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宗勉传

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考中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任黄州教授、浙西茶盐司、江西转运司干官。嘉定十四年(1221),他主管吏部架阁,不久改任太学正。第二年为博士,第三年升为国子博士。宝庆初年,添差通判嘉兴府。宝庆三年(1227),他被召用为秘书郎。

绍定元年(1228),他升为著作郎。入朝廷奏对,说边事应该时刻警惕,以消除灾祸。第二年,他兼任权兵部郎官。这时李全反叛的阴谋已暴露,人们都不敢说,李宗勉独自多次上疏论及此事。又说“:想使人们与陛下合谋,不如使下情上达。人们大多喜欢谄媚,揣测陛下喜欢的就多说,估计陛下讨厌的就少讲。上面已被堵塞,下面也欺骗,那么成败得失的关键、治乱安危的原因,将有谁能向陛下讲呢?不知道则不戒备,等事情发生了惊骇并去处理它,已经晚了。想财计丰富,不如节省国家开支。善于治国的人常使财富多于用度,不使用度多于财富。现在山东的军队,白白浪费我们的钱、粮,湖南、江右、闽中的寇盗,蹂躏我们的州县,如果再奢侈浪费,从而侵耗财用,那就会形成漏杯难盈、蠹木易坏的情形。如果有缓急,必将因为财用窘困,而失去成事的机会。想要巩固国家的根本,不如宽民力。州县之间,聚敛的人很多,残酷剥削的风气,已慢慢形成习惯。民生穷困,怨愤不能伸张,他们聚集到山林中反抗,也是势所难免。拯救那些在水深火热中的人,能不赶快确定办法吗?”不久他改兼为侍右郎官。第二年入朝奏对,说天灾的事十分恳切。

绍定四年,李宗勉被差遣为台州知州。第二年,他为直秘阁、婺州知州。绍定六年冬,他被召赴行在,没成行。端平元年(1234),他升为直宝章阁,仍任原职。一个月后,他以宗正丞兼权右司的身份被召,改为尚左郎官,兼职仍旧。不久兼左司。五月,在皇上面前奏对,讲四件事“:守公道以悦众心,行实政以兴治功,谨命令以统一认识和行动,明赏罚以示勉力和惩戒。”其次讲纸币“:希望向各部门下诏,从皇上和后宫开始,下至百官和各级政府,都要核实出那些冗费,从而节省它们,一年节省十万,就可减少十万纸币,一年节省百万,就可减少百万纸币。实行的时间长了,减少的纸币就越来越多,铜钱和纸币相当,进行流通,那么操纵我们赢余和亏欠的关键就不是纸币了。”

李宗勉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正谋划出师汴京、洛阳,李宗勉说“:如今朝廷安静,和平常一样。士卒不精锐,资粮不充足,器械不锋利,城墙没修缮。此时守御还不能做好,却想进取能行吗?就算是今日得到蔡州,明日得到海州,后日得到宿州、亳州,然而得到的未必能守住。万一含怒蓄忿,仓猝间发生变故,将怎么处理?臣所讲的,怎能说是外患始终不能平息、国土始终不能收复呢?也是想量力而行、适时而动。希望诏示大臣,爱惜时间以修内政,综合众人的谋略以加强边防,节省冗费以使国家财富充裕,招募强壮勇敢的兵卒以壮大国势。仍告诫沿边将帅,不要贪图虚名而受到危害,左控右扼,毋失良机。那么以逸待劳,以主人的身份防御客人,也就可保边境无忧患。如果使国家的根本壮大巩固,兵士战马都精锐强壮,见机而动,用兵不晚。”不久进攻洛阳的军队溃败,他又说“:过去担心的是应该防守但却贸然进攻,如今担心的是想防守却不能。什么地方可控扼敌人,哪支军队可调遣,哪位将领可御敌,哪里的粮食可作为军饷,都应事先做出筹划。”李宗勉又论及皇帝直接发布命令的弊病,大致是:“王府后宫的官员,皇帝内侍的恩赏,都是制令直接发出,不经过都省,各种书札陈请,时常出于后宫,这些都是大臣应该上奏的。事先说出,见到微小的失误就劝谏,这不能说是专权。好的就施行,坏的就停止,这不能说是专权。命令出于皇上,政事归中书,这不能说是专权。如果以专权为嫌疑,不以挽救过错为急事,每件事都迎合皇上的旨意,等皇上的命令已下达,错误已显露,然后言官才议论它们,这就会连累皇上的很多德政。何况议论的也未必听,听的也未必实行呢?”

