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风雅翼卷十二

元 刘履 编

选诗续编二

唐诗二

杜工部诗三十七首

杜甫开元未下第逰齐赵天宝中献三赋授右衞率府功曹遭禄山乱防贼中亡走谒肃宗拜左拾遗寻以直言失官流离秦蜀间后依剑南节度使严武表为防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几受害旋客荆楚竟以寓卒其涉歴艰虞无所不备故其为诗徃徃忧国伤时陈事切实世号诗史况又学博才赡兼得古今体裁元稹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今取其古体録之而篇数倍于诸家焉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境土开边一何多弃絶父母恩吞声行负戈交河在伊州西七十里

出门日已逺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徒下反】青丝捷下【去声】万仞冈俯身试塞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膓断声心绪乱【一作错非舌语】已乆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呜咽水所谓陇头水也 论者谓子美古诗学建安是矣然未免有时而离去如此篇水赤刃伤手欲轻膓断声两语已微露痕迹而未甚相逺读者详之

送徒既有长【辰两反】逺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怨嗔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防两诀絶不复同苦辛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倐忽数百羣我姑为奴仆几时树功勲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刘湏溪曰用谚语或自作谚语皆可】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茍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去声】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层水间已去汉月逺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单于防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其名王归击颈受辕门潜身备行【户郎反】列一胜何足论从军十余年能无分寸功众人归茍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闘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志四海安可辞固穷闘争谓争功者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占【去声别本作召误】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占募已见补注鲍照诗吴钩吴王剑名见吴越春秋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旂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霍去病汉武帝时为嫖姚校尉后为票骑将军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勲岂知英雄主出师旦长云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遂使貔虎士夺身勇所闻防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羣誓开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渔阳豪侠地击鼔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隅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道衢

舆台并贱臣左氏传云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主将谓安禄山时兼领范阳河东等三镇日益骄恣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跃马二十年恐孤明主恩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昬中夜问【去声】道归故里但空村恶名逺脱免穷老无儿孙此言禄山既反军中有不欲从逆而逃归者 出塞本汉乐府横吹曲名其词不传如王仲宣从军诗即其体也按仲宣诗五首不过颂美其主将曹公战伐之功词气卑謟无足观者若此前后诸篇则极叙其征夫离怨劳苦之情军中奋勇防画之态并与其目前所见意中欲言者而尽得之且以见夫主将位崇而气骄朝廷赏费之过厚是以或刺或闵可愤可伤殆有风雅之遗意岂但突将黄初而已防

潼闗吏

潼闗在华州华阴县禄山反诏哥舒翰守潼闗与贼战于桃林为贼所败暨收复长安増倄阨险此诗盖子美归京时过此有感而作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闗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闗吏倄闗还备胡要【邀同】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客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哀防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闗将慎勿学哥舒

草草劳瘁貌诗云劳人草草格列木为栅所以战闘者桃林潼闗地名

石壕吏

石壕蔡梦弼曰属邠州宜保县昔大王筑城壕于此以御北狄或云陜东城即石淆也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叶如延反】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叶丘虞反】吏呼【去声】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叶去声】聼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叶须伦反】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乆语声絶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涂独与老翁别

投谓托防也语声絶则老妇已从吏去可知故天明子美独与老翁别耳 此诗唯捉人及更无人两语虽若鄙浅仍不害其篇终之美且与新安篇肥男瘦男以下至眼枯见骨天地无情一节去古絶逺者自不侔矣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傍结髪为妻子【当作夫妻】席不暖君牀暮婚晨告别无乃太怱忙君行虽不逺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臧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徃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户郎反】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乆致罗裳罗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礼女嫁三月庙见始成妇今暮婚晨别故曰末分明夫之父曰嫜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髄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熟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飡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寛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时迟迥竟长欢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荳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肺

肃宗乾元初命郭子仪防九节度师讨安庆绪于邺城三年王师溃时史思明杀庆绪转防河南河北故杏园土门皆严备以待蔡梦弼曰二处皆长安地去京城七十里 愚按三吏三别似出一时之笔若此篇牙齿存骨髓干两语亦与眼枯见骨同一鄙俚借使建安乐中容或有之终非雅韵特以其全篇可取者多故存之大抵此数篇用意太迫切而乏简逺之度然其情词周至诵之终篇不厌譬若书典谟之后而后有盘周诰盖至此时风气变移既乆而自不能不如此耳

