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工部诗话选》

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藤王亭子"粉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与"自"两字,则余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独雍容闲肆,出于自然,略不见其用力处。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狭隘,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言中其节,凡字皆可用也。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雨细著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氵念,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至"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则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体矣。七言难于气象雄伟,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悲声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

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以是为序。余尝戏谓学子,言老杜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波浪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僻柴门回,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若有解者,当与渠同参。

〔摘自宋叶少蕴《石林诗话》〕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摘自宋司马温公《续诗话》〕

孟嘉帽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尔。

〔摘自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余顷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恍然如己语也。又尝独行山谷间,古木夹道交阴,惟闻子规相应木间,乃知"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之为佳句也。又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观二人洗马于溪中,曰此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者也。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始知其妙。作诗正要写所见耳,不必过为奇险也。

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余读太史公天官书"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注:不知在哪断句,存疑〕",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

〔以上摘自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古之作者,初无意于造语,所谓因事以陈词。如杜子美北征一篇,直纪行役尔,忽云"或红如丹砂,或黑如沾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此类是也。文章只如人作家书乃是。

〔以上摘自宋强幼安《唐子西文录》〕

老杜不可议论,亦不必称赞,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记也。如唐太宗,相者如是之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而老杜诗云:"真气惊户牖",可谓简而尽。又经昭陵诗曰:"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辞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太宗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

老杜衡州诗云:"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此语甚悲。昔蒯通读乐毅传而涕泣,后人亦当味此而泣者也。

齐梁间乐府词云:"护昔加穷裤,防闲托守宫。今日牛羊上邱陇,当时近前面发红。"老杜作丽人行云:"赐名大国虢与秦。"其卒曰:"慎勿近前丞相嗔。"虢国秦国何预国忠事,而近前即嗔耶?东坡言老杜似司马迁,盖深知之。

〔以上摘自宋许《彦周诗话》〕

予读杜诗云:"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功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叹其含蓄如此;及云:"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则又骇其奋迅也。 "草深迷市井,地僻〖女赖〗衣裳""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爱其清旷如此;及云:"退朝花底散,规院都边迷" "君随丞相后,我住日华东",则又怪其华艳也。"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曩空苦羞涩,留得一钱看",嗟其穷愁如此;及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笑时花近靥,舞罢锦缠头",则又疑其侈丽也。至读"识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则又见其发扬而蹈厉矣。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 ,则又得其雄深而雅健矣。"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虽乏谏争姿,恐君有遗失",则又知其许国而爱君也。"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 ,则知其伤时而忧民也。"未闻夏周衰,中自诛褒妲" "堂堂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斯则隐恶扬善而春秋之义耳。"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天下守太白,伫立更搔首",斯则忧深思远而诗人之旨耳。至于"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乃神仙之致耶!" 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欲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乃佛乘之义耶!呜呼!有能窥其一二,便可名家,况深造而具体者乎!此予所以稚齿服膺,华顶未至也。

陈无已先生语余曰:"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象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余曰:"如何等是?"曰:"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叙述功德,反复外意,事核而理长;阆中歌,辞致峭丽,语脉新奇,句清而体好,兹非立格之妙乎?江汉诗,言乾坤之大,腐儒无所寄其声;缚鸡行,言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兹非命意之深乎?赠蔡希鲁诗云:"身轻一鸟过",力在一"过"字;徐步诗云:"蕊粉上蜂须",功在一"上"字,兹非用之精乎?学者,体其格,高其意,炼其字,则自然有合矣,何必规规然仿象之乎?"

〔以上摘自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

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如"感时花溅泪"是也,故作诗多用一"自"字。田父泥饮诗云:"步屣随春风,村村自花柳",遣怀诗云:"愁云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忆弟诗云:"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日暮诗云:"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国",腾王亭子诗云:"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言人情对境,自有悲喜,而初不能累无情之物也。

近时论诗者,皆谓偶对不切则失之麓,太切则失之俗,如江西诗社所作,虑失之俗也,则往往不甚对,是亦一偏之见尔。老杜江陵诗云:"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秦州诗云:"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竖子至云:"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如此之类,可谓对偶太切矣,又何俗乎?如" 鸡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之类,虽对不求太切,而未尝失格律也。学诗者当审此。

陈去非尝为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扌然断数茎须""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之类是也,故造语皆工,得句皆奇。但韵格不高,故不能参少陵逸步。后之学诗者,倘或能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步骤中,此连胸之术也。

诗人赞美同志诗篇之善,多比珠玑碧玉锦绣花草之类。至杜子美则肯作此陈腐语邪?寄岑参诗云:"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许十一诵诗云:"精微穿溟氵幸,飞动摧霹雳",赠庐琚诗曰:"藻翰惟牵率,湖山合动摇",赠郑谏议诗云:"豪毛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高适诗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寄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皆惊人语也。视余子,其神芝之与腐菌哉?

