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经筌序

蜀在天一方士当盛时安於山林唯穷经是务皓首不辍故其着述往往深得经意然不轻于自衒而人莫之知书之藏于家者又以国难而毁良可嘅叹麟经在蜀尤有传授盖濂溪先生仕于合伊川先生谪于涪金堂谢持正先生亲受教于伊川以?明笔削之旨老师宿儒持其平素之所讨论传诸其徒虽前有断烂朝报之毁後有伪学之禁而守之不变故薰陶浸渍所被者广如冯公辅朱万里张习之刘光远诸先生皆一时所宗吾乡木讷赵先生独抱遗经穷探冥索实为之倡所着诗故经筌二书有功于圣经甚大诗故湮没不传唯经筌独存其为说不外乎濂洛之学而善于原情不为传注所拘至于推见至隐使二百四十二年事了如在目其所参订率有依据经生学子窃其绪言以梯科第者踵相接也噫先生着书以淑後学岂为是哉先民谓春秋孔子之刑书传为案经为断其说尚矣然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犹未免于致其疑有能卓然不惑于好恶是非之私不狥夫牵合傅会之失先原情以为之裁准得其情则案可断刑可用矣孔子作春秋必质诸人情孰谓探索于千有余年之後而不知原情以蔽事哉此余所以深有味于是书也余与先生居同里且受经于先生之高弟每患此书未能散见于四方谨刋诸家塾与同志共之读经者傥能主濂洛胡文定之说以求夫大经大法之要又以此书原当世之人情而归于至理广而充之举而措之以正谊明道为心以拨乱反正为事使吾夫子赏罚之公不徒载之空言尚先生明经之明咸淳壬申阳月朔後学石泉青阳梦炎序

春秋经筌序

木讷子作经筌自叙其首曰鱼可以筌求而经不可以筌求圣人之道寓于经如二仪三光之不可以肖象筌何足以囿之盖吾之所谓筌心也求鱼之所谓筌器也道不可以器囿而可以心求求经当求圣人之心此吾经筌之所以作也然圣人作经之心安在哉曰圣人驭天下之柄威福而已二帝三王之道行则所谓威福者为赏为罚为黜陟吾夫子之道否则所谓威福者为襃为贬为劝惩自其赏罚而观之则贤不肖判然玉石矣故虽识一丁字者亦知黜四罪举十六相诛二叔兴十乱为二帝三王之威福也若夫仲尼则以是柄寓之空言襃而伸忠魄贬而诛奸魂其文见于片言只字之间而威福与二帝三王同其用则深辞隐义讵可亿而度哉故五经鲜异论而春秋多异说麟笔一絶而三家鼎峙董之繁露刘之调人纷然杂出几成讼矣後学何所依从耶及何休杜预之注兴则又各护所师而不知经如季氏之陪臣知有季氏而不知有鲁非所谓忠於师者彼所学者则有太官墨守之喻所不学者则兴卖饼之讥各怀私意以护私学交持矛盾以角单言片论之胜于圣经何有哉故善学春秋者当先平吾心以经明经而无惑于异端则襃贬自见然世之说者例以为非传则经不可晓呜呼圣人作经之初岂意後世有三家者为之传邪若三传不作则经遂不可明邪圣人寓王道以示万世岂故为是不可晓之义以罔後世哉顾学者不沈潜其意而务于速得得其一家之学已为有余而经之明不明不问也愚尝谓学者当以无传明春秋不可以有传求春秋谓春秋无传之前其旨安在当默与心会矣三传固无足据然公吾心而评之亦时有得圣意者若何休癖护其学吾未尝观焉惟范甯为近公至于论三家则均举其失曰失之诬失之俗失之短不私其所学也其师之失亦从而箴之故谷梁子之传实赖甯为多如经书乾时之战我师败绩赤曰不讳败恶内也甯知其妄正之曰雠无时而可通恶内之言传失之经书作三军赤曰古者诸侯一军作三军非也甯知其疎正之曰緫言诸侯一军又非制也若是者盖多有之故愚以为甯之学近乎公而王通亦曰范甯有志乎春秋焉愚学春秋每尚甯之志固愿视经为的以身为弓而心为矢平心而射之期必中于的鴈鹜翔于前不眴也三传纷纭之论庸能乱吾心哉庶有得于经而无负圣人之志盖春秋公天下之书学者当以公天下之心求之作经筌左绵赵鹏飞序

猜你喜欢
  东宫备览卷二·陈模
  东溪日谈録卷十·周琦
  论语解卷七·张栻
  卷十七·陈经
  卷二·袁燮
  卷五·胡广
  卷九·张洽
  卷六十五·朱熹
  周礼通今续论·柯尚迁
  如来品第十三·佚名
  序(御制)·佚名
  救 僧 运 动·太虚
  卷十九·佚名
  卷五十·佚名
  魔境胜境之分别·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弋阳山樵李瓒(戈阳山樵稿)·顾嗣立

