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过誉孔子称:"大哉!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又曰:"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至於讦以为直,隐以为义,枉以为厚,伪以为名,此众人之所致誉,而明主之所必讨。盖观过知仁,谓中心笃诚而无妨於化者,故覆其违理曰过誉也。

  长沙太守汝南郅恽君章,少时为郡功曹。郡俗冬飨,百里内县皆齑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司徒欧阳歙临飨礼讫,教曰:"西部督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冲,摧破奸雄,不严而治。书曰:"安民则惠,黎民怀之。"盖举善以教,则不能者劝。今与诸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主簿读教,户吏引延受赐。恽前跪曰:"司正举觥,以君之罪,告谢于天。明府有言而误,不可覆掩。按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民,所在荒乱,虚而不治,怨慝并作,百姓苦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莫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与偏有。君虽倾危,臣子扶持,不至於亡,恽敢再拜奉觥。"歙甚惭。

  谨按礼,谏有五,风为上,狷为下。故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善则称君,过则称己。暴谏露言,罪之大者。而歙於飨中用延为吏,以紫乱朱,大妨王命。造次颠沛,不及讽谕,虽举觥强歙可行也。今恽久见授任,职在昭德塞违,为官择人,知延贪邪,罔上害民,所在荒乱,怨慝并作,此为恶积愆,非一旦一夕之渐也。孔子以匹夫,朋徒无几,习射矍相之圃,三哲而去者过半。汝南,中土大郡,方城四十,养老复敬,化之至。延奸彰,无与比崇。臧文仲有言:"见无礼於君者,若鹰?之逐鸟雀,农夫之务去草也。"何敢宿留。不即弹黜奸佞,而须於万人之中乃暴引之,是为陷君。君子不临深以为高,不因少以为多,况创病君父以为己功者哉!而论者苟眩虚声,以为美谈。汝南,楚之界也,其俗急疾有气决。然自君章之後,转相放式,好干上怵忮,以采名誉,末流论起於爱憎,而政在陪隶也。

  司空颍川韩棱,少时为郡主簿。太守葛兴被风病,恍忽误乱,棱阴扶辅其政,出入二年,署置教令,无愆失。兴子尝出教欲转徙吏,棱执不听,由是发露被考,兴免官,棱坐禁固。章帝即位,一切原除也。

  谨按《易》称:"守位以仁。"尚书:"无旷庶官。"诗云:"彼君子不素飨兮。"《论语》:"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汉典吏病百日应免,所以恤民急病,惩俗逋慝也。今兴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诏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不以荣禄为乐,而以黔首为忧。位过招殃,灵督其?,风疾恍忽,有加无瘳。棱统机括,知其虚实,当听上病,以礼选引。何有上欺天子,中诬方伯,下诳吏民!扶辅耄乱,政自己出,虽幸无阙,罪已不容於诛矣。为人谋而不忠,爱人而以姑息,凡人不可,况於君子乎!上令兴负贪昧之罪,子被署用之愆,章问汹赫,父子湮没。执事如此,谓礼义何。棱宜禁固终身,中原非是。

  太原周党伯况,少为乡佐发党过於人中辱之。党学春秋长安,闻报雠之义,辍讲下辞归报雠。到与乡佐相闻,期斗日。乡佐多从正往,使乡佐先拔刀,然後相击。佐欲直令正击之,党被创困乏。佐服其义勇,舆养之,数日苏兴,乃知非其家,即径归,其立勇果乃至于是。

  谨按《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三月不出,既瘳矣,犹有忧色。身无择行,口无择言,修身慎行,恐辱先也。而伯况被发,则得就业,乡佐虽云凶暴,何缘侵己。今见辱者,必有以招之,身自取焉,何尤於人。亲不可辱,在我何伤。凡报雠者,谓为父兄耳,岂以一朝之忿而肆其狂怒者哉!既远春秋之义,殆令先祖不复血食,不幸不智,而两有之。归其义勇,其义何居!