李宗勉升为左司谏。第二年春天,他兼任侍讲,他首先奏道:“均、房、安、蕲、光、化等处兵祸十分严重,长江沿岸可凭借而没有忧患的,只有襄州,现在襄州又有变化了。襄州失守则江陵危险,江陵危险则长江之险不能凭借。从前担心的是在秋天,现在担心的就在旦夕。江陵如果失守,那么事情紧迫形势危急,必有生死存亡的忧患,后悔怎能来得及?”李宗勉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这时淮西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史嵩之兼鄂州知州,在鄂州建衙门。李宗勉说:“荆、襄残破,淮西正当南北之间,史嵩之应该在淮西设衙门,那就脉络相连,可以应援,远在鄂渚,那就会有鞭长莫及的忧虑。如果说防卫长江是急事,想依靠史嵩之在鄂渚经画,然而齐安正与武昌隔江相望,如果在齐安措置防扼,那就会屏障坚固而江面安全了。这就是所谓的要保江南先守江北。应该另选鄂州守将,命令史嵩之把衙门移到齐安。”

诏命侍从、两省、台谏逐条上奏边事,李宗勉率僚属上奏说:“蜀地四路,已失去二路,成都隔绝,不知存亡。各官署退保夔门,未必能守住。襄汉先失去九郡,现在郢又被攻破,荆门也被攻破,剩下江陵一座孤城,怎能独存?两淮地区,人民奔逃,背井离乡,十分危险了!陛下果真能马上下哀痛之诏,以身作则,大大减少各种费用,衣服、车马、宴会,都应从简,放后宫中不耕而食的宫女,罢去宫中不急需的费用,停止赏赐和修建各种亭台楼阁,拿出皇室的储蓄来感召天下。然后劝谕皇亲国戚,世代臣僚,根据自己的能力拿出自己的财产,来帮助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分上游淮西、淮东为三帅,由江淮大帅统一指挥。或者就按现在的官职,或者选拔人才,让他们分地防守,听到命令就行动。把公私的财物分给各地,让他们招集散兵,招募强壮的流民,使他们充当游兵,来补充军队的缺额。仍选沿江各郡的将士做好防御的准备,才能支撑局面。不然金人将水陆并进,集结荆楚的力量,侵扰我方的上游,江南就危险了。有人认为金人气势强盛,应与他们讲和,想拿金帛献给他们,这是抱薪救火,让我们把国家的财富都给敌人啊。”

李宗勉升为工部侍郎兼给事中,仍为侍讲。他又上疏说“:陛下在朝廷上对国家的安危忧虑、操心,但入后宫后就被享乐所转移;在朝廷上还与群臣切磋,退朝后就被那些能接近皇上的邪佞小人所迷惑。没听说减放宫女,而嫔嫱比过去还多;没听说奖励功臣,而节钺先给外戚;没听说拿出皇家储备来犒赏战士,而金帛多被浪费。陛下的举动,是人心向背的依据。陛下既然不以为忧,那么谁会替陛下担忧呢?”李宗勉被提升为谏议大夫兼侍读。他首先讲边防的事应该增兵防御上游。又说“:求谏不难而接受劝谏难,接受劝谏不难而执行劝谏难。如果听一劝谏不做戒备,轻视它而不相信,最终会使正直的言论,对国家无益,对当时的危局无救,这和拒绝劝谏的人只相差一点了。”

李宗勉升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升为签书。这时王鰗又索求岁币银绢各二十万,李宗勉说:“轻易许诺的事后患很多,应该遵守原来的条约。但同开禧年间比,物价已涨几倍了。”史嵩之设督府,力主和议,李宗勉说“:使者可疑者有三点。史嵩之的职责是督战,如收复襄、光,控制施、澧,招集各山寨,保护和巩固江防,都是他现在该做的。如果他主和,那么凡有机会可乘,他都会退缩,定会虚度岁月,坐失灭敌的良机。”

李宗勉升为参知政事。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后,遵守法度,抑制侥幸,不私亲党,召用老成的人,尤其爱听正直的话。赵汝胜曾认为李宗勉是公正清廉的宰相。李宗勉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辞官,他去世后,被赠为少师,谥号“文清”。

