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文静传

刘文静字肇仁,他自称远祖是彭城人,而世代居住于京兆府武功县。其父刘韶,任隋官时战死,赠予仪同三司之爵。刘文静因是死难官员之子,承袭其父仪同三司之爵。他为人倜傥而有权谋。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和晋阳宫监裴寂相友善。裴寂夜见城上巡逻的士卒燃举烽火,感叹说:“天下将乱,我们将去何处安身啊?”刘文静笑着回答说“:您所说的话,有英雄豪杰气概,我们俩难道会贫贱终身吗?”

高祖皇帝封为唐公,镇守太原,刘文静察其胸有大志,于是深相结纳。不久又见到秦王李世民,对裴寂说:“唐公之子不是平庸之辈,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之类的人物,实为天纵之圣啊!”裴寂不以为然。不久刘文静坐与李密联姻之罪逮入牢狱,秦王认为别的人不足以商议大计,便私自入狱探视。

刘文静很高兴,用话打动他说:“方今天下丧亡离乱,非得出现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武帝一类的人物才能平定。”秦王说“:怎能说没有呢?今天来此看望,并非因儿女情长,故而宽解排忧,实因世道将变,打算与您共议大计,请您为我筹划此事。”刘文静说:“皇上南下江都,兵马充斥河洛地区,盗贼盘结,大者连接州县,小者保阻山泽,人数之多以万计,只须真命天子驾取而用之。如能顺应天命,抓住时机,奋臂大呼,那么天下就可平定。现在汾州、晋州一带百姓避乱者皆在城内,文静平时就知其豪杰,一旦号召起义,十万之众可得。加上唐公府兵数万,一声令下,谁敢不从!然后鼓行入关,威震天下,帝业即可成就。”秦王笑着说“:您的话正与我意相合。”于是暗自分派宾客,准备起兵。又怕唐公不同意,刘文静打算利用裴寂加以开解,便介绍裴寂与秦王交结,也参与谋议之事。

不久突厥打败高君雅的兵马,唐公也遭弹劾,秦王派遣刘文静与裴寂一道开说“:您处于嫌疑之地,其势不能图全。

现在部将战败,将因坐罪被逮,事已迫急,还不举大计吗?晋阳士马精强,宫库财物盈满,据此举大事可成。现在关中空虚,代王幼弱,豪杰并起,无所适从,希望您率兵西进,平息暴乱。怎能接受单使之令而就囚呢?”唐公同意起事,但不久因得到宽释而止。

秦王指派刘文静假造隋炀帝诏令,调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郡男子年二十至五十者悉数为兵,定以年底会集涿郡,征讨辽东。由于这个缘故,人心愁忧,愈益思乱。刘文静对裴寂说:“您没听说先动手可制服人,后动手就为人所制的话吗?唐公名字合应图谶,闻于天下,怎能坐失良机以待大祸降临呢?”又恐吓裴寂说:“您为宫监官,而让宫人侍候宾客,您犯死罪便行了,为何连累唐公呢?”裴寂感到害怕,便规劝唐公起兵。

秦王随即委派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招募士卒,声讨刘武周。刘文静还与裴寂假造符敕,调拨宫监仓库物资以助起兵。

时逢王威、高郡雅怀猜贰之意,刘文静便与刘政会做急变之书,前往留守处告二人谋反。等唐公与王威、高君雅共同视事时,刘文静上前说:“有密信上告谋反者。”唐公示意让王威等人看信,刘政会不肯给,并说:“所告正是副留守,只有唐公才能看信。”唐公惊奇地说“:难道有这种事吗?”读完信,对王威说:“有人告你等谋反,有这事吗?”高君雅骂道:“这是谋反的人想杀我等啊!”刘文静喝令左右逮住他们,于是起兵。

唐公随即置大将军府,任命刘文静为司马。刘文静劝唐公更改旗帜,彰明特地兴兵之举,还建议与突厥连兵,唐公接受这个意见,并派刘文静出使始毕可汗。始毕可汗说“:唐公兵马为何缘故而起?”刘文静说:“先帝废弃嫡子,传位于后主,导致天下大乱。唐公是国之近戚,担心王室之业毁坏,起兵废黜不应即位者。故愿与突厥共同平定京师,金银财宝及子女全都归可汗所有。”始毕可汗闻言大喜,随即派遣二千精骑随文静抵达,还献马一千匹。唐公高兴地说:“不是你,谁能办成此事?”

不久,率兵抵御隋将屈突通于潼关,与其部将桑显和苦战,死者数千人。刘文静趁桑显和军懈怠之机,暗派奇兵从后掩袭,大败其众。屈突通兵士还有数万,想退归东都,刘文静派遣诸将将其擒获,并略定新安以西地区。转任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禄大夫、鲁国公。

唐公登天子之位,升任纳言。当时高祖常引贵臣共席而食,刘文静进谏说:“现在天下莫不臣服,而陛下接见群臣,尚且自称其名。帝座尊严,而屈己与臣子同席,这就如同王导所说的太阳俯同万物了。”高祖说:“我虽说应天受命,昔日好友怎能忘怀?你就不要说了。”薛举进犯泾州,以元帅府长史之职与司马殷开山出军交战,大败亏输,奔还京师,坐罪除名。不久参与讨伐薛仁杲,将其平定,因功恢复爵邑,就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随从秦王镇守长春宫。