  汝南陈茂君因为荆州刺史,时南阳太守灌恂本名清能,茂不入宛城,引车到城东,为友人卫修母拜,到州。修先是茂客,仕苍梧还。到修家,见修母妇,说修坐事系狱当死。因诣府门,移辞乞恩,随辈露首入坊中,容止严恪,须眉甚伟。太守大惊,不觉自起立,赐中延请,甚嘉敬之,即焉出修,南阳士大夫谓茂能救解修。茂弹绳不挠,修竟极罪,恂亦以它事去。南阳疾恶杀修,为之语曰:"修卫有事,陈茂活之;卫修无事,陈茂杀之。"

  谨按《春秋》,王人之微,处于诸侯之上,坐则专席,止则专馆,朱轩驾驷,威烈赫奕。就恂素为官速谤,当便入传,引见诘问,纠其赃状,以时列闻。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坐而俟旦,且非为己私,皆公也。何有忘百姓涂炭之急,便乃光昭旧交之门乎!鲍宣州牧行部,多宿下亭,司直举劾,以为轻威损命,坐之刑黜。今茂泯弃天常,进止由己,孰使毁之,小人誉之,自我为之,古人病诸,以为大讥。茂与修善,由鸱?之爱其子,适所以害之者。

  度辽将军安定皇甫规威明,连在大位,欲退避弟,数上病,不见听。会友人上郡太守王?物故,规素缟到下亭迎丧,发服送之。因令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赴私违公,当及举奏。答曰:"威明欲得避弟,故作激发。我为朝廷惜其功用,何能为此私家计耶!"规後为中郎将,督并、凉、益三州。时有党事,惧见及,因先自上言:"臣前荐故太常张焕,才任将帅,是附党也。又臣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昔有畏舟之危而自投水者,盖忧难与处,乐其亟决。"

  谨按《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传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事一君。"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立朝忘家,即戎忘身,身且忘之,况於弟乎!方殊俗越溢,大为边害,朝廷比辟公旰食,规义在出身折冲弭难,而诛伐已定,当见镇慰,何有挟功苟念去位。弟实隽德,不患无位,而徒?茸,何所堪施,强推毂之,乱仪千度。孝武皇帝为骠骑将军霍去病治第舍,敕令视之,曰:"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去病外戚未属,一切武夫,尚能抗节洪毅,而规世家纯儒,何独负哉!又以党事先自劳?,如有白验,其於及己,而形兆求不可得,唯是从何惮於病。曰"畏舟之危,自投於水,忧难於处,乐其亟决",主幸必不坐。太誓有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人之所忌,炎自取之。盖、严、杨恽,勋著王室,言事过差,皆伏大辟,以隆主威,抑骄侵也。规顾弟,私也;离局,奸也;诱巧,诈也;畏舟,慢也。四罪是矣,杀决可也。

  南阳五世公为广汉太守,与司徒长史辽叔同岁。辽叔大子名旧,才操卤钝,小子髡既见齿乡党。到见股肱曰:"太守与辽叔同岁,恩结缔素,薄命早亡,幸来临郡,今年且以此相铙举其子。如无罪得至後岁,贯鱼之次,敬不有远。"有主簿柳对曰:"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然旧实不如髡,宜可授之。"世公於是厉声曰:"丈夫相临,儿女尚欲举之,何谓高下之间耶!释兄用弟,此为故殃段氏之家,岂称相遭遇之意乎!"竟举旧也。世公转换南肠,与东莱太守蔡伯起同岁,欲举其子。伯起自乞子瓒尚弱,而弟琰幸以成人。是岁举琰,明年复举瓒。瓒十四未可见众,常称病遣诣生交,到十八乃始出治剧,平春长。上书:"臣甫弱冠,未任宰御,乞留宿卫。"尚书劾奏增年受选,减年避剧,请免瓒官,诏书左迁武当左尉。会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蛮夷,绲与伯起同时公府辟,瓒为军曲候。绲归卧家,军功除新阳长,官至下邳相。

  谨按古无孝廉,唯有贡士。贡士恩义,经传无以也。春秋诸侯朝觐会遇,大夫亦豫其好。礼记曰:"大夫三月葬,同位毕至。"此言谨终悼亡,不说子弟当见宠拔也。鲁有后成叔聘卫,右宰?留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不饮,送以璧,其妻孥宅而居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乃反其璧。孔子称:"可寄百里之命,托六尺之孤,临大节而不可夺。"相於之义,具於此矣。语有曰:"白头如新,交盖如旧。箪食壶浆,会於树阴。临别眷眷,念在报效。"何有同岁相临而可拱默者哉!春秋因其可褒而褒之,若乃世公二郡之举,斯为过矣。然世人亦多浅薄,在者无之,亡者无顾覆之施,饥寒缓急,视之若遗。非徒如此而已,至有可否之际,受刑诛者,人各有心,两不得中。夫孝廉平除则有社稷民人,伤及民人,实宜料度以为後图。

