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熹

  熹字元晦,一字仲晦,世不徽州婺源人。家建阳之考亭。生于建炎四年(1130)。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宁宗朝,历官宝文阁待制。伪学禁起,落职奉祠。庆元六年(1200)卒,年七十一,后谥曰文。有晦庵词。

  浣溪沙

  次秀野酴醾韵

  压架年来雪作堆。

  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

  从教红白一时开。

  多情蜂蝶早飞来。

  菩萨蛮

  回文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又

  次圭父回文韵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鹧鸪天

  江槛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又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珮,渔父何劳笑独醒。

  又

  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

  献待郎,当发一笑

  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

  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南乡子

  次张安国韵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满江红

  刘知郡生朝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又

  次袁仲机韵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又

  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水调歌头

  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忆秦娥

  雪、梅二阕怀张敬夫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莺鹤。

  征车渺涉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又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

  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馀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青玉案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髮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猜你喜欢
  菊翁·唐圭璋
  提要·赵与虤
  解人颐 嘉言集·钱德苍
  第五十一回 说怀胎遂成话柄·陈端生
  第一折·佚名
  第一折·马致远
  巻二十六·李攀龙
  卷二十九·朱彝尊
  卷三十 茕斋碑文七篇·李白
  卷三十六·郭元釪
  卷五百十·佚名
  卷七十九·徐倬
  淳熙稿卷五·赵蕃
  ●序·沈泰
  玉山璞稿·顾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一诸相上张郓王通古【一首 补】补金史张通古字乐之易州易县人读书过目不忘该综经史善属文辽天庆二年进士第补枢密院令史丁父忧起复恳辞不获因遁去屏居兴平太祖定燕京割以与宋宋人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张廷玉

        李贤 吕原 岳正 彭时 商辂 刘定之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奉命察蝗灾于河津,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   正统初,言:“塞外降人居京师者盈万,指挥使月俸三十五石,实

  • 通鉴续编卷四·陈桱

    【己夘】宋太宗皇帝太平兴国四年【辽干亨元年○是嵗宋灭北汉混一中原】春正月潘美帅师侵汉【帝议伐汉曹彬曰以国家兵甲精鋭翦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帝意遂决乃以潘美为北路都招讨使帅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米信田重进

  •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下·佚名

    宋孝宗二乙酉乾道元年春正月辛亥朔,车驾诣圆坛行礼,端诚殿受贺毕,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钱端礼等同班奏事于后幄。上宣谕曰:『宿斋日大雪,及飨京灵、太庙、圜丘,幸得晴霁礼成。』端礼等奏曰:『斯实陛下诚意格天。』端礼等退

  • 第四十七回 战垓下项王被围 歌楚帐虞姬殉节·黄士衡

    话说汉王因和议成就,项王已归,亦欲罢兵西回关中。张良、陈乎一同谏道:“现在天下土地我已得了三分之二,又有燕、齐、赵诸国皆来归服,势力正强。项王兵少粮尽,穷乏无助,此乃天亡楚国之时!不趁此时进兵剿灭,任其回去,真无异养虎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八·佚名

    嘉靖五年九月辛巳朔○癸未夜火星犯太微西垣上将星○甲申孝恭章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都督同知夏助祭景陵○乙酉授行人魏有本知县王重贤张惟恕熊爵吴大本张璠陈贵廖自显陈邦敷俱试监察御史重贤浙江道有本云南道惟恕江

  • 卷之二百七·佚名

    成化十六年九月戊寅朔○己卯命山西分守代州都指挥同知支玉充右参将时兵部奏玉兼督鴈门宁武偏头三关守备若不假以参将职名则于同列都指挥难以号令济事故有是命○命湖广行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吕钟臧廉还理司事都指挥佥事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年三月乙未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伏羗伯毛国器祭 裕陵○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王国辞免考满升职不允○御史乔允升言河南巡按论周府承奉徐进荼毒宗民罪恶盈楮已两月矣未见施行御史奉尺一之诏为 皇上锄强植弱而法不

  • 卷之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秦并巴蜀史记惠文王后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

  • 二、乡村的基督教·林语堂

    我已说过,我父亲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但是一个迥非寻常的。他最好的德性乃是他极爱他的教友。他之所以爱众人并不是以此为对上帝应尽之责,他只是真心真情的爱他们,因为他自己也是由穷家出身的。我在这简略的自传之中也不肯

  • 梁御传·令狐德棻

    梁御字善通,祖先是安定人,后来在北部边境当官,于是在武川安家,改姓纥豆陵氏。高祖父俟力提,曾随魏太祖征战,官至扬武将军,封定阳侯。梁御从小爱好学习,举止安详文雅,年纪大一点后,又喜欢骑马射箭。尔朱天光西征时,了解梁御有志气

  • 刘文静传·欧阳修

    刘文静字肇仁,他自称远祖是彭城人,而世代居住于京兆府武功县。其父刘韶,任隋官时战死,赠予仪同三司之爵。刘文静因是死难官员之子,承袭其父仪同三司之爵。他为人倜傥而有权谋。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和晋阳宫监裴寂相友善。

  •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司马光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

  •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吾告于阎浮提中善男子善女人。吾自生阎浮。为大慈父教化众生。轮回世间。经今无始旷劫分身万亿。救度众生。为见阎浮提众生多造恶业。不信佛法。恶业者多。吾不忍见。吾身便入涅槃。舍利形像遍于阎浮。引化众生。以后

  • 燕台再游录·柳得恭

    《滦阳录》 另名《热河纪行诗注》,是朝鲜正祖14年(清乾隆55年,1790年),柳得恭随同参加乾隆帝八旬万寿节的进贺使前往热河与燕京时,留下的诗篇和纪行记录。《燕台再游录》是此后十多年后的顺祖1年(清嘉庆6年,1801),作为朝鲜使

  • 敦煌悬泉汉简·佚名

    敦煌悬泉汉简,1990—1992年出土于甘肃敦煌甜水井东南3千米处的汉代悬泉置遗址。共获有字简牍23000余枚。简文内容可分为七类:一、 邮置、邮置道里、邮书;二、 过所与乘传;三、 诏书与官府文书;四、 律、令、品及司法文

  • 众经目录·静泰

    五卷。唐代静泰撰。又称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静泰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乃增补隋代彦琮等所撰之众经目录而成。本书虽大部分同于彦琮录,然阙本中新访得二十部,二十一卷,并增加玄奘前后新翻之七十五部,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