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第五十上

(马融)

◆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人长得漂亮,有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生徒,不应征聘,名闻关西。马融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赞赏马融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永初二年(108),大将军邓骘闻马融有名,召为舍人,他不喜欢这个,不应命。客居凉州武都、汉陽间。这时羌虏突起,扰乱边境。米谷价格飞涨,自关以西,道上饿死的一个接一个。马融饥困,就后悔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割其喉,这种以名害生的事,愚夫也不干。’为什么呢?生是最可贵的。现在为了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就去应了邓骘的征召。

四年(110),拜为校书郎中,至东观典校秘藏书籍。这时,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一般浅见的儒生学士,认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停止了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因此猾贼蜂起,乘国家无备。马融大为不满,认为文武之道,圣贤所重,金、木、水、火、土,人并用之,废一不可,哪能不讲武功呢。

元初二年(115),上《广成颂》以讽谏之。序言说:“我闻孔子讲过:‘奢侈浪费就不谦让,太朴素节约就是鄙陋。’奢、俭,以礼为标准。所以《蟋蟀》、《山枢》都是讽刺国君不要太享乐,也不要放着车马不用。文武之道,折衷行事。要乐而不过度,忧而不疲乏,先王所以平和五脏六腑,怡养精神,永远行之。所以如何用乐,记载在《虞谟》之中,吉日田猎,《周诗》也有叙述。这是圣王贤君,为了赞美盛世,难道是为了奢侈婬乐吗?安帝即位以来,遇上地震,皇上警惕灾异,自己刻苦,禁苑荒芜,乐器废弃,勤劳忧思,十有余年,超过礼制。加之,皇太后体现了唐尧亲九族,笃和睦之情;皇上实践了有虞淳厚的孝道,外戚诸家,有什么疾病,派人慰问,很少疏忽。时时宁息,又没有什么娱乐,这大概不是迎接太和,有助万福之道吧。我认为现在虽有蝗灾,今年五月以来,雨露及时,好兆头来了。进入冬节,农事间隙,应该去广成,观察川原,看宿麦,奖励收藏,从而讲武狩猎,使官吏百姓,再看到旌旗之美,听到钟鼓之音,欢嬉喜乐,鼓舞于田野之间,迎和气,召休庆。蝼蚁小人,不尽思念。职在校书,根据旧文,叙说田猎的事情。写了《广成颂》一篇作为讽刺。”《颂》送上,触犯了邓氏,呆在东观,十年不得升迁。因为兄长之子死了,自己请罪归家。太后听说了,大怒,说马融不尊重朝廷命令,想去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止马融为官。

太后死,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回到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这时皇帝东巡泰山,马融上《东巡颂》,帝赞赏他的文章,召拜郎中。北乡侯即位,融作书称病,离郎中,为郡功曹。

陽嘉二年(133),朝廷推举敦朴之士。城门校尉岑起举马融,征召赴公车,经过考试,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荐为从事中郎,升武都太守。这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讨,而拖延不进。马融知将败,上疏要求效命:“现在杂种各羌到处抄盗,应该趁他没有集中之前,赶快派兵深入,消灭他的党羽,而马贤等处处留滞。羌胡消息灵通,望尘听声,现在虽躲藏回避,一旦乘虚而来,一定要侵掠三辅,为民大害。我愿请马贤所不可用的关东兵五千,假借部队的番号令,尽力统率奋厉,扎根部队前列,身先士卒,三十天内,一定能击败羌胡。我年轻学习艺文,不懂军事,冒昧上言,不实之辞,应受罪责。从前毛遂是下贱之人,大家都嘲笑他。终于用一句话使楚与赵定合纵盟约。我恐怕马贤等专守一城,说打西,而羌在东出现,且其将士必然会发生像高克那样溃败逃叛的事情。”朝廷不能用。又上疏说:“‘参’、‘毕’变色,‘参’西方之宿,“毕”为边兵,至于分野‘,参’在申,为晋分,并州之地。西戎北狄,可能来侵扰了,应该做好准备。”不久,陇西羌反,乌桓侵掠上郡,都如马融所说的。经三次迁官,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马融有事触犯了大将军梁冀的意旨,梁冀暗示官吏告马融在郡贪污,免官,剃掉头发,迁徙朔方。自杀不死,得免罪还。再拜议郎,又在东观著述。因病去官。马融才高,学问渊博,是当世的通家。教授辅导学生,常以千计。

涿郡卢植,北海郑玄,都是他的学生。会鼓琴,好吹笛。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房屋器用衣物,崇尚奢侈,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生,后有女乐。弟子按次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见了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有精有博,我没有什么说的了。”只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騷》,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共二十一篇。起先,马融被邓氏惩办,不敢再触犯权势之家,为梁冀起草陷害李固的奏折,又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被一般正直之士耻笑。

