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二十八

 

  卷328_1 【杂诗五首】权德舆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神期谅交感,相顾乃如此。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清旷。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

  魂交复目断,缥缈难比况。兰泽不可亲,凝情坐惆怅。

  淇水春正绿,上宫兰叶齐。光风两摇荡,鸣珮出中闺。

  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徒然路傍子,怳怳复凄凄。

  碧树泛鲜飙,玉琴含妙曲。佳人掩鸾镜,婉婉凝相瞩。

  文袿映束素,香黛宜fT绿。寂寞远怀春,何时来比目。

  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卷328_2 【广陵诗】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八方称辐凑,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笳箫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接浮云甍。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飘翠羽薄,掩映红襦明。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情。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卷328_3 【古意】权德舆

  家人强进酒,酒后能忘情。持杯未饮时,众感纷已盈。

  明月照我房,庭柯振秋声。空庭白露下,枕席凉风生。

  所思万里馀,水阔山纵横。佳期凭梦想,未晓愁鸡鸣。

  愿将一心人,当年欢乐平。长筵映玉俎,素手弹秦筝。

  fT睇呈巧笑,惠音激凄清。此愿良未果,永怀空如酲。

  卷328_4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权德舆

  随风柳絮轻,映日杏花明。无奈花深处,流莺三数声。

  兰桡画舸转花塘,水映风摇路渐香。

  任兴不知行近远,更怜微月照鸣榔。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

  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

  枕上觉,窗外晓。怯朝光,惊曙鸟。花坠露,满芳沼。

  柳如丝,风袅袅。佳期远,相见少。试一望,魂杳渺。

  闲庭无事,独步春辉。韶光满目,落蕊盈衣。芳树交柯,

  文禽并飞。婉彼君子,怅然有违。对酒不饮,横琴不挥。

  不挥者何,知音诚稀。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彩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如何愁思人,独与风光隔。

  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轻吹乍摇兰烛,

  春光暗入花钿。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露洗百花新,帘开月照人。绿窗销暗烛,兰径扫清尘。

  双燕频惊梦,三桃竞报春。相思寂不语,珠泪洒红巾。

  雨歇风轻一院香,红芳绿草接东墙。

  春衣试出当轩立,定被邻家暗断肠。

  春风半,春光遍。柳如丝,花似霰。归心劳梦寐,

  远目伤游眄。可惜长安无限春,年年空向江南见。

  卷328_5 【相思曲(一作长相思)】权德舆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有时裁尺素,无事约残黄。

  鹊语临妆镜,花飞落绣床。相思不解说,明月照空房。

  卷328_6 【古乐府】权德舆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身年二八婿侍中,

  幼妹承恩兄尚主。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卷328_7 【渡江秋怨二首】权德舆

  秋江平,秋月明,孤舟独夜万里情。万里情,相思远,

  人不见兮泪满眼。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色如练,万里遍,

  我有所思兮不得见。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卷328_8 【秋闺月】权德舆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不知何处玉楼前,

  乍入深闺玳瑁筵。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稍映妆台临绮窗,

  遥知不语泪双双。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早晚归来欢宴同,

  可怜歌吹月明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卷328_9 【薄命篇(一作妾薄命篇)】权德舆

