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折

(旦引红娘上,开,云)自张生去京师,不觉半年,杳无音信。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也呵!

【商调】【集贤宾】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眉头。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大都来一寸眉峰,怎咋他许多颦皱。新愁近来接着旧愁,厮混了难分新旧。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红云)姐姐往常针尖不倒,其实不曾闲了一个绣床,如今百般的闷倦。往常也曾不快,将息便可,不似这一场清减得十分利害。(旦唱)

【逍遥乐】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红云)姐姐心儿闷呵,那里散心耍咱。(旦唱)何处忘忧?看时节独上妆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空目断山明水秀;见苍烟迷树,衰草连天,野渡横舟。

(旦云)红娘,我这衣裳这些时都不似我穿的。(红云)姐姐正是“腰细不胜衣”。(旦唱)

【挂金索】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仆人上,云)奉相公言语,特将书来与小姐。恰才前厅上见夫人,夫人好生欢喜,着人来见小姐,早至后堂。(咳嗽科)(红问云)谁在外面?(见科)(红见仆了)(红笑云)你几时来?可知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姐姐正烦恼哩,你自来?和哥哥来?(仆云)哥哥得了官也,着我寄书来。(红云)你则在这里等着,我对俺姐姐说了呵,你进来。(红见旦笑科)(旦云)这小妮子怎么?(红云)姐姐,大喜大喜,咱姐夫得了官也。(旦云)这妮子见我闷呵,特故哄我。(红云)琴童在门首,见了夫人了,使他进来见姐姐,姐夫有书。(旦云)惭愧,我也有盼着他的日头,唤他入来。(仆入见旦科)(旦云)琴童。你几时离京师?(仆云)离京一月多也。我来时哥哥去吃游街棍子去了,(旦云)这禽兽不省得,状元唤做夸官,游街三日。(仆云)夫人说的便是,有书在此。(旦做接书科)

【金菊花】早是我只因他去减了风流,不争你寄得书来又与我添些儿症候。说来的话儿不应口,无语低头,书在手,泪凝眸。

(旦开书看科)

【醋葫芦】我这里开时和泪开,他那些修时和泪修。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寄来的书泪点儿兀自有。我将这新痕把旧痕湮透。正是一重愁翻做两重愁。

(旦念书科)“张珙百拜奉启芳卿可人妆次:自暮秋拜违,倏尔半载。上赖祖宗之荫,下托贤妻之德,举中甲第。即目于招贤馆寄迹,以伺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夫人与贤妻忧念,特令琴童奉书驰报,庶几免虑。小生身虽遥而心常迩矣,恨不得鹣鹣比翼,邛邛并躯。重功名而薄恩爱者,诚有浅见贪饕之罪。他日面会,自当请谢不备。后成一绝,以奉清照:玉京仙府探花郎,寄语蒲东窈窕娘,指日拜恩衣昼锦,定须休作倚门妆。”

【幺篇】当日向西厢月底潜,今日向琼林宴上搊。谁承望跳东墙脚步儿占了鳌头,怎想道惜花心养成折桂手,脂粉丛里包藏着锦绣!从今后晚妆楼改做了至公楼。

(旦云)你吃饭不曾?(仆云)上告夫人知道,早晨至今,空立厅前。那有饭吃。(旦云)红娘,你快取饭与他吃。(仆云)感蒙赏赐,我每就此吃饭,夫人写书。哥哥着小人索了夫人回书,至紧,至紧!(旦云)红娘,将笔砚来。(红将来科)(旦云)书却写了,无可表意,只有汗衫一领,裹肚一条,袜儿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琴童,你收拾得好者。红娘取银十两来。就与他役缠。(红娘云)姐夫得了官,岂无这几从东西,寄与他有甚么缘故?(旦云)你不知道。这汗衫儿呀,

【梧叶儿】他若是和衣卧,便是和我一处宿;但贴着他皮肉,不信不想我温柔。(红云)这裹牡要怎么?(旦唱)常则不要离了前后,守着他左右。紧紧的系在心头。(红云)这袜儿如何?(旦唱)拘管他胡行乱走。

(红云)这琴他那里自有,又将去怎么?(旦唱)

【后庭花】当日五言诗紧趁逐,后来因七弦琴成配偶。他怎旨冷落了诗中意,我则怕生疏了弦上。(红云)玉簪呵有甚主意?(旦唱)我须有个缘由,他如今功名成就,又怕他撇人在脑背后。(红云)斑管要怎的?(旦唱)湘江两岸秋,当日娥皇因虞舜愁,今日莺莺为君瑞忧。这九嶷山下竹,共香罗衫袖口——

【青哥儿】都一般啼痕湮透。似这等泪斑斑宛然依旧,万古情缘一样愁。涕泪交流,怨慕难收,对学士叮咛说缘由,是必休忘旧!