年八十八,延熹九年(166),死在家里。遗嘱薄葬。族孙马日石单,献帝时官至太傅。

史官评论说:马融辞去邓氏之命,徘徊陇汉之间,或者是在要求自己言行一致。然而,不久就以乡曲之士的拘谨小节为羞,爱惜他的千金之躯,终于因为奢侈婬乐,党附被讥。本来知性能正的就太少啊!堡作艰苦爱惜保全之情就稀薄了,生的可贵,所以安全求存的思想就多。登高不害怕的,是那些相随受刑的人,因为已置死生不顾了。不在屋檐下坐,怕瓦片掉下来打着自己,这是千金之子啊!考其主要的原因,求其所安而已。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也彼此不免相笑呢。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司马迁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陈寿
  ●簡介·权衡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八·李心传
  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下·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一三五○ 浙江巡抚琅玕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之一百三·祁韵士
  卷四十九·司马迁
  丘迟传·李延寿
  仪制六·徐松
  卷下·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四 谢朓【二】 诗 游山【以下五言】 托养因支离乘闲遂疲蹇语默良未寻得丧云谁辩幸莅山水都复值清冬缅凌崖必千仞寻谿将万转坚崿既崚嶒

  • 88.刘驾:诗八首·施蜇存

    刘驾的生平不甚可知,合《唐才子传》及《全唐诗》两种资料,只能知道他字司南,江东人。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进士。与曹邺为好友,二人俱工古风。邺先登第,不忍先归,居长安,待驾成名,乃同归范蠡故山。时国家收复河湟,驾献乐府十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四六一 安徽巡抚朱珪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六一 安徽巡抚朱珪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安徽巡抚臣朱珪跪奏,为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汇奏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谕:各

  • 王睿传·李延寿

    王睿字洛诚,自称是太原晋阳人。六世祖王横,是张轨的参军。晋代大乱时,子孙便居住在武威姑臧。父亲王桥,字法生,懂得天文卜筮。凉州平定后,进入京城。家中贫穷,就依靠技艺供养,所经官职最后终止于侍御中散。天安初年去世,追赠平

  • 真腊传·欧阳修

    真腊,又叫吉蔑,原是扶南的属国。距京师二万零七百里。东接车渠,西连骠,南濒海,北与道明相接,东北抵..州。其君王叫刹利伊金那。贞观初年吞并了扶南。国内房屋皆朝东,座位以东为上座。有客来,用槟榔、龙脑、香蛤敬客。不饮酒,但

  • 瞿宝文·周诒春

    瞿宝文 字耕孙。年三十岁。生于上海。已婚。永久通信处。上海彩衣街一百三十六号。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大学。习矿业工程。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业及经济

  • 吴致觉·周诒春

    吴致觉 原名康。字致觉。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苏州。父藻章。字仲明。本籍住址。江苏苏州黄鹂坊桥弄三十四号。未婚。初学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复旦公学。及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

  • 二十三年·佚名

    (壬子)二十三年大明弘治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申,停望闕禮,以雨故也。○命承旨許琛、尹坦詣昌慶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上,進宴于兩大妃殿,仍召宗正一品以上、領敦寧以上、議政府議賓府、六曹、漢城府、入直都摠府諸將、承

  • 三传辨疑卷三·程端学

      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孔子作春秋明大义于天下未尝如人之意谓之即其事而见义则可谓之如其意则不可  谷梁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

  • 卷四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内鲁第一子言之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知我者其惟春秋乎则何以约乎鲁史如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杞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宋不足征也吾

  •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上)·丰子恺

    美术与人生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例如春花的美能使人心兴奋,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大家懒洋洋地。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

  •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rdquo;&ldquo;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rdquo;&ldquo;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 無趣老人語錄序·无趣如空

    夫祖道不可絕繼,風穴於法堂痛哭克家之子難逢、仰山自記再來,莫不以諸佛慧命為懷,度生為急務者也。所以師子有罹難之憂,預傳衣法;達磨忍服毒之苦,得嗣方休。是皆深體祖佛授受之意矣!唯我無趣老人,幼專魯誥,壯博禪宗,道聞雞鳴而悟

  • 曹子建集·曹植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

  •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佚名

    简称《文昌大洞仙经》。道教书。为《大洞真经》之南宋传本,乃扶乩降笔,世称蜀本或梓潼文昌经本。凡五卷。卷一、二述文昌帝君之经历、德行及此经之产生和要旨。卷三至卷五为元始天王所说“洞章”三十八章,取自《大洞

  • 博山篇·黄妙应

    《博山篇》是唐代由黄应妙编著而成。该书是形法派专论山龙的代表作,其深入辨析龙、砂、穴、水、明堂等风水要素的向背对人福禄造成重大影响。系中国古代风水勘舆书籍中很具权威性的名著,地理人子无不习之。

  •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梁录失译。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请虚空藏菩萨哀求于佛,佛现神力,七佛于空中各说一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