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信会员每日必修之常课

正信会员应以受三皈以上者,方具有会员资格。曾受三皈者,每晨一次或每晨昏二次,必应恭敬供养修三皈。念诵法如下:

甲 慈宗者

一、皈命仪

 第一、皈命教主释迦:    1.意观,释迦世尊为根本。    2.口称,弟子某姓某法名,依某某亲教师故,皈命本教主释迦世尊。    3.身,端立合掌,徐徐五体投地一拜。

 第二、皈命常住三宝:

    1.意观    2.口称:弟子某姓某法名,依某某亲教师故,皈命十方常住佛法僧。    3.身,同前一拜。

   第三、皈命宗主弥勒:

    1.意观    2.口称:弟子某姓某法名,依某某亲教师故,皈命本宗主弥勒如来。    3.身,同前一拜。

  二、赞持仪:合掌跪诵,或立诵:

    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处于    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昼夜恒说不退行,无数方便度人天!    南谟兜率内院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如来!    南谟弥勒如来(四十九声或百零八声或千声,坐念或经行念)。

  三、回向仪

    南谟弥勒如来,大悲摄持,愿资现身,修增福智。一拜。    南谟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一拜。    南谟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时,得生其中。一拜。

乙 莲宗者  “弥勒如来”改为“阿弥陀佛”。赞持仪可照普通行仪改之;回向仪亦改为阿弥陀佛可也。  (见正信二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五十八·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澄观
  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太虚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卷第十七·李通玄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佚名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佚名
  卷八·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一·石雨明方
  卷第八·寒松智操
  开元释教录卷第四·智升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七·佚名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平湖沈季友编明曹侍郎勲勲字允大号峩雪嘉善人崇祯戊辰会元授庻吉士官至礼部侍郎时门户角立勲负时望在讲筵每隠防正类侃侃言之乞养十年留都召起见时事难为规切相臣寻以母丧隠居东干自署东干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九·杨仲良

      哲宗皇帝   调亭   元祐五年六月乙卯,御史中丞苏辙言:『臣窃观元祐以来,朝廷更改弊事,屏逐群枉,上有忠厚之政,下无聚敛之臣,朝廷虽未大治,而经今五年,中外帖然,莫以为非者,惟奸邪失职居外,日夜窥伺便利,规求复进,不免百端游

  • 补遗·刘餗

      隋末有河间人,齄鼻使酒,自号郎中,每醉必殴击其妻。妻美而善歌,每为悲怨之声,辄摇顿其身。好事者乃为假面以写其状,呼为“踏摇娘”,今谓之 “谈容娘”。   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

  • 卷十一·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一宋 张九成 撰有爲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逺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防而爲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正德十年夏四月戊子朔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辅代行礼○己丑命署都指挥佥事贾鉴耀武营李隆扬威营管操○庚寅建州右等卫女直都督等官牙秃哈等来朝贡马赐宴并赏袭衣彩叚绢钞有差○辛卯升赏大同沙岭儿墩等处获功并阵亡官舍旗

  • 卷之四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接收报馆·恽逸群

    “重庆份子”从“地下”一钻出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抢报馆。国民党反动派对于人民的言论出版,限制不遗余力,但他们自己却深知言论出版的重要,在总的方面说,当然要控制一切,包办一切,而内部各系派则你争我夺,大家都想先下手为

  • 卷一·韩菼

    江阴,古延陵地,春秋属吴公子札;战国时,楚封春申君黄歇;自汉迄元,为乡、为县、为国、为望、为军、为州、为郡、为路,沿革不常;明隶南直之常州府。其地北滨大江,东连常熟,西界武进,南界无锡阳湖。南北相去七十里,东西相去百四十里,中

  • 六一一 谕内阁所有尹嘉铨缴出伊父奏疏及板片仍着发还·佚名

    六一一 谕内阁所有尹嘉铨缴出伊父奏疏及板片仍着发还乾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前因黄检刊刻伊祖黄廷桂朱批奏疏,殊属谬妄,因谕令将所有板片及刷存之本,或已经分送者,查明解京销毁。并

  • 李若星传·张廷玉

    李若星,字紫垣,河南息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任枣强、真定知县。提拔御史,首先弹劾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巡视国库,陈述祸国病商的四种弊端,请求核察十座国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杜绝贪污浪费,没有批复。巡按山西,请求撤

  • 卷四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七训将士一康熙十年辛亥十月壬辰上谕宁古塔将军巴海曰朕向闻尔贤能今侍朕左右朕益知尔矣飞牙喀赫哲虽已降服然其性暴戾当善为防之

  • 提要·吕午

    臣等谨案左史谏草一巻宋吕午撰午字伯可歙县人嘉定四年官至进士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凡奏议六首后附其子沆奏议一首后又附载家传诗文之类最后载吕氏节女事皆因家传附编者也午两为谏官以风节自励知

  • 第七章 13·辜鸿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辜讲当孔子周游到某一个国家,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弹奏一曲古老的音乐(当时中国认为是最古老的音乐) 。因此他三个月放弃所有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这首曲子上,甚至完

  • 卷五·佚名

    △无垢性品第四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著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所有种种过失。发菩提心厌离世间。剃除须发而作比丘。唯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等类及诸众生。演说出家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末)(论第八)·慧沼

    论如是四缘依十五处立为十因者。问依处有十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减 答略颂辨释。颂曰。果于因违顺显与及形持亲疏并远近顺别立十因 释有六对。一违顺对。分为二因。相违因.不相违因。违者相违。因能违诸法不生等故。

  • 天咫偶闻·震钧

    城镇志。 清震钧(1857—1920)撰。十卷。钧字在廷,姓瓜尔佳氏,汉名唐晏,字元素,自号涉江道人,满洲镶红旗人,长居北京。曾官知县。著有《渤海国志》等。震钧网罗北京文献,走访调查,信手条记,追溯旧事而成是书,时在光绪二十九年(19

  • 蟹略·高似孙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以傅肱《蟹谱》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卷一,为蟹原、蟹象。蟹原,主要引用古代典籍,说明蟹名的由来。蟹象,主要引用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述说蟹的形状、习性、味道、药用功效、可

  •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彭耜

    二卷。宋彭耜撰。古来推崇《老子》的学者,从朝廷命官到隐逸方士,其人数之多,不可胜数;又有帝王凑其趣,更有不知名者杂其间。众家著述之丰,可谓汗牛充栋。彭耜所撰《道德真经集注杂说》,杂录历代帝王崇尚《老子》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