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獘兵雕,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

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如吾国,如是,则无并兼攘夺之心,无覆军败将之事然则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禄,覆军杀将之臣不贵爵,如是,则射御勇力之士出在外矣,我能毋攻人可也,不能令人毋攻我,被求地而予之,非吾所欲也,不予而与战,必不胜也。被以教士,我以敺众,彼以良将,我以无能,其败必覆军杀将,故曰:“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

人君唯无好全生,则群臣皆全其生,而生又养生,养何也?曰:“滋味也,声色也”,然后为养生,然则从欲妄行,男女无别,反于禽兽,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君无以自守也,故曰:“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

人君唯无听私议自贵,则民退静隐伏,窟穴就山,非世闲上,轻爵禄而贱有司,然则令不行,禁不止,故曰:“私议自贵之说胜,则上令不行。”

人君唯无好金玉货财,必欲得其所好,然则必有以易之,所以易之者何也?大官尊位;不然,则尊爵重禄也,如是,则不肖者在上位矣。然则贤者不为下,智者不为谋,信者不为约,勇者不为死,如是,则敺国而捐之也;故曰:“金玉货财之说胜,则爵服下流。”

人君唯毋听群徒比周,则群臣朋党,蔽美扬恶,然则国之情伪不见于上,如是,则朋党者处前,寡党者处后;夫朋党者处前,贤不肖不分,则争夺之乱起,而君在危殆之中矣;故曰:“群徒比周之说胜,则贤不肖不分。”

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而以此事君者,皆奸人也,而人君听之,焉得毋败?然则府仓虚,蓄积竭;且奸人在上,则壅遏贤者而不进也,然则国适有患,则优倡侏儒起而议国事矣,是敺国而捐之也;故曰:“观乐玩好之说胜,则奸人在上位。”

人君唯毋听请谒任誉,则群臣皆相为请,然则请谒得于上,党与成于乡,如是,则货财行于国,法制毁于官,群臣务佼而求用,然则无爵而贵,无禄而富;故曰:“请谒任誉之说胜,则绳墨不正。”

人君唯无听谄谀饰过之言,则败,奚以知其然也?夫谄臣者,常使其主不悔其过,不更其失者也。故主惑而不自知也,如是,则谋臣死而谄臣尊矣,故曰:“谄谗饰过之说胜,则巧佞者用。”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郑玄
  论语集说卷七·蔡节
  卷十二·俞皋
  卷十三·毛奇龄
  卷八·傅恒
  卷十一·吕祖谦
  第五·佚名
  卷四百五十一·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八·普济
  《楞伽师资记》序·胡适
  《联 语》·太虚
  佛说十地经卷第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慧远
  法华玄论卷第三·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潘德舆

      许棠有《洞庭》诗,号为“许洞庭”。然“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语意平弱。“鸟飞应畏堕”,尤涉痕迹。惟“帆远却如”五字佳,然亦不必是洞庭诗。少陵、襄阳後,何为动此笔耶

  • ●近光集原序·周伯琦

    士君子生乎盛时有文学才艺以结知于眀主词章洋溢于馆阁议论敷扬于朝廷所谓昭代伟人盛福全美者也凤凰鸣矣于彼髙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吾尝于故老大臣卷阿之诗诵之噫古之圣贤屯艰险难者多矣千载一时之遇所

  • 蛟峰集钞·吴之振

    方逢辰被徵不赴万里皇华遣使轿,姓名曾覆御前瓯。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著意留。赠樵隐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 陈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郁(?-1275)字仲文,号藏一,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理宗朝曾充缉熙殿应制,又充东宫讲堂掌书。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郁为诸色伎艺人,为御前应制。卒于德祐元年。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有《藏一话腴》

  • 第二部分(一)·佚名

    辽金元三朝宫词 清 陆长春○辽金元三朝宫词 清 陆长春辽宫词金宫词元宫词△辽宫词开国雄图始汉城,宫闱神策定兼并。盐池杯酒戎机伏,却胜天皇十万兵。[薛居正旧五代史]阿保机自称皇帝,署中国官号。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

  •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蔡东藩

      却说王承宗自为留后,无非是积习相沿,看人榜样。最近的就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师道即李纳庶子,李纳死,长子师古袭职,师古死,判官高沐等,奉师古异母弟师道为节度副使,杜黄裳时尚为相,请设官分治,免致后虑。宪宗因夏蜀迭乱,不宜

  • 卷一百八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夏四月丁巳朔 车驾次凤阳亲祀 皇陵 是日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庚申 车驾次大店北京广平府邯郸县民诣行在言县累岁水灾田穑不收而有司徵刍粮如故民多流徙乞以钞币折收 上曰民既乏食钞帛何从出命户部核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五景泰五年春正月癸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甲寅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纪昀

    列传宋 【五十六】○宋五十六杨佐李兑【先】 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江密书思 】张田荣諲李载姚涣朱景【光庭】李琮朱寿隆 卢士宏 单煦杨仲 元 余良肱【卞爽】潘夙杨佐李兑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

  • 茹纊传·张廷玉

    茹王常,衡山人。洪武年间,由监生被授予承敕郎,历任通政使。他勤于职守,太祖觉得他有贤才。二十三年(1390)他任为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加封为太子少保。惠帝即位后,他改任吏部尚书,与黄子澄不相容。刑部尚书

  • 卷八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八十七歌颂【七】万夀恭纪五言排律一首用八庚全韵【谨序】吏部尚书【臣】彭元瑞运函苞符数合天地上章司龠南吕畅?日衍叶於闰桐辰称觥而得酒三百六羲

  • 卷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五武功三康熙十七年戊午正月庚辰征南将军都统穆占奏称吴逆自茶陵失守馈饷不给军士胥怨民

  • 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佚名

    贲:亨。 小利有所往。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曰:舍车而徒,义弗

  • 卷四十九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疏]《有司彻》第十七。○释曰: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祭毕,礼尸于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于五礼属吉。《大戴》第九,《小戴》第十二。《别录》,《少牢》下篇第十七。”○

  •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序·佚名

    西京东禅定沙门智首撰世雄息化。律藏枝分。遂使天竺圣人。随部别释。自佛教东流。年代绵久。西土律论。颇传此方。然此萨婆多即解其十诵。智首宿缘积善。早预缁门。始进戒品。即为毗尼藏学。至于诸律诸论每备披寻。常

  • 卷第二十三·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三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六世 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下 越州乾峰和尚(凡四) 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照用同时。向上一窍。 云门出

  • 月波洞中记·郑樵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始见于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作一卷,并云:“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中,凡九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此书亦一卷,称“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石壁上,凡九篇,相形术也”。《宋史·艺文志》著录《月

  • 春秋事义全考·姜宝

    十六卷。明姜宝撰。姜宝认为,《春秋》义在褒善贬恶,其中如所谓尊君父、讨乱贼、敦典庸礼、内安外攘的“经世之法”,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春秋》“盖多直书而义见,即有笔削,其褒贬亦多于直书中概见焉,初未尝因一字以求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