  汝南戴幼起,三年服竟,让财与兄,将妻子出客舍中住,官池田以耕种。为上计史,独车载衣资,表"汝南太守上计史戴绍车"。後举孝廉为陕令。

  谨按礼有东宫西宫,辟子之私,不足则资,有余,亦归之於宗也。此言兄弟无离异之义也。凡让财者,类与子弟,子弟尚幼,恩情注,希有与兄。既出之日,可居冢下。冢无屋,宗家犹有羸田庐,田可首粥力者耳,何必官池客舍。既推独车,复表其上,为其饰伪,良亦昭晰。幼起同辟有薛孟尝者,与弟子共居,弟子常求分,力不能止,固乃听之,都与,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汝不能使之。"田屋取其荒坏者,曰:"我少时所作买,意所恋也。"器物取其久者,曰:"我服食久,身口安之也。"外有共分之名,内实十三耳。子弟无几尽之,辄复更分,如此者数。传称袁盎三兄子分而供其公家之费,此则然矣。论语:"泰伯三让,民无得而称之焉。"何有让数十万,畏人而不知,欲令皦皦,乃如是乎!方之袁、薛,差以千里。凡同居,上也;通有无,次也.让,其下耳。况若幼起,仍斯不足贵矣。

  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举司隶茂材,为高唐令,密乘舆车径至高唐,变易名姓,止都亭中十余日。默入市里,观省风俗,已,呼亭长,问新令为谁,从何官来,何时到也。曰:"县已遣吏迎,垂有起居。"曰:"正我是也。"亭长怖,遽拜谒,竟,便具吏。其日入舍,乃谒府,数十日,无故便去。为郡功曹,所选颇有不用,因称狂,乱首走出府门。太守以其宿有重名,忍而不罪。後为大将军梁冀从事中郎,冬月坐庭中,向日解衣裘捕虱,已,因倾卧,厥形悉表露。将军夫人襄城君云:"不洁清,当亟推问。"将军叹曰:"是赵从事,绝高士也。"他事若此非一也。

  谨按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左氏传曰:"旧章不可无也。"凡张官置吏,为之律度,故能摄固其位,天下无觊觎也。今仲让不先谒府,乃径到县,俱谍吏民,尔乃入舍。论语:"升车,必正立,执绥,不内顾。"不掩不备,不见人短。礼记:"户有二屦,不入。将上堂,声必扬。"家且犹若此,况于长吏乎!君子之仕,行其道也。民未见德,唯诈是闻。远荐功曹,策名委质,就有不合,当徐告退。古既待放,须起乃逝,何得乱道,进退自由,傲很天常,若无君父。洪范陈五事,以貌为首。孝经列三法,以服为先。仲让居有田业,加之禄赐,势可免冻馁之厄,未必须冬日之暖也,利不体皆此也。河内,殷之旧都,国分为三,康叔之风既激,而纣之化由存,其俗士大夫本矜好大言,而少实行。

猜你喜欢
  卷十六·李心传
  卷三十五·连横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六五五 湖广总督图思德等奏第八次查获应毁各书解缴缘由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五·傅恒
  志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七十二·郑麟趾
  ·沿边各隘·丁曰健
  卷一·邹漪
  王晏传·李延寿
  裴矩传·李延寿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一·王世贞
  卷二百五下·雍正
  卷十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五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庭玉·隋树森

    朱庭玉(“庭”或作“廷”),生平、里籍均不详。朱氏有[南吕·梁州第七]《归隐》云:“归来好向林泉下。”“留心垂钓棹鱼舟差,汾水岸晋山坡。”朱氏曲中多指晋地风物。据此知,朱氏可能是山西人。待考。 小

  • 卷四百二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八鹘类五言古画鹘行         【唐】杜 甫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写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鸟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侧脑看青霄宁

  • 卷八·本纪第八·脱脱

        景宗上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皇帝第二子,母曰怀节皇后萧氏。察割之乱,帝甫四岁。穆宗即位,养永兴宫。即长,穆宗酗酒怠政。帝一日与韩匡嗣语及时事,耶律贤适止之。帝悟,不复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十有二月己亥朔检校少保镇宁镇信等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州制置使岳飞迁招讨使 带御器械神武中军都统制权殿前司公事提举宿卫亲兵杨沂中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并中军隶殿前司沂

