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六十二

 

  卷862_1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清远道士

  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

  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

  嘉兹好松石,一言常累叹。勿谓余鬼神,忻君共幽赞。

  卷862_2 【游春台诗】春台仙

  玉幢亘碧虚,此乃真人居。裴回仍未进,邪省犹难除。

  日落烟水黯,骊珠色岂昏。寒光射万里,霜缟遍千门。

  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洗心兼涤目,怳若游春台。

  清波滔碧天,乌藏黯黮连。二仪不辨处,忽吐清光圆。

  乌沈海西岸,蟾吐天东头。

  凤凰三十六,碧天高太清。元君夫人蹋云语,

  冷风飒飒吹鹅笙。

  卷862_3 【醉吟】酒肆布衣

  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素秋时节天地肃,

  荣秀丛林立衰促。有同人世当少年,壮心仪貌皆俨然。

  一旦形羸又发白,旧游空使泪连连。

  卷862_4 【又吟】酒肆布衣

  有形皆朽孰不知,休吟春景与秋时。

  争如且醉长安酒,荣华零悴总奚为。

  卷862_5 【嫁女诗】嵩岳诸仙

  劝君酒,为君悲且吟。自从频见市朝改,无复瑶池宴乐心。

  奉君酒,休叹市朝非。早知无复瑶池兴,悔驾骅骝草草归。

  八马回乘汗漫风,犹思往事憩昭宫。宴移玄圃情方洽,

  乐奏钧天曲未终。斜汉露凝残月冷,流霞杯泛曙光红。

  昆仑回首不知处,疑是酒酣魂梦中。

  一曲笙歌瑶水滨,曾留逸足驻征轮。人间甲子周千岁,

  灵境杯觞初一巡。玉兔银河终不夜,奇花好树镇长春。

  悄知碧海饶词句,歌向俗流疑误人。

  珠露金风下界秋,汉家陵树冷修修。

  当时不得仙桃力,寻作浮尘飘陇头。

  五十馀年四海清,自亲丹药得长生。

  若言尽是仙桃力,看取神仙簿上名。

  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

  至今犹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

  幽蓟烟尘别九重,贵妃汤殿罢歌钟。中宵扈从无全仗,

  大驾苍黄发六龙。妆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犹浸玉芙蓉。

  荆榛一闭朝元路,唯有悲风吹晚松。

  上清神女,玉京仙郎。乐此今夕,和鸣凤凰。

  凤凰和鸣,将翱将翔。与天齐休,庆流无央。

  玉为质兮花为颜,蝉为鬓兮云为鬟。何劳傅粉兮施渥丹,

  早出娉婷兮缥缈间。

  水晶帐开银烛明,风摇珠珮连云清。

  休匀红粉饰花态,早驾双鸾朝玉京。

  三星在天银河回,人间曙色东方来。

  玉苗琼蕊亦宜夜,莫使一花冲晓开。

  卷862_6 【吟】

  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

  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

  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与翠微。

  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

  卷862_7 【授炙毂子歌二首】希道

  木津天魂,金液地魄。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

  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

  魄微入魂牝牡结,阳呴阴滋神鬼灭。

  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

  卷862_8 【李泌庭黑石诗】隐者

  神真炼形年未足,化为我子功相续。

  丞相瘗之刻玄玉,仙路何长死何促。

  卷862_9 【戏吟】广陵道士

  无事到扬州,相携上酒楼。药囊为赠别,千载更何求。

  卷862_10 【授马氏女诗】黄冠野夫

  女是寄生枝,男是冬青木。冬青驾白鹅,寄生跨黄鹿。

  若遇寇相凌,稳便抛家族。早早上三清,莫候丹砂熟。

  卷862_11 【歌】蜀酒阁道人

  尾闾不禁沧溟竭,九转神丹都谩说。

  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

  卷862_12 【吟】章江书生

  西去长沙东上船,思量此事已千年。

  长春殿掩无人扫,满眼梨花哭杜鹃。

  卷862_13 【示边洞元】萼岭书生

  邂逅相逢萼岭边,对倾浮蚁共谈玄。

  拟将剑法亲传授,却为迷人未有缘。

  卷862_14 【示胡二郎歌】成都醉道士

  欲究丹砂理,幽玄无处寻。不离铅与汞,无出水中金。

  金欲炼时须得水,水遇土兮终不起。但知火候不参差,

  自得还丹微妙旨。人世分明知有死,刚只留心恋朱紫。

  岂知光景片时间,将谓人生长似此。何不回心师至道,

  免逐年光虚自老。临樽只解醉醺酣,对镜方知渐枯槁。

  二郎切切听我语,仙乡咫尺无寒暑。与君说尽只如斯,

  莫恋娇奢不肯去。感君恩义言方苦,火急回心求出路。

  吟成数句赠君辞,不觉便成今与古。

