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878_1 【牛口谣】   豆入牛口,势不得久。   卷878_2 【高昌童谣】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   回首自消灭。   卷878_3 【咸亨后谣】   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

  • 周煇·唐圭璋

      煇字昭礼,周邦之子。寓居杭州。生靖康元年(1126)。著有清波杂志十二卷、清波别志三卷。又有北辕录一种,收入说郛。   失调名   和人春词   卷帘试约东君,问花信风来第几番。   又   和人蜡梅词   生怕冻损

  • 蔡伸·唐圭璋

      伸字伸道,莆田人。忠惠公襄之孙。元祐三年(1088)生。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太学辟雍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历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浙江安抚司参议官,秩满,提举台州崇道观。自号友古居士。绍兴二十

  • 巻三·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三唐 皇甫冉 撰五言律诗润州南郭留别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祭张公洞二首尧心知稼穑精意绕山川风雨神斯应笙镛诏命传沐兰秪扫地

  • ●卷六·毛奇龄

    〖光宗朝 泰昌〗光宗后郭氏,顺天人。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生皇一女。四十一年十一月丁未死,谥恭靖。四十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主礻付庙。后父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二一一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赍送续采到书籍折·佚名

    二一一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赍送续采到书籍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奏明事。窃臣钦遵谕旨,率属征访遗书,前经两次赍送四库全书处五十种,恭折奏蒙圣鉴。兹又陆续采访到书籍共三十四种,装缮完竣,赍送

  • 李宗勉传·脱脱

    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考中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任黄州教授、浙西茶盐司、江西转运司干官。嘉定十四年(1221),他主管吏部架阁,不久改任太学正。第二年为博士,第三年升为国子博士。宝庆初年,添差通判嘉兴府。宝庆三年(122

  • 吕本中传·脱脱

    吕本中字居仁,元..年间宰相吕公著的曾孙、吕好问的儿子。年幼时聪明敏悟,吕公著十分喜爱他。吕公著去世时,宣仁太后和哲宗亲临祭奠,众多孩童立于庭下,宣仁太后独自让吕本中进见,抚摸着他的头说“:孝于亲,忠于君,孩儿当以此自勉

  • 卷一百七·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七宋 宋敏求 编政事备御閲武诏置十二军诏修缘边障塞诏寛缮治器械功程诏骊山讲武赏慰将士诏镇兵以四年为限诏诫励诸军州牧将诏遣使选择边兵诏遣荣王琬往陇右巡检处置勅禁诸道将士逃入诸

  • 务本 第二·王符

    凡为治之大体〔二〕,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三〕。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四〕,以正学为□〔五〕。民富乃可教〔六〕,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七〕,学淫则诈伪〔八〕,入学则不乱〔九〕,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

  • 卷二十七·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七元 汪克寛 撰定公上【公名宋襄公庶子昭公弟左傳史記不見其母之姓氏在位十五年】【壬敬王十辰一年】元年【晉定三年齊景三十九年衛靈二十六年蔡

  • 第十七章 22·辜鸿铭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终日只是简单地享用每顿丰盛的食物,而头脑中什么也不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呀!难道没有赌博及竞技游戏这类事情吗?哪怕是做这样的一

  • 六反·韩非

    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行剑攻杀,暴憿之民也,而世尊之曰“磏

  • 卷第三十七·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抚州金峰从志禅师(青六曹山寂嗣) 上堂。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还有人道得么。若有人道得。金峰分半院与他住。时有僧出礼拜。峰曰。相见易得好。共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四·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书问复金粟老和尚窃惟法门事大任荷自心者苟非湥得祖宗的骨之髓那可承虚接响丧我儿孙若于授受之际稍涉卤莽如指南倒置岂独千里万里之谬而已此藏所以褰裳濡足于法门有临岐至再之请耳至若中

  • 新知录摘抄·刘仕义

    吉水罗念庵先生以议大礼不合去之屡诏不起居讲学务敦实践接引四方有志之士孜孜不倦嘉靖末郭希颜以放弃佚臣仗畎亩不忘君之义上疏□储贰朝廷恶其希功干进处以极刑先生闻之□感动因思昔人熏膏之讥遂禁趾不逾中国者十诸缙

  • 阿弥陀经疏·窥基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