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彭老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李彭老(生卒年不详)字商隐,号篔房,德清(今属浙江)人,淳祐中,为沿江制置司属官。与吴文英、周密以词酬唱。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云:“篔房李彭老,词笔妙一世,予已择十二阕入《绝妙词》矣。”又云:“张直夫尝为词叙云:”靡丽不失为国风之正,闲雅不失为骚雅之赋,摹拟玉台不失为齐梁之工,则情为性用,未闻为道之累。‘楼茂叔亦云:’裙裾之乐,何待晚悟,笔墨劝淫,咎将谁执。或者假正大之说,而掩其不能,其罪我必焉。“《彊村丛书》据汪射城辑本刊《龟溪二隐词》一卷,内彭老词二十一首。

●四字令

李彭老

兰汤晚凉,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

擘莲房赌双。

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移花影西厢。

数流萤过墙。

李彭老词作鉴赏

就风格而言,李彭老词属吴文英一派。比如这一阕,开篇点题“兰汤晚凉,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兰汤”、“鸾钗”、“红巾”、“腻雪”、“香”、“莲房”、“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花影”、“流萤”等一大批金碧辉煌、艳美娇丽的字眼,通过这些光怪陆离、琳瑯满目的词汇,作者着力塑造的是一个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的贵族少妇的形象。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她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琴棋书画潇洒风流。而词中正面写到女主人公的,除了妆饰之外,便只有两个动作:“擘莲房赌双”和“数流萤过墙”,乍一看这不过是有闲阶级的两种游戏而已。但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越读,我们越能觉出“赌双”二字的讲究。事实上,如果把全篇比作龙的话,那么“赌双”二字就是龙的眼睛:忽略了它们,全篇只是一片糊涂;读懂了它们,全篇也就豁然开朗。原来,女主人公“擘(掰开)莲房”,并非是无目的地玩耍,而是要通过赌双来占卜自己是否有缘成“双”——因此,锦衣玉食堆中的贵妇人,其实是被痛苦熬煎着的思妇。由此就可以推知“擘”这个动作中混和着无限的忧思,也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同样,读通了这一句,“数流萤过墙”的含义也就昭然若揭。我们知道,“擘莲房赌双”开始在兰汤浴罢,当在初夜;而“数流萤过墙”是在“月移花影西厢”以后,可见已经夜定更深。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主人公不知已擘了多少莲房,也许早擘出了双,但是莲房却欺骗了她;也许擘出的莲子数目总是单,所以她的失望早都变成了绝望。总之,夜已人静,自己却毫无睡意,百无聊赖中只能“数流萤过墙”。可见数流萤的行为,正是痛苦、寂寞、凄凉的心绪的表现。这阕《四字令》含蕴极深,出语极淡,而正是这些淡语,闲语,起到了比正面勾勒更好的作用。

李彭老词之工秀,还可以从这首炼句炼字的词中看出。首先,在句子的安排上,作者既善于用淡笔酝酿,又能够抓住“好发挥笔力处”,尽力铸造揭破主题的重点句。这首词上下两片各有四句,每片前三句重在酝酿,到了前后两个结句处才用酝酿所得的全部功力,吐出千钧之语。先看上片。首说“兰汤晚凉”,是刚刚出浴,次说“鸾钗半妆”,则正在打扮。古诗有“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话,可是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却在刻意妆扮,大概她已有爱人即将回来的预感或说“确信”。“红巾腻雪初香”是写妆成。到这里为止,人,经过了一番梳洗打扮,只待旅人归来;词篇,也经过了一番精心蕴蓄,已经箭在弦上,于是郑重推出一句:“擘莲房赌双”。这一句是作品的主题所在,当然也正是上片力量之所在。再看下片。“罗纨素珰”,“冰壶露床”虽仅写妆束所用的器具,但跟上片比较,已明显流露出凄冷的意思。“月移花影西厢”表示时间推移。随着月移花影,主人公“赌双”的希望完全落空,在这种意境下出现的“数流萤过墙”一句,对于主人公悲怆凄冷情绪的揭示,无疑是最得力的。其次,在词语的使用上,虽说呈现着光焰耀目的总趋向,可是由于上下两片侧重点多有不同,词的风貌也就不完全一样,前片的期待是满怀希望的,所以“兰汤”、“鸾钗”、“红巾”、“腻雪”、“香”等词语用的都特别娇美;后片由失望转入绝望,因而“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影”等词语则显得朴素与凄凉。

