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

  自制曲

  扬州慢【中吕宫】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一□□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一□□□□□□□□□□□□一□一□□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一□□□□□□□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一荳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一□□□□□□□□□□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长亭怨慢【中吕宫】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恊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一□□□□□□□□□□□一□□□□□一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戸逺浦萦囘暮帆□□□□□□□□□□□一□一□□□一□□□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 □□□□□□□□□□□□□□防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一□□□□□□□□□□□□□□□□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一□□□□□□□□□□□□

  人为主算只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淡黄柳【正平调近】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曲以纾客怀

  □□□□□□□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鵞黄嫩□□□□□□□□ □□□□□□□□□□□□緑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乔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

  塘自碧

  石湖仙【越调】

  夀石湖居士

  □□□□□一□□一□□□□□□□□□一□□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一□□一□□□□□□□□□□□□□一□□□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爱緑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 一□□□□□一□□□□□□□□□□度今古 卢沟旧曽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説燕儿□□一□□□□□□□□□□□一□□□□□□亦学纶巾欹羽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

  明年定在槐府

  暗香【仙吕宫】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疎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一□□□□□□□□□□□□□□□□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 □□□□□□□□□□一□□疎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一□□□□□□□□□□□□□□□□□□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曽携手处千树压□□□□□一□□□□□□□□

  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疎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一□□□□□□□□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风沙逺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一□□□□□□□□ □□□□□□□□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官旧事那人□□□□□□□□一□□□□□□□□□□□□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一□□□□□□□□□□□一□□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再覔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惜红衣【无射宫】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树晩蝉説西风消□ □□□□□□□□□□□□□□□一□□□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籍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歴问甚时同赋三□□□□□

  十六陂秋色

  角招【黄钟角】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邨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輙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一□□□一□□□□□□□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一□□□□□□□□□□□□□□□□□□□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 □□□一□□□□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囘首 犹有尽船障袖青楼□□□□一□□□一□□一一□□□□□□□□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着宫黄而今时伤□□□□□□□□□□□□一□□□□□□□□春似旧荡一防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

  心花前后

  征招

  越中山水幽逺予数上下西兴钱清间襟抱清旷越人善为舟卷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征招以寄兴征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予尝攷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征与二变之调咸非流美故自古少征调曲也征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征以黄钟为母不用黄钟乃谐故隋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皆征也亦皆具母而不用其説详于予所作琴书然黄钟以林钟为征住声于林钟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故大晟府征调兼母声一句似黄钟均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巳因再三推防唐谱并琴法而得其意黄钟征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征蕤宾变宫应钟声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余十一均征调仿此其法可谓善矣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故燕乐阙征调不必补可也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曲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征调故足成之虽兼用母声较大晟曲为无病矣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征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

  □□□□一□□□□一□□□□□□□□□□□潮囘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一□□□□□□□□□□□□□□□□□如比客途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一□□□ □□□□□□□□□□一□□□□际此行还是 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致□□□□□□一□□□□□

  水葓晩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秋宵吟【越调】

  □□□□一□□□□□□□□□□□□□□□□古帘空坠月皎坐久西窗人悄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一□□□□□□□□□□一□□壶催晓引凉飔动翠葆露脚斜飞云表因嗟念似去国□□□□□□ □□□□一□□一□□□□□□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卫娘何一□□□□□□□□□□□□□□一□□□□□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慿幽梦□□□□□□□□□□□□□□□□

  又杳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凄凉犯【仙吕调犯商调】

  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予客居阖戸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着此解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凖此唐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宫犯宫为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侧宫此説非也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使以哑觱栗吹之其韵极美亦曰瑞鹤仙影

  □□□□□□□□□□□□□□□□□□□□□緑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甚逺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 □□□□□□□□□□□□□□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晩花行乐旧□□□□□□□□□□□□□□□□□□一□□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冩羊裙等新雁来时繋着□□□□□□□□□□

  怕匆匆不肯寄与悮后约

  翠楼吟【双调】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逺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小部曲听氊□□□□□□□□□□□□□□□□□□□□□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 □□□□□□□□□□□□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

  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晩来还卷一帘秋霁

  湘月

  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檝櫂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居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练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隔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隔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防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鸿阵玉麈谈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猜你喜欢
  刘震孙·唐圭璋
  江衍·唐圭璋
  问花楼词话·陆蓥
  诗本音卷一·顾炎武
  第十八回 青峯岭行李遇贼人·佚名
  ●李义山诗集注卷三上·朱鹤龄
  第二出·叶小纨
  第四折·佚名
  杜诗攟卷二·唐元竑
  端平诗隽卷三·周弼
  三集卷十四·乾隆
  卷二十二·孙默
  卷197 ·佚名
  卷六百五十九·佚名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佘翔

