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六十四

 

  卷764_1 【塞上】谭用之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

  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牛羊集水烟黏步,

  雕鹗盘空雪满围。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

  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卷764_2 【赠索处士】谭用之

  不将桂子种诸天,长得寻君水石边。玄豹夜寒和雾隐,

  骊龙春暖抱珠眠。山中宰相陶弘景,洞里真人葛稚川。

  一度相思一惆怅,水寒烟澹落花前。

  卷764_3 【别雒下一二知己】谭用之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尘埃满眼人情异,

  风雨前程马足劳。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卷764_4 【约张处士游梁】谭用之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晋朝灭后无中散,

  韩国亡来绝上卿。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

  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卷764_5 【送友人归青社】谭用之

  雕鹗途程在碧天,彩衣东去复何言。二千宾客旧知己,

  十二山河新故园。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

  好期圣代重相见,莫学袁生老竹轩。

  卷764_6 【送丁道士归南中】谭用之

  孤云无定鹤辞巢,自负焦桐不说劳。服药几年期碧落,

  验符何处咒丹毫。子陵山晓红云密,青草湖平雪浪高。

  从此人稀见踪迹,还应选地种仙桃。

  卷764_7 【月夜怀寄友人】谭用之

  剑气徒劳望斗牛,故人别后阻仙舟。残春谩道深倾酒,

  好月那堪独上楼。何处是非随马足,由来得丧白人头。

  清风未许重携手,几度高吟寄水流。

  卷764_8 【闲居寄陈山人】谭用之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破梦晓钟闻竹寺,

  沁心秋雨浸莎庭。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卷764_9 【忆南中】谭用之

  碧江头与白云门,别后秋霜点鬓根。长记学禅青石寺,

  最思共醉落花村。林间竹有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

  未棹扁舟重回首,采薇收橘不堪论。

  卷764_10 【寄友人】谭用之

  病多慵引架书看,官职无才思已阑。穴凤瑞时来却易,

  人龙别后见何难。琴樽风月闲生计,金玉松筠旧岁寒。

  早晚烟村碧江畔,挂罾重对蓼花滩。

  卷764_11 【别江上一二友生】谭用之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无地可归堪种玉,

  有天教上且乘槎。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

  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卷764_12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谭用之

