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一一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

八一一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六日

署理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缴应禁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屡经奏明委员解京,并经前署督臣陈辉祖请再展限一年,饬属实力购缴,奏蒙圣鉴在案。

臣接任后,又复谆饬搜查,叠檄行催。兹据江宁藩司刘墫将各属陆续申缴新获违碍《方舆胜略》等书三十三种,重复违碍《小学义疏》等书一千三百五十九部,《李氏文集》等书板一千三百九十四块,造册详送,现饬委员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并分咨各省一体查缴。臣仍督饬各属上紧实力购访,迅速呈缴,务使犬吠狼嗥,根株净尽。理会将新获各书另缮清单,恭呈御览。

臣谨会同江苏抚臣闵鹗元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五日奉

朱批:览。钦此。

附 清单

今将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方舆胜略》,一部,二本。方以巽纂。

《孤儿吁天录》,一部,四本。杨山松着。

《撷芙蓉集》,一部,六本。周韩瑞着。

《秦楚之际游记》,一本。常熟薛熙着。

《杨日补诗选》,一本。长洲杨补着。《续文选》,三本,不全。孙矿选。

《心斋聊复集》,一本。张潮着。

《建州考》,一本。明吴继仕着。

《古今史略》,一部,四本。李渔辑。

《严石溪诗集》,一部,六本。严怡着。

《菊庐诗稿》,一本。洪嘉植着。

《大荫堂集》,一本。洪嘉植着。

《笔歌》,一本。张潮着。

《奚囊寸锦》,一本。张潮着。

《昭代丛书》,一部,六本。张潮辑。

《新书别集》,一部,四本。黄始选。

《近代诗钞》,一部,五本。周雨郇辑。

《遂园集》,一部,五本。侯恪着。

《明史略》,一本。上元程嗣章纂。

《震川别集》,一部,三本。归有光着。

《振雅云笺》,一部,三本。徐文长辑。

《历代名臣奏议》,一部,二十本。不全。太仓张溥辑。

《曝书亭集》,一部,十二本。朱彝尊着。

《林蕙堂集》,一部,十二本。吴绮着。

《精华录》,一部,四本。王士正着。 《宪章录》,一部,五本。明薛应旗编。

《榆溪集》,一本,不全。徐巨源着。

《黄山导》,一部,五本。休宁汪璂辑。

《西陂类稿》,一部,十六本。宋荦着。

《写心集》,一部,四本。陈枚选。

《宋稗类钞》,一部,八卷。未订。潘长吉辑。真按:前文均作钉也.

《黄忠端集》,一本。许三礼选。

《古学汇纂》,一部,十一本。长洲周峕雍辑。

以上新书三十三种,内《方舆胜略》至《奚囊寸锦》十四种,书内俱多违碍,应请销毁。其《昭代丛书》至《古学汇纂》十九种,内有钱谦益、屈大均等诗文,或仅一篇违碍,应请抽毁。

重复违碍《小学义疏》等书一百八十种,计一千三百五十九部。

《李氏文集》等书板片一千三百九十四块。

(军机处录副奏折)

附注:《孤儿吁天录》、《建州考》书名前有乾隆朱点。【真按:前有此例,但作注,不作附注!○孤儿吁天录见其名愚亦好奇,毋怪乎乾隆亦然矣.此不知为后来黑奴吁天录之名源耶 又此孤儿,既关禁毁,又为孤儿,则疑系明末(禁毁)珰祸(孤儿)之时事也.此书名背景可略推知一二者.】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刘昫
  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六·赵尔巽
  卷五十五 志三十·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九·杨仲良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六·倪在田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杨士奇
  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纪昀
  一二 整理古籍和古碑·许寿裳
  读例存疑卷三十九·薛允升
  刘孝绰传·李延寿
  刘完素传·脱脱
  一六 新饭碗问题·邹韬奋
  卷四十四·雍正
  职官三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九灵山人戴良(九灵山房集)·顾嗣立

    良字叔能,浦江人。少学文于柳待制贯、黄侍讲溍,学诗于余忠宣阙,皆得其师承。起为月泉书院山长。至正辛丑,以荐授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然时事已不靖,无可行其志。乃携家浮海至中州,欲与豪杰交,而卒无所遇,遂南还四明