    臣等谨案薜荔园诗集四巻明畲翔撰翔字宗汉号凤台莆田人嘉靖戊午举人官全椒县知县与巡按御史抵牾投劾弃官去为汗漫之游其诗以雄丽髙峭为宗声调气格颇近七子故世贞赠诗云十八娘红产荔枝蛎螃舌嫩比西施更教何物夸三絶为有

  • 苇碧轩诗集·翁卷

    ○步虚词 玄根布灵叶,妙化无常人。结兹清阳气,挺我空洞神。 炼度得长生,列籍齐众真。登宾玉皇家,执侍罗星嫔。 欻往宴十洲,飞客成相亲。茫茫尘中区,荒秽何足邻。 ○游仙篇 旭日升太虚,流光到萌芽。旁有五云气,焕烂含精华。 所

  • 卷496 ·佚名

    张嵲 登白帝城二首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崖壁{左山右孝}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张嵲 登甘露寺故基 烈风

  • 卷17 ·佚名

    晁补之 至日同文潜舍人饮钱京兆穆父家 大尹孤标琢昆玉,舍人骨相飞食肉 弊裘羸马愧我寒,唤饮东斋散肤粟。 少时独识孔文举,不交余子平生足。 尹门如市立相蹑,尹心如水清可掬。 邻无恶少归醉卧,不遣

  • 卷三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一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七羽翼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厐公栖隠处岩扉松迳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送王七尉松滋君不见

  • 卷第十六·徐鼒

    己丑、我大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春正月(明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庚申朔,明桂王在肇庆府,大雷雨风雹,免朝贺。明监国鲁王次福宁之沙埕。丁卯(初八日),李成栋杀明宣忠伯王承恩。承恩,大兴人;世袭锦衣指挥。建阳之使,彭鸣京愿为之用;田

  • 卷之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金佗续编卷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四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三绍兴九年辞免开府仪同三司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不允诏勑具悉朕永念艰难之日未酬於战多逮兹恢复之时不忘於武备爰颁涣宠用表殊勲蔽自朕心非云滥典卿疎通而能断

  • 卷四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八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涉世家第十八 【索隐胜立数月而死无後亦称系家者以其

  • 二〇四 拾遗辰·周作人

    十五,江户风物与浮世绘 我平常有点喜欢地理类的杂地志这一流的书,假如是我比较的住过好久的地方,自然特别注意,例如绍兴,北京,东京虽是外国,也算是其一。对于东京与明治时代我仿佛颇有情分,因此略想知道它的人情物色,延长一点

  • 元和、元鉴传·李延寿

    元和是元平原的长子,字善意,承袭父亲的王爵。起初,元和聘乙氏公主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显。他和妻子感情不好,但因为乙氏公主的缘故,没有办法遣送回去。他因此很生气,便到佛寺中落发为僧。他既然不爱妻子,也就舍去自己的儿子显

  • 卷之十·佚名

    刘子卷之十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正赏第五十一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於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理之失也,由於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古今虽殊,其迩皇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

  • 道行经不可计品第十一·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极大究竟般若波罗蜜。不可计究竟。不可量究竟。无有与等者究竟。无有边究竟。佛言:极大究竟般若波罗蜜。不可计究竟。不可量究竟。无有与等者究竟。无有边究竟。安隐般若波罗蜜。不可计究竟。怛萨阿竭无师

  • 迦毗梨百头缘品第六十六·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竹园之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向毗舍离。到梨越河所。是时河边。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鱼人。其捕鱼者。作三种网。大小不同。小者二百人挽。中者三百人挽。大者五

  • 岳阳风土记·范致明

    宋范致明撰,一卷。今流传有《古今逸史》本,明嘉靖刻本,《永乐大典》辑本。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进士第。此书系范以宣德郎谪监岳州商税时所作。全书不分目,随事记载。虽仅一卷,但内容详实,对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

  •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撰人不详,出於明初。假托太上老君及广救真人说天妃(妈祖)降世救苦护民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妈祖神始自宋,称夫人、妃,元代始称天妃。该经盖出自元 明。太上老君

  • 元辰章醮立成历·佚名

    元辰章醮立成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元辰章三卷」,《通志‧艺文略》着录「元辰章用二卷」,疑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为禳灾算命术。上卷载上章禳灾醮仪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北京员外王两松,有子王观,长女王翠翘、次女王翠云。清明节合家扫墓,翠翘题诗凭吊京城名妓。有富家秀士金重亦至此,与二女互相会,引为知己,并于园中假山洞内相会,谈终日而不及于乱。至晨,忽报金重叔父丧于辽阳,金重即与其父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