●浣溪沙·题草窗词

李彭老

玉雪庭心夜色空。

移花小槛斗春红。

轻衫短帽醉歌重。

彩扇旧题烟雨外,玉箫新谱燕莺中。

阑干到处是春风。

李彭老词作鉴赏

草窗,周密之号。周乃彭老词友之一。此词与为思念此友所作。

“玉雪庭心夜色空。”起笔之写照草窗,是从冬日雪景落墨。玉雪指白雪。雪中天地,犹如琼妆玉砌一般。立于中庭,四望皆白,一片空明,几乎没有了夜色。庭心之心字,下得妙,若替庭心之人设身处地着想,便觉庭院直与雪光空明之琼玉天地合而为一。

此种感觉,实已写出此境中之人,自是表里俱清明澄澈,肝胆皆洁如冰雪。从雪景起笔,为的是先立其大,即象喻草窗之高尚清操。起笔亦并非泛写。“移花小槛斗春红。”写照春日背景之草窗。养花小栏中花色之深浅、花容之姿媚又各不相同。一“斗”字,便透过花色花容之争奇斗艳,形象地刻画了草窗花兴之浓、赏花之精。从而草窗生活之雅致、艺术情味之高洁又可知。“轻衫短帽醉歌重。”则从夏日写照。上二句是写其清操雅韵,此一句则写其狂豪兴致。轻衫短帽,指夏日之装束。轻衫短帽,描绘草窗风度之潇洒倜傥。醉歌重,即“李白斗酒诗百篇”之意,描写其豪兴,亦写出草窗与友人唱和,乐此不疲之致高情浓。

上片依四季时序为草窗写照,下片则从书画音乐再作映衬。“彩扇旧题烟雨外”。草窗为彩扇题诗,那扇面上的墨迹乃与空中的烟雨相映成趣。这一意象营造可谓妙极,正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诗。烟雨可作春雨解,但作秋雨解,尤妙。如此则无形之中补足了上片所未写及之秋景,以虚补实,使上下片联结更为紧密。此句是写草窗艺术生活中书画之一侧面。此句是以写意之笔,作真实写照。“玉箫新谱燕莺中”,转写草窗娴于音乐,移宫换羽,每有新词,辄付诸管弦,被诸女儿歌喉,极为美听。此句是写草窗艺术生活中音乐之一侧面。此句亦是写真。又,此二句对偶,上句旧字,下句新字,互见文义,更写出草窗平生于琴棋书画皆乐而有素。为人清韵雅致如此,宜其妙手所至,触处自然生春。故结笔处总挽全篇云:“阑干到处是春风。”这一写意之笔,确能写出草窗之精神。清韵雅致的主人公,所到之处,无不使人感到如沐春风。此是对人格品题之高度评价,亦寓于感性之形象描写之中,结得馀韵无穷。

此词品题草窗作词的风格,其实是借重于描写草窗为人的风格。以冬雪、春花、夏日、彩扇、玉箫、艺事等,描写出其人之清韵雅致,其词之风格亦自可知。上下两片互相映衬,遂使全词呈现为以四季时序为经,以艺术生活侧面为纬的结构,全词可看作时草窗为人风格之一全幅整合之写照。李彭老作此词,不愧为草窗知音。