  卷862_15 【贻白永年诗】樵夫

  清秋无所事,乘露出遥天。凭仗樵人语,相期白永年。

  卷862_16 【留诗】李公佐仆

  我有衣中珠,不嫌衣上尘。我有长生理,不厌有生身。

  江南神仙窟,吾当混其真。不嫌市井喧,来救世间人。

  苏子迹已往,颛蒙事可亲。莫言东海变,天地有长春。

  卷862_17 【木客】李公佐仆

  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

  卷862_18 【西山吟】许大

  自从明府归仙后,出入尘寰直至今。

  不是藏名混时俗,卖药沽酒要安心。

  卷862_19 【东洛货丹】许学士

  三千功满去升天,一住人间数百年。

  华表他时却归日,沧溟应恐变桑田。

  卷862_20 【天关回到世吟】许学士

  九霄云路奇哉险,曾把冲身入太和。

  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卷862_21 【送青城丈人酒】紫微孙处士

  深羡青城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

  铺云枕石长松下,朝退看书尽日眠。

  卷862_22 【送王懿昌酒】紫微孙处士

  将知骨分到仙乡,酒饮金华玉液浆。

  莫道人间只如此,回头已是一年强。

  卷862_23 【送太乙真君酒】青城丈人

  峨嵋仙府静沈沈,玉液金华莫厌斟。

  凡客欲知真一洞,剑门西北五云深。

  卷862_24 【送紫微处士酒】太乙真君

  此中何必羡青城,玉树云栖不记名。

  闷即乘龙游紫府,北辰南斗逐君行。

  卷862_25 【题法云寺双桧】方壶居士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

  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

  卷862_26 【隋堤词】方壶居士

  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

  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卷862_27 【画地吟】太白山玄士

  学得丹青数万年,人间几度变桑田。

  桑田虽变丹青在,谁向丹青合得仙。

  卷862_28 【货丹吟】邻道场人

  寻仙何必三山上,但使神存九窍清。

  炼得绵绵元气定,自然不食亦长生。

  卷862_29 【灵响词】无名氏

  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入夜声则厉,在昼声则微。神灵斥众恶,与我作风威。

  妙响无住时,昼夜常轮回。那是偶然事,上界特使来。

  何以辨灵应,事须得梯媒。自从灵响降,如有真人来。

  存念长在心,展转无停音。可怜清爽夜,静听秋蝉吟。

  卷862_30 【度世古玄歌】无名氏

  始青之下月与日,两半同升合为一。大如弹丸甘如蜜,

  出彼玉堂入金室,子若得之慎勿失。

  卷862_31 【鬻丹砂醉吟】刘道昌

  心田但使灵芝长,气海常教法水朝。

  功满自然留不住,更将何物驭丹霄。

  卷862_32 【龟市告别】刘道昌

  还丹功满气成胎,九百年来混俗埃。

  自此三山一归去,无因重到世间来。

  卷862_33 【摘紫芝】李太玄

  偶游洞府到芝田,星月茫茫欲曙天。

  虽则似离尘世了,不知何处偶真仙。

  卷862_34 【玉女舞霓裳】李太玄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卷862_35 【玩月诗】曲龙山仙

  曲龙桥顶玩瀛洲,凡骨空陪汗漫游。

  不假丹梯蹑霄汉,水晶盘冷桂花秋。

  月砌瑶阶泉滴乳,玉箫催凤和烟舞。

  青城丈人何处游,玄鹤唳天云一缕。

  造化天桥碧海东,玉轮还过辗晴虹。

  霓襟似拂瀛洲顶,颢气潜消橐籥中。

  危桥横石架云端,跨鹿登临景象宽。

  颢魄洗烟澄碧落,桂花低拂玉簪寒。

  卷862_36 【句】陈复休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卷862_37 【句】郑冠卿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

  (栖霞洞遇日华月华君)

  卷862_38 【句】陈蓬

  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题松山)

  卷862_39 【句】伊梦昌

  惟有松杉空弄月,更无云鹤暗迷人。(题攸县司空观仙台)

  露凝金盏滴残酒,檀点佳人喷异香。(题黄蜀葵)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三百三十·彭定求
  杨慧淑·唐圭璋
  ◆陈公子柏(云峤集)·顾嗣立
  第四十九回 雨露承恩佳人朝北阙 雌雄莫辨奸相择东床·萧晶玉
  第一折·狄君厚
  白石道人诗集卷上·姜夔
  慧珠阁诗钞·多隆阿
  前集卷九·罗椅
  卷八十七·王奕清
  七言巻六十九·洪迈
  卷八十四·陈焯
  卷四百六十九·陈廷敬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观我生赋·颜之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壬辰三】春仲经筵撰良广殿御光春记语易文衍绎频欲拟渐摩先率性以言辅相辄忧民【是日进讲中庸修道之谓教易经辅相天地之宜】惜阴强勉功不息隔岁亲行日又新【庚寅御经筵