  • 第二十一回 二世肆虐行督责 李斯下狱具五刑·黄士衡

    话说项梁领兵救齐,到了东阿。章邯出兵拒敌,大战一场,章邯败走。田荣收复齐地,立其兄子田市为齐王。项梁乘胜追赶秦兵,至濮阳东,又大破之。章邯引残兵逃入濮阳城中固守,遣使向二世告急。项梁攻打濮阳不下,遂引兵进击定陶。又命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天启五年九月丙午朔 光宗贞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新城侯王昇祭 庆陵○大学士魏广微引疾归具锍釒辞谢报闻○大学士孙承宗再锍釒乞休得旨卿阅历七防已踰一考前功懋著后效当收还著振起精神督率将吏矢图恢复以慰

  • 尚史卷八十七·李锴

    表一轩辕以下至周世表旧説五帝三王同出黄帝攷其世或不然然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防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展季亦有前闻乎若夫世系缪戾或中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纪昀

    忠义传宋 【五】○宋五高应松 徐应镳 姜才【洪福】赵淮宋应龙【褚一正 胡拱辰】 赵与檡【方洪】赵孟垒 赵孟枀 锺季玉【潘方】马塈【屡钤辖 】 邓得遇 刘子荐【黄文政】陈文龙【瓒】 林 空斋 陈羍年 吴

  • 卞昆冈 第二幕·陆小曼

    布景云冈附近一山溪过道处,有树,有石。因大旱溪涸见底,远处有凿石声。时上午十时。石工甲乙上。甲 这天时可受不了!卞老师这是逼着我们做工。乙 天时倒没有甚么,过了端午也该热了。倒是这老不下雨怎么得了?整整有四个月了,可

  • 齐赵郡王高睿传·李延寿

    高睿,小名叫须拔,从小失去了父亲。天生的聪明敏慧,很为神武帝高欢喜爱,将他养在宫中,命游娘做他的母亲,对他的恩遇不同于其他子侄。东魏兴和年间,继承他父亲赵郡王高琛的爵位为南赵郡公。长到四岁,他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生母。他

  • 霍彦威传·欧阳修

    霍彦威字子重,氵名州曲周人。年少时遭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爱他俊爽,收为养子。曾随从存作战,被箭射中眼睛,瞎了一目。后来到梁太祖部下,太祖也爱他,升为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参加诛杀友皀。因功升氵名州刺史,再升

  • 琉球入太学始末·王士祯

    题辞国家声教覃敷,无远弗届;而琉球向慕文教,尤为最笃。盖其时奉使琉球者,为吾郡悔斋汪先生。先生亲赍宸翰远涉瀛海,未浃旬而至,诚古今所仅见;是以其国益慑伏于圣天子之威灵,而思沐夫教育。及其入太学读经书仅历四载,遽以省亲归

  • 论语稽求篇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三月不知肉味】三月程子谓音字之误见大全小注不知此本唐韩退之説而程子遵之葢唐人论语多异字如宰予画寝置其杖而芸类若此字则史记明云闻韶音学之三月是音与三月各出焉得形误【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 分别功德论卷第四·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如来所以广为四部各各说第一者。乃为将来末世遗法之中。或有四姓外学梵志。及四部弟子。共相是非。自称为尊。余人为卑。如是之辈不可称计。故豫防于未然。故开自足之路耳。今称拘邻为第一者。以

  • 法华文句记卷第十·湛然

    释寿量品之余迹中唱灭通约三身。又二。初总立。如净名下释。释中初明三身非灭唱灭。次明三身常住不灭。三明三身不生不灭。以不灭故唱灭非灭。以不生不灭故名为非灭。总而言之显于不灭。初文自三。初明法身为六。初借

  • 松阳钞存·陆陇其

    二卷。清陆陇其 (见《古文尚书考》)撰。陆氏为灵寿知县时,于官事之暇,取其所著《问学录》、《日记》二书,摘选其中切要之语,录为一编,以示学者。灵寿乃古松阳地,故以“松阳钞存”为名。共七十五条,分道体、为学、处事、教学

  • 北窗琐语·余永麟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余永麟撰。此书《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小说家类,无卷数。今存《砚云甲乙编》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均一卷。全书记述杂事琐闻共五十余则,有些

  • 西藏度亡经·莲花生

    又名《中阴得度法》,本书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它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临终、死亡及死后世界的知识和图景。此外,基于《西藏度亡经》的藏传佛教“临终关怀”具有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