  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鹦鹉语中分百里,

  凤凰声里过三年。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

  莫役生灵种杨柳,一枝枝折灞桥边。

  卷764_13 【感怀呈所知】谭用之

  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竹屋乱烟思梓泽,

  酒家疏雨梦临邛。千年别恨调琴懒,一片年光览镜慵。

  早晚休歌白石烂,放教归去卧群峰。

  卷764_14 【江上闻笛】谭用之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风当阊阖庭初静,

  月在姑苏秋正明。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

  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卷764_15 【寄孟进士】谭用之

  依旧池边草色芳,故人何处忆山阳。书回科斗江帆暮,

  曲罢驺虞海树苍。吟望晓烟思桂渚,醉依残月梦馀杭。

  别来南国知谁在,空对襜褕一断肠。

  卷764_16 【寄阎记室】谭用之

  织锦歌成下翠微,岂劳西去问支机。未开水府珠先见,

  不掘丰城剑自辉。鳌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相逢半是云霄客,应笑歌牛一布衣。

  卷764_17 【幽居寄李秘书】谭用之

  几年帝里阻烟波,敢向明时叩角歌。看尽好花春卧稳,

  醉残红日夜吟多。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

  昨夜前溪有龙斗,石桥风雨少人过。

  卷764_18 【贻钓鱼李处士】谭用之

  罢吟鹦鹉草芊芊,又泛鸳鸯水上天。一棹冷涵杨柳雨,

  片帆香挂芰荷烟。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橘满川。

  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

  卷764_19 【河桥楼赋得群公夜宴】谭用之

  芙蓉帘幕扇秋红,蛮府新郎夜宴同。满座马融吹笛月,

  一楼张翰过江风。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凋珰玉麈空。

  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馆在江东。

  卷764_20 【寄左先辈】谭用之

  狂歌白鹿上青天,何似兰塘钓紫烟。万卷祖龙坑外物,

  一泓孙楚耳中泉。翩翾蛮榼薰晴浦,毂辘鱼车响夜船。

  学取青莲李居士,一生杯酒在神仙。

  卷764_21 【贻费道人】谭用之

  谁如南浦傲烟霞,白葛衣轻称帽纱。碧玉蜉蝣迎客酒,

  黄金毂辘钓鱼车。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

  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

  卷764_22 【寄许下前管记王侍御】谭用之

  昔年南去得娱宾,顿逊杯前共好春。蚁泛羽觞蛮酒腻,

  凤衔瑶句蜀笺新。花怜游骑红随辔,草恋征车碧绕轮。

  别后青青郑南陌,不知风月属何人。

  卷764_23 【秋日圃田送人随计】谭用之

  仆射陂前是传邮,去程雕鹗弄高秋。吟抛芍药裁诗圃,

  醉下茱萸饮酒楼。向日迥飞驹皎皎,临风谁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卷764_24 【途次宿友人别墅】谭用之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半帘绿透偎寒竹,

  一榻红侵坠晚桃。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

  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卷764_25 【春日期巢湖旧事】谭用之

  暖掠红香燕燕飞,五云仙珮晓相携。花开鹦鹉韦郎曲,

  竹亚虬龙白帝溪。富贵万场归紫酒,是非千载逐芳泥。

  不知多少开元事,露泣春丛向日低。

  卷764_26 【再游韦曲山寺】谭用之

  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马踏翠开垂柳寺,

  人耕红破落花蹊。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卷764_27 【寄徐拾遗】谭用之

  长竿一系白龙吟,谁和驺虞发素琴。野客碧云魂易断,

  故人芳草梦难寻。天从补后星辰稳,海自潮来岛屿深。

  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卷764_28 【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

  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卷764_29 【贻南康陈处士陶】谭用之

  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老无征战轩辕国,

  贫有茅茨帝舜城。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

  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

  卷764_30 【渭城春晚】谭用之

  秦树朦胧春色微,香风烟暖树依依。边城夜静月初上,

  芳草路长人未归。折柳且堪吟晚槛,弄花何处醉残晖。

  钓乡千里断消息,满目碧云空自飞。

  卷764_31 【山中春晚寄贾员外】谭用之

  不随黄鹤起烟波,应笑无成返薜萝。看尽好花春卧稳,

  醉残红日夜吟多。高添雅兴松千尺,暗养清音竹数科。

  珍重仙曹旧知己,往来星骑一相过。

  卷764_32 【贻净居寺新及第】谭用之

  秋池云下白莲香,池上吟仙寄竹房。闲颂国风文字古,

  静消心火梦魂凉。三春蓬岛花无限,八月银河路更长。

  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

  卷764_33 【江边秋夕】谭用之

  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曲内橘香江客笛,

  字中岚气岳僧书。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卷764_34 【送僧中孚南归】谭用之

  琵琶峡口月溪边,玉ru头佗忆旧川。一锡冷涵兰径路,

  片帆香挂橘洲烟。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

  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

  卷764_35 【江馆秋夕】谭用之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欹金碧辘轳轻。满窗谢练江风白,

  一枕齐纨海月明。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卷764_36 【秋夜同友人话旧】谭用之

  露下银河雁度频,囊中垆火几时真。数茎白发生浮世,

  一盏寒灯共故人。云外簟凉吟峤月,岛边花暖钓江春。

  何当归去重携手,依旧红霞作近邻。

  卷764_37 【古剑】谭用之

  铸时天匠待英豪,紫焰寒星匣倍牢。三尺何年拂尘土,

  四溟今日绝波涛。雄应垓下收蛇阵,滞想溪头伴豹韬。

  惜是真龙懒抛掷,夜来冲斗气何高。

  卷764_38 【寄王侍御】谭用之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炼多不信黄金耗,

  吟苦须惊白发催。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卷764_39 【别何处士陵俊老】谭用之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洞连龙穴全山冷,

  窗透鳌波尽室清。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卷764_40 【句】谭用之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贻僧》)

  织槛锦纹苔乍结,堕书花印菊初残。(《宿西溪隐士》)

  光阴老去无成事,富贵不来争奈何。(《途中》)

  眠云无限好知己,应笑不归花满樽。(《入关》,

  以上并《吟窗杂录》)

  

