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本音卷一

昆山顾炎武撰

国风

周南

闗闗雎鸠【十八尤 言十八尤者此字在唐韵之十八尤部也余仿此】在河之洲【十八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十八尤】

参差荇菜左右流【十八尤】之窈窕淑女寤寐求【十八尤】之【凡诗中语助之辞皆以上文一字为韵如兮也之只矣而哉止思焉我斯且忌猗之类皆不入韵又有二字不入韵者着之乎而是也若特用其一则遂以入韵其君也哉谁昔然矣人之为言胡得焉是也】求之不得【二十五德】寤寐思服【古音蒲北反与匐同考服字诗凡一十七见易三见仪礼三见礼记二见尔雅一见楚辞六见竝同诸子先秦两汉之书皆然后人误入一屋韵详见唐韵正后凡言古音者仿此】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二十四职 张弨曰自唐明皇天宝间以隶写六经遂杂用俗改字如州复加水辗为譌之类首举见例别详诗正字】

参差荇菜左右采【十五海】之窈窕淑女琴瑟友【古音以考友字诗凡十见楚辞一见竝同后人混入四十四有韵】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三十七号】之窈窕淑女钟鼔乐【陆德明音五教反 三十六效】之

关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一屋三烛二韵与木协説见兔罝】维叶萋萋【十二齐】黄鸟于飞【八微】集于灌木【一屋】其鸣喈喈【十四皆】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见上】维叶莫莫【十一暮十九铎二韵】是刈是濩【十一暮十九铎二韵】为絺为绤【二十陌】服之无斁【二十二昔 按谷音欲乃臾之入声莫乃模之入声濩乃胡之入声绤乃区之入声斁乃余之入声本同一韵后人分属三四部而其条理遂不可寻矣凡入声字仿此详见音论近代入声之误条】

言告师氏【四纸 古无平上去入四声通为一音后仿此详见音论古人四声一贯条】言告言归【八微】薄汚我私【六脂】薄澣我衣【八微】害澣害否【五旨考否字诗凡六见易三见楚辞一见竝房以反后人误于四十四有韵再出】归宁父母【古音满以】

【反考母字诗凡一十七见其十六竝同惟蝃蝀二章与雨韵又易系辞传如临父母与度惧故韵要当以满以反为正后人不知但入四十五厚韵 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

葛覃三章章六句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十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十一唐考行字诗凡三十二见书三见易四十四见左传一见礼记三见孟子一见楚辞十三见竝戸郎反其行列之行行止之行五行之行同是一音后人误于十二庚韵再出】

陟彼崔嵬【十五灰】我马虺隤【十五灰】我姑酌彼金罍【十五灰】维以不永怀【十四皆】

陟彼髙冈【十一唐】我马黄【十一唐】我姑酌彼兕觥【古音灮考觥字诗凡二见竝同后人混入十二庚韵】维以不永伤【十阳】

陟彼砠【九鱼】矣我马瘏【十一模】矣我仆痡【十一模】矣云何吁【十虞】矣

卷耳四章章四句

南有樛木葛藟累【六脂】之乐只君子福履绥【六脂】之南有樛木葛藟荒【十一唐】之乐只君子福履将【十阳】之南有樛木葛藟萦【十四清】之乐只君子福履成【十四清】之

樛木三章章四句

螽斯羽诜诜【十九臻】兮宜尔子孙振振【十七眞】兮

螽斯羽薨薨【十七登】兮宜尔子孙绳绳【十六蒸】兮

螽斯羽揖揖【二十六缉】兮宜尔子孙蛰蛰【二十六缉】兮

螽斯三章章四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音敷考华字诗凡八见易一见楚辞一见竝同尔雅华荂也后人误入九麻韵】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音姑考家字诗凡八见书一见左传二见楚辞一见竝同后人误入九麻韵】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五质】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五质】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十九臻】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十七眞】

桃夭三章章四句

肃肃兔罝【古音睢后人误入九麻韵 此诗上下各自为韵罝与夫协丁与城协谓之隔句韵后仿此】椓之丁丁【十三耕】赳赳武夫【十虞】公侯干城【十四清】肃肃兔罝【见上】施于中逵【六脂】赳赳武夫【见上】公侯好仇【此字有二音此章音渠之反秦无衣首章音渠犹反后人混入十八尤韵疑古元有二音之字如母戎兴难之类然三百篇之中亦不过四五字而已或以为逵当作馗音求与仇字同音甚协而经文未可輙改姑阙所疑】

