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六十三

 

  卷763_1 【宁州道中】杨夔

  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

  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

  卷763_2 【寻九华王山人】杨夔

  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扪萝盘磴险,叠石渡溪危。

  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卷763_3 【金陵逢张乔】杨夔

  殊乡会面时,辛苦两情知。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奇。

  吟馀春漏急,语旧酒巡迟。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

  卷763_4 【送邹尊师归洞庭】杨夔

  众岛在波心,曾居旧隐林。近闻飞檄急,转忆卧云深。

  卖药唯供酒,归舟只载琴。遥知明月夜,坐石自开襟。

  卷763_5 【送日东僧游天台】杨夔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

  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卷763_6 【题甘露寺】杨夔

  高殿拂云霓,登临想虎溪。风匀帆影众,烟乱鸟行迷。

  北倚波涛阔,南窥井邑低。满城尘漠漠,隔岸草萋萋。

  虚阁延秋磬,澄江响暮鼙。客心还惜去,新月挂楼西。

  卷763_7 【送张相公出征】杨夔

  得意在当年,登坛秉国权。汉推周勃重,晋让赵宣贤。

  儒德尼丘降,兵钤太白传。援毫飞凤藻,发匣吼龙泉。

  历火金难耗,零霜桂益坚。从来称玉洁,此更让朱妍。

  鸳鹭臻门下,貔貅拥帐前。去知清朔漠,行不费陶甄。

  献画符中旨,推诚契上玄。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卷763_8 【题郑山人郊居】杨夔

  谷口今逢避世才,入门潇洒绝尘埃。渔舟下钓乘风去,

  药酝留宾待月开。数片石从青嶂得,一条泉自白云来。

  竹轩相对无言语,尽日南山不欲回。

  卷763_9 【题宣州延庆寺益公院(咸通中入讲极承恩泽)】杨夔

  嘿坐能除万种情,腊高兼有赐衣荣。讲经旧说倾朝听,

  登殿曾闻降辇迎。幽径北连千嶂碧,虚窗东望一川平。

  长年门外无尘客,时见元戎驻旆旌。

  卷763_10 【寄当阳袁皓明府】杨夔

  高人为县在南京,竹绕琴堂水绕城。地古既资携酒兴,

  务闲偏长看山情。松轩待月僧同坐,药圃寻花鹤伴行。

  百里甚堪留惠爱,莫教空说鲁恭名。

  卷763_11 【送杜郎中入茶山修贡】杨夔

  一道澄澜彻底清,仙郎轻棹出重城。采蘋虚得当时称,

  述职那同此日荣。剑戟步经高障黑,绮罗光动百花明。

  谢公携妓东山去,何似乘春奉诏行。

  卷763_12 【送郑谷】杨夔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卷763_13 【自叙】杜建徽

  中剑斫耳缺,被箭射胛过。为将须有胆,有胆即无贾。

  卷763_14 【游西湖】沈韬文

  □□□□□□□,菰米蘋花似故乡。

  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卷763_15 【赠和龙妙空禅师】王继勋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只栖云树两三亩,

  不下烟萝四五年。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卷763_16 【题建造寺】刘乙

  曾看画图劳健羡,如今亲见画犹粗。减除天半石初泐,

  欠却几株松未枯。题像阁人渔浦叟,集生台鸟谢城乌。

  我来一听支公论,自是吾身幻得吾。

  卷763_17 【句】刘乙

  扫石云随帚,耕山鸟傍人。(《闽志》)

  卷763_18 【和赠和龙妙空禅师】夏鸿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出为信门兴化日,

  坐当吾国太平年。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卷763_19 【题青草湖神祠】刘山甫

  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

  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卷763_20 【汉宗庙乐舞辞】张昭

  高庙明灵再启图,金根玉辂幸神都。巢阿丹凤衔书命,

  入昴飞星献宝符。正抚薰弦娱赤子,忽登仙驾泣苍梧。

  荐樱鹤馆笳箫咽,酌鬯金楹剑珮趋。星俎云罍兼鲁礼,

  朱干象箾杂巴渝。氤氲龙麝交青琐,仿佛锡銮下蕊珠。

  荐豆奉觞亲玉几,配天合祖耀璿枢。受釐饮酒皇欢洽,

  仰俟馀灵泰九区。

  卷763_21 【农家】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卷763_22 【山居】颜仁郁

  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世间应少山间景,云绕青松水绕阶。

  卷763_23 【春日寓感】王延彬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

  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

  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卷763_24 【哭徐夤】王延彬

  延寿溪头叹逝波,古今人事半销磨。

  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六百四十·彭定求
  第十一出 闻乐·洪昇
  第三折·李行甫
  李泂·隋树森
  古城黄昏·林徽因
  四集卷八·乾隆
  卷一百八十九·陈思
  鹤山集钞·吴之振
  天台前集巻中·李庚
  卷三·陈邦彦
  御选金诗卷二十·康熙
  卷七·蔡正孙
  卷八·文珦
  第十二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初集辛集目录·顾嗣立

