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梵名Padmacinta^man!idha^ran!i^ -su^tra 。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于神龙二年(706)。略称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根本咒、心咒、随心咒等咒之功能,并列举治疗诸病之法。本经之同本异译或类本经典有:菩提流志译之如意轮陀罗尼经、义净译之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实叉难陀译之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全部章节目录

(1)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猜你喜欢
  开元释教录·智升
  罗摩伽经·佚名
  缘起圣道经·佚名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佚名
  中阴经·佚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佚名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尊胜大明王经·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湛然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佚名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却温黄神咒经·佚名
  长目电禅师语录·佚名
  阿育王刻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徐陵

    ○江淹古体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子在天涯,妾心久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班婕妤绫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画作

  • ◆傅广文若金(清江集)·顾嗣立

    若金,字与砺,新喻人。家贫力学,为同郡范梈所知,得其诗法。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名胜之士莫不倒屣而迎,以为上客。蜀郡虞集、广阳宋褧以异材荐之,佐使安南,归除广州文学教授。至正三年卒,年四十。若金初字汝砺,揭文安公

  • 卷一百三十三·徐世昌

    陆耀遹陆耀遹,字劭文,一字绍闻,武进人。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官阜宁教谕。有《双白燕堂集》。归次盱眙感赋昔年羸马经过地,摇落能将别绪催。暝色数峰随客到,秋声一夜渡淮来。冠裳异代余松槚,龙虎英风没草莱。

  • 柴氏四隐集原序·柴望

    余绾墨绶而莅江山盖尝俯察民俗以需渐摩闻有长台里者共城侯裔居之是为柴氏著名也非着封也代有贤隽奕叶相辉映为江之望族时于公暇披邑乘稽之以论其世道学则国史禹声与兄禹功待制中行节义则铨部天锡水部德载政事则殿中侍

  •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脱脱

        ◎后妃上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懿德符皇后 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 章献明肃刘皇后 李宸妃 杨淑妃 沈贵妃 仁宗郭

  • 卷第二百四十·胡三省

    唐纪五十六〔起强圉作噩(丁酉),尽暑维大渊献(己亥)正月,凡二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八一七)〕1春,正月,甲申,贬哀滋为抚州刺史。李愬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丧,息浪翻。严绶慈丘之败,山

  • 纲目续麟卷十四·张自勋

    【甲申】唐髙祖神尧皇帝武徳七年【是岁髙开道辅公祏皆败死惟梁师都至贞观二年乃亡】帝诣国子学释奠于先圣先师考异【按廵行例曰学校曰临曰视据汉延熙十九年书魏主髦视学晋隆和元年书秦王坚临太学皆不书诣此条诣当作临

  •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旧人魂附新人体(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怨气所郁当有此变)·李定夷

    江西某处长之眷属,寓观音巷某号门牌。近日发现一种奇事,言之令人骇异。某籍隶巴蜀,宦游燕京。其原配某氏,在京身故。殡殓既毕,停柩于寺。未几,琴弹一曲,复换新弦。过门之后,相安无异。及来赣寓居,亦安静如常。新年,家人皆向某氏

  • 提要·司马光

    【臣】等谨案稽古録二十卷宋司马光撰光既撰资治通鉴又有举要历有目録有历年图有百官表历年图仍依通鉴起于三晋终于显徳百官表止着宋代是书则上溯伏羲下讫有宋靡不备载而为书不过二十卷葢以各书卷帙繁重又历年图刻于他

  • 卷四·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四宋 黄震 撰三国唐虞禅夏后殷周继汉则因天下已乱而定之世变虽有不齐君徳虽或不类要皆明白洞达无媿辞者也王莽欺伪始以贼夺而盗名唐虞之禅识者已为之痛哭矣曹操本有过人之材适当艰难之会不能

  • 凡例·吴德功

    一、是篇为修志而作,故仿纲目之例。一、是编后加以论断,亦欲表忠臣义士,并推原致乱之由,亦稗史一种也。若收入志乘,不必加论断。一、林卓人误以张三显居石榴班,误以斗六有城,误以先入彰城者北军,故特正之。一、戴逆扰乱三年,间

  •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钱穆

    关于中国与西方,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而历史进程亦不同。上自政治组织,下至社会体制,双方莫不有其重大之相异点。主要者,如宗教一项。西方自罗马帝国崩溃,基督教即为彼方上下所共同信仰,形成为西方社会一指导中心。直至最近

  • 二十三年·佚名

    (丁卯)二十三年清乾隆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上具冕服,詣仁政殿庭,率百官,進箋陳賀于大王大妃殿,以慈殿周甲慶也。○下勸農綸音,飭八道道臣及兩都留守。1月2日○壬辰,掌令洪得厚,持平李長夏,以疏批幷引避,校理韓光會陳箚,請罷

  •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管仲

    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獘兵雕,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人君唯毋

  • 卷第九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五种纳息第二之二如契经说。云何邪见。谓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乃至广说。云何正见。谓有施与有爱乐有祠祀。乃至广说。问施与爱乐祠祀有

  • 假黎婆·钟理和

    作者钟理和为屏东客家人,早期客家人因生活空间、地缘的关系,山脚下的客家族群与原住民的往来互动及尖锐对峙状态,很早就存在。客家移民必须武装拓垦,原住民也经常以猎头的方式仇视对方,双方的互斗,屡见于文献上。不过,本篇小

  •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刘君锡

    明代杂剧。简名《来生债》。刘君锡撰。《录鬼簿续编》著录。写襄阳富人庞蕴,知友人李孝光欠己债不能偿还而致病,于是当面烧掉借契,又赠以银子,进而将家中所有券契尽焚毁。一夕过马槽,闻驴马作人语,皆言前世少欠庞债,无力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