无家别

心冥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在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竪毛怒我啼四隣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防鸟恋本根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鉏日暮还灌畦县令知我至召令习皷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逺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逺近理亦齐永痡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佳皆衣咍四声古佳通灰下俱仿此】朱光彻扉地欝蒸何由开上苍乆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昼热死池鱼涸其涯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至今大河北尽作虎与豺浩荡思幽蓟王师安在防对食不能飡我心殊未谐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中街谓黄道也冗散也光武诏云流冗道路幽蓟属范阳郡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是时反防河北诸郡结末思贞观诸子以见朝廷之无人材也二叹亦必一时所作惟上苍乆无雷无乃号令乖两语不类然篇中微意正在于此亦不可无也

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疎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纎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刀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鸣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道兴九首

朔风飘胡鴈惨澹滞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凄更碧北里富薫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隣客九月犹絺绤长陵鋭头儿出猎待明发骍弓金爪镝白马蹴防雪未知所驰遂但见暮光灭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秦将白起长陵人头小而鋭

漆以用而割膏以明自煎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府中罗旧尹沙道尚依然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故事凡拜相府县戴沙填路自宫城至其第名沙堤此言诸旧尹之为逺辅者尚皆无恙唯萧至忠记附太平公主权势以事被诛为可怜也

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户作反】送者各有死不烦美其强君若束缚去亦得归山冈吴志诸葛恪传孙防杀恪以韦席裹其身投于长陵石子冈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木丛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帐望但烽火戎车满要冲生涯能几何常在覊旅中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防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路欲出畏虎狼仰视云中鴈禽鸟迹有行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送客东郊道遨逰防南山烟尘阻长河树羽成臯间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丈夫贵壮徤参戚非朱顔

成臯洛阳地名

下马苦战塲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土黄叶队我前朽骨穴蚁又为蘲草纒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亷颇将三军同晏眠

亷颇赵之良将

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降虏东学胡壮徤尽不留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突道路愿车甲兵休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为谋

马邑唐覊縻州在秦成二州山谷间降虏谓回纥助顺收复京师送进收东都也邺中事时两京虽收复而禄山之子庆绪据邺城王师围之不克而溃茅土谓受封侯土也载驱小雅皇皇者华之词盖刺朝廷不能遣使以咨访之也

述古三首

赤骥项长缨非无万里姿悲鸣唳至地为问驭者谁鳯凰从天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古者君臣合可以理物惟贤士识定分进退固其宜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农人望岁稔相率除蓬蒿所务糓为本邪赢无乃劳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赢贾获利邪赢见西京赋谓相欺取而有余利也十六相舜所举八元八凯也见左氏传商鞅相秦废井田开阡陌专务利国

汉光得天下祚永固有开岂惟高祖圣功自萧曹来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材吾慕冦邓勲济时信良防耿贾亦宗臣羽翼共徘徊休运终四百图畵在云台

此篇盖以讽肃宗虽曰中兴惜无驾驭英豪之防如光武之能用防邓耿贾也 昌黎韩文公有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愚按二公诗虽齐名而趣各不同盖太白出于天资子美得于学问太白志尚纵横时有侠气子美抱负经济自比稷契观此述古三篇则子美胷中所蕴槩可见矣此其学问之功有不容掩者岂太白所能企及哉然则学诗者不可徒恃其才美固当逊志而有得也

赤谷

此下系秦蜀纪行

天寒霜雪繁逰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逈烟火无由追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寒硖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絶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泝防増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石龛

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天寒昏无日山逺道路迷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尽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

梁指汴州齐指山东皆安史兵乱所在禄山之乱所领皆渔阳骑

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逰子去日长层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防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自古有覊旅我何苦悲伤

杜倄可曰桑榆之景理无逺照以喻明皇以大上皇居西内也初月众星喻肃宗即位未乆而史思明之徒尚在也

 

风雅翼卷十二

猜你喜欢
  陈若水·唐圭璋
  ●卷一·尤袤
  第二十七出 惊焰·李渔
  第九出 心归·李渔
  卷十五·纪事六·冯金伯
  第十三出 争馆·周履靖
  第四折·乔吉
  传序碑铭·黄希
  西岩集·翁卷
  卷十二·王奕清
  卷九十四·朱彝尊
  卷十三·佚名
  卷三十二·乾隆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跋·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戴翼·唐圭璋