●祝英台近

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

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

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

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

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李彭老词作鉴赏

此词是回首旧情的一段恋曲。在宋季情词中,堪称工秀婉丽之作。

起首“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三句,点出时间为春半时节。红杏初开,梅花尽落,由此触起对岁月如飞的感慨。“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写索居独处时百无聊赖的心境。“飞梭”,喻时间流逝之速。微阳照着低垂的帘幕,小庭院里,一片漠漠轻阴。

以上几句重在写景,虽用了“杏花”、“帘影”等看来是华丽的词语,却构成了幽悄凄寂的氛围,词人那孤独的心情已隐现其中了。“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三句,转入追忆。极力刻画,精艳绝伦。想当时她在春月下打罢秋千,那如花似玉的美好容颜,已足以使人为之倾赏不已,何况还有她那圆转清脆的歌声呢!“秋千”一词,不可滑眼而过。

唐宋时期,女子在春日有玩秋千的习俗,所以每当庭院春半时节,作者便忆起旧时月底秋千的情景。“香”、“玉”,喻女子的体貌芳洁,词人为之宛转低吟,醉心不已。“吟香醉玉”,真是极情迷恋痴之语。“歌珠一串”,形容歌声的圆美流转。这里轻轻点出女子的身分。

这片“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三句,紧承上片“歌珠”意,进一步写别后的刻骨相思。“忍重见”,即“怎忍重见”意。三句作一句读,意思是说不忍重见当日自己曾题上情诗的合欢纨扇。“描金小字”,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细心地描上小字,显示其珍重之意。“合欢扇”指团扇,意更深长。词中用以暗示男女间的欢好。也许这扇是当初女子送于自己的定情之物。扇上题情,更包含许多难忘的情事。如今重忆,旧情犹在,可惜的是爱侣已远隔天涯了。

“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这正是词人深悲所在。“刘郎”,乃词人自喻。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用刘晨重入天台寻觅仙侣不遇的故事,叹息爱情的间阻。本词更着“老了”二字,益增无限苍凉悲慨。“玉箫”,唐人小说中的婢女名。词中以此指代远别了的歌女。

结处“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三句,含思绵渺,陆辅之《词旨》称之为“警句”。不知多少回,词人倚遍阑干,眺望着天边落日。他在期盼什么呢?只恨那疏疏杨柳,遮不断自已无尽的春愁。“遮愁”一语,虽亦见于前人词句,然用在本词中,韵味更浓。杨柳栖莺,而莺啼又令人想起她那珠串般的歌声。杨柳之外是斜阳照着的山川,她已像天般遥远。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见了杨柳,难免勾起离情。此词末三句把这些意象浑融在一起,于柔婉中寓幽怨之情,深蕴而有余味。

全词分上下两片,四个层次来写:第一层写如今时节;第二层写旧日相识;第三层写睹物思人;第四层写久别愁思,上下连贯,一气呵成。人事景物,互融交浑,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怀念前欢的情感。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七·彭定求
  蠲戏斋诗话(二)·马一浮
  ●卷五·陈衍
  第九出 抚兵·孔尚任
  第十五出 省母·姚茂良
  第四折·秦简夫
  卷九·唐圭璋
  黄庭坚诗全集六·黄庭坚
  精华録巻十·王士祯
  卷五·吕诚
  卷十三·佚名
  卷二百六十九·陈廷敬
  卷二百十五·佚名
  卷十·许及之
  严蕊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邹浩·唐圭璋

      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嘉祐五年(1060)。元丰五年(1082)进士。擢右正言。坐谏立刘后,谪新州。徽宗朝,迁吏部侍郎。坐党籍,再谪永州。大观元年(1107)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1111)卒,年五十二。高宗朝,赠宝文阁学士,谥

  • 李伯瞻·隋树森

    李伯瞻,蒙古名彻彻干。又作薛彻干,汉名屺,字伯瞻,号熙怡。居于龙兴(今江西南昌市)。其先姓于弥氏,世为西夏国主,唐末赐姓李。父世安,累官至中书平章。泰定间(一三二四——一三二八)官翰林直学士,除中议大夫。

