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五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洪武七年十二月壬辰朔,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及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来朝,奏举土官赏竺监藏等五十六人。诏增置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招讨司六,曰朵甘思,曰朵甘笼答,曰朵甘丹,曰朵甘仓溏,曰朵甘川,曰磨儿勘;万户府四,曰沙儿可,曰乃竹,曰罗思端,曰列思麻;千户所十七,曰朵甘思,曰剌宗,曰孛里加,曰长河西,曰朵甘思多八参孙等处,曰加巴,曰兆日,曰纳竹,曰伦答,曰沙里可哈思的,曰孛里加思东,曰果由,曰参卜郎,曰剌错牙,曰泄里坝,曰阔侧鲁孙,曰撒里土儿干。改故元伦卜卒曰四族,达鲁花赤为都管,朵甘捕盗司为巡检司。以赏竺监藏等七人为朵甘都指挥司同知,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三人为乌思藏都指挥司同知,星吉监藏等十一人为朵甘宣慰司使,川搠藏卜等八人为朵甘思等六招讨司官,管者藏卜等五人为沙儿可等万户府万户,管卜儿监藏等十八人为朵甘思等一十七千户所千户。速令一人为伦卜卒,曰四族都管,监藏令占等三人为朵甘巡检司巡检。遣员外郎许允德赍诏及诰印往赐之,来使哈石监藏等赐衣裘、帽靴,遣还,赏竺监藏等。诰文曰:“朕受天明命,君主华夷,凡诸施设,期在安民,是以四夷之长有能抚其众而悦天心者,莫不因其慕义,与之爵赏,以福斯民。曩者,西蕃效顺,为置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以官其长使,绥镇一方,安辑众庶。今复遣使修贡请官,朕如其请,特以赏竺监藏等为某官,尔其恪脩厥职,毌怠。”

甲午,上以员外郎许允德使朵甘乌思藏,命给其家常俸外,月增米三石赡之。

戊戌,开封府陈留等六县水灾,诏免其田租。

辛丑,秦府右相文原吉言:“平阳、解州二处盐法:平阳每盐一引,价米二石五斗,解州三石。商人多以平阳价平,故以钱银赴平阳中纳,请一如解州例。其以米、麦、布、绢中纳者仍旧二十五斗。”户部因奏定量减之数:“河东解、蒲、陕三州初定三石,今二石七斗;平阳、怀庆、西安三府初定二石五斗,今二石二斗;凤翔府泽、潞、辽、沁四州初定米二石,今一石八斗;太原府初定米一石六斗,今一石五斗;大同府朔州初定一石三斗,今一石二斗。已上若折收钱银,皆如初定之数。蔚州旧无定价,今定一石二斗,若折收加三斗;延安府初定二石,今一石六斗,折收加八斗;平凉、庆阳、巩昌旧无定价,今定一石五斗,折收加六斗;绥德州旧无定价,今定一石四斗,折收加六斗;临洮、兰县旧无定价,今定一石二斗,折收加三斗;河州旧无定价,今定一石,折收加二斗。”上以临洮、兰县、河州道里费重,每引减二斗,其各处折收者俱加米五斗。

凿石灰,山河开民地六千余亩,上命给白金偿之,除其税。

壬寅,肇庆府新兴县盗李彦祥等三百余人作乱,千户岳维率兵讨平之。

甲辰,《御注道德经》成。上对儒臣举老子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与“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之类曰:“老子此语,岂徒托之空言?于餋生治国之道,亦有助也。但诸家之注,各有异见,朕因为注,以发其义。”

乙巳,以西番僧连贡隆为西番通事舍人,赐文绮、袭衣、靴帽。

丙午,西安卫送宁夏来降故元参政保保、都事卢庸等至京。先是,遣故元降臣贾伯寿往宁夏招谕。至是,保保籍其所部将校二十人、军百、人民一千户、马三百一十四匹、牛四十头、驼五十只来降,诏赐保保文绮二、锦衣一袭。

诏赐迤北来降将校脱脱不花等五人及家属衣服。

戊申,故元官赤老温定帖千自察罕脑儿来归,赐帽衣、靴袜。

己酉,召安陆卫指挥吴复入京。

庚戌,广东阳江县山贼钟福全等作乱,官兵捕斩之。

辛亥,诏赐宁夏米,降故元平章杨怯烈及宝咱王所部王文兴等十人文、绮各二匹,仍赐怯烈文绮衣一袭。

壬子,播州江渡蛮黄安等作乱,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讨平之。

癸丑,以沂州及郯城、费县属青州府,革济南新城县,析其地入长山、高苑二县。

甲寅,乌思藏怕木竹巴辇卜阇吉剌思巴、赏竺监藏巴藏卜等遣使进表及方物。先是,命河南卫镇抚韩加里麻同国师喃加巴藏卜持敕至乌思藏,招谕未附番酋,并以文绮赐之。至是来谢,诏赐文绮禅衣及织金文绮有差。卜阇者,是其首僧之尊称也。

乙卯,命刑部侍郎李浩及通事梁子名使琉球国,赐其王察度文绮二十匹、陶器一千事、铁釜十口。仍令浩以文绮百匹、纱、罗各五十匹、陶器六万九千五百事、铁釜九百九十口就其国市马。

