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一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

住浙江嘉興府如如禪院語錄

師於崇禎辛巳年十一月二十日,諸鄉紳孝廉文學等請開堂。

師拈疏云:大眾者道符子從作家手中出來諸佛妙義。祖師骨髓盡在裏許,卻請維那對眾剖露。宣畢,指法座云: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咸登此座,提持法印,諸人還知麼?若也未知,為汝指點去也。遂陞拈香云:此一瓣香,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聖壽萬歲!萬歲!萬萬歲!伏願道超堯舜,德邁成康。睿筭等南山,至尊齊北極。次拈香云:奉為滿朝文武,天下官僚及本郡各位尊官、今辰請主、暨現前四眾人等,伏願祿位崇高,壽基永固,同明出世勝因,共證真常妙理。又拈香云:此一瓣香,一十五年撥草瞻風,東邊請益,西邊尋討,覓得些兒如貧人暴富,便有許多境界,末後撞著箇老作家,劈頭一棒,直得瓦解冰消。今日對眾拈出,爇向爐中,端為供養,已經六據大剎,現住明州天童堂上傳曹谿正脈。第三十四世密雲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斂衣敷坐,上首白椎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云:數載荒村藏我拙,夜圖一覺日三餐。今朝推上華王座,指出人人舊面顏。眾中還有舉一明三底衲僧麼?不妨出來互相激揚看。僧問:大冶▆金,聖凡不立,正當師資契合,未審如何分付?師云:也要你委悉。進云:恁麼則千年古令重拈出,萬派朝宗一脈來。師云:不妨伶俐。進云:滿院馨香誰不足?幾番徹底在長安。師云:好語多同?僧舉坐具云:謝師答話。師打云:不可放過。問:世尊出世,為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見性成佛。和尚出世,斬新條令一句作麼生道?師便打。進云:恁麼則今日重光靈鷲事,法音震處利群生。師云:讚歎有分。進云:聲前一句超調御,鼓腹謳歌樂太平。師復打。問:選佛場開,人天普集,學人有一句子舉似和尚,得麼?師云:合取狗口。僧喝,師便打。問:未結制前即不問,正當結制時如何?師云:行住坐臥在其中。進云:結制意旨蒙師指,還許學人單刀直入麼?師云:恐不是者手腳。僧喝。師云:果然。僧復喝,師便打。乃云:當陽顯露,迥絕週遮;覿面提持,頓超語路。苟能機先領略,立處皆真,言外知歸,頭頭合轍,便可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不離十字街頭、灰頭土面,十字街頭灰頭土面,不離孤峰頂上盤結草庵,從教出沒卷舒縱橫自在,直下坐斷報化佛頭,揭示頂門正眼,無一法不為妙用,無一物不是真乘,然後興慈運悲,廣作梯航,接引未悟,同登覺岸。秪如徹骨徹髓一句作麼生道?還委悉麼?巨靈抬手無多子,擘破華山千萬重。復舉:保壽開堂,三聖推出一僧,壽便打,聖云:恁麼為人,非但瞎卻者僧眼,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壽擲下拄杖,便歸方丈。師云:保壽雖則全提正令,有宗師作略檢點將來,未免龍頭蛇尾。若是山僧,待三聖道,非但瞎卻者僧眼,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即時擯出,為甚如此?諸人但曉逢強弱,惟有山僧棒硬人上首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小參。未舉念時早蹉過。纔擬心處即染污。個中消息少人知。不是英靈徒露布。到者裏。縱饒玄沙不出嶺。高亭不渡江。腳跟下早喫三十棒。況復三登九上一句千山。雖然若一向把住牢關。汝諸人向甚麼處摸索。不妨少垂方便。使汝得箇入處。豎拂子云。大眾還見麼。若也見得。文殊即汝。汝即文殊。山河大地萬象森羅。一一為汝發機。擊拂子云。還聞麼。如其聞得。觀音即汝。汝即觀音松聲鶴唳鵲噪鴉鳴。悉使返本歸源。只如山僧未舉拂子。諸人未見未聞已前。畢竟是箇甚麼。還委悉麼。知音不在頻頻舉。達者須教暗裏驚。

上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高地厚,海闊山深。向上一關,豈立主賓?東西南北,處處通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胸襟流出,著著皆親。拈拄杖云:欲識箇中端的旨,蟭螟一口吞乾坤。卓一卓,下座。

上堂。舉西天國王問波羅提尊者曰:我欲作佛,不知何者是佛?尊者曰:見性是佛。曰:師見性否?尊者曰:我見佛性。曰:性在何處?尊者曰:性在作用。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尊者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見。曰:於我有否?尊者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曰:若作用時,幾處出現?尊者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曰:八處佛性,當為我說。尊者曰:在胎曰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手捉持,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王聞是言,心即開悟。師召眾云:西天國王且置現前。大眾二六時中四威儀內,還是佛性耶?精魂耶?若也定當得出,可與西天國王同一開悟同一證入。其或未然,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上堂。一大藏教有奇特事,笑倒街頭趙十四。一大藏教無奇特事,鐵牛踏出虛空髓,澄澄剎海月孤圓,歷歷雲山盡流翠,子規啼血喚人歸,癡頑正被無明醉。道不離人人自離,寒山拾得槌胸背。靈山空費老婆心,少林直指阿誰會?大眾!且道那吒忿怒菩薩慈悲相去多少?豎拂子云:一點水墨,兩處成龍。

