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六十

 

  卷660_1 【送支使萧中丞赴阙】罗隐

  八年刀笔到京华,归去青冥路未赊。今日风流卿相客,

  旧时基业帝王家。彤庭彩凤虽添瑞,望府红莲已减花。

  从此常僚如有问,海边麋鹿斗边槎。

  卷660_2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罗隐

  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万里分飞休掩袂,

  两旬相见且开颜。君依宰相貂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卷660_3 【自贻】罗隐

  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

  若有所成甘守株。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卷660_4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罗隐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洲札翰来。今日二难俱大夜,

  当时三幅谩高才。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卷660_5 【偶兴】罗隐

  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

  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卷660_6 【题凿石山僧院】罗隐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卷660_7 【圉城偶作】罗隐

  东望陈留日欲曛,每因刀笔想夫君。

  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文。

  卷660_8 【乌程】罗隐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

  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卷660_9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罗隐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卷660_10 【暇日投钱尚父】罗隐

  牛斗星边女宿间,栋梁虚敞丽江关。望高汉相东西阁,

  名重淮王大小山。醴设斗倾金凿落,马归争撼玉连环。

  自惭麋鹿无能事,未报深恩鬓已斑。

  卷660_11 【览晋史(张翰思吴中鲈鲙莼羹)】罗隐

  齐王僚属好男儿,偶觅东归便得归。满目路岐抛似梦,

  一船风雨去如飞。盘擎紫线莼初熟,箸拨红丝鲙正肥。

  惆怅途中无限事,与君千载两忘机。

  卷660_12 【感别元帅尚父(一作病中上钱尚父)】罗隐

  玉函瑶检下台司,记得当时捧领时。半壁龙蛇蟠造化,

  满筐山岳动神祇。疲牛舐犊心犹切,阴鹤鸣雏力已衰。

  稚子不才身抱疾,日窥贞迹泪双垂。

  卷660_13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罗隐

  结构叨冯柱石才,敢期幢盖此裴回。

  阳春曲调高谁和,尽日焚香倚隗台。

  玳簪珠履愧非才,时凭阑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别倾卮酒贺行台。

  阑槛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风流孔令陶钧外,犹记山妖逼小台。

  卷660_14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罗隐

  杳杳诸天路,苍苍大涤山。景舆留不得,毛节去应闲。

  相府旧知己,教门新启关。太平匡济术,流落在人间。

  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馀。

  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珍重云兼鹤,从来不定居。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卷660_15 【城西作】罗隐

  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卷660_16 【冬暮城西晚眺】罗隐

  谬忝莲华幕,虚沾柏署官。欹危长抱疾,衰老不禁寒。

  时事已日过,世途行转难。千崖兼万壑,只向望中看。

  卷660_17 【秋霁后】罗隐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

  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

  卷660_18 【茅斋】罗隐

  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

  时态已相失,岁华徒自惊。西斋一卮酒,衰老与谁倾。

  卷660_19 【使者】罗隐

  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

  四海霍光第,六宫张奉营。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

  卷660_20 【途中逢刘知远】罗隐

  吴楚烟波里,巢由季孟间。只言无事贵,不道致身闲。

  别渚莲根断,归心桂树顽。空劳钟璞意,尘世隔函关。

  卷660_21 【遁迹】罗隐

  遁迹知安住,沾襟欲奈何。朝廷犹礼乐,郡邑忍干戈。

  华马凭谁问,胡尘自此多。因思汉明帝,中夜忆廉颇。

  卷660_22 【陇头水】罗隐

  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自古无长策,况我非深智。何计谢潺湲,一宵空不寐。

  卷660_23 【秦中富人】罗隐

  高高起华堂,区区引流水。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卷660_24 【思归行(一作于濆诗)】罗隐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

  交亲亦相薄,知己恩潜替。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卷660_25 【即事中元甲子(一作韦庄诗)】罗隐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只有羸兵填渭水,

  终无奇事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卷660_26 【魏城逢故人(一题作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卷660_27 【游江夏口】罗隐

  醉别江东酒一杯,往年曾此驻尘埃。鱼听建业歌声过,

  水看瞿塘雪影来。黄祖不能容贱客,费祎终是负仙才。

  平生胆气平生恨,今日江边首懒回。

  卷660_28 【春思】罗隐

  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燕翻永日音声好,

  柳舞空城意绪多。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卷660_29 【黄鹤驿寓题】罗隐

  野云芳草绕离鞭,敢对青楼倚少年。秋色未催榆塞雁,

  人心先下洞庭船。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车马同归莫同恨,古人头白尽林泉。

  卷660_30 【安陆赠徐砺】罗隐

  灵蛇桥下水声声,曾向桥边话别情。一榻偶依陈太守,

  三年深忆祢先生。尘欺鬓色非前事,火爇蓬根有去程。

  还把馀杯重相劝,不堪秋色背郧城。

  卷660_31 【寄钟常侍】罗隐

  一从朱履步金台,蘖苦冰寒奉上台。峻节不由人学得,

  远途终是自将来。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

  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

  卷660_32 【中秋夜不见月】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卷660_33 【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罗隐

  寒门虽得在诸宗,栖北巢南恨不同。马上固惭消髀肉,

  幄中由羡愈头风。蹉跎岁月心仍切,迢递江山梦未通。

  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将刀笔为英雄。

  卷660_34 【寄处默师】罗隐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十年顾我醉中过,

  两地与师方外游。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

  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卷660_35 【病中上钱尚父】罗隐

  左脚方行右臂挛,每惭名迹污宾筵。纵饶吴土容衰病,

  争奈燕台费料钱。藜杖已干难更把,竹舆虽在不堪悬。

  深恩重德无言处,回首浮生泪泫然。

  