  昔住邯郸年尚少,只是娇羞弄花鸟。青楼碧纱大道边,

  绿杨日暮风袅袅。婵娟玉貌二八馀,自怜颜色花不如。

  丽质全胜秦氏女,藁砧宁用专城居。岁去年来年渐长,

  青春红粉全堪赏。玉楼珠箔但闲居,南陌东城讵来往。

  韶光日日看渐迟。摽梅既落行有时。宁知燕赵娉婷子,

  翻嫁幽并游侠儿。年年结束青丝骑,出门一去何时至。

  秋月空悬翡翠帘,春帏懒卧鸳鸯被。沙塞经时不寄书,

  深闺愁独意何如。花前拭泪情无限,月下调琴恨有馀。

  离别苦多相见少,洞房愁梦何由晓。闲看双燕泪霏霏,

  静对空床魂悄悄。镜里红颜不自禁,陌头香骑动春心。

  为问佳期早晚是,人人总解有黄金。

  卷328_10 【放歌行】权德舆

  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青春虚度无所成,

  白首衔悲亦何及。拂衣西笑出东山,君臣道合俄顷间。

  一言一笑玉墀上,变化生涯如等闲。朱门杳杳列华戟,

  座中皆是王侯客。鸣环动珮暗珊珊,骏马花骢白玉鞍。

  十千斗酒不知贵,半醉留宾邀尽欢。银烛煌煌夜将久,

  侍婢金罍泻春酒。春酒盛来琥珀光,暗闻兰麝几般香。

  乍看皓腕映罗袖,微听清歌发杏梁。双鬟美人君不见,

  一一皆胜赵飞燕。迎杯乍举石榴裙,匀粉时交合欢扇。

  未央钟漏醉中闻,联骑朝天曙色分。双阙烟云遥霭霭,

  五衢车马乱纷纷。罢朝鸣珮骤归鞍,今日还同昨日欢。

  岁岁年年恣游宴,出门满路光辉遍。一身自乐何足言,

  九族为荣真可羡。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

  年光看逐转蓬尽,徒咏东山招隐诗。

  卷328_11 【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权德舆

  寥寥深夜雪初晴,楼上云开月渐明。池中片影依稀见,

  帘外清光远近生。皎皎晴空疑破镜,广庭积素偏相映。

  珠帘卷却光更深,玉指持来色逾净。梦觉青楼最可怜,

  婵娟素魄满寒天。天地寥寥同一色,秦淮楚江无限极。

  归鸿断猿何处声,深闺旅馆遥相忆。长安五侯华阁开,

  嘉宾列坐倾金罍。赏明月,玩流雪,纤手蛾眉座中设,

  清歌一声无断绝。夜已央,乐未阑。狐裘兽炭不知寒,

  珠环翠珮声珊珊。履舄纷纭桂袖攒,朱颜倚醉尽君欢。

  人生少年全不久,相看且劝杯中酒。丈夫富贵自有期,

  映雪读书徒白首。

  卷328_12 【玉台体十二首】权德舆

  鸾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

  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

  试问佳期不肯道,落花深处指青楼。

  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知向辽东去,由来几许愁。破颜君莫怪,娇小不禁羞。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

  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罗衣不忍著,羞见绣鸳鸯。

  君去期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秋风一夜至,吹尽后庭花。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独自披衣坐,更深月露寒。隔帘肠欲断,争敢下阶看。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万里行人至,深闺夜未眠。双眉灯下扫,不待镜台前。

  卷328_13 【赠友人(时友人新有别恨者)】权德舆

  知向巫山逢日暮,轻袿玉佩暂淹留。

  晓随云雨归何处,还是襄王梦觉愁。

  卷328_14 【舟行见月】权德舆

  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

  洞房烛影在何处,欲寄相思梦不成。

  卷328_15 【杂兴五首】权德舆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乍听丝声似竹声,又疑丹穴九雏惊。

  金波露洗净于昼,寂寞不堪深夜情。

  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

  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

  乳燕双飞莺乱啼,百花如绣照深闺。

  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

  惆怅妆成君不见,含情起立问傍人。

  

猜你喜欢
  ¾íÁù°ÙËÄʮһ·彭定求
  第一出 崖略·李渔
  古今滑稽联话十一·范左青
  第一出 传概·洪昇
  第一折·佚名
  附録【下】·汪元量
  卷470 ·佚名
  卖萝卜人·刘半农
  沁园春·誓诗·胡适
  卷四百三十八·陈廷敬
  卷三十二·陈廷敬
  卷八百二十三·佚名
  卷七·佚名
  李彭老词作鉴赏·佚名
  李绅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中·唐圭璋

      中号澹翁,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瑞鹤仙   用陆淞韵   睡馀抛倦枕。忆篆鼎香销,起来慵整。晴光破清冷。正柳黄梅淡,染金匀粉。茶瓯隽永。试经行、桐花旧井。记前回、未绿鸥波,近日燕芹青尽。   因省。春风如旧

  • 元艺圃集原序·李蓘

    余既选宋诗巳人有以元诗为问者余应之曰宋诗深刻而痼于理元诗肤俚而隣于词是二者其弊均也而学人之辨于理也为尤难诗有至理而理不可以为诗而宋人之谓理也固文字之辨也笺解之流也是非褒贬之义也兹其于风雅也逺矣词固诗余

  • 兄问来由·佚名

    (公白)三阳时节近年边,一番人物迎春意;春去不久便回转,人今老了袂少年。(唱)三阳时节是年边,家家安排迎亲眷;周天运气,流行四时;寒来暑往,又一年。春秋如暖,冬景寒凄;草木凋零,物孤恓。风飞雪白,细如丝;花无色,月影移。人损瘦,惜寒衣;夜长

