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薜荔园诗集四巻明畲翔撰翔字宗汉号凤台莆田人嘉靖戊午举人官全椒县知县与巡按御史抵牾投劾弃官去为汗漫之游其诗以雄丽髙峭为宗声调气格颇近七子故世贞赠诗云十八娘红产荔枝蛎螃舌嫩比西施更教何物夸三絶为有畲郎七字诗屠隆作传亦称闽产足珍贵者不独荔枝西施舌盖即指此然人品颇髙故诗有清致不全为七子之肤廓未可尽斥之也传称所著有薜荔园诗畲宗汉稿游梁新编金陵纪游文考翔游踪所经惟大梁金陵为最后今集中俱已载入则合而编之仍以薜荔园诗为名也明诗综不着其名殆原属抄本故流传尚少欤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陶氏·唐圭璋
  陈舜翁·唐圭璋
  刘过·唐圭璋
  刘述·唐圭璋
  卷四十四·阮阅
  二十四诗品全文·司空图
  第十一出 赚婚·李渔
  第一折·郑廷玉
  卷十二·仇兆鳌
  卷八十·徐世昌
  卷六十·徐世昌
  卷四十七·唐圭璋
  默庵诗集序·曹义
  卷三十六·徐倬
  鞠部明僮选胜録 (清)了然先生(李毓如) 撰·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回 赵兰英扬鞭登大路·佚名

    诗曰:女子贞烈出本心沽名钓誉非其伦千里寻兄救夫人惹得世人说到今闲言少敍,书接前词:话说兰英说:“爱姐不要啼哭,你要怕我上京不回,将我这头面首饰,交你收放。”爱姐听说,把首饰接过说道:“婶婶到京见了我爹爹,务要早些回来。”

  • 卷十三·纪事四·冯金伯

    高宗舞杨花慈宁殿赏牡丹时,椒房受册,三殿极欢。高宗洞达音律,自制曲赐名舞杨花。停觞命小臣赋词,令内人歌之,以玉卮侑酒为寿,左右皆呼万岁。词云:“牡丹半拆初经雨,雕槛翠幕朝阳。娇因倚风,台榭绕群芳。洗烟凝露向清晓,步

  • 卷十六·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六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诸将【去声】五首【公自永泰元年夏去蜀至云安次年春自云安至防州据末章云巫峡清秋当是大歴元年秋在防州作其前二章乃追论去年事也】汉朝【音潮】陵墓对南山胡卤千秋尚入

  • 二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九十三首【癸酉一】癸酉元旦珠杓璧月共居寅瑞霭辉辉凤阙晨万国同朝大清朔百年喜遇岁朝春衣冠蹡济遵王会律吕和平奏乐钧休养繁滋诚有庆更思风俗要还淳新正试笔逹曙惟闻爆竹声致祥

  • 初集卷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五古今体八十八首【辛酉一】辛酉元旦律转三阳泰天开大造春共球朝万国垂拱御元辰木德方临甲金穰岁在辛所期寰海内熙皥戴鸿钧上元节侍皇太后宴恭纪风光午夜漏声

  • 卷三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四刘昂霄【一十三首】昂霄字景元别字季房陵川人父俞字彬叔明昌二年进士仕为承发司管勾泰和中予识景元于太原人有言是家读广记半月能背诵者子未之许也戏取市人日厯鳞杂米盐者令

  • 卷十三·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十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三首【熙宁八年乙卯在密州任作】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劝农使者古大夫不惜春衫践泥涂王事靡盬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相与野

  • 卷六·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六(元)吴当 撰○五言絶句题古木铁石皆生色氷霜有岁华春雷龙启蛰星汉客乗槎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玉溪桥玉溪浮采鹢金锁贯晴虹自是知津者能成利涉功积果堂几树枣如瓜千年桃始华渠通沧海水门倚赤城霞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尼布楚条约·佚名

    汉文界碑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

  • 卷十八·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八宋 朱子 撰学礼十三保傅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大戴礼无此十二字夏为天子十七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周受之【郑曰凡二十一世】周为天子三十余

  • 卷第二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五已说内外羯剌蓝等种等道理。因果相续。应知此即说名缘起。如是缘起。非唯十二。云何知然。如本论说。云何为缘起。谓一切有为。然契经中。

  • 卷第四十二(第七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十二(第七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尼律第一(不共之戒)八波罗夷法佛在舍卫国。尔时舍卫国中王园精舍。有比丘尼。名周那难陀。年少端正。有鹿子居士儿。亦年少端正。是男子于周那难陀比丘尼

  • 邢特进集·邢劭

    诗文集。北齐人邢邵撰。 一卷。邵字子才。小字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北齐文学家。 曾仕北魏、 北齐。 历太常卿、兼中书监、 摄国子祭酒、 后授特进。 幼少聪慧,文雅有才思、博览强识,年未二十即负盛名。魏孝明后

  • 春秋胡传考误·袁仁

    一卷。明袁仁撰。袁仁认为,胡安国由于激愤王安石之废《春秋》于学官,于是承皇帝之命而作传,其目的在匡时,故多借题发挥。虽然胡氏用意是好的,但却不合于经义。袁氏此书即专门驳正胡氏之失,其中如谓周月非冠夏时、盟宿非宿君

  • 八大菩萨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在本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忆念东方之无能胜国善精进吉祥如来、无我国普照如来、善爱国吉祥如来、寂静藏国印捺啰计都特缚惹王如来、离尘国喜功德光自在王如来等五佛名号

  • 尊那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尊那尊者问无尽功德?佛答以七种布施,七缘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