丁巳,石柱安抚司同知陈世显及安抚使马克用之子付得什用入朝贡方物。

己未,使西蕃礼部员外郎许允德卒于河州,上悼惜之。允德先是陕西行省员外郎,升今官,至是卒。

庚申,享太庙。

罢礼部尚书牛谅官。谅初为礼部尚书,以怠职降为本部主事,未几,复为尚书。至是,复以不任职罢。

夜四鼓,有流星青赤色,尾迹长五尺余,起自紫微垣北斗魁上,约流五尺,发光照地,徐徐西南行至轩辕左角旁,分作五小星以没。

遣靖海侯吴祯往浙东收籍方氏台、温、明三郡故兵。祯既至,三郡亡赖恶少挟私逞怨,蔓引平民富家为兵,濒海大扰。宁海知县王士弘曰:“诬良民为兵,此不可也。吾宁获罪死,不可以诬民。”即上封事言状,辞甚恳切。上嘉士弘言,即日诏罢之,三郡之民,赖以复安。士弘,潞州人,由是擢南雄府通判,卒于官。

户部奏今年天下郡县垦荒田凡九十二万一千一百二十四顷。

是月,诏卫国公邓愈、中山侯汤和还京。

是岁,平阳府永和县自春至秋不雨。

内外铸钱一万九千九百八十四万九千八百三十二文。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八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蔡东藩
  天变邸抄·佚名
  ◎古窑·李定夷
  通志总目录卷上·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四·杜大珪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五·杜大珪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卷三·允秘
  纪古滇说集·张道宗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范晔
  冯熙传·魏收
  郑崇俭传·张廷玉
  万国钦传·张廷玉
  第二节 工 业·吕思勉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溪十一稿诗选林希逸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人绍定间进士第四人初为平海军节度推官淳祐中迁秘书正字景定间擢司农少卿厯中书舍人直宝谟阁卒其诗文集

  • 卷二百四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七 成廷珪 丁千五歌 丁千五一百健儿如猛虎几年横行青海头牛皮作衫桑作弩射阳湖上水贼来白昼杀人何可数将军宵遁旌旗空倭甲蛮刀贼为主西村月黑妻哭夫东

  • 载记第二十 李特 李流·房玄龄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也。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其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有出于黑穴者,凡四姓:曰KL氏、樊氏、柏氏、郑氏。五姓俱出,皆争为神,于是相与以剑刺穴屋,能着者以为廪

  • 志第二 礼仪二·刘昫

    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样以献。帝令有司于京城安业里内规兆其地,方欲崇建,而诸儒争论不定,竟议罢之。炀帝时 ,恺复献明堂木样并议状,属迁都兴役,事又不就。终于隋代,季秋大享,恆在雩坛设祀。 高祖受

  •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六十六·循吏·脱脱

        ◎循吏   ○卢克忠 牛德昌 范承吉 王政 张奕 李瞻 刘敏行 傅 慎微 刘焕高昌福 孙德渊 赵鉴 蒲察郑留 女奚烈守愚 石抹元 张彀 赵重福 武都 纥石烈德 张特立 王浩   金自穆宗号令诸部不得称都孛堇,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三·李衷纯

    漕论一漕论二漕论三漕论四漕论五漕论六漕论七漕论八海运屯田读云麓漫抄蚕论谥论上谥论下妇寺论○漕论 【一】国家漕舟万艘、运米肆百万石、每船十军、约军十万、每年夏秋间、以此十万众、克斥淮徐齐燕之郊。不独足食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纪昀

    忠义传五代○五代(臣)等谨案欧阳修五代史死节传序谓得全节之士三人死事传序谓士不幸生其时欲全节而不二者固鲜矣然终以死人之事者 得十有五人其不能立传者马彦超宋令询李遐张彦卿郑昭业五人见于本纪则其搜罗亦云博矣独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晋灭吴魏元帝景元三年冬十月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勲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初兴为防稽太守吴主在防稽兴遇之厚左将军张布尝为防稽王左右督将故吴主即位二人皆贵宠用事布典宫省兴闗军国以佞巧更相表

  • 墨子閒詁卷三·孙诒让

    尚同上第十一

  • 提要·郑方坤

    经稗 清 郑方坤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经稗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案经稗十二卷国朝郑方坤撰方坤号荔乡建安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是编杂采前人说经之文以多摭诸说部故名曰稗言犹正史之外别有稗官耳汉代传经専门授受

  • ·辗转刊行··王守仁

    钱德洪·跋钱德洪这篇“跋”,乃专为下卷所作,不包含上、中二卷。【原文】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继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居吴

  • 卷四十三·赜藏主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语录师开堂日。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万岁万万岁。伏愿。尧风永扇。同日月之盛明。汤德弥新。共乾坤而久固。此一瓣香。恭为报宁大檀越主特进相公判府左丞。伏愿

  • 中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未曾有法品第四(有十经)(初一日诵)未曾有.侍者薄拘.阿修罗地动.及瞻波郁伽.手各二(三二)中阿含未曾有法品未曾有法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

  • 卷八·聂先

    续指月录卷八六祖下二十四世临济宗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萧山人。族姓董。年十九。剃发受具。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本和尚适在座。遥见师呼而问曰。汝日用若何。师曰。念佛。本曰。佛今何在。师拟议

  • 浮生六记·沈复

    笔记。清沈三白撰。六卷。三白苏州人,有才华,工诗文,余不详。此编记三白与舅氏女陈芸自幼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互相爱慕,终成眷属。作者以缠绵之思,回忆其婚后夫妇合乐,诗文唱和的幸福生活,后芸娘早逝,三白回忆作此以资纪念。书分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