上堂。十五日已前,總有西來大意,諸佛玄機不得舉著。何故?過去已過去,十五日已後,雖是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花,亦不得道著。何故?未來猶未來。正當十五日,天是天,地是地,僧是僧,俗是俗,穿衣喫飯,運水搬柴,未嘗欠少一絲毫。為甚十箇有五雙?不知落處如如,不妨放開一線,使汝諸人得箇入路。豎拂子云:拂子

猜你喜欢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目錄·明雪
  维摩经义疏卷第四·吉藏
  黃檗隱元禪師語·隐元
  宗镜录卷第九十七·延寿
  卷第二十五(弥沙塞)·佚名
  佛说无量大慈教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卷·宝亮
  卷第十二·霁仑超永
  序·楚石梵琦
  佛说太子慕魄经·佚名
  云居简禅师·惠洪
  解脱道论 第十卷·佚名
  目录·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玄奘
  黔南会灯录卷第四·善一如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途穷·李渔

    〖雁鱼锦〗〖雁过声〗(生上)乱后寻亲脚步忙,悔临行未讯门何向?致身临户阈犹观望。怪爹行欠商量,盼孩儿为甚不遣使迎将?我不是生成的谢与王,做儿童走惯这乌衣巷,叫子提着父名,向他人讯访。我姚克承为寻继父星夜赶到省城,把买来的

  • 卷三·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三宜兴万树撰昭君怨【四十字 又名一?沙宴西园】 万俟雅言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

  • 宛陵羣英集巻十·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七言律】元施震仲寄朱理甫别后谁怜久索居寄书长恨便鸿无青山招隐思佳士白髪催人惜壮圗休羡羊何临海峤愿如朱陆防鹅湖肯来邂逅成清话不用郫筒满眼酤【原注理甫不嗜酒】赵由皦饯孔常轩馆木塔寺

  •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三韦应物咏玉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咏露珠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咏水精映物随顔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咏珊瑚绦树无花叶非石亦非

  • 卷八十三·志第五十九·河渠一·张廷玉

        ◎河渠一   ○黄河上   黄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宋熙宁中,始分趋东南,一合泗入淮,一合济入海。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元溃溢不时,至正中受害尤甚,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馀里。贾鲁为总制,导使南,汇淮入

  • ●卷十八·邵伯温

      伯温曾祖母张夫人遇祖母李夫人严甚,李夫人不能堪。一夕,欲自尽,梦神人令以玉箸食羹一杯,告曰:“无自尽,当生佳儿。”夫人信之。后夫人病瘦,医者既投药,又梦寝堂门之左右木瓜二株,左者俱已结,右者已枯,因为大父言。大父遽取药

  • 卷四十二·宋·蒋一葵

    【太祖匡胤】 〔居潜,与太宗及赵普游长安,遇陈抟,抟下骡大笑,左手握太祖,右手挽太宗,相从市饮,抟眦睨普甚久,徐曰:“也得也得。”普脚跛,偶坐席右,抟怒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辄据上次,可乎?”斥使居左。建隆庚申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三月癸巳朔长陵殿成奉安 仁孝皇后神位命赵王告祭 命都督梁福充总兵官往来湖广贵州镇守城池严饰兵备○戊戌○改刑部左侍郎金纯于礼部○庚子○升礼部左侍郎金纯为本部尚书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敬为指挥使

  • 卷之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别集下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八 宋 李幼武 纂集 岳飞 信国武穆王 字鹏举相州安阳人靖康初隶宗泽军转武翼郎建炎初上即位上书忤用事者夺官寻诣河北招讨司效用与王彦不

  •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二人物志七十二大臣传五十八【汉军镶黄旗四 范时崇 施世纶 施世骠 杨长春 高其倬郝玉麟 范时捷】范时崇范时崇汉军镶黄旗人大学士文程孙福建总督承谟子也承谟殉耿逆之难时崇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情性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礼所以制,乐所为作者,情与性也。昔儒旧生,着作篇章,莫不论说,莫能实定。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

  • 卷七十一·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禘禮祫禮士虞禮曰哀薦祫事【始虞謂之祫事者主欲其祫先祖】喪服曰都邑之士則知尊禰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始祖之所自出謂祭天也】周禮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

  • (十一)·钱穆

    《近思录》卷十一教学之道,凡二十一条。明道言:“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今按:教者必为学者留地步,且让学者自求,教者只开示门路,不烦多言。引其端,使学者自启自发。果学者愚无知,多言亦适以增惑。谢上蔡

  •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次下诸部真言。请召发遣供献加持并皆通用。阿难哆钵纳摩(二合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此是莲花宝藏真言。阿难哆商佉(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此是砗磲宝藏真言

  • 卷之三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云门澄禅师法嗣 湖州府苕溪指南明彻禅师 金华应氏子。年廿二。投古卓剃染。卓示万法归一话。令参久之。恨无所入。两断其指。徧参明宿

  • 针经指南·窦杰

    针灸著作。元窦杰 (1196—1280) 撰。不分卷次。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 (今属河北) 人。金末兵燹,离乡南走,遇名家授以医术,又受蔡州李浩 《铜人》 针法,遂精于医,尤善针灸。应元世祖忽必烈召聘任翰林侍讲学士

  •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