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三十二

  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庚子朔 上御奉天殿策试会试举人制策曰昔列圣之驭宇也其立纲陈纪皆精思远虑至当无疵著为典章垂法万世夫何历代创业之君于革命之际必有损益果前代立法有未善欤抑时君乐于更张而有损益欤尔诸文士当立志之秋正宜讲此其悉陈之朕将览焉时廷对者百人以张信为第一赐信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辛丑 上谓侍臣曰人主之聪明不可使有壅蔽一有壅蔽则耳目聋瞽天下之事俱无所达矣翰林学士刘三吾对曰人君惟博采众论任用贤能则视听广而聪明无所蔽若信任憸邪隔绝贤路则视听偏而聪明为所蔽矣 上曰人主以天下之耳目为视听则是非无所隐而贤否自见昔唐玄宗内惑于声色外蔽于权奸以餋成安史之乱及京师失守仓皇出幸虽田夫野老皆能为言其必有今日者玄宗虽恍然悔悟亦已晚矣夫以田夫野老皆知而玄宗不知其蔽于聪明甚矣使其能广视听任用贤能不为邪佞所惑则乱何从生哉

○命魏国公徐辉祖安陆侯吴杰往浙江训练沿海军士时海上有倭寇之警先命都督杨文节制沿海诸军备之至是复命辉祖等往加训练

○特赐新除署府州县儒学教官季宗等百六十三人钞人十锭

○癸卯升河南按察司佥事王平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曹铭为左副都御史初平在河南廉介明敏为政有声至是秩满入觐故有是命

○以太子宾客兵部尚书致事唐铎为太子少保

○甲辰诏武官子弟习骑射 上谕五军都督府臣曰朕尝令武官子弟演习武艺今天下久安彼年少者惟安享父兄俸禄纵酒嗜音乐歌舞游戏一旦袭职使之挟弓矢上马且不能安能为国效力哉近扬州卫指挥单寿袭其父职率兵泰州捕寇猝与寇遇众军并力迎敌寿惧而走且麾众使退遂致败事此由其素不练习故尔自今武官子弟宜于间暇时令习弓马当承袭者五军阅试其骑射闲习者方许否则虽授职止给半俸候三年复试之不能者谪为军著为令

○发山西军士筑东胜城北平军士筑宣府城

○乙巳赐琉球国使臣亚兰匏甚模结致等宴于会同馆

○丙午以进士及第张信为翰林院修撰

○山东宁阳县民沈进诣阙诉水灾先是宁阳县汶河决南连滋阳西至汶上水高出河丈余滨河居民多漂流田禾皆浸没惟高阜居民获存县以灾上闻诏遣使省录被灾户数使者还言灾不甚民妄复遣使核之亦诡符前使言遂逮系其吏民至是进诣阙诉言民实被灾者千七百余户而使者所录止百七十余户有司督迫租赋民愈困惫 上命户部覆核之得实杖使者释吏民蠲其田租赋

○云南临安府僧鉴音等来朝请开设僧纲司从之以鉴音为都纲

○丁未命兵部凡武官子弟年幼袭职者俟年二十以例比试

○上谓侍臣曰毁誉之言不可不辨也人固有卓然自立不同于俗而得毁者亦有謟媚狎眤同乎污俗而得誉者夫毁者未必真不贤而誉之者未必真贤也第所遇有幸不幸尔人主能知其毁者果然为贤则诬谤之言可息而人亦不至于受抑矣知其誉者果然不肖则偏陂之私可绝而人亦不至于幸进矣问君子于小人小人未必能知君子鲜有不为所毁问小人于小人其朋党阿私则所誉者必多矣惟君子则处心公正然后能得毁誉之正故取人为难而知言为尤难也

○戊申升行人司正为正七品左右司副为从七品行人为正八品凡设官四十员咸以进士为之先是所任行人多孝廉人材 上以其将命四方往往不称使指至是始命以进士为之凡赍捧诏赦奉使外夷谕劳赏赐祭祀徵聘贤才赈济军务整点军马等事则遣之余非奉旨诸司不得擅差而行人之任重矣

○旌表严州府分水县民陈光叔妻胡氏贞节

○己酉命授琉球国王相亚兰匏秩正五品时亚兰匏以朝贡至京其国中山王察度为请于朝以亚兰匏掌国重事乞升授品秩给赐冠带又乞升授通事叶希尹等二人充千户诏皆从其请俾其王相秩同中国王府长史称王相如故仍赐亚兰匏公服一袭副使傔从以下钞有差

