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乡村的基督教

我已说过,我父亲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但是一个迥非寻常的。他最好的德性乃是他极爱他的教友。他之所以爱众人并不是以此为对上帝应尽之责,他只是真心真情的爱他们,因为他自己也是由穷家出身的。我在这简略的自传之中也不肯不说出这句话,因为我以为是十分重要的。有些生长于都市而自号为普罗作家者尝批评我,说我不懂得平民的生活,只因在我的文章里面常说及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之故,不禁令我发笑;在他们看来,好像清风明月乃是资本家有闲阶级的专利品。可是先祖母原是一个农家妇,膂力甚强,尝以一枝竹竿击败十余男子汉,而将他们驱出村外。我父亲呢,他在童时曾做过卖糖饵的小贩,曾到牢狱中卖米,又曾卖过竹笋。他深晓得肩挑重担的滋味,他常常告诉我们这些故事,尤其是受佣于一个没有慈悲心的雇主之下的经验,好作我们后生小子务须行善的教训。因这缘故,他对于穷人常表同情。甚至在年老之时,他有一次路见不平要同一个抽税的人几乎打起来。因为有一老头儿费了三天工夫到山斩了一担柴,足足跑了廿里路,而到墟场只要卖二百文铜钱,而那抽税者竟要勒索他一百廿文。我母亲也是一个最简朴不过的妇人,她虽然因是牧师的妻子而在村里有很高的地位。可是她绝不晓得摆架子是甚么一回事的。她常常同农人和樵夫们极开心的谈话。这也是我父亲的习惯。他两口子常常邀请他们到家里喝茶,或吃中饭,我们相处都是根据极为友善的和完全平等的原则。

在内地农村里当牧师,无异是群羊的牧人,其工作甚饶意义。我父亲不仅是讲坛上的宣教者,而且是村民争执中的排难解纷者,民刑讼事中的律师,和村民家庭生活中大小事务之帮闲的人。他常常不断的为人做媒;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令鳏夫寡妇成婚,如果不是在本村礼拜堂中,就是远在百里外的教堂中。在礼拜堂的教友心中,他很神秘的施行佛教僧人的作用。据村民陋习,凡有失足掉下野外毛厕里的,必须请一僧人为其换套新衣服,改换一条新的红绳为其打辫子,又由僧人给他一碗汤面吃,如此可以逢凶化吉。有一天,我们教会里有一个小童掉在毛厕里,因为我父亲要取僧人的地位而代之,所以他便要替他打红绳辫子,而我母亲又给他做了一碗汤面。我不相信我父亲所传给那些农民的基督教和他们男男女女一向所信奉的佛教有甚么分别,我不知道他的神学立场究竟是怎样,但是他的一片诚心,确无问题,——只须听听他晚上祷告的声音言辞便可信了。然而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为情势所逼,要宣传独一种的宗教而为农民所能明白的。这位基督教的上帝,犹如随便那一所寺庙中的佛爷,是可以治病、赐福,而尤为重要的乃是可以赐给人家许多男孩的。他常对教友们指出好些基督徒虽受人逼害,但结果是财运亨通而且子媳繁多的。在村民之信教者看来,如果基督教没有这些效力,简直全无意义的了。又有不少的信徒是来到治外法权的藩篱影子底下而求保护的。今日我已能了解有些反基督教者对于我们的仇恨了,然而在那时却不明白。

有一个在我生命中影响绝大决定命运的人物——那就是一个外国教士YoungJ.Allen。他自己不知道他的著作对于我全家的人有何影响。我在早年知道他的中国名字叫作林乐知——似与我们同姓本家,直至近年,我才知道他的本名。大概他是居于苏州的一个教士,主编一个基督教周刊——《通问报》,兼与华人助手蔡尔康翻译了好几种书籍。我父亲因受了范礼文牧师(Rev.W.L.Warnshuis)的影响而得初识所谓"新学",由是追求新知识之心至为热烈。林乐知先生的《通问报》,报费每年一元,独为吾父之财力所能定阅的,而范礼文牧师与吾父最友善,将其所能得到的"新学"书籍尽量介绍。他藉林乐知的著作而对于西方及西洋的一切东西皆极为热心,甚至深心钦羡英国维多利亚后期的光荣,复因而决心要他的儿子个个读英文和得受西洋教育。我想他对于一切新东西和全世界之好奇之心和诧异之情,当不在我个人之下。