猜你喜欢
  ●卷第七·胡三省
  卷一百七十九·杨士奇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第二卷 自治·缪荃孙
  一〇 入京和北上·许寿裳
  武悼杨皇后传·房玄龄
  荀伯玉传·李延寿
  齐武明皇后娄氏传·李延寿
  玉昔帖木儿传·宋濂
  曾铣传·张廷玉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355)·司马光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巻二·允禄
  卷一百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敦复·唐圭璋

      敦复字无悔,洛阳人。希真兄。   双雁儿   尚志服事跛神仙。   辛勤了、万千般。   一朝身死入黄泉。   至诚地、哭皇天。   旁人苦苦叩玄言。   不免得、告诸贤。   禁法蝎儿不曾传。   吃畜生

  • 劝世歌·佚名

    心不光明点甚灯 意不明来莫诵经 大斗小秤吃甚素 不孝父母斋甚僧妙药非医冤业病 横财不富命穷人 利已害人促寿算 积德修身旺子孙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分明天有报 远在儿孙近在身守口莫谈人过短 自短何曾

  • 提要·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古乐苑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古乐苑五十二卷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着录是编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于唐未此本止于南北朝则用左克明古乐府例也其所补者如琴曲歌

  • 目录·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太白山人漫藁目録   别集类五【明】卷一古乐府卷二五言古卷三七言古卷四五言律卷五五言排律卷六七言律卷七五言絶卷八六言诗七言絶【臣】等谨案太白山人漫稿八卷明孙一元撰一元字太初

  • 卷之八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百六十七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面奏胡凤(上羽下军)曹(兆页)呈报查问洛兴华被山东巡抚拘捕缘由摺·佚名

    雍正三年九月初七日 据雍正三年八月十六目管理苏州织造事务.郎中胡凤(上羽下军)、管理江宁织造事务曹(兆页)呈称:为呈报事。雍正三年七月初四日,接奉钧府清字咨文内开:住在扬州之洛与华,汝等都认识,著将以下缘由向他晓谕,此皆主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人名曼济岱 【曼济牝□也岱有也卷十八作蛮子带又作蛮子台并改】和通 【回人也卷十八作和童】伊埓布哈 【伊埓明显也布哈牤牛也卷十八作亦里不花】扎实 【唐古特语吉祥也卷十八作札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城安人也【徐广曰在汝颍之间也】后徙雒阳尝受韩子杂家説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呉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呉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呉不

  • 卷十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九明 黄训 编吏部【验封 稽勲 考功】封赠防叙议广东都指挥使狄崇王臻言妻阮氏等封淑人已没仍乞封次妻何氏等为淑人诏下廷臣议太师韩国李善长及礼

  • 卷九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一食货略【十一】盐法【臣】等谨按盐法之行由来已旧烈圣相承荡涤繁苛俾民乐利立法之良固前朝所不及惠政之加亦亘古所朱闻如加斤改引蠲逋提纲缉枭禁漏减

  • 卷一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七兵部十二侍卫朝廷侍卫将军等项人员各设官统领凡正旦冬至圣节三大朝会大祀誓戒册封遣祭传制御殿则用全直常朝则更番其衣甲器仗及陈列位次各有定制具列于後事例凡大朝御殿华盖殿导驾锦衣卫

  • 總序·佚名

    ○大王諱祘,字亨運。英宗大王之孫、莊獻世子之子,母惠嬪洪氏。〈籍豐山領議政鳳漢女。〉以英宗命爲眞宗大王之子,母妃孝純王后趙氏。〈籍豐壤左議政豐陵府院君文命女。

  • 孟子集编卷一·真德秀

    孟子集编卷一朱子集注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

  • 杕杜·佚名

    ——孤独的生存体验【原文】有林之杜①,其叶湑湑②。独行踽踽(3),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灶,其叶菁菁。独行畏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我无兄弟,胡

  • 《定性书》原文·程颢

    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

  •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九·法藏

    (尽第六地知识)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自下明十行善知识有十人。各当一位。初欢喜行中亦五分。初举法劝修中。国名救度者常以法财施一切故也。又行能济物故名为救。令得出世。复名为度。比丘善现者行相超升比丘。表示施行

  • 了凡四训·袁黄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袁了凡用来训诫他儿子所作的家训,当时命名为《诫子文》,在劝善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家的“境随心转”与道家的“转改运数”中所谓“境”和“运”其实是瞬息万变的,变化的依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