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

——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

【原文】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2)。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③?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4),退而老于西河之上(5),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6),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7)。亦已久矣!”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②子夏:孔子的弟子,春秋末期卫国人,名叫卜商,子夏是字。(3)女(ru):同“汝”,你。(4)事:侍奉。夫子: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洙泗:古时鲁国的两条水名。⑤西河:地名,在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6)疑:同“拟”,比拟。(7)索居:独居。

【译文】

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为它哭泣。”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来,说道:“天啊!我没有罪过呀!”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师,后来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没有可以为人特别称道的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曾子接着反问道你难道就没有罪过吗?“子夏听后仍掉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读解】

儒家讲“仁”。仁的内容之一是爱人,是以宽厚之心去爱护他人。这个宽厚之心,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姑息迁就,也不是丧失自我立场地随便附和,而是用德行去感化、影响对方。这种爱法叫做“爱人以德”,用今天的话说,对朋友的真正爱护,是帮助他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过错。子夏的故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儒家的这个思想早已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把它当作做人的准则之一。比如俗话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便是对“爱人以德”德通俗解说。

忠告朋友告诫朋友,提醒朋友,是爱心的体现这个十分明显的道理,人们在实际中总是想不通,脑筋转不过弯。遇到批评就以为是与自己过不去,甚至是故意作对。可是,如果忠告者不看重你,不关心你,犯得着对你进行规劝和提醒吗?脑筋转弯儿得要从相反得角度去想想,才会得到正确得答案。

猜你喜欢
  卷十八·崔子方
  卷四十九·程公说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章 养生·林语堂
  卷十八·孔颖达
  书传会选卷一·刘三吾
  卷三十二·魏了翁
  书义断法卷一·陈悦道
  卷之五十六·邵经邦
  卷十四·佚名
  沤和拘舍罗劝助品第四·佚名
  说法品第十之一·佚名
  维摩诘经序·太虚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太虚
  答 某 师 书·太虚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659_1 【省试秋风生桂枝】罗隐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卷659_2

  • 第三折·马致远

    (赵改扮驾引侍臣上,诗云)两手指摩新日月,一番整理旧乾坤。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寡人宋太祖是也。数年之前,曾与汝南王兄弟在竹桥边买卦,遇见陈抟先生,被他拨开混沌乾坤,指出太平天子。寡人临御以来,好生想他。昨差

  • 卷五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七徐商徐商字义声【一云字秋卿】新郑人擢进士第大中时尚书左丞咸通四年以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後出为襄州节度诗一首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同年坐上联宾榻

  • 载记第二十二 吕光 吕纂 吕隆·房玄龄

    吕光,字世明,略阳氐人也。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父婆楼,佐命苻坚,官至太尉。光生于枋头,夜有神光之异,故以光为名。年十岁,与诸童儿游戏邑里,为战阵之法,俦类咸推为主。部分详平,群童叹服。不乐读书,唯好鹰

  • 卷八十一·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宋濂

        ◎选举一   选举之法尚矣。成周庠序学校,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举于乡,升于司徒、司马论定,而后官之。两汉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或奉对诏策,事犹近古。隋、唐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或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张廷玉

        何乔新 彭韶 周经 耿裕 倪岳 闵珪 戴珊   何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   父文渊,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东、四川。乌蒙奸民什伽私其知府禄昭妻,惧诛,诬昭反。诏发军讨。文渊檄止所调军,而白其诬

  • 卷一二五 宋紀七·司马光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盡上章攝提格(庚寅),凡四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四四七年)   春,正月,甲戌,大赦。   魏吐京胡及山胡曹僕渾等反;二月,征東將軍武昌王提等討平之。   癸未,魏主如中山。   魏師之克

  • ●卷五十·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五。   起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乙酉,尽二十九日癸巳。   秀水间居录曰:蔡京四入相崇甯元年拜相四年罢大观元年复入三年。又罢政和元年复入宣和初。又罢六年冬王黼罢相白时中李邦彦并拜太少宰未几京

  • 贺若敦传·令狐德棻

    贺若敦,代地人。父亲贺若统,任东魏的颍州长史。大统三年(537),拘执刺史田迅,举州来降。到长安后,魏文帝对他说:“自从你在颍川跟随我,我一天也没有忘记你。”当即授他为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赐爵当亭县公。不久,授北

  • 卷三十四(襄十九年,尽二十一年)·孔颖达

    【经】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前年围齐之诸侯也。祝柯县今属济南郡。○柯,古多反。)晋人执邾子。(称人以执,恶及民也。)公至自伐齐。(无传。)[疏]“十九年公”至“自伐齐”。○正义曰:往年围齐,今以伐致,传既不说,杜亦不

  • 正言第三十四(缺)·管仲

    失传

  • 卷二·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二汉 高诱 注俶真训【俶始也真实也说道之实始於无化育于有故曰俶真俶音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所谓有始者繁愤

  • 卷三十七·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七宋 李明復 撰成公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晉程氏學曰周公書出奔王子瑕王子朝奔不書出義與天王出居于鄭略同以周室衰弱黍離變為國風號令不行乎天下則畿外皆非王有故始於周公之奔特書曰出以王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八世韶州云门山文偃匡真禅师法嗣成都府香林澄远禅师姓上官氏。汉州绵竹人也。投成都真相院出家。十六岁圆具。后离蜀入秦。登青峰。蹑子陵。旋之荆

  • 佛教访问团日记·太虚

    我们全中国的佛教徒,在太虚大师领导下,组织成立佛教访问团行将出发了!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太虚等顷因国中文化界之启发,佛学人士之赞助,及海外各地佛教徒之吁请,爰组织成立本团,将赴缅甸、印度、钖兰、暹罗等处,朝拜佛教诸圣

  •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一·重显

    参学小师惟盖竺编住苏州洞庭翠峰禅寺语师在万寿。开堂日白槌了。师云。宗乘一唱三藏绝诠。祖令当行十方坐断。其有达士不避死生。贬上眉毛出众相见。问人天普集伫听雷音。学人上来。乞师垂示。师云。十万八千不是远。

  • 四分律卷第二(初分之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波罗夷法之二◎尔时世尊游毗舍离猕猴江边讲堂中,以无数方便与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诸比丘作是念:“今世尊为我等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即

  • 陆士龙集·陆云

    十卷。晋陆云 (262—303)撰。陆云字士龙,吴郡华亭 (今上海)人。陆机之弟。少与兄陆机齐名,号曰 “二陆”。史谓其文章不及陆机,而持论过之。入洛后,一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谣。为浚仪令。去官后,百姓图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