杜子美云:"为人性僻求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是凡子美胸中流出者,无非惊人之语矣。读其集者,当知此言不妄。

〔以上摘自宋葛立力《韵语阳秋》〕

猜你喜欢
  吴儆·唐圭璋
  王安中·唐圭璋
  ◆袁检阅士元(书林外集)·顾嗣立
  一·郁达夫
  第一出 家门大意·王世贞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杨慎
  《词综》(卷三)·朱彝尊
  提要·常建
  尊前集·佚名
  提要·蓝智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闻一多
  安阳集补钞·吴之振
  卷五十三·吴之振
  卷八十三·陈元龙
  后集卷七·蔡正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监丞旅(安雅堂集)·顾嗣立

    旅字众仲,兴化莆田人。幼孤,笃志于学,以荐为闽海儒学官。御史中丞马祖常一见奇之,谓曰:「子馆阁器也,胡留滞于此?」因勉游京师。侍讲学士虞集见所为文,慨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即延至馆中,朝夕相讲习,与祖常交

  • 卷四百四十六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八月癸巳盡是月丁未   八月癸巳朔,戶部言:「歸明人所給田,如有妨礙及瘠薄不可耕佃,乞官為驗實別給。」從之。   甲午,詔權侍郎并日參。   詔戶部員外郎穆衍往熙河蘭岷路代孫路措置弓箭手土田。(張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四、社会出现贫富差别的原因·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土田尽为富户所收,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等语。自古贫富不齐,乃物之情也。凡人能勤俭节省,积累成家,则贫者可富;若游惰侈汰,耗散败业,则富者亦贫。富户之收并田产,实由贫民之自致窘迫,售其

  • 卷十一外廷线索纪略·刘若愚

    天启四年三月十九日,科臣传魁参汪文言,既逮诏狱,罪不可测,计无所出。至五月二十九日,宪臣杨涟参逆贤二十四罪之疏上矣。奉圣夫人客氏者,先帝之乳媪也,久与逆贤私。司礼监掌印王体乾柔佞贪狠,实党附逆贤之元凶戎首,贼害椒绅之

  • 卷七十九·国朝·蒋一葵

    【刘三吾】 〔名如利、,三吾,其字也,别号坦坦斋,以字行,系出宋楚国公之裔。世为茶陵人。元末,为永平教谕。洪武初,以文学应辟。〕 刘井孙,三吾伯兄也。元至顺,历建、徽、瑞三路推官,转宁国路,贼攻宁国,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纪昀

    列传宋 【四十三】○宋四十三范仲淹【纯佑 纯礼纯粹】 范纯仁【正平】范仲淹范纯仁△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父墉从钱俶归京师后为武寍军掌书记 【宋史本传 不载仲

  • 一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刘墉等阅看书籍无庸来滦等事致留京王大臣函·佚名

    一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刘墉等阅看书籍无庸来滦等事致留京王大臣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启者:本日奏到各折内有接奉筹办米麦训谕覆奏一折,此事前寄信内已奉有不必再行具奏之谕,此时若仍行覆奏,转似烦渎,是以公同商酌

  •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佚名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大学士英<廉>、侍郎诺<穆亲>,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奉上谕:闵鹗元奏,查办王仲儒《西斋集》,先据伊曾孙王度于二

  • 六七、吴起传左氏春秋考(附铎椒考)·钱穆

    《汉书 艺文志》六艺《春秋》类,有《左氏传》三十卷。自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左邱明。左邱明受经孔子,而传《春秋》。魏晋以来儒者无异议。至唐赵匡、啖助,始谓左氏非邱明。宋后诸儒,相继并起。其著者如

  • 第六十四章 急转直下的内战·李宗仁

    一当我于副总统任内,在南京闲住期间,内战却急转直下,终于不可收拾。 内战逆转的开端,正如众所周知,始于东北。国军在东北的失策,前已约略说过。至于东北军事受挫经过的详情,将来史家自可秉其春秋之笔加以论述,我本人

  • 卷八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八王礼考朝仪明太祖洪武元年正月即皇帝位於南郊还御殿受朝贺先是吴元年十二月命左丞相李善长具登极仪善长率礼官奏即位日先告祀天地礼成即位於

  • 卷24·陈邦瞻

    真宗景德四年四月,皇后郭氏崩,谥曰庄穆。大中祥符三年四月甲戌,皇子受益生,后宫李氏所诞也。李氏,杭州人,初入宫,侍刘德妃,庄重寡言,帝命为司寝。既有娠,从帝临砌台,玉钗坠,帝私卜钗完当生男子,左右取钗以进,如故,已而果举子。刘德妃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孔子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会

  • 佛说法身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于大众中以微妙音作如是言。诸佛如来有二种身。皆具河沙功德。何等为二。所谓化身法身。而化身者。示从父母所生。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以智

  • 第十三卷·佚名

    地狱品之九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雨缕鬘抖擞之处。是彼地狱第十一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邪见。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

  • 佛祖统纪叙·志磐

    佛祖统纪叙志磐法师佛祖统纪一书历序。从上诸祖授受渊源支分派别。亦如一花五叶。传衣受记历历分明。自是天台一家眷属。又广之以华藏世界天宫地狱诸图。莲社诸贤往生僧尼其于法运通塞尤惓惓三致意焉。用心良亦勤矣。

  • 古今滑稽联话·范左青

    范左青著,琴石山人校,1册。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会文堂书局初版,排印本,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已出16版。诗词联对,文章小道,余自幼喜之特甚。忆龆时夏日纳凉,有族长口述古人巧对数则,余喜而笔之,族长嘉之,乃为更诵谐联数则

  • 春秋世族谱·陈厚耀

    一卷。清陈厚耀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为《周世次图》,后附周王室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