○庚戌命天下种桑枣 上谓工部臣曰人之常情安于所忽饱即忘饥暖即忘寒不思为备一旦卒遇凶荒则茫然无措朕深知民艰百计以劝督之俾其咸得饱暖比年以来时岁颇豊民庶给足田里皆安若可以无忧也然预防之计不可一日而忘尔工部其谕民间但有隙地皆令种植桑枣或遇凶歉可为衣食之助于是工部移文天下有司督民种植桑枣且授以种植之法又令益种绵花率蠲其税岁终具数以闻

○癸丑降山西按察司佥事宋礼吕震为户部主事时礼等考满至京不进功绩文册吏部奏之遂降用焉

○甲寅命韩王松沈王模往省秦王晋王 今上周王齐王 上以二王年幼欲其游观诸王国都以敦友悌之情故有是命二王之行从官各十一人翰林编修王府纪善各一员掌侍从讲说经史撰述文字礼部郎中一员掌祭祀所过名山大川及祀典神祗序班二员掌赞相礼仪良医二员掌调治药饵典膳二员掌王饮馔百户二员率校尉二百人扈从二王同日启行至宿州分道韩王由周历秦晋抵燕齐沈王自齐历燕晋抵秦周皆至秋八月而还

○广西镇安府知府岑添保上言往者征虏前将军傅友德令郡民岁输米三千石运饷云南普安卫本府僻处溪洞南接交阯孤立一方且无所属州县人民寡少舟车不通陆行二十五日始至普安道远而险一夫负米仅可三斗给食之余所存无几往往以耕牛及他物至其地易米输纳而普安荒远米不易得民甚病之去年米才输七百石尚逋二千二百余石又本府岁输本卫米四百石尤困极艰难旧以白金一两折纳一石今民愿依前例输白金如准臣所言恕宽民病书奏从之

○夜天鸣

○癸亥 上谓礼部臣曰先王之治天下彝伦为本至于胡元昧于教化九十三年之间彝伦不叙至有子纳父妾而弟妻兄妻兄据弟妇者此古今大变中国之不幸也朕膺天命君主华夷复先王之教以叙彝伦务使各得其序既定于律又著之大诰以明示天下比闻民间尚有顽不率教者仍蹈袭胡俗甚乖治体宜申禁之违者论如律

○有儒士初授知县陛辞 上问之曰试言莅民之道何先对曰教化为先曰教化何施对曰奖劝之 上曰治民固以教化为本而身又为教化之本长一邑则击一邑之望民率视己以为则己身不正民将何法虽多为奖劝彼不见信故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尔其识之

○甲子命工部藏军器 上以四方底宁师旅弗用命工部取甲兵裹而藏之

○狭西有士人上仁政书 上览之谓侍臣曰既言仁政则必当爱民何故所言皆劳民伤财之事自相悖戾彼山林儒生不深究事体然亦肯言有可嘉也不必指擿瑕玼以杜言路

○乙丑夜岁星犯荧惑于奎宿

○是月诏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孙彦复姓谢彦字子起本姓谢世为凤阳于皇里人父母早逝育于外家孙氏辛丑渡江归附数从征讨有功累授应天卫指挥佥事移镇朔州洪武二十年升前军都督佥事至是 上命复其姓

夏四月庚午朔享太庙

○壬申福建泉州府地震

○癸酉诏兵部凡以罪谪充军者名为恩军

○戊寅罢司牧局

○庚辰诏狭西乾州立唐忠臣浑瑊祠先是乾州同知史孟通上言浑瑊在唐德宗时泾原兵变乘舆在奉天逆臣朱泚据长安引兵围奉天众心汹汹泚昼夜攻城经月城中资粮俱尽瑊独引兵苦战百计御敌卒能保乘舆全城郭功载唐史章章可考今其祠庙尚在而祀事有缺甚非报功劝忠之义宜令有司每岁春秋致祭廷议是之故有是命