猜你喜欢
  曾栋·唐圭璋
  ●卷二·刘衍文
  夷白斋诗话 全文·顾元庆
  第一折·佚名
  第二折·孟汉卿
  第一折·关汉卿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杨慎
  四集卷九十四·乾隆
  卷三十四·王奕清
  卷二十九·梅鼎祚
  卷九十九·陈思
  卷二百九十一·曹学佺
  卷二十三·曹庭栋
  卷九十五·吴之振
  卷八百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五 胡广【字光大庐陵人】 赠别 驱车出郭门迢迢欲何之驾言向关陇指日西北驰朝登黄河壖暮投洛与伊历览有古迹凭高多旷辞由来贤达人壮志在西陲焉能

  • 列传第五十九 沈炯 虞荔 傅縡 顾野王 姚察·李延寿

    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炯少有俊才,爲当时所重。仕梁爲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建邺,以炯监郡。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

  • 仁恻第二十·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

  • ◎帝系四·徐天麟

    ○皇太子杂录(下)孝景前三年,梁孝王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明年,汉立太子,前七年,上废栗太子,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嗣,大臣及爰盎等,有所关说于帝,太后议格,孝王不敢复言太后以嗣事。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六月。丁酉朔升内阁侍读学士陶岱、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升前锋参领达佳、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吏部议、盛京运米、原有船一百只。因工部侍郎星安等无故朦混具题拆毁、以致山

  • 卷之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表第四乌珠穆沁部【崇德二年来归旗二爵四】扎萨克和硕车臣亲王<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二·吴大廷

    沅陵吴大廷(桐云)八年(己巳),四十六岁(是年,赴陕;旋回闽中。秋,「沅陵吴氏宗谱」成。冬,女孙宝珍生)。正月初三日,成「仪卫轩文集序」一首。初六日申刻,抵茅庵;登山,谒先父、母坟墓。酉刻归家,孙男永绳已牙牙玉立矣;而老屋数椽,渐已颓败

  • 罗秉忠传·张廷玉

    罗秉忠,初名克罗俄领占,沙洲卫都督佥事困即来之子。哥哥喃哥承袭父职后,英宗又命秉忠为指挥使,协助处理卫事。后来喃哥率一千二百人内迁,诏令把他们安置在东昌、平山二卫,发给田舍什器,对他们的抚恤很丰厚。喃哥死后,秉忠为都

  • 陶安传(附钱用壬传)·张廷玉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年时就敏悟,广泛涉猎经史,尤其见长于《易经》。元至正初年,江浙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躲避战乱于家乡。太祖占领太平,陶安和耆儒李习率父老出城迎接。太祖召他问话。陶安进言说:“海内鼎沸,豪杰并争

  • 四·钱穆

    隋、唐的府兵制,沿袭了北周成规,而唐代的租庸调制,则由北魏均田制所蜕变。汉代租额三十税一,唐代更轻,只四十税一了。汉代农民服役,每年一月,唐代减到二十天。更重要的,是唐代沿袭北周,接受了古代井田制度为民制产的精神,每一农

  • 卷九·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九      秀水俞汝言撰襄公【名午成公之子母定姒夫人敬归四嵗即位在位三十一年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里】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楚

  • 原序·王樵

    尚书日记原序传尚书者非一家至蔡先生集传宗本程朱义始益精而学者罕穷其归趣何也经文蕳奥事理兼该非不该不徧之学骤能通贯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盖以诗书所载皆其人之实读其书如身在其时论其世如

  • 卷一百四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六饮食礼蕙田案周礼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大?云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

  • 论语巻七·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路第十三〈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劳如字○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请益曰无倦〈无古本作毋○胡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程子曰子路

  • 卷三·晁迥

    论语云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予详义理谓孔子絶去四事与常人异也毋意者常人师心狥惑自任己意孔子以道为度故不任意毋必者常人行藏不能随时用舍好自专必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毋固者常人之情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七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七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念处品第十三之余论曰。此略说受念处。次明心念处者。如宝积经说。佛言。迦叶波。谓于此心或生爱乐或起厌患或多封着

  • 方麓集·王樵

    明代诗文别集。王樵(字明逸)著。《四库全书》收录其集时,曾说明其版本情况:“其集凡有 二本,一为文九卷、老子解一卷、诗一卷;一即此本,凡诗文十四卷,又《戊申笔记》一卷、《紫薇堂札记》一卷,较初本颇为完备。”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