  • 卷一百四·志第五十二·刑法三·宋濂

        ◎刑法三   ○食货   诸犯私盐者,杖七十,徒二年,财产一半没官,于没物内一半付告人充赏。盐货犯界者,减私盐罪一等。提点官禁治不严,初犯笞四十,再犯杖八十,本司官与总管府官一同归断,三犯闻奏定罪。如监临

  • 第三回 攻霍邑阵斩宋老生 入长安拥立代王侑·蔡东藩

      却说晋阳兵士,奉命再进,行至贾胡堡,距霍邑约五十余里,适值大雨滂沱,不便行军,只得就贾胡堡驻扎。偏偏一雨数日,浸氵㸒不止,眼见得大家坐食,无法进行。李渊恐军粮食尽,特遣府佐沈叔安,还赴太原,再运一月粮济师,叔安领命前去。

  • 卷第一百九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六〔起玄黓敦牂(壬午),尽阏逢涒滩(甲申)五月,凡二年有奇。〕高祖神尧

  • 五代史纂误卷上·吴缜

    ○梁本纪【案章如愚山堂考索云欧阳史前后舛误如梁太祖纪作朱友谦而列传作友谅此呉缜纂误所为作也则纂误当有末帝以前事而永乐大典阙之】末帝三事帝与赵岩谋讨友珪自始谋以至即位事二百余字文多不録今按此事既见于此纪

  • 辽史拾遗卷十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二十九天祚皇帝三保大元年契丹国志曰春日有忽青黑无光其中汹汹而动若镕金而涌日旁有青黑色正如水波周回而旋转将暮而止 金人自破上京终歳不出师然辽国防屯如故有东南路渊军董小丑坐讨平州贼逗留

  • 出劫纪略·丁耀亢

    序  余与野鹤丁先生同里,比邻居,以晚辈交先生,受知先生最深,来往燕都,千里外邮筒相问也。读其《逍遥》、《落叶》诸诗,老厚苍奇,谈黄初而上哉!丙申归自容城,以《出劫纪略》命序于余,始爽然自失,悔知先生之浅也.先生为侍御公少于,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庚子朔 上御奉天殿策试会试举人制策曰昔列圣之驭宇也其立纲陈纪皆精思远虑至当无疵著为典章垂法万世夫何历代创业之君于革命之际必有损益果前代立法有未善欤抑时君乐于更张而有损益欤尔诸文

  • 卷九·杨大雅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九宋 杨侃 辑六玺 紫泥【光武纪建武三年】赤眉君臣面缚奉光武以高帝玺绶注云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玉玺谱曰

  • 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第五十上·范晔

    (马融)◆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人长得漂亮,有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生徒,不应征聘,名闻关西。马融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赞赏马融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108

  • 卷十一职制律·窦仪

    【六门】律条十七并疏格敕条八起请条一奉使部送寄人雇人长吏立碑请求公事曲法受财请求枉法赃不枉法赃强率敛受所监临赃乞取强乞取赃监临内受馈遗临临内借贷役使买卖游客乞索律令式不便于事奉使部送寄人雇人诸奉使有所

  • 首卷·佚名

    《中山世譜》序孤聞夏后殷周垂裳蒞治而天下稱頌;及其衰也,悖天作弊而萬民生怨,皆自爲也,豈必謂之曰天也哉!書曰:「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其肻微矣。」惟我國自天孫氏啓宇以來,一興一廢,安危不一。成

  • 卷三十九 乐记第十九·郑玄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A2,犭?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俯,犹曲也,言不齐一也。滥,滥窃也。溺而不止,声淫乱,无以治之。犭?,?猴也。言舞者如?猴戏也,乱男女之尊卑。犭?或为

  • 卷十六·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十六   明 姜寳 撰哀公【名蒋定公子盖定姒所生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王氏经世杜氏曰随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吴之入楚昭王奔随随侯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德之使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纪梦悼印光大师·印光

    杨信芳女士余十八岁时,肄业上海女子中学[1]。有同学张孝娟女士,住西门路润安里,与余交谊最深。其母张太太,雅爱余,以亲女视我,故我亦以“阿母”称之。放学归来,辄膳宿于张家,习以为常。  [1] 肄yì业上海女

  • 覆瓿集·朱同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撰。朱同,字大同,自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举,为东宫官,寻进礼部侍郎。而同时范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