○更定蕃国朝贡仪是时四夷朝贡东有朝鲜日本南有暹罗琉球占城真腊安南爪哇西洋琐里三佛济渤泥百花览邦彭亨淡巴须文达那凡十七国其西南夷隶四川者军民府凡六乌蒙乌撒芒部卭部普安东川安抚司一曰金筑宣抚司一曰酉阳宣慰司三曰贵州播州石柱招讨司三曰天全六番长河西长官司凡三十卢山慕役西堡大华宁谷寨顶营十二营平茶程番康佐木爪方番阿昔亦簇占藏先结簇巾□各匝簇北定簇祁命簇阿昔洞簇勒都簇班班簇者多簇麦匝簇泥溪雷坡沐川平夷蛮夷岳希蓬陇木头静州府四德昌马湖建昌会川州十九安顺龙永宁镇宁建安礼柏兴黎里阔武安永昌隆姜黎溪会理威龙昌普济卫一曰建昌县三中碧舍麻龙其隶广西者府三田州思明镇安州二十五龙英江龙养利上下冻思陵万承安平太平都结思城结伦镇远左茗盈南丹纪安思同东兰那地全茗利泗城奉议县四陀陵罗阳崇善永康隶云南者军民府一曰姚安府八元江丽江景东楚雄鹤庆寻甸大理临安宣慰使司三平缅车里八百州二姚邓土官三海东宾居小云南县二广通习峨隶湖广者宣慰使司四施南思南永顺保靖安抚司一忠建长官司三臻部六洞黄坡等处军民府一曲靖西域之部也西天泥八剌国朵甘沙州乌思藏撒立畏兀儿撒来撒马儿罕 上以旧仪颇烦故复命更定之凡蕃国王来朝先遣礼部官劳于会同馆明日各服其国服如尝赐朝服者则服朝服于奉天殿朝见行八拜礼毕即诣文华殿朝皇太子行四拜礼见亲王亦如之亲王立受后答二拜其从官随蕃王班后行礼凡遇宴会蕃王班次居侯伯之下其蕃国使臣及土官朝贡皆如常朝仪

○辛巳旌表太平府当涂县民刘恒妻王氏朱华妻关氏赵福妻鲁氏通州瞿彬妻王氏丽水县叶仲余妻林氏山阴县民姚彦良妻俞氏贞节礼部言俞氏子体原尝为礼部员外郎坐法死宜停其旌表 上曰岂可以子不肖而没其母之贤其亦旌之

○壬午命民间高年老人理其乡之词讼先是州郡小民多因小忿輙兴狱讼越诉于京及逮问多不实 上于是严越诉之禁命有司择民间耆民公正可任事者俾听其乡诉讼若户婚田宅斗殴者则会里胥决之事涉重者始白于官且给教民榜使守而行之

○癸未以尚宝司丞杨能为都指挥使洮州卫指挥使陈晖宋国公冯胜子克让为都指挥同知俱署狭西行都指挥使司事能左军都督文之弟也 上谓太子少保唐铎曰帝王之于天下体天道顺人心以为治则国家基业自然久安朕每思前代乱亡之故未有不由于违天道逆人心之所致也天之爱民故立之君以治之君能妥安生民则可以保兹天眷卿与朕共事者久夙夜左右资弼良多凡朕之事天子民有弗至者卿即以为言使知有所警苟谓已安不以为意治乱系焉铎顿首曰 陛下敬天恤民之心拳拳如此臣虽老悖敢不尽心

○丙戌诏徵儒臣定正宋儒蔡氏书传 上观蔡氏书传日月五星运行与朱子诗传不同及其他注说与番阳邹李友所论间有未安者遂诏徵天下儒臣定正之于是太子少保唐铎等举翰林院编修致仕张美和国子监博士致仕钱宰助教致仕靳权教授高让学正王子谦教谕张士谔俞友仁何原铭傅子裕周惟善训导唐棐周宽赵信洪初万钧王宾谢子方吴子恭儒士角□羊震生熊钊揭轨萧尚仁萧子尚王允昇张文翰张师哲宋麟并遣行人驰传徵之

○己丑礼部言兖州府曲阜县岁贡儒学生员考不中式请以贡举非其人坐知县孔希文罪 上曰孔希文圣人之后勿问

○庚寅爪哇国遣使贡苏木香药等物

○丙申赐国子监琉球生夏衣

○戊戌给山西所属军校七万三千余人布绢二十九万六千余匹棉花十万九千余斤

○署北平按察司事监察御史陈德文奏言嫁母刘氏卒乞奔丧许之德文四岁丧其父家贫随母嫁陈氏后年长归宗至是其母卒时已除奔丧之制德文独恳请甚至 上特怜而许之

○是月置宁川守御千户所于吴川县

○酉阳宣抚用兴邦以袭职来朝贡方物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袁淑·沈约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二十·柯劭忞
  ●卷一·魏泰
  第八十回 议宪法致生内哄 办外交惹起暗潮·蔡东藩
  卷十八·沈德符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卷之五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纪昀
  卷五十四 蜀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陈寿
  杨公则传·姚思廉
  谢贞传·姚思廉
  宣帝纪·令狐德棻
  钱惟演传·脱脱
  雷膺传·宋濂
  卷十五·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五章 庐山受枉·屠隆

    【金珑玲】〔生旦小生贴同上生〕翻身离网罟。逃名且住匡庐。〔旦〕尘不到。地淸虚。〔小生〕傍山时放鹤。临水复观鱼。〔贴〕相看眞是野人居。〔生〕夫人。我们来到匡山。傍着腾空尊师栖住。且喜风尘不到