肃肃兔罝【见上】施于中林【二十一侵】赳赳武夫【见上】公侯腹心【二十一侵】

兔罝三章章四句

采采芣苢【六止】薄言采【十五海】之采采芣苢【见上】薄言有【古音以考有字诗凡十二见书一见楚辞一见竝同今四十四有与桺丑等字混为一韵】之

采采芣苢【见上与下苢协】薄言掇【十三末】之采采芣苢【见上】薄言捋【十三末】之【此章亦可以上入通为一韵下章同】

采采芣苢【见上】薄言袺【十六屑】之采采芣苢【见上】薄言襭【十六屑】之

芣苢三章章四句

南有乔木不可休【十八尤】思【今文作不可休息陆徳明云本或作休思正义曰诗之大体韵在辞上疑休求为韵二字俱作思宋王应麟诗攷序言汉广不可休息朱子从韩诗作不可休思小旻是用不集朱子从韩诗作是用不就今本思仍作息就仍作集而集下叶疾救反则非王氏所见之本疑是朱子未定之本也】汉有游女不可求【十八尤】思汉之广【三十七荡】矣不可泳【古音羊向反后人混入四十三映韵】思江之永【古音于两反后人混入三十八梗韵説文引此作江之羕矣】矣不可方【十阳】思【此章以平上去通为一韵 本字转上声音姥则与女字为韵然如此则太巧矣今此类一切不注后仿此但学者当知古人之诗无处无韵不必两句一韵如后人五言之法也】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八语】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古音莫补反与姥同考马字诗凡十四见书一见易一见左传二见楚辞二见竝同今三十五马与踝瓦等字混为一韵】汉之广【见上】矣不可泳【见上】思江之永【见上】矣不可方【见上】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十虞】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十虞】汉之广【见上】矣不可泳【见上】思江之永【见上】矣不可方【见上】思

汉广三章章八句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十五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六脂】遵彼汝坟伐其条肄【六至】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六至】鲂鱼赪尾【七尾】王室如燬【四纸】虽则如燬【见上】父母孔迩【四纸】

汝坟三章章四句

麟之趾【六止】振振公子【六止】于嗟麟兮【古人之诗言尽而意长歌止而音不絶也故有句之余有章之余句之余若上篇所谓一字二字之语助是也章之余如于嗟麟兮其乐只且文王烝哉之类是也记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凡章之余皆嗟叹之辞可以不入韵然合三数章而歌之则章之末句未尝不自为韵也】

麟之定【四十六径】振振公姓【四十五劲】于嗟麟兮

麟之角【古音禄考角字诗凡三见竝同今一屋韵有此字误于四觉韵再出】振振公族【一屋】于嗟麟兮

麟之趾三章章三句

周南十一篇三十四章百五十九句【旧作周南之国按宋程大昌曰南者乐名所谓以雅以南者也不得云周南之国今但曰周南】

召南

维鹊有巢维鸠居【九鱼】之之子于归百两御【王肃读鱼据反 九御 汉儒相传读御为迓后人因之以御车之御为鱼据反音驭迎御之御为五驾反音迓不知古人牙字不入麻韵其读迓即同御音今以御迓二字分为两音而迓字别混入四十祃韵误】之【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维鹊有巢维鸠方【十阳】之之子于归百两将【十阳】之维鹊有巢维鸠盈【十四清】之之子于归百两成【十四清】之

鹊巢三章章四句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六止】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七志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一东】于以用之公侯之宫【一东】被之僮僮【一东】夙夜在公【一东】被之祁祁【六脂】薄言还归【八防】

采蘩三章章四句

喓喓草虫【一东】趯趯阜螽【一东】未见君子【六止与止协】忧心忡忡【一东】亦既见止【六止】亦既觏止【见上】我心则降【古音户工反考降字诗凡四见礼记一见楚辞三见竝同后人分四江韵】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十月】未见君子【见上】忧心惙惙【十七薛】亦既见止【见上】亦既觏止【见上】我心则説【十七薛此章亦可以上入通为一韵】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八微】未见君子【见上】我心伤悲【六脂】亦既见止【见上】亦既觏止【见上】我心则夷【六脂 此章亦可以平上通为一韵】

草虫三章章七句

于以采苹【十七眞】南涧之滨【十七眞】于以采藻【三十二晧】于彼行潦【三十二晧】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八语】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九麌】于以奠之宗室牖下【古音戸考下字诗凡一十七见易一十六见书一见礼记六见孟子一见楚辞十四见竝同后人混入三十五马韵】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八语】

