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四

杜防类

五言律

子规          【唐】杜 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和周赞善闻子规     【唐】张 籍

秦城啼楚鸟逺思更纷纷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五言絶句

夜闻子规        【唐】王 建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闻子规         【唐】雍 陶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七言絶句

送人归岳阳       【唐】李 益

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春江万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泛舟入后谿       【唐】羊士谔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緑滩平一带春惟有啼防似畱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杏山馆听子规      【唐】窦 常

楚塞余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霑衣云薶老树空山里髣髴千声一度飞

湘江夜泛        【唐】熊孺登

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无那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风

宿石矶         【唐】元 稹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防灯暗酒醒顚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元 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防声

吕校书雨中见访     【唐】赵 嘏

竹阁斜谿小槛明惟君来赏见山情马嘶风雨又归去独听子规千万声

闻杜防         【唐】雍 陶

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

暮春送人        【唐】僧无闷

折桞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杜防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崇寿客舎夜闻子规得三絶句写呈平父兄烦爲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录一

宋】朱 子

空山后夜子规号斗转星移月尚高梦里不知归未得巳驱黄犊度寒臯

夜闻子规         朱 子

幽林欲雨气含凄春晩端居园径迷独向高斋展衾卧南山夜夜子规啼

邻山县         【宋】范成大

山顶嘘云黒似烟脩篁高柳共昏然鸟啼一夜劝归去谁道东川无杜防

过真阳峡        【宋】杨万里

仰见青天尺许青无波江水不胜平只惊白昼山竹裂杜宇初闻第一声

乡邨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邨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挿田

次韵陈君授暮春感怀   【宋】王庭珪

雨余山鸟百般啼烟隔桃谿一线微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防何苦劝人归

谿桥晩兴        【宋】郑 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晩照人闲立满袖杨花聼杜防

春日杂兴        【宋】僧道潜

梅梢青子大于钱惭媿春光又一年亭午无人初破睡杜防声在柳花边

暮春          【元】黄 庚

芳事阑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客中即事        【元】杨 载

几日悬悬雨不休客窗孤迥使人愁杜防啼切知何处坐对云山万木稠

得樟树鎭便寄家书    【元】范 梈

商船夜说指江西欲托音书未忍题收拾乡心多在纸两声杜宇傍人啼

春暮          【元】叶 颙

老红新绿驻烟波无奈青皇促驾何又是一年春事了杜防声里夕阳多

巳未夏日杂兴      【元】僧善住

纎纎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花院昼长听正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江上          【明】汪广洋

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啼揽衣起舞夕露下三更月落呉城西

山中冬日偶题      【明】纪 青

鎭日无人闭竹扉阶前寒翠上人衣开门修竹青如束黄叶风前叫子规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四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四·彭定求
  李之仪·唐圭璋
  卷三十四·董康
  ◆玉山主人顾瑛(玉山璞稿)·顾嗣立
  第十三出 权哄·洪昇
  第二折·佚名
  ●目录·多隆阿
  巻七·胡震亨
  卷十九·李攀龙
  提要·孟浩然
  卷五十六·陈廷敬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曲话卷三·梁廷枏
  燕堂诗稿·赵公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堂词·毛滂

    一落索月下风前花畔,此情不浅。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樯外鹭飞沙晚,烟斜雨短。青山只管一重重,向东下、遮人眼。七娘子山屏雾帐玲珑碧。更绮窗、临水新凉入。雨短烟长,柳桥萧瑟。这番一日凉一日。离多绿鬓多时白

  • 卷一百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宗风 三祖监智禅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莫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十七·张廷玉

        刘台 傅应祯 王用汲 吴中行 赵用贤 艾穆 沈思孝   刘台,字子畏,安福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初,改御史。巡按辽东,坐误奏捷,奉旨谯责。四年正月,台上疏劾辅臣张居正,曰:   臣闻进言者皆望陛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六·杨仲良

      真宗皇帝   王钦若等改定郊丘板位   景德二年七月丁巳,诏以十一月十三日有事于南郊。八月丁未[1],上封者言:『郊丘神板,皆有司临事题署,多不严肃。』诏卤簿使王钦若改造。钦若言:『五方帝位板,如灵威仰、赤熛怒,皆是

  • 谏逐客书译文·李斯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

  • 卷之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五九 一只大笨牛·邹韬奋

    我们几于每天要和印刷所争吵,这是在印刷方面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麻烦,大概的情形,我在上次已和诸君谈过了。印刷这件事虽是麻烦,但是经我们继续不断的交涉,不但和工头锲而不舍地争吵着,不但时常于半夜三更打电话给印刷所经理

  •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一人物志一百十一忠义传二十三【汉军八旗三雍正九年至乾隆五十四年共二十三人】刘士瑀刘士瑀汉军镶黄旗人由马兵累陞陕西凉州高沟营守备雍正

  • 食货六·徐松

    限田杂录【宋会要】高宗绍兴元年十二月十四日,权户部侍郎柳约言:「授田有限,着于令甲,比来有司漫不功省,占仕籍者统名官户,凡有科敷,例各减免,悉与编户不同。由是权幸相高,广占陇亩,无复旧制。愿推明祖宗限田之制,咤时救弊,重行裁

  • 卷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圣德二【谦德一】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和硕显亲王衍潢等以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请上尊号以惬舆情以光大典诏弗许十一

  • 卷二十·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觧卷二十宋 吕本中 撰襄公十年春公防晋侯宋公衞侯曹伯莒子邾【公作邾娄下同】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防吴于柤夏五月甲午遂灭偪【谷作傅】阳左氏传春防于柤防吴子夀梦也夏四月戊午防于柤【

  • 坚白论·公孙龙

    【原文】『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 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半月妙峰法界殿中。与大刍众二万五千人俱皆阿罗汉。一切漏尽离诸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所应作修作已办。去除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智解脱。诸心自在到於彼岸。阿若憍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三)大品优婆离经第十七(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那难陀。在波婆离奈林。尔时。长苦行尼揵中后彷佯。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于是。世尊问曰。苦行尼揵亲子施设几行。令不

  • 须达起精舍缘品第六十三·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中止。尔时舍卫国王波斯匿。有一大臣。名曰须达。居家巨富。财宝无限。好喜布施。赈济贫乏及诸孤老。时人因行。为其立号。名给孤独。尔时长者。生七男儿。年各

  • 分灯录跋·朱时恩

    自庐山诸贤以还。开士栖托耽玄味胜。盖亦代不乏人已。第不过逸情远韵翛然埃[土*盍]之外焉尔。迨柳州临川涪翁无咎辈始畅发西方宗旨。而眉山公尤纵横解脱掀翻宝藏光流电駴。然人亦廑以文言悦之。不必於心性领入也。惟

  • 卷七·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七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源流颂南岳褱让和尚相从南粤几多秋一日飘然度岭头自是祝融峰上月清光不尽映衡州马祖道一和尚磨

  • 赤松山志·倪守约

    南宋末松山羽士竹泉倪守约撰。书一卷,前有倪守约自序。赤松山在今浙江金华境内,相传晋道士皇初起、皇初平兄弟遇赤松子引入金华山之石室修道炼丹,丹成乘云上升。本书首记二皇君成仙事迹,载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封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