十二日朕本欲亲诣致祭因二十七日欲亲往释服是以未去自二十三二十四日以後朕躬比前较愈尽可往矣诸皇子大臣屡次劝止倘朕今可以去而不去他日回想岂非遗憾乎今朕必亲去将此谕衆知之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三月壬戌诸王大臣合词具奏

皇太后大事将满百日诸礼俱毕请照礼部所请於十四

日薙发

上谕曰方

皇太后大事

梓宫未出之前朕立意欲曲尽乃心不幸身病不能支持难以勉强诸事未尽朕心抱恨无穷又思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竝无爱恤朕之人尊长辈已无存者此等处每以无可与言为伤兹距四月初七日为日无几着过四月初七日薙发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二月甲辰诸王贝勒贝子公满汉文武大臣谨奏

皇上御极六十年普天大庆恭请行庆贺典礼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素性不喜行庆贺礼是以元旦惟照例行礼停止筵宴虽万夀日亦久不行庆贺礼今王大臣等为朕御极六十年奏请庆贺行礼钦惟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於紫禁城外

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懽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正月初七日

世祖章皇帝忌辰二月十一日

孝康章皇后忌辰朕何敢於正月初七二月十一日以前行庆贺礼此所奏不准行

庚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诸王大臣为朕在位六十年奏请庆贺而於典礼之大者并未议及朕在位六十年皆

祖宗积德隂佑所致幸而六十年来一无所失应先往盛京

三陵行大祭礼但朕今年近七旬不能亲谒

三陵应遣皇子等恭代告祭俟上元节後朕亲往孝陵恭行大祭典礼尔满汉大臣会议具奏其祭陵撰文即将朕旨纂入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一

猜你喜欢
  卷二 周语中·左丘明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一百五十五 江西巡抚郎廷极奏请以曹寅之子曹(禺页)仍为织造摺·佚名
  三五六 谕内阁着国史馆总裁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佚名
  后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孝武本纪第十二·司马迁
  司马子如传·李延寿
  盖文达传(附盖文懿传)·刘昫
  田悦传·欧阳修
  冯保传·张廷玉
  ●雪交亭正气录卷十一·高宇泰
  卷三十六·佚名
  卷三十七·孔毓圻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钱若水
  吴德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835_1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贯休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只缘支遁谈经妙,   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   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宽似大溟生日月

  • 卷六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映雪斋集孙抗字和叔黟人少孤力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偕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数年遂博极羣书为文操笔数百千言始同学究出身歴官后登进士甲科知浔州改作

  • 卷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 明 曹学佺 编 陈诗 後主【讳叔宝字元秀宣帝子】 采桑 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去後花丛散风来香处移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采蘩鈎手弱微汗杂妆垂不应归独早堪为使

  •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潜回股首严办勾结抢匪滋事片·丁曰健

    再,正在拜摺间,准据嘉义营、县及该处绅团先后移禀在逃潜回股首严办勾结抢匪滋事剿办情形;并据在籍候选同知刘达元、吴敦礼等禀报会合营、县及各庄绅团人等与贼接仗,乃竟拚死抗拒,旋经我军奋力击败,阵斩股首严

  • 安从进传·欧阳修

    安从进,振武索葛部人。祖父和父亲都为唐做事,任骑将。从进开始跟着庄宗在军队中,任护驾马军都指挥使,兼任贵州刺史。明宗在位时,任保义、彰武军节度使,不曾率兵出征打仗。李彝超在夏州自立为节度使,从进曾经独自率兵前往征讨

  • 卷四·王葆心

    罗田王葆心撰山砦秩官列传山砦列女传山砦秩官列传宋一鹤李希沆孙自一梁梦卜白乃忠(周有德、汪洋识等)沈寿岳唐世熙陈策张登衡魏时光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迭官东昌同知。巡按御史禹好

  • 卷十三·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十三明 郭良翰 撰尊谥十王妃愍烈秦愍王妃王氏【洪武】恭惠赵王高燧妃沐氏【永乐】贞烈周府罗山王有熼妃张氏【宣德】卫恭王妃杨氏【正统】宁府信丰悼惠王妃刘氏周宪王妃巩氏韩靖王妃刘氏【

  • 六年·佚名

    (辛亥)六年清大正二年春正月1月4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四〉四日。〈陰曆壬子十一月二十七日〉兩宮召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以歲首謁見也。1月10日○十日。詣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仍詣璿源殿、景孝

  •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晏婴

    景公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艹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此章与“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景公

  • 三鱼堂剩言卷十·陆陇其

    阅陆桴亭分野图一行所谓自南正达于西正得云汉升气为山河上流自北正达于东正得云汉降气为山河下流娵訾在云汉升降中居水行正位故其分野当中州河济间东井处百川上流故鹑首为秦蜀墟得两戒山河之首星纪居河汉下流百川归焉

  • 卷五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五桓公元年考异宋板疏知非仲尼新意也【二叶左二行】新作非正嘉作本谨按宋板恐非 言雨自上而下浸润于上【三叶左四行】下上作土 鲁称班齐馈【

  • 季冬纪第十二·吕不韦

    季冬原文: 一曰: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大吕,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雁北 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骆,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宏

  • ○戒憍奢意第二·玄觉

      衣食由来。长养栽种。垦土掘地。盐煮蚕蛾。成熟施为。损伤物命。令他受死。资给自身。但畏饥寒。不观死苦。杀他活己。痛哉可伤。兼用农功。积力深厚。何独含灵致命。亦乃信施难消。虽复出家。何德之有。噫。夫欲

  •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林徽因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

  • 书小史·陈思

    十卷。宋陈思撰。该书以历代书家小传纂次成帙。书前有咸淳丁卯 (1267)天台谢愈修序,称陈思“趣向之雅,编类之勤,可谓不苟于用心”。书中所载,自伏牺迄于五代。凡纪一卷,载帝王五十一人,起于太昊伏牺,迄于宋顺宗。人物

  • 上清天心正法·饶洞天

    北宋道士饶洞天传《天心正法》,《通志·艺文略》著录《上清天心正法》三卷。南宋邓有功重订为二卷,又加增补, 即今《道藏》七卷本。卷一、二当即原《天心正法》,大旨以符咒招神役鬼,驱邪治病。卷三至卷五载符箓咒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