    铁崖先生杨维桢(古乐府 复古诗 铁崖先生集) 可闲老人张昱(庐陵集) 云林先生倪瓒(清閟阁稿) 静思处士郭钰(静思集) 周处士霆震(石初集) 最闲园丁王逢(梧溪集) 云■〈鼎页〉天民叶颙(樵云独唱) 曲江老人钱惟善(江月松风集) 华布衣幼武

  • 《出其东门》白话写意·徐志摩

    出东门溜一趟,遇见了许多标致的姑娘!虽然有那么多标致的姑娘,全不放在我的心上!原句: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心存。

  • 自序·胡薇元

    仆年十四,先慈汤太恭人授经余暇,示以高祖稚威徵君集,及太恭人自撰翠螺词集。始学为词,受律吕大指,最先提倡者,有蔡梅盦太史,汤秋史比部。逮游四方,蜀客则秦荐香、武抑斋,江左词人则姚贻孙、孙圣与、吕山农、冯畊渔,时相过从,无异

  • 曹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

  • ○垂帘波影录十则·许指严

    文宗幸热河,仓卒驾崩,时载垣、端华、肃顺等杖策立幼帝,慈安太后实无意于垂帘干政也。慈禧心不能平,乃与其侄荣禄等设计,宣布肃顺等专擅之罪,骈诛之,于是两宫听政之局大定。慈安性长厚,事不专决。慈禧窥见其隐,渐思侵越,顾惮其持

  •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纪昀

    乐略 【一】(臣)等谨按郑樵之志乐略欲以继三百篇凡分类有四曰正声曰遗声曰祀飨正声曰祀飨别声而文武二舞附焉其上下古今别裁 雅郑实能得乐府之要千载以下迹其源以别其流莫不赅而举之然世代屡更大略相因不无损益之异且当

  • 衡阳献王陈昌传·姚思廉

    衡陽献王陈昌字敬业,为高祖第六子。梁太清末年,高祖南征李贲,命陈昌和宣后随沈恪回吴兴。高祖东讨侯景时,陈昌与宣后、世祖都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拜官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岁。陈昌容貌伟岸俊美,神态清秀,性

  • 裴肃传·李延寿

    裴肃,字神封,品格高洁,多才多艺。少小与安定的梁毗志同道合,关系密切。天和年间,被举荐为秀才。逐步升迁,任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的职务跟随韦孝宽征讨淮南。周宣帝宇文斌贝任杨坚为丞相,裴肃听说后感叹道:“武帝靠雄才大略平

  • 萧近高传·张廷玉

    萧近高,字抑之,江西庐陵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职中书舍人,提拔礼科给事中。刚上任,就上疏议论罢免矿税、释放囚犯、起用旧臣三件事,声明诏书已颁布,不可以中途停止。皇帝不高兴,剥夺俸禄一年。不久,疏论江西税使潘相擅

  • 第四章养赡租·佚名

    (一)署台湾北路理番驻镇鹿港海防总捕分府、加五级纪录十次、陈,为剀切晓谕交纳,并严禁典卖短折事。案蒙臬道宪刘札,奉总督部堂程奏明清厘南北两路屯弁丁养瞻埔地,归番自耕,札委勘办。诚以屯丁与绿营兵粮无异,其赡租亦与绿营兵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二旗分志十二八旗佐领十二【镶红旗满洲佐领】镶红旗满洲佐领上【一参领至三参领】镶红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十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三参领下佐领十七第四参领下佐领十八

  •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戴圣

    ——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 【原文】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2)。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③?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4),退而老于西河之上(5),使西

  • 卷第十六·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明 翠峰山公传(附圆月.明律) 德山。号翠峰。关陕西夏人。幼质朴。深慕禅悦。年三十始出俗。从灵南牛首寺海公为弟子。束戒缚禅。日积月磨。渐有契会。海公就化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海澄记录垂问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即不问目瞳无影时如何冤有头债有主为甚么桑树上着箭谷树上汁出。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因甚有善因而招恶果。犀因玩月文生角象被雷惊

  • 大乘方等要慧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一弥勒菩萨问八法会异译

  •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梵名Tatha^gata -pratibimba-pratis!t!ha^nus/am!sa^ 。凡二卷。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叙述优陀延王造立佛像之因缘及其功德。本经译于武周天授二年(691)之大周东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以本经与

  • 无极宝三昧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入无极宝三昧召集十方菩萨,舍利弗与十方来之菩萨及文殊师利问答法要。佛在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九十亿菩萨俱。竹园四面周匝地生文陀般华,华上各有佛坐,各有菩萨。皆如文殊,问法,百日之中,六道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