  • 卷四百五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五十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三首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龙尾趂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唯生一女才

  • 常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常建唐著名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 727 )登进士第。天宝十二年(753)之前,曾任盱眙(今江苏盯眙县)尉。后去职,隐居于鄂渚(今湖北东南)一带。一生仕途很不得志,却颇具诗名。殷璠编《河岳英灵集》就将常建

  • 卷四·应劭

      ○过誉孔子称:"大哉!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又曰:"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至於讦以为直,隐以为义,枉以为厚,伪以为名,此众人之所致誉,而明主之所必讨。盖观过知仁,谓中心笃诚而无妨於化者,故覆其违理曰过誉也。  长沙太守汝南郅

  •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权奸伏法 慎战守老将骄兵·蔡东藩

      却说乃颜余党,尚出没西北,头目为火鲁火孙及哈丹等,攻掠边郡未下。经皇孙铁木耳北巡,遣都指挥土土哈等击破火鲁火孙,复战胜哈丹,收复辽左,置东路万户府,嗣是西北稍安。哈丹虽屡来扰边,终被守兵击退;只海都屡寇和林。伯颜尚

  • 卷之一千五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国史馆(各省通志局附)·费行简

    湘绮老人,以迟暮之年,游戏三昧,而膺馆长之.职时几三年,一帙未就,有同虚设矣。其时纂修协修,半皆湘绮门人,娴经训词章者固济济,而未必皆史才也。故并居京师,支干俸,优游于文酒声歌之会,俨然清代翰詹衙门官,而俸入十倍之。真玉堂仙人

  • 敬乡录卷二·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胡则字子正永康人宋端拱二年进士调许州许田尉以干闻补蕲州广济宰又补宪州录曹辟贝州节度观察判官改知浔州寻提举二浙茶事兼知睦州又知温州迁提举江南银铜场铸钱监盐江淮制置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副使除

  • 卷四·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四)第四则赶缯船,九只。内澎湖协标右营「宁」字九号船一只:身长五丈五尺,头起■〈乔亢〉四尺五寸、尾起■〈乔亢〉三尺二寸。船头长二丈,面匀宽一丈三寸、底匀宽八尺八寸;船中长一丈八尺,面匀宽一丈五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岳有功,封之於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洪武七年十二月壬辰朔,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及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来朝,奏举土官赏竺监藏等五十六人。诏增置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招讨司六,曰朵甘思,曰朵甘笼答,曰朵甘丹,

  • 朱兆莘·周诒春

    朱兆莘 字鼎靑。年三十七岁。生于广州。父珩。弟兆燮。已婚。子二。女一。初肄业于广东广雅书院西学斋。光緖三十三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授举人。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纽约大学。习商业及财政。宣统三年。

  • 卷六 六之四·孔颖达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兼葭,上古恬反,下音加。被,皮寄反。[疏]“《蒹葭》三章,章八句”至“国焉”。○正义曰:作《

  • 双桥随笔卷六·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凡人立身行己待人接物处常履变皆宜以中庸二字为主中者心至当而无所偏庸者道有常而不可易惟祈惬乎天理合乎人情而止而易之所谓易简大学之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在乎此矣世人性善无恒其流于异端邪教者不

  • 卷五十六·道世

    △富贵灾第六十三(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行善感乐,如影随形;作恶招苦,犹声发响。故富同朱柏,贵若萧曹。锦绣为衣,金银作屋。云起龙吹之前,风生凤管之上。趋锵广殿,容与长廊。曳珠履於丹墀,珥金蝉於青琐。食则珍羞满席,海陆盈前

  • 答某校长问·太虚

    答:科学人生观,完全是机械的,由种种物质原素组织而成;与佛学小乘由四大五蕴和合而有,至解散时无别可得,所论略同。毫无人生意义,亦无人生目的。今所以四肢活动者,好似机动轮转。唯对于客观之物质考求,是以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论

  • 第十一卷·佚名

    地狱品之七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盗杀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身口意

  • 温飞卿诗集笺注·温庭筠

    唐诗别集笺注本。明曾益原注,清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有秀野草堂本、《四部备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新排印出版。据顾嗣立所撰《后记》可知,其父顾予咸任山阴县令时,邑人曾益注《温庭筠诗》四卷,曰《八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