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若砺

  若砺字公治,新兴人。大观元年(1107)生。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真阳尉、河源令。绍兴十九年(1149)卒,年四十三。

  失调名

  愁殢有兵尊,老怕能言李。

猜你喜欢
  卷八·王世贞
  第三出 训女·李渔
  ●卷四·冒广生
  沧浪集卷一·严羽
  五集卷四十八·乾隆
  蓝涧集巻五·蓝智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卷八十·徐倬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康熙
  赵鼎词作鉴赏·佚名
  谢克家词作鉴赏·佚名
  韦应物诗鉴赏·佚名
  卷五·王铚
  野谷诗稿卷一·赵汝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人杰·唐圭璋

      人杰,南城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有可轩曲林,今不传。   祝英台   自寿   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   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用即

  • 卷三百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 曾棨【字子啓永丰人】 北斗篇 昔我住江南有斗维北悬及兹正幽蓟如在北斗边地理虽异域象纬宁有迁感此夜无寤起行望青天

  • 第二十回 汉归曹吴入晋取次销沉·黄士衡

    诗曰:马力牛筋为子孙,龙争虎斗闹乾坤。战尘摩擦英雄老,杀气熏蒸日月昏。千载几人传后代,百年谁主吊忠魂。孔明若晓其中意,高卧南阳紧闭门。却说曹丕篡汉,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刘备发丧,即皇帝位于武担之南。大赦,改元

  • 二七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查违碍各书遵旨解送折·佚名

    二七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查违碍各书遵旨解送折乾隆四十年五月三十日安徽巡抚调署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续又查出违碍各书,遵旨解送事。窃臣节次钦奉上谕,查缴明末野史等书,前经臣将各属缴到伪妄遗籍九种,封固进呈。又

  • 列传卷第二十 高丽史一百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韩康[*(韩)渥*(韩)修*(韩)方信]。○韩康初名璟淸州人性酷好浮屠法高宗时登第累迁监察御史出守金州。 前此田赋常不满额守多坐罢康始至理屯田

  •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二人名【名物附】库色【勒 蒙古语欲也卷七十五作窟斜】呼哩 【松子也卷七十六作斛律】布垒 【蒙古语傍晚也卷七十六作婆罗偎】拜塔兰 【用也卷七十六作拔剔隣】爱新鄂约 【爱新金也

  • 卷六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老庄申韩列传第三 老子者【正义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

  • 第五章动议·孙中山

    三十一节动议议场每行一事,其手续有三:其一、动议,其二、讨论,其三、表决。此三手续,乃一线而来,无论如何复杂之程序,皆以此贯之。动议者,为对于事体处分之提案也。欲在议场发生合法之提案,必当行正式之动议;倘随意谈话或随意拟

  • 春秋左传谳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六   宋 叶梦得 撰襄公元年春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元年春已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谓之宋志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

  • 卷十七·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七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文公三经【戊申】十有四年【林是年周顷王崩子匡王立春秋皆不书崩】春王正月公至自晋【杜无传告于庙】○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

  • 卷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一衍至德之义臣按德者天所赋人所受之正理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是为五性之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其用有五者之别而皆以孝为之本故经谓之至德曽子亲受

  • 卷上·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

  • 卷六·佚名

    (一○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二天。一名小胜善闭梵。二名小胜光梵。欲来诣佛。时婆迦梵。见此二梵。即问之曰:欲何所至。二梵答言:我等欲往诣世尊所问讯礼敬。时婆迦梵。即说偈言:四梵字鹳雀,三梵名为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六(小乘论音)·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昙八揵度论三十卷 玄  发智论二十卷 琳  法蕴足论十二卷 琳  集异门足论二十卷(上帙十卷琳下帙上卷音入后卷)  右四论八十二卷同此卷音。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一    

  • 绝余编卷四·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赞观音大士像赞白者是纸。黑者是墨。何处有紫竹林。甚么是磐陀石。希有大士。无作妙德。不向空中现影。偏借灵于手笔。识海波澄月影寒。蒲团叶翠苔痕碧。善财合掌是何年。同体大悲亲荐得。只

  • 玩斋集·贡师泰

    元代诗文别集。10卷。贡师泰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序文9篇,即:明天顺初沈性序,元人杨维桢、赵赘、钱用壬、谢肃、李国凤、王祎余阙、程文序。据以上诸序,可知贡师泰著有《友迂集》(余

  • 九经字样·唐玄度

    字书。唐玄度撰,1卷。书成于唐开成(836—840)中。大和七年(833),唐玄度奉敕复定九经字体,他以张参《五经文字》为准,参照《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正其乖误,补其遗漏,纂录为《新加九经字样》,通称《九经字样》。全书依《五经文

  •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佚名

    简称《一字顶念诵仪轨》、《一字顶轮王仪轨》,亦称《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密教仪轨经典。唐天宝十二年(753)不空译于武威开元寺,田良正笔受。一卷。属持明密教佛顶部持念仪轨,说一字顶轮王及诸佛顶轮王印明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