  • 卷二十三·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三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奉和严中丞西城晩眺十韵【宝应元年作】补注【鹤曰题云严中丞则是宝应元年作同年有说旱公初中丞严公节制劒南日奉此说今诗云廉颇出将频谓武屡为蜀郡守帅矣

  • 园内·闻一多

    (序曲)你开始唱着园内之“昨日”,请唱得像玉杯跌得粉碎,血色的酒浆溅污了满地;然后模拟掌中的细沙,从指缝之间溜出的声响。你若唱到园内之“今日”,当唱得像似一溪活水,在旭日光中淙淙流去;或如塾里总角的学童,走珠似地背诵他的

  • 卷二十一·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一侯官陈衍辑黄公望钱云吴镇倪瓒王冕郯韶陈方杨谦沈良张监沈廷珪钟虞何恒石宇黄仲瑶邓资深倪维哲赵次进金灏陈樵◆黄公望公望字子久,自号大痴哥,富春人。西

  • 卷第八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九〔起屠维大荒落(己巳),尽重光协洽(辛未),凡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乾隆

      唐【起高祖武徳元年戊寅至昭宣帝天祐四年丁卯凡二十帝十六世内附武后二十一年共二百九十年】唐祖神尧皇帝  帝姓李氏名渊字叔徳陇西成纪人西凉武昭王暠七世孙祖虎仕西魏赐姓大野氏【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秋七月。辛酉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内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内记注  ○以拏获会匪。予湖北来凤县知县唐殿华、等奖叙有差。随手 

  •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四【按元以蒙古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蒙古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蒙古源流考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名物【按名物之为类至繁而载于史者盖鲜济逊塔纳之

  •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魏收

    傅竖眼,籍贯本是清河。七世祖傅亻由。亻由子傅遘,任石虎的太常卿。祖父傅融南迁渡过黄河,定居磐陽,为乡里所尊重。傅融性格豪爽。生有三个儿子,灵庆、灵根、灵越,都有才干勇力。傅融以此为自豪,称凭这一点便足以为一时英雄。

  • 徐一夔传·张廷玉

    徐一夔,字大章,天台人。工于文章,与义乌王..友善。洪武二年(1369)八月,朝廷诏令纂修礼书,一夔与其他儒士如梁寅、刘于、曾鲁、周子谅、胡行简、刘宗弼、董彝、蔡深等参与其事。一夔曾进言“:前宋朝极重史事。百官之升降、刑

  • 第四节 官 制(下)·吕思勉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已见第一章第一节。其时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有八,见《通典》。隋于雍州置牧。州、县亦如北齐,分为九等。开皇十四年(594年),改为四等:曰上,曰中,曰中下,曰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置令、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 洪武八年夏四月庚寅朔,改建奉先殿成。行祭享礼,祝文云:“四时之礼,皆于太庙,以未足尽事生之意,乃建奉先殿于内,以伸朝夕罔极之思。而旧制狭隘,爰命更创,今工告成,奉安神位,永严祀礼。” 除应天卫卒

  • 卷八·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八      宋 林岊 撰大雅二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稷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田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

  • 卷一百七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二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五学礼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徴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注大昕早昧爽击鼓以召众警犹起也周礼凡用乐大胥以鼓徴学士 

  • 卷八·毛应龙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卷八     元 毛应龙 撰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防祝六祝祝读为呪按韵説文祝祭主赞辞祝或作

  •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第二释本觉中有二。先明随染本觉。后四镜下明性净本觉。又亦可上来总明觉体。此文辨觉相。下四镜文双明体相也。初随染中文有三。初总标。二列名。三辨相。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

  • 论气·宋应星

    明宋应星撰。1637年于江西分宜学署编 写。全书分《形气》(五章)、《气声》(九章)、《水火》(四 章)、《水尘》(三章)及《水风归藏》、《寒热》(各一章),计 六篇二十三章。取对话体裁。为有关自然哲学的著作。 试图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