  • 列传第八十五·刘昫

    ○卢杞 子元辅 白志贞 裴延龄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韦执谊 王叔文 王伾附 程异 皇甫抃 弟镛 卢杞,字子良,故相怀慎之孙。父奕,天宝末为东台御史中丞;洛城为安禄山所陷,奕守司而遇害。杞以门廕,解褐清道率府兵曹。朔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九·汪楫

      崇禎二年十二月   ○崇禎二年十二月   崇禎二年十二月辛亥朔免朝   侯補京卿米萬鍾以   大清兵以駐通州十里之外京師尚無偵探移書問兵部侍郎申用懋荅以止聞在薊不聞在通而莊戶蔣玉等四人親見   大

  • 东都事略卷二十·王称

    列传三  慕容延钊字化龙太原人也父章开州刺史延钊少以勇敢闻汉髙祖之起也周太祖爲其佐命以延钊帐下世宗即位领溪州刺史髙平之战以功迁团练使拜睦州防御使从世宗征淮南爲殿前都虞候与宋延渥大破其军淮南平迁殿前副

  • 卷五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四 吴臣 孙邵 顾雍【子邵 邵子谭 承 雍孙荣族人悌 殷礼】步隲【子阐 周昭李肃】 诸葛瑾【少子融】 孙邵字长绪北海人也伟

  • 王叔文传·刘昫

    王叔文是越州山阴县人。因棋艺任翰林院待诏,略知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略。唐德宗命他侍奉太子。太子曾和侍读们议论政事,谈到宫市的弊端,太子说:“我见皇上时,将尽力陈述这看法。”众侍读称赞太子的仁德,只有王叔文不说话。众

  • 序·程公说

    司马子长始为纪传表书革左氏编年之旧踵为史者咸祖述焉近岁程君伯刚又取左书厘而记之一用司马氏法然则编年果纪传表书之不若乎按诗王政废兴大小分载是为二雅十五国事各以条列则曰国风此固纪及世家之权舆也怀襄既定邦赋

  • 第七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二)——《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林语堂

    礼之目的,是将社会地位与明确的义务,予以清楚而简明的解释之后,使之构成一套完整的道德秩序,以为国家的政治秩序之道德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哲理,对中国仍然有其益处——因为它仍然是中国社会风气的基石。原文哀公

  • 第十七章 2·辜鸿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辜讲孔子说:“人的本性相仿,但是经过实践,人却变得千差万别。”

  • 第八章 21·辜鸿铭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辜讲孔子说:“在古代帝王大禹 身上,我还未能发现什么品德上的缺陷。他生活极为简朴,总是粗茶淡饭,但在祭祀时所提供的祭

  • 春秋公羊传谳卷五·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五   宋 叶梦得 撰成公元年春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作丘甲者谓不以甸出甲士而使丘出甲士也盖古者谓甲士皆曰甲故赵鞅言晋阳之甲尉止言西宫之甲作者时起而用之不以为常犹

  • 缁衣集传卷四·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坚着章第十九子曰轻絶贫贱而重絶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利禄重则礼乐衰礼乐衰则朋友絶故小人之位过于百家则百家之友不至过于千家则千家之交为纪也所以然

  • 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普为一切修出世间最上悉地者。宣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法。彼大明曰。那谟(引)婆誐嚩帝(引一句)阿哩也(二合)钵啰(二合)倪也(二合引)播(引)啰

  • 东三省舆地图说·曹廷杰

    史地书。清曹廷杰撰制。光绪11年(1885),作者奉檄考察吉江二省边界,凡七阅月,行程2万里,归来撰制《简明图说》,即《吉江二省与俄交界图》及舆图上的注写文字。于古今沿革、山川驿路各名未及详注。受希元委托,对前图补

  • 怀香记·陆采

    明代传奇剧本。陆采撰。《古人传奇总目》著录。本事见《世说新语·惑溺》。全剧40出。写晋朝司空贾充,征辟文士韩寿为掾史。韩寿才华出众,姿容亦美丽,为充女贾午窥见,顿生爱慕之情。于是托婢女春英传情,韩寿恨无由相见。适

  •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清室逊位时,民国政府订立优待条件,清帝仍居大内,宫中用宣统年号,宫室、舆服、祭礼、婚丧一切礼仪仍用旧制,民国政府岁给优待费四百万元。嗣以财政困难,优待费不能照给,惟以借贷典押度日。至甲子年十月北京政变后,即由民党提议

  •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佚名

    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经也。

  • 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佚名

    三卷,宋法天译。说降伏成就之法。部多,译曰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