  • 卷七·万树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七宜兴万树撰凤来朝【五十一字】       史达祖晕粉就粧镜掩金闺彩丝未整趂无人学指鸳鸯颈恨谁踏藓花径 一梦蒲香葵冷堕银瓶脆绳挂井扇底并团圆影只此是沈郎病【整井二

  • 卷九十三·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承天曾孙也天监中起家奉朝请迁建安王水曹参军王爱文学日与宴游及迁江州逊犹掌书记复为安西安成二王参军

  • 广陵集补钞·吴之振

    王令韩幹马天宝天子盛天厩,吐番入马上天寿。紫衣牧吏偏坐前,骑入金门不容骤。西极苜蓿为谁肥,六闲飞黄卧嗟瘦。乾元殿下谁把笔,当年人无出幹右。传闻三马同日死,死魄到纸气方就。铁勒夹口重两衔,墨丝卓尾合双纽。天门未上人

  • 金花挑绣·佚名

    【引】(丑)【驻云飞】早起正了时,打迭煮眠起,尽日听候,不敢放离。安排茶汤,收拾床共椅。想我一身,受尽人苦□,未知尾场,好怯做在年∮叹说:世上人共生,缘何共生不共平;有人享尽千般福,有人劳碌过一生。桃香自小来乞人饲,受尽千般苦;今

  • 卷十五·李心传

     取士  开禧召试制科两台谏论三秀才自李仲信后制科无合格者又一十余年有何致者字子一永康青城人祖耆仲字子固淳熙初尝为部使者知名土也致少有才为郡守陈缵嗣功馆客缵入为司农丞荐致于刘仲洪尚书所仲洪亦喜之时李季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二·刘恕

    夏商纪夏四世通羿浞四百三十二年起戊戌终己酉十七君一十夏后氏禹元年戌戊都安邑云晋阳及韩或云平阳亦尚黑其社用松牲用以黑為徽號朝燕服收冠而黑衣十寸為尺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皆为诸侯作乐曰大夏命皋陶为夏钥九成以

  • 卷之五 天命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佚名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天命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

  •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七日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办空格书籍,恭折具奏事。窃臣承准廷寄钦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

  • 温韬传·欧阳修

    温韬,京兆华原人。幼时当过盗贼,后为李茂贞做事,为华原镇将,改姓李,叫彦韬。茂贞改华原县为耀州,任韬为刺史。梁太祖在凤翔包围李茂贞,韬以耀州降梁,不久,又重新归附茂贞。茂贞又改美原县为鼎州,建义胜军,任韬为节度使。末帝时,韬

  •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高晋

    目录天章【十】乾隆二十七年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天章【壬午 江南 山东 直】诗廻避至苏州廻避至苏州葑门泊御舟郡城徐按辔仄巷不鸣驺接踵摩肩众授衣足食谋万民亲切意两日得因留支遁庵支公当日此肥遁剜

  • 卷十六·佚名

    (三三○)尔时世尊,在毗舍离猕猴陂岸大讲堂中。时有四十波利蛇迦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在学地未离欲法。咸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作是念。此诸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是学人。

  • 道院集要卷一·晁迥

    (宋)晁迥撰止用无生一切之事心能忍可令其不生斯最简要空无生中谁是烦恼谁是能治但以无生一方徧治一切又圆顿止观万事来千便视为空何用对治之法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事即是空非事过空临机对境常作此观勿以事干虑执以为实使窒

  • 在仰光与宇顶宇爱貌宇峇汉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六日──宇等:法师到缅甸感想如何?  师:见到缅甸都信佛法,真是一个佛教国家,寺塔又很庄严,所以非常的欢喜!宇等:缅甸人相信佛都很真诚,各个乡镇都有佛塔,华侨造的佛塔也很多。师:由缅京来仰光,沿途处处见到佛塔;中缅

  • 弥勒经游意·吉藏

    有十重。 第一序王 第二释名 第三辨经宗体 第四论因果 第五出世久远 第六论成道真应 第七辨三会人多少 第八论与释迦同时涅槃 第九明教大小 第十杂料简第一序王诸佛出世大事因缘故。居初发心不足之地。专觉

  • 卷第三十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余 【经】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现行此菩萨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住无

  • 天彭牡丹谱·陆游

    牡丹专著。南宋陆游撰。1卷。陆游官蜀时,闻成都西北彭门山盛产牡丹,号为“小西京”,遂往游观赏,归作此谱。山一名天彭门,故名。书成于淳熙五年(1178)。书分三篇,首为“花品序”,按其颜色,品评等第;次为“花释名”,录

  •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同本。先出。文笔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