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一百二十三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秦并巴蜀

史记惠文王后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説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絶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寳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逺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徳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羣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华阳国志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襃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珎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羣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説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羙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防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髙七丈上有石镜后王悲悼作臾邪歌龙归之曲周显王二十二年蜀王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羙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览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蜀王痛伤作思妻台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雠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惠王方欲谋楚羣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巴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冬十月蜀平司马错等因取苴与巴焉【鼎录张仪伐蜀铸一鼎髙三尺文曰定蜀 史记十一年公子通封于蜀十四年丹犂臣蜀相壮杀蜀侯来降武王元年诛蜀相壮伐义渠丹犂昭襄王六年蜀侯煇反司马错定蜀】 周赧王元年秦

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三年巴蜀置汉中郡六年陈壮反杀蜀侯通国秦遣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复伐蜀诛陈壮七年封子恽为蜀侯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十四年蜀侯恽祭山川献馈于秦王恽后母害其宠加毒以进王王将尝之后母曰馈从二千里来当试之王与近臣近臣即毙王大怒遣司马错赐恽劒使自裁恽惧夫妇自杀蜀人葬恽郭外十五年王封其子绾为蜀侯十五年闻恽无罪寃枉死使使防入葬之郭内三十年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张若因取笮及其江南地焉

后汉书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羣虎数防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使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

华阳国志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及县见两山对如因号天彭阙髣髴若见神遂从上立祠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沈濆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曰犀牛里乃自前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自渉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时青衣有沫水出防山下伏行地中防江南安触山临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厯代患之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或曰冰凿崖时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中与神鬭至今防福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水经注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神嵗童女二人为妇冰以其女与神为婚径至神祠劝神酒酒杯恒澹澹冰厉声以责之因忽不见良乆有两牛鬬于江岸傍有闲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鬭疲极当相助也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六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魏收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忠义中·欧阳修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五·焦竑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蔡东藩
  第六十九回 开外衅失律丧师 缔和约偿款割地·蔡东藩
  读史剩言卷三·秦笃辉
  第三章婚姻·佚名
  ●甲乙日历(上)·祁彪佳
  史万岁传·魏徵
  高祖本纪·欧阳修
  薛居正传·脱脱
  卷四十九·佚名
  卷一百七十二·杨士奇
  ●牧令须知卷一·刚毅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五·郑方坤

      吴越 南汉  罗隐  隠字昭諌新登县人本名横凡十上不中第遂更名始谒武肃王不见用以所为夏口诗标于卷首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王览之大笑因加殊遇复命简书辟之曰仲宣逺托刘荆州都縁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

  • 三·郁达夫

    ◆入汤山温泉峰峦都似绿云鬟,一道清溪曲又弯。日暮欲寻孤店宿,斜风细雨入汤山。◆宿汤山温泉夜闻猛雨两首百道飞泉石共流,千章花木惹清愁。离人一夜何曾睡,山雨山风共入楼。花落千年魂不返,东风何事更哀鸣?明朝尚有西征路,乞

  • 卷519 ·佚名

    赵蕃 雨后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 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 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 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 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

  • 唐诗镜卷五十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十一 明 陆时雍 编 晩唐第三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人彦博之後少敏悟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诗名时号温李然薄於行多作侧词艶曲数举不第大中末上书千言执政鄙其人授方山尉徐商署为巡官

  • 第三十四出 走到花园·佚名

    【四边静】走到花园心都碎。(生)娘仔着切做乜?(旦)也曾共君园内相随,共君相惜,心夭未饱醉。(生)娘仔强企行上几步。(旦)随趁君走,心头即开。三哥,我譬论你听。(生)譬论乜人?(旦)当初好烈女,★(???廾)死身为谁?舍身到只处,准做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九·杨仲良

      神宗皇帝   王安石事迹上   皇佑三年五月庚午,宰臣文彦博等言:『臣等每因进对,尝闻德音,以搢绅之间多务奔竞,非裁抑之,则无以厚风俗。若恬退守道者稍加旌擢,躁求者庶几知耻。伏见殿中丞王安石,进士第四人及第。旧制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年岁次庚午 金海陵炀主亮天德二年春正月甲申金国贺正旦国信副使西上合门使刘箴辞行国信使殿前右副都点检完颜兖以病不能入见命医官赵琦送至境上金主亮亦遣天使趣之兖归至北廷而卒此据苗耀神麓记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壬午朔奉差御史孔贞一等<锍-釒>请勘合上以奸贼未得未许出差辅臣已遵旨拟票因言外差缺人废事甚多即捕奸一事亦外差所宜并力者城差若缺需次新授之官亦可充员遂以两票上○辅臣以 福王婚礼纳徵发册

  • 书目简介·佚名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道光朝)【清】贾桢、花沙纳、阿灵阿、周祖培奉敕修《大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实录》476卷。起嘉庆二十五年七月,讫道光三十年正月。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

  • 帝系一○·徐松

    三元灯三元观灯,本起于外方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后开坊市门然灯。宋因之。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百戏。天子先幸寺观行香,遂御楼,或御东华门及东西角楼,饮从臣,四夷、蕃客各依本国歌

  • 卷二十八 内则第十二·郑玄

    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芥,芥酱也。)脂用葱,膏用薤,(脂肥凝者,释者曰膏。○Ε,户界反,俗本多作薤,非也。)三牲用{艹毅},({艹毅},煎茱萸也。《汉律》:“会稽献焉。”《尔雅》谓之?杀。○{艹毅},鱼气反。会,古外反。稽,古兮反

  • 春秋大全卷三十五·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定公中【已敬王十亥八年】八年【晋定十齐景四十六卫灵三十三蔡昭十七郑献十二曹靖四卒陈怀四卒僖四宋景十五秦哀三十五楚昭十四吴阖庐十三】春王正月公侵齐【左传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顔髙之弓六钧皆取而

  • 卷二·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元 汪克寛 撰隱公中【壬桓王戌元年】四年【齊僖十二晉鄂五衛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鄭莊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陳桓二十六杞武三十二宋殤公與夷元年秦文四十

  • 卷六·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六      明 王樵 撰甘誓序曰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陆氏曰啓禹子嗣禹为天子扈音户有扈国名与夏同姓马云姒姓之国为无道者按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也甘有扈郊地名马

  • 佛说七知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告诸比丘。有七法道弟子。现世安隐和悦多行。精进法观令习得尽。何谓七法。一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节。五自知。六知众。

  • 十三 顿悟渐修·正果法师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嗟夫今之人

  • 第六品 缘行相分别·佚名

    一 经分别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则愁悲苦忧恼而发生。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此中,如何为无明耶?乃于苦

  • 左忠毅公集·左光斗

    诗文集。明左光斗(1575—1625)撰。五卷。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除中书舍人。天启四年任左佥都御史。因与杨涟一同弹劾魏忠贤,列举其三十二斩罪,被陷害,下狱死。魏阉既诛,福王时追谥忠毅。是集凡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