一日,他在那周刊上看见一个上海女子所写的一篇论说。他放下周刊,叹一口气,说:"哦,我怎能够得着一个这样的媳妇呢!"他忘记他原来有一个一样聪明而苦心求得新教育的亲生女儿呢。只是他因经济支绌,又要几个男孩得受高等教育,也是莫可奈何,这我也不能埋怨他啊。令他自己的女儿不能受大学教育,是他一生最痛心的大憾事。这是做父亲的才能明白。我还记得当他变卖我们在漳州最后的一座小房子,以供给我哥哥入圣约翰大学之时,他泪流满面。在那时,送一个儿子到上海入大学读书,实为厦门人所罕见的事,这可显出他极热的心肠和远大的眼光了。而在一个牧师,每月受薪仅得十六至二十元(只是我如今给家中仆人或厨子的工金),更是难之又难了。然而领得一个学额,加以变卖旧产,却筹得送家兄入大学之最低额的学费了。后来家兄帮助我,而我又转而帮助我弟弟,这就是我们弟兄几人得受大学教育的机缘,然而各人尚须幸得领受学额才能过得去。

我由基督教各传教会所领受的恩惠可以不必说出来的了。我在厦门寻源书院所受的中学教育是免费的;照我所知,在那里历年的膳费也是免缴的。我欠教会学校一笔债,而教会学校(在厦门的)也欠我一笔债,即是不准我看中国戏剧。因为我在基督教的童年时代,站在戏台下或听盲人唱梁山伯祝英台恋爱故事,乃是一种罪孽。不过这笔债不能算是大的;他们究竟给我一个出身的机会,而我现在正图补救以前的损失,赶上我的信邪教的同胞,以求与他们同样识得中国的戏剧、音乐,和种种民间传说。到现在我关于北平戏剧的知识还有很大的缺憾。在拙著《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我已写出,当我在廿岁之前我知道古犹太国约书亚将军吹倒耶利哥城的故事,可是直至卅余岁才知孟姜女哭夫以至泪冲长城的传说。我早就知道耶和华令太阳停住以使约书亚杀完迦南人,可是向不知后羿射日什落其九,而其妻嫦娥奔月遂为月神,与乎女娲氏炼石——以三百六十五块石补天,其后她所余的那第三百六十六块石便成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宝玉等等故事。这些都是我后来在书籍中零零碎碎看得,而非由童年时从盲人歌唱或戏台表演而得的。这样,谁人又能埋怨我心中愤恨,满具被人剥夺我得识中国神话的权利之感觉呢?然而,我刚说过,传教士给我出身的机会,后来我大有时间以补足所失,因为年纪愈长,求知愈切,至今仍然保留小孩子的好奇之心啊。多谢上天,我还没有失了欣赏"米老鼠"漫画或是中国神仙故事之能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一 志一百二十六·赵尔巽
  卷七 前赵录七·崔鸿
  卷一百六十九·杨士奇
  前汉书续集卷上·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六十·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五·胡宏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一·陈衍
  卷十五·胡一桂
  卷六十四下·班固
  南唐书卷八·马令
  钦宗纪·脱脱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第十六章延期动议·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郁达夫

    ◆访担风于蓝亭蒙留饮席上分题得雪中梅限微韵林氏山中香袭袭,谢家院里絮霏霏。残冬诗思知何在?白雪寒梅月下扉。◆呈担风先生门巷初三月,诗坛第一人。蓝亭来立雪,沧海又逢春。小子文章贱,先生意气真。明年知谁健,莫却酒千巡

  • 卷九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一罗隠隠字昭谏新登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歴淮润皆无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勲郎梁祖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