猜你喜欢
  赵希蓬·唐圭璋
  曾原郕·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二·曾国藩
  第二出 虑婚·李渔
  自序·梁章钜
  第十八出 夜怨·洪昇
  卷六·周权
  威尼市·徐志摩
  卷一·王奕清
  巻六·胡震亨
  卷121 ·佚名
  唐诗镜卷十五·陆时雍
  水云集补钞·管庭芬
  卷六十二·郭元釪
  卷三十七·陈元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阮阅

      ●卷三十九·神仙门  高尚处士刘皋谓:士大夫以嗜欲杀身,以财利杀子孙,以政事杀人,以学术杀天下后世。非神仙中人不能发(作)此言也。〔《复斋漫录》、《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八〕  熙宁中,王迪为洪州左司理参军。

  • 列传第七十 王弥 张昌 陈敏 王如 杜曾 杜弢 王机 祖约 苏峻 孙恩 卢循谯纵 载记序·房玄龄

    王弥,东莱人也。家世二千石。祖颀,魏玄菟太守,武帝时,至汝南太守。弥有才干,博涉书记。少游侠京都,隐者董仲道见而谓之曰:“君豺声豹视,好乱乐祸,若天下骚扰,不作士大夫矣。”惠帝末,妖贼刘柏根起于东莱之?弦县,弥率家僮从之,柏根

  • 卷二百三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三月癸亥朔○辛未楚王桢还国宴如初至锡赉甚厚赐其从官钞有差○壬申 命刑部都察院犯笞杖徒流襍犯死罪者覆审无冤令输作赎罪○癸酉礼部会试天下举人得陈中等二百人赐考官宴于本部○丁丑 上御奉天殿试礼部

  •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九月。甲辰。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本日宪政编查馆奏、请饬各省设立调查局各部院设立统计处各摺片。各省民情风俗。及一切沿革习尚。参差不齐。现在该馆

  • 钦定兰州纪略卷二·阿桂

    丙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和珅曰现在逆回占据河州州民畏其杀害势必胁从伊等本系愚民猝遇贼众凌逼其罪可寛至生监等从贼草茅防末尚可稍贷若本身在京及在各省出仕者或其家属从贼情亦稍有可原惟曾经出仕回籍人员如有甘心

  •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二象纬考【七】五星【臣】等谨按前史天文志胥言五星行度而明晳莫逾晋志凡伏见留退迟疾顺逆各有定率可为後代考验之凖元史益详步术惟繁简疎密

  • 卷一 劝学一·孙星衍

    《尚书大传·略说》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菅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大戴礼·劝学》孔子曰:“野哉

  • 论语学案卷十·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下论子张第十九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学问只有生死一闗为究竟地寻常只有义利一闗最难破解子张劈头说见危致命便是究竟学问而继之以见得思义正见平时所致力处丧祭二端又就民生切

  • 卷二十五·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五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大雅 【荡之什】序荡召穆公伤周至大壊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音义【荡唐党反召时照反本又作邵卷内召公召伯皆同

  • 卷二·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二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式法作酒之法式也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麯糵必时湛饎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授酒材以授酒人也凡为公酒

  • 世俗品法句经第二十一(十有四章)·佚名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舍浮华勉修道用。如车行道,舍平大途,从邪径败。生折轴忧,离法如是,从非法增。愚守至死,亦有折患,顺行正道。勿随邪业,行住卧安,世世无患。万物如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若能断此伐其树根。日夜如是,必

  •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问一:因果法则与忏悔,是不是矛盾的?染业可以忏悔吗,那就是有因不一定有果;不能忏悔吗,那忏悔又有何益?答一:忏悔有两面的意义:一面是消灭往昔的旧业,一面是止息以后的新业。引句成语,就是“毕故不造新”。往昔的诸业大多是可以忏

  •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四依品第八佛复告迦叶。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

  • 三坛传戒正范卷二·读体

      金陵宝华山司律沙门 读体 撰二坛授比丘戒前请戒忏悔仪习仪第一决定论云。比丘戒四分义摄。一受具足。二随具足。三护他心具足。四具足守持。而云护他心具足者。谓比丘有一分威仪具足。能护长他人之净信故。令彼

  • 募刻祖翁异和尚广录序·元来

    募刻祖翁异和尚广录序 洞水溯曹溪。源深流远。龙峰连凤岭。山好风高。障回末法狂澜。直指祖师玄奥。惊人活句。韵出清霄。照世明灯。光腾碧汉。此祖翁。揭开宝镜。掉尽老婆舌头者也。不谓。丙丁夺焰。致萤耀以弥空。

  • 栖霞阁野乘·孙静庵

    全书收笔记212篇。其内容集中记述清代国故典章、朝野人事;即所谓“搜辑故老遗闻,摭采京朝佚事,并旁求世家秘钞,朝野佥载”(王大错《亭》)。由于材料来源及所叙内容不同,所以文笔也不尽一致。其中有一部分揭露晚清官场之腐

  • 八贤传·储仁逊

    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共二十回。闲言少叙,话说我国大清康熙皇爷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驾下有八位贤臣匡扶社稷,这八位乃系山东青州府冯阁老、山西汾州府于成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