刘文静自以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立下军功,而裴寂偏偏因故旧之恩位居其上,意颇不平。每逢议论多所违驳,遂生嫌隙。文静曾与其弟散骑常侍文起酣饮,口出怨言,拔刀击柱说“:非斩裴寂不可!”时逢家中怪异数见,文起担忧,便招巫觋星夜披发衔刀做禳厌之法。而文静之妾因失宠,将其事告兄以上告朝廷,于是被逮入狱。高祖派遣裴寂、萧蠫讯问,回答说“:从前在大将军府时,司马与长史位望略同。现在裴寂官侍仆射,身居甲第,受宠赏赐无数。而臣官爵赏赐不异众人,家无赢余,确实不能不生怨望之心。”高祖说:“刘文静说此话,反状非常明白。”李纲、萧蠫都认为文静不反;秦王也认为文静首定非常之计,事成才告裴寂,现在待遇不等,因生怨望之心,不是谋反之人,应当格外宽宥。而高祖平素就疏忌他,裴寂还有话说:“文静擅长权谋,而性情猜忌粗陋,忿而思难,其恶言怪节已经暴露无遗,方今天下未定,恐会成为后日之忧。”高祖于是下令杀他,时年五十二岁。文起也被杀,其家遭籍没。文静临刑时,抚胸感叹说:“高鸟一飞尽,良弓就收藏起来,这话果真不假。”

贞观三年(629),追复刘文静官爵,以其子刘树义袭封鲁国公,下诏娶公主为妻。但怨恨父亲不得其死,又因谋反之罪被杀。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五 恭帝·魏徵
  卷十史六·何良俊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一·佚名
  外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提要·吕中
  元谌传·李延寿
  卷三百四·杨士奇
  卷三十六·佚名
  狄巽公·佚名
  蔡翔·周诒春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贿权·洪昇

    【正宫引子·破阵子】〔净扮安禄山箭衣、毡帽上〕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异志十分难屈伏,悍气千寻怎蔽遮?权时宁耐些。 “腹垂过膝力千钧,足智多谋胆绝伦。谁道孽龙甘蠖屈,翻江搅海便惊人。”自家安

  • 卷二·王蕴章

    光绪季年,瑞安黄仲弢(绍箕)殁于湖北提学使之任,其夫人以六绝句哭之。偶检箧衍,录稿尚存,惜夫人姓氏,未经著录,今亦无从稽考矣。诗云:“花市斜街旧寄庐,与君同砚学鸦涂。至今遗墨仍盈箧,难画人间举案图。”“高人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七·宋濂

        尚文   尚文,字周卿,世为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遂占籍焉。文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未几,西夏行中书省复辟之。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

  • 名山藏卷之三十·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坤则记一◆坤则记一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孙皇后钱皇后王皇后张皇后夏皇后陈皇后方皇后李皇后陈皇后○马皇后马皇后宿州闵子乡人先世默宋太保父马公母郑媪马公贫而侠岁俭以后托定远人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徐紘

        (明)徐纮 撰    前监察御史陈公志铭  王■〈亻与〉    公讳纲字从道姓陈氏苏之长洲人髙祖贞元淛江行枢宻院都事曽祖文达海道万户府总管祖则成洪武初由春坊司直改河南道御史以直言授旌赏考哲封监察御

  • 卷三十一·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一 齐国刘豫録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家世为农至豫始应进士举元符中登第累官郡县召除殿中侍御史少时常盗同舍生白金?紫纱衣及是言者发其夙丑豫因

  •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康熙时崇祀历代帝王谕旨及红本黏签进呈片·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康熙时崇祀历代帝王谕旨及红本黏签进呈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二日遵旨将现在崇祀历代帝王庙,是否列入前后五代及辽金二朝之处,交查礼部太常寺。兹据将康熙六十年遵奉谕旨及礼部奉旨议定增祀红

  • 宋申锡传·刘昫

    宋申锡字庆臣。祖父宋素,父宋叔夜。宋申锡从小父母亡故,家境贫寒,博学能文。登进士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韦贯之罢相,出朝至湖南赴任,召宋申锡为从事。其后屡在使府做僚属。长庆初(821),拜监察御史。二年(822),调任起居舍人。

  • 卷二十五·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五明 孙防 编论语纬贲居子曰论语不入经亦不立纬惟谶八卷与老子尹公诸防并行故其命曰比考盖以上比之三王下自考也考之不得而后曰摘辅曰摘衰始自安矣其于七纬之文賔主已见故识于诗纬之后犹云

  • 卷二十三·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三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都人士之什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董氏曰缁衣公孙尼子作也其书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 六反·韩非

    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行剑攻杀,暴憿之民也,而世尊之曰“磏

  • 卷九·佚名

    △拥护品之馀唯置作五逆者诽谤正法者谤无贤圣者,身口意业所作之恶业及果报一切皆灭。若此法门乃至经卷。若但书持置於宅中。彼等所有诸业烦恼能为障碍量等须弥皆悉消灭。一切善根悉得增长。一切善分皆悉满足。意所悕望

  • 辨中边论颂释·太虚

      —─二十六年十二月在重庆佛学社讲──   甲一 安立论体分   甲二 分别论义分    乙一 通辨中边     丙一 辨境      丁一 辨相       戊一 辨法相        己一 辨中

  • 卷第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有须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释庆喜难缘起二。一伸疑四。一叙所闻。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如文 二正生难。斯则因缘皎然明白。

  •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一卷·佚名

    不空译尔时普贤菩萨。观察人天哀愍一切。无间自说言。一切众生四大远变。有种种病或鬼魔来作种种病。迷倒世间减损寿命。云何对治如是内外种种损害。谓诸众生不知恩故。有如是违以何为恩。谓地水火风。日月诸天皆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