  • ●曲江春·沈泰

    (关中美陂王九思撰西湖季英沈士伸评武林用仪童渐逵、孟含朱冏阅) 正名唐肃宗擢用文臣,曲江媪不识诗人。 岑评事好奇邀客,杜子美沽酒游春。 △第一折 (〔正末扮杜子美上〕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薰赤羽旗。宫草霏霏承委,炉

  • 列传第十七 张纂 张亮 张耀 赵起 徐远 王峻 王纮·李百药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也。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为尔朱兆都督长史。为兆使于高祖,遂被顾识。高祖举义山东,刘诞据相州拒守,时纂亦在其中。高祖攻而拔之,以纂参丞相军事。纂性便僻,左右出内,稍见亲待,仍补行台郎中。高

  • ◎北平李丽与曰本军官之热恋·佚名

    北平李丽大家呼她为“一代尤物”,此姝的确有迷人的地方,过去不知有多少男人在她的香闺中做了俘虏。事变前,她是那么活跃,到了敌伪占领沪港两地后,她依旧是过着豪华的生活,所以能够如此“活得络”,当然是

  •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七 西三条胡同住屋·许寿裳

    鲁迅爱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条胡同住屋,是出于不得已而经营的。他原来在一九一九年把绍兴东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公同售去以后,就在北平购得公用库八道湾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全眷来住入,这宅子不但房间多

  • 黄巢传·欧阳修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代为盐商,富有资财。擅长击剑骑射,略通书牍奏记,颇有口才,喜爱招养亡命之徒。咸通末年,年岁依然不好,河南一带盗贼蜂起。乾符二年(875),濮州的名盗王仙芝自长垣发难,有徒众三千,践踏曹、濮二州,俘万人,势力日

  • 卷四十六·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六明 黄训 编刑部【论奏】论韩国公冤事【代虞部郎中 解缙王国用作】臣闻君亲无将春秋诛意臣子事嫌于不轨固天下之所共诛幽明之所同愤者也然于事嫌不轨之中辨析防微之际此祸防之所不测

  • 卷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六雍正二年二月上谕十三道初二日谕都察院元年恩科典试诸臣皆体朕意矢公矢慎应试士子亦皆恪遵功令未敢苟且钻营是以场前场後俱各帖然今闻应试士子不比去年安静竟有投送诗文干谒往来

  • 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戴德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何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也: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明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

  • □□第六十四(阙)·墨子

    (阙)

  • 尚书句解卷十一·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周官第二十二【成王四征来归董正周之百官而作此篇以训迪之故曰周官】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而黜絶殷命】灭淮夷【三监既叛淮夷同恶成王灭之】还归在丰【乃还归在丰以灭淮夷之事告于文王之庙还旋】作周官

  • 礼经会元卷二下·叶时

    宋 叶时 撰内政太宰佐王统百官者也而其分职率属不惟统王朝而王宫之政得与焉不惟统王宫而王寝之政亦及焉不惟及王寝而王宫之政亦属焉此见宫中府中合为一体而大臣无所不统也盖天下之治自闺门衽席之微而达之于朝廷表着

  • 降魔品第十六·马鸣

    时菩萨始坐,座号金刚齐。建立金刚心,三千世界震。地神喜踊跃,数数而震动。魔天见地震,疑问何故尔。魔王第一臣,号名曰言辞。倾躬谦敬意,而启白魔王。唯王听所闻,历劫积功德。白净王太子,净土修善行。今当成大道,空天王欲界。欲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朱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王日休曰】梵语般若波罗蜜。此云智慧到彼岸。所云金刚智慧到彼岸者。谓明此经者。其智慧

  • 四镇略迹·马幼良

    清马幼良纂。幼良撰《四镇略迹》记老吴市、董浜、归市、苏家尖四镇,实乃四镇合志。

  • 楞严经玄义·智旭

    亦称《大佛顶经玄义》、《首楞严经玄义》。佛典注疏。明崇祯十二年(1639)智旭撰述、道昉参订。二卷。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含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辨用、教相。重刻于崇祯十七年(1644)。今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