    瓒字子粲,一字子鬯,姑苏人。幼从余元明游。多才能文,自号弋阳山樵,旁通浮屠并漆园氏学。至正十一年冬,尝过玉山,作分题序有云:人生百年,忧患之秋多,燕乐之日少。而况友朋南北东西,迄无定居,则今日之簪盍,夫岂偶然哉!读此亦足见其胸

  • 一、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

    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中略)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中略)及少皞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

  •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五峰集胡宏字仁仲文定仲子幼事杨时侯仲良卒传其父之学绍兴中以荫补右承务郎卒学者称五峯先生有集题上封寺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入望青山好梦魂偏我

  •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途,以彗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

  • 尚史卷三十二·李锴

    列传十叔牙【僖叔】 公孙兹【戴伯】 叔孙得臣【庄叔】 叔孙侨如【宣伯】 叔孙豹【穆叔】 叔孙婼【昭子】 叔孙不敢【成子】 叔孙州仇【武叔】 叔孙舒【文 叔孙子 辄附】叔牙桓公子庆父同母弟僖叔也庄公三

  • ◎腊八粥·李定夷

    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为阴历一大节,俗所谓腊八是也。在前清时代,皇室极尊重此节。雍和宫熬腊八粥,且派王公大臣监视,而大官员有拜腊八粥之赐者,又必须以清晨觐见,碰响头谢恩。凡此朝廷跪拜趋跄之节,虽为微故,亦足见一代风尚。据德

  • 五二六 谕内阁本年选拔贡生已经考试各生准其呈明充当誊录·佚名

    五二六 谕内阁本年选拔贡生已经考试各生准其呈明充当誊录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十八日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本年选拔贡生,除引见分别录用外;其余已经考试各生,如有情愿自备资斧在四库全书馆効力者,准其呈明充当誊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地理表下南汉兴王府【广州 高祖干亨元年改广州为兴王府领县十二】咸寜【旧为南海干亨元年分咸寜常康二县案宋史地理志南海隋县后改常康开寳五年复欧阳忞舆地广记云开寳五年省咸寜常康入南海其说不同

  • 历书第四·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历书》不在《史记》亡失的十篇之内,主要是司马迁的手笔是无疑的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如有人说它系妄人抄录《汉志》而成等,多是摘取它的一二纰漏为文,可以不论,)篇末所附《历术甲子篇》序至汉成帝建始四

  • 卢思道传·魏徵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

  • 宋白传·脱脱

    宋白字太素,河北大名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善做文章了。他常游历于..、杜之地,曾借宿于张琼家,张琼乃一武将,他钦佩宋白的才华,所以对宋白招待得十分周到。宋白性情豪爽刚直,崇尚气节,注重友情,在词坛上颇有名声。建隆二年(961

  • 六五、齐康公二十一年乃田侯剡立非桓公午立辨·钱穆

    《史记 年表》:“齐康公二十年,田和卒。二十一年,田和子桓公午立。”按:《田齐世家索隐》引《纪年》:“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田午弑其君孺子喜而为公。”并引《春秋后传》为

  • 四书通旨卷二·朱公迁

    元 朱公迁 撰徳民之秉夷好是懿徳【告子上】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徳也【中庸二十章】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徳也【中庸二十五章】在明明徳【大学】 尊徳性【中庸二十七章】右得于天者愚谓明徳徳性懿徳皆举徳之全体

  • 春秋简书刊误卷二·毛奇龄

    闵公一条僖公三十二条文公二十二条宣公十五条成公十五条 襄公三十七条昭公四十四条定公二十一条哀公十一条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闵公【一条】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元年】落公谷作洛僖公【三十二条】邢迁于夷仪【元年】

  • 大唐内典录卷第三·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三·东晋·前秦·后秦·西秦·北凉东晋朝传译佛经录第五序曰。经云。三界无常有为非久。晋氏之基。魏室远系。高标。诛曹爽而绝其宗。设帝策

  • 南越笔记·李调元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

  • 南柯记·汤显祖

    明代传奇名,汤显祖作。剧本取材于唐代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成语“南柯一梦”,即指此事。剧情略谓:因小故被主帅免职家居的裨将淳于棼,一日醉卧于榻上,梦中见槐安国使者来迎,被招为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20年,颇多善政

  • 众经目录·法经

    凡七卷。隋代法经等撰。又称隋众经目录、法经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后汉至隋代所翻译之经论等。凡立九录,分类录出译经之目。前六卷为别录,第七卷为总录,初附上表,其次列出本录之总目次。依第七卷总录九录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