      翼字汝谐,自号凤池,闽县人。喜定十六年(1223)进士。摄南康军,知邕州。   水调歌头   寿陈仓使   某共审:瑞启福星,祥开诞月。江左两三年   兵火,暂烦一出于虚危;部内几万户生灵,喜遇再来之父子。欢均列郡,喜溢崇台。

  • 卷二十六·阮阅

      ●卷二十六·节候门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敕(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霄(宵),曲燕近臣。命左丞王安中、中书侍郎冯熙载为诗以进。安中云:“上帝通明阙,神霄广爱天。九光环日月,五色丽云烟。紫袖开三极,琼

  • ●序?曲论目录·臧懋循

    元曲选序 序二 天台陶九成论曲 黄钟宫三十三章  正宫五十四章  仙吕宫六十一章  中吕宫七十三章  南吕宫三十九章  双调一百三十三章  商调五十章  越调三十八章  大石调三十五章  燕南芝庵论曲

  • 致梁实秋顾一樵·闻一多

    实秋、一樵:大江前途之发展,有赖于本年中之活动者甚多。本年东部年会中之活动不但可以宣传国家主义,而且可以宣传大江会。大概添加会员,在年会前,很有限。年会中大江政策若能实现,定有同志的愿来参加我们的阵列。然后会员增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坐啸人事闲,佳游野情发。 山门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寻猿狖居,水戏鼋鼍穴。 朔风吹飞雁,芳草亦云歇。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明僮合録》·张次溪

    (清)余不钓徒、殿春生 撰●目录《明僮合録》序《明僮小録》序《明僮小録》题辞明僮小録《明僮续録》序《明僮续録》题辞明僮续録《明僮续録》跋《明僮合録》跋●《明僮合録》序夫数廿四番花风,爰着羣芳之谱;洒十八部法雨,

  • 列传第十七 李贤 弟远·令狐德棻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父,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弟着勋,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三月丙辰朔南京吏部等衙门考察御史黄正色太仆寺丞赵卿高维崧郎中张问达喻应台主事江东岷等俱罢职司业余梦麟等吏部郎中王永宁等俱降调有差○云南罗次县学舍新设礼部覆请设官铸印从之○以翰林院编修林承芳

  • 经幄管见卷三·曹彦约

    (宋)曺彦约 撰寳庆二年二月初二日入讲筵同侍讲王塈待对是日仍读任宰职篇 景徳初北道用兵毎邉奏至凡军旅之事多先送中书上谓毕士安冦凖曰此皆欲卿等先知中书总文武大政枢宻院虽专军机然大事须本中书顷来李沆徃徃别具机

  • 卷三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平凖书第八 【集解駰案汉书百官表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凖令索隐

  • 曹华传·刘昫

    曹华,宋州楚丘人,在宣武军任职为牙校。贞元末,吴少诚叛乱,宣武军因曹华骁勇果断有智谋,任用他为襄城守将。蔡州贼人攻襄城,曹华屡屡将其击败,德宗特赐予旗甲。元和九年(814),因功授宁州刺史,未及赴任而吴元济叛乱,朝廷命河阳主

  • 左良玉传·张廷玉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早年曾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1628),宁远城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良玉因为此事丢官回了家乡。后来恢复了官职。总理马世龙让他跟随游击将军曹文诏前去援助玉田、丰润两地,接连攻战了洪

  • 卷四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职官志四职官【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国子监 钦天监 内务府】光禄寺光禄寺卿满洲一人【从三品】少卿满洲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

  • 周书·武成·佚名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

  • 卷九 释鱼第十六·邢昺

    [疏]“释鱼第十六”。○释曰:案《说文》云:“鱼,水虫也。”此第释其见于经传者,是以不尽载鱼名。至于龟、蛇、贝、鳖之类,以其皆有鳞甲,亦鱼之类,故总曰释鱼也。鲤(今赤鲤鱼。)[疏]“鲤”。○释曰:今赤鲤鱼也。《诗》云:“岂其食

  • 十指第十二·苏舆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擊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舉事變見有重焉,一指也。見事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強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三·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菩萨堪任摧压于身。谓若菩萨或遇身分欲断坏时。菩萨应当依法观察余诸众生。又若有具善巧方便菩萨。即能修行圆满六波罗蜜。何等行相是

  • 卷第十·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十侍者 行导 编书问与公路黄孝廉(讳一铎)有身则苦生生老病死乃人人所同有者人命无常促於呼吸百年亦易竟也况刹那刹那念念生灭无刻不处生死中而不自猛省盖为无明所覆世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