(旦云)琴童,这东西收拾好者。(仆云)理会得。(旦唱)

【醋葫芦】你逐宵野店上宿,休将包袱做枕头,怕油脂腻展污了恐难酬。倘或水侵雨湿休便扭,我则怕干时节熨不开褶皱。一桩桩一件件细收留。

【金菊花】书封雁足此时修,情系人心早晚休?长安望来天际头,倚遍西楼,“人不见,水空流。”

(仆云)小人拜辞,即便去也。(旦云)琴童,你见官人对他说。(仆云)说甚么?(旦唱)

【浪里来煞】他那里为我愁,我这里因他瘦。

临行时啜赚人的巧舌头,指归期约定九月九,不觉的过了小春时候。到如今“悔教夫婿觅封侯”。

(仆云)得了回书,星夜回俺哥哥话去。(并下)

猜你喜欢
  陈袭善·唐圭璋
  田间诗学卷五·钱澄之
  卷二十八·黄希
  蜀道难译文·李白
  人境庐诗草·卷三·黄遵宪
  天籁集原序·白朴
  死·闻一多
  卷八·钱子正
  鸿庆集钞·吴之振
  卷三百七十八·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十三·康熙
  元好问词作鉴赏·佚名
  李俊民词作鉴赏·佚名
  卷五·孙一元
  子渊诗集卷二·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柳永

      【臣】等谨案乐章集一巻宋柳永撰永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号栁屯田叶梦得避暑录话曰栁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毎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

  • ◆神川遯士刘祁(神川遯士集)·顾嗣立

    祁字京叔,浑源人。弱冠举金进士,廷试失意,即闭户读书。间出古赋杂说数篇,李屏山、赵□闲、杨吏部、雷御史、王滹南诸公见之曰:异才也。皆倒屣出迎,交口誉之。壬辰,北还乡里,躬耕自给,筑室牓曰「归潜」。戊戌,诏试儒人,祁就试,魁西

  • 果啰罗易之诗序·迺贤

    易之果啰罗氏也少居江南长游齐鲁燕赵之间以客于京师博学善歌诗其词清润纎华每出一篇则士大夫辄传诵之大抵五言类谢眺柳恽江淹七言类张籍王建刘禹锡而乐府尤流丽可喜有谢康乐鲍明逺之遗风间録其近作一编来谒曰仆于世甚

  •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二 文同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鈎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看落庭下花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康熙六十年。辛丑。八月。己未朔。上驻跸哈达鄂佛罗地方。  ○庚申。上驻跸柏敦昂阿地方  ○喀喇沁和硕额驸纳木赛、来朝。  ○辛酉。秋分。夕月于西郊。遣镇国公吴尔占行礼  ○甲子。上驻跸西拉诺海地

  • 第一○六卷 艺术 七·缪荃孙

    徐 州 府 汉樊 阿樊阿,彭城人。学医于华陀,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胸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阿针入一、二寸,至胸脏乃五、六寸,而病者皆瘳。寿百余岁。(徐州府志) 三国 吴严 武严武,字子卿,彭城人。卫尉

  • 通志卷一百六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孝友传第一晋史始立孝友传宋齐周隋曰孝义梁陈曰孝行后魏曰孝感今总曰孝友东汉虽不标名然毛义一卷而其事已具其中故取之以冠此篇之首又自宋以下离其义行者为一宗以附各代孝友之

  • 儒林宗派卷十二·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宋诸儒博考王昭素聂崇义窦仪邢昺 孙奭 孔维孔宜 崔颂 尹拙田敏 辛文悦李觉崔頥正贾同 刘顔髙弁 和岘 刘羲叟孔道辅韩琦 范仲淹欧阳修刘涣【凝之髙安】 刘敞刘攽 孙复 石介陈襄 陈烈 郑穆周

  • 卷三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九乾隆二十二年夏四月己夘命郎中三宝前往乌里雅苏台军营办理粮饷事务调内阁学士阿思哈囘京供职辛巳命奬赏擒获辉特贼人德济特克什克等之乌梁海内大臣察达克等上谕军机大臣曰辉特

  • 附录·佚名

    咏火轮车呈督帅吴中丞大澂赠张明远孝廉入都和张幼亦太守原韵甲午十二月癸亥,卫汝贵伏诛,诗以纪之闻台事有感感事五首闻和议定约,感赋三首沪上感咏十二首闻刘渊亭军门台南内渡癸丑章门病中感怀诸将四首(乙酉法人乞和,同时请

  • 七十六、还乡一二事·包天笑

      我自从在上海定居以后,即思往苏州一行,游子不忘故乡,也是自然之理。况且现在苏沪铁路,早已通车,自沪到苏,不过两三小时,便利极了。这回到苏州去,也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扫墓:在前年冬天,办理了祖母及双亲葬事以来,便接连两年,到

  • 杜彦传·魏徵

    杜彦,云中人。 父亲杜迁,适逢葛荣之乱,迁徙到豳居住。 杜彦生性勇敢果断,善于骑马射箭。 仕北周,开始当左侍上士,后随柱国陆通在土州进攻陈国将领吴明彻,打败陈国军。 他又进攻背叛的蛮人,攻克仓土追、白杨两座军营,并斩了他们

  • 十三年·佚名

    (戊午)十三年大明嘉靖三十七年春正月1月3日○壬子,諫院啓曰:「吏曹郞官,極選重地,不得已人所取重,洽於物望,然後擬之,故間或有不計爵秩高下而薦之,但當薦之人,若職次不相當,則削其資級,至於降品差授,極爲未便。佐郞李銘,累經掌令,曾在

  • 卷六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五坊记第三十【坊音防徐扶访反】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於别録属通论此篇凡三十九章体例不一或数经共论一事或一经惟说一事或每事引诗书

  • 卷五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    宋 王与之 撰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郑康成曰固国所依阻者也○郑锷曰记言城郭沟池以为固易言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固一耳既设掌固又有司险葢在野谓之险在

  •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阿那邠邸长者说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毗罗摩。饶财多宝若布施时。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复以八万四千牛。皆

  • 卷第十五·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五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明 清远渭公传 怀渭。字清远。晚自号竹庵。南昌魏氏子。实全悟俗姓之甥。法门之嗣子也。生时多异征。诵书攻文。不待师授。而知解日胜。全悟喜之甚。亟挽致座

  • 老泉文钞·苏洵

    十卷。宋苏洵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语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