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明,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人,进士。曾随韦皋在剑南节度使幕中任职,历任洛阳主簿、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身世羁旅之思、悲欢离合之叹、常寄兴山水,内容较单调 
- 松  江  府       汉卞  崇卞崇,娄人。桓帝时,郡守薛固为法吏所诬,下廷尉,崇诣阙称冤。廷尉囚崇,楚毒备至,崇确然不挠,声枉弥厉。天子闻而奇之,乃赦固罪。(江南通志)       宋卫公佐卫公佐,字辅之,先世由汲县徙华亭。祖至,有文行 
- 李时勉,名懋,字以行,安福人。童年时期,曾在寒冬季节用棉被将脚裹起来塞进桶中,坚持读书。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学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后被授予刑部主事,又参与重修《实录》。书成后,改任翰林侍读。 
- 宰相三进拜三张士逊拜相制明道元年二月庚戌国家登用邦杰。缉熙政途。出则偃息而为藩。入则从容而论道。聿图旧望。再陟近司。推诚保德翊戴功臣、定国军节度、同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傅、持节同州诸军事、 
- 唐纪中宗皇帝 附武后纲 丁酉,十四年,春正月,帝在房州。纲 夏四月,周以王及善为内史。目 王及善已致仕,会契丹作乱,起为滑州刺史。太后召见,问以朝廷得失,及善陈治乱之要十余事。太后曰:“外州末事,此为根本,卿不可出。& 
- 刘子卷之九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贵速第四十三成务虽均,机速为上;庾谋成同,迟缓为下。何者?才能成功以速为贵,智能央谋以疾为奇也。善济事者若救火拯溺,明其谋者犹骥捷矢疾。今焚燃嫖室,则飞驰灌火;湍波漂人,必奔游拯之。游是水 
-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七    明 季本 撰郑郑国名本姬姓周厉王子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宣王封友于郑是为畿内咸林之地即今陜西西安府华州城北古郑城幽王无道友为司徒迁其民于虢桧之间死犬戎难其子武公定平王 
-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稽首無上良福田 三身二諦一乘衆 我今隨力造此論 爲法久住濟羣生.   覽諸師意我已淨 恐餘劣智未能通 爲令彼淨生勝德 故我略釋牟尼地。   論曰.佛地經者.具一切 
- 和上固辞,不得已时乃就坐。然明镜不疲於屡照,清流岂惮於风激?腾负虽则已知,众请固将难免,和上以无疑虑,此曰“当仁”。远法师重问曰:“禅师用心於三贤,十圣,四果人等,今在何位地?”和上答:“在满足十地 
- 颓[敲-高+口]敷般[敲-高+口]敷 頞吒般[敲-高+口]敷 鸠离敷 鸠离比敷 鸠罗鸠[卄/(日*鳥)]比敷 沙离莎[卄/(日*鳥)]波提敷 伊离敷 伊罗移敷 伊腊鳖敷若目痛咒七过即愈。佛说咒目经佛说咒目经(注音版)tui zhi fu 
-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三(冬字号)	甲子(汉后主延熙七年。魏正始五年。吴赤乌七年起)己巳(魏嘉平)辛未(吴大元)壬申(吴建兴)甲戌(魏正元。吴五凤)丙子(魏甘露。吴太平)戊寅(汉景耀。吴永安)庚辰(魏景元)甲申(魏咸熙。吴元 
-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住浙江嘉興府如如禪院語錄師於崇禎辛巳年十一月二十日,諸鄉紳孝廉文學等請開堂。師拈疏云:大眾者道符子從作家手中出來諸佛妙義。祖師骨髓盡在裏許,卻請維那對眾剖露。宣畢,指法座云: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咸 
- 兹因于地遍等得证第四禅的瑜伽者,当修瑜伽,成就所说的“修定而有神通的功德”的世间的诸神通,由于他修习这样的定而得证功德及更成坚固,且他既得具足那证得功德而成坚固的定的修习,则甚易成就于慧的修习,所以现在 
-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 
-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旧题宋庞元英撰。 《四库全书总目》云:庞元英为宰相籍子, 乃元丰中人。此书乃多叙南宋宁、理两朝事,相距百载,其伪殆不足攻。”《秘书省续四库书目》子部小说家类作四卷, 《四库总目》子部小说家类 
- 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有100卷,为唐代李延寿编著。书中所收录的内容从魏登国元年(386年)到隋义宁二年(618年),共记载了包括后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232年的历史。李延寿根据其父亲遗留下的编年旧稿 
- 全一卷。印度世友菩萨造,陈·真谛译。又作部异宗论。说一切有部论书之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内容叙述小乘二十部之分出及其教义。与异部宗轮论为同本异译。注释书有真谛之部执异论疏十卷。 
- 全一卷。清代弘储表,南潜评。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我国禅宗临济宗之法统,从释尊以下,至第六十九祖退翁弘储,历代单传之略传,各传并附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