采苹三章章四句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十月】召伯所茇【十三末】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十七夬】召伯所憇【十三祭】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十六怪】召伯所説【十三祭】

甘棠三章章三句

厌浥行露【十三暮】岂不夙夜【古音豫考夜字诗凡七见左传一见楚辞二见竝同后人混入四十祃韵】谓行多露【见上】

谁谓雀无角【音禄】何以穿我屋【一屋】谁谓女无家【音姑集传叶音谷非 此句本不入韵然角屋狱足皆可转为平声则家亦未尝非韵也】何以速我狱【三烛】虽速我狱【见上】室家不足【三烛】

谁谓鼠无牙【古音吾考牙字诗凡二见竝同后人误入九麻韵 与家协隔句为韵】何以穿我墉【三钟】谁谓女无家【音姑 集传叶各空反非或问二章之家不入韵三章之家入韵可乎曰奚而不可夫音与音之相从如水之于水火之于火也其在诗之中如风之入于窍穴无微而不逹其发而为歌如四气之必至而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也故夫子之传易曰同声相应而记之言乐也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苏氏所谓古人之文譬之风行水上自然而成者岂若后世词人之作字栉句比而不容有一言之离合者乎且如凯风之南首章入韵而二章不入韵燕燕之及首章三章不入韵而二章入韵于诗多有之矣况此二章之家平入相通固不得谓之非韵也如集传之説必欲比而同之则不得不以二章之家音谷三章之家音公一家也忽而谷怱而公歌之者难为音听之者难为耳矣此其病在乎以后代作诗之体求六经之文而厚诬古人以谬悠忽怳不可知不可据之字音也岂其然乎朱子复生其必以愚为知言也夫】何以速我讼【三钟三用二音】虽速我讼【见上】亦不女从【三钟】

行露三章一章三句二章章六句

羔羊之皮【古音婆考皮字诗凡三见左传二见竝同后人误入五支韵】素丝五紽【七歌】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古音陀考蛇字诗凡二见楚辞四见竝同后人以委蛇之蛇音弋支反虺蛇之蛇音神遮反分入五支九麻二韵非也】

羔羊之革【古音棘考革字诗凡四见易三见竝同后人混入二十一麦韵】素丝五緎【二十四职】委蛇委蛇自公退食【二十四职】

羔羊之缝【三钟】素丝五总【一董】委蛇委蛇退食自公【一东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

羔羊三章章四句

殷其靁【十五灰与斯子哉协】在南山之阳【十阳】何斯违斯【五支】莫敢防遑【十一唐】振振君子【六止】归哉归哉【十六咍 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殷其靁【见上】在南山之侧【二十四职】何斯违斯【见上】莫敢遑息【二十四职】振振君子【见上】归哉归哉【见上 此章亦可以平上入通为一韵朱子诗音大抵本之吴才老或委之门人编注而其中参错不合者未之详定也且如殷其靁侧叶庄力反瓠有苦叶子叶奬里反谷风死叶想止反相鼠俟叶羽已反侧与力子与里死与止俟与已本一韵也何以云叶頍弁栢叶逋莫反奕怿竝叶弋灼反本文无灼韵中字又何须叶节南山氐音底叶都黎反氐本平声齐韵中字何须音而又叶野叶上与反不注于燕燕而注于葛生南叶尼心反不注于燕燕凯风而注于株林思叶新赍反来叶陵之反不注于终风而注于雄雉先后之间亦为失次】

殷其靁【见上】在南山之下【音户】何斯违斯【见上】莫或遑处【八语】振振君子【见上】归哉归哉【见上同首章】

殷其靁三章章六句

摽有梅【十五灰与士协】其实七【五质】兮求我庶士【六止】迨其吉【五质】兮【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

摽有梅【见上】其实三【二十三谈】兮求我庶士【见上】迨其今【二十一侵】兮【同上章】

摽有梅【见上】顷筐塈【六至】之求我庶士【见上】迨其谓【八未】之【此章以平上去通为一韵】

摽有梅三章章四句

嘒彼小星【十五青与征协】三五在东【一东】肃肃宵征【十四清】夙夜在公【一东】寔命不同【一东】

嘒彼小星【见上】维参与昴【三十一巧 昴字从寅卯之卯以为力求反而从戼者】肃肃宵征【非见】抱衾与裯【上六豪十八尤二】寔命不犹【韵十八尤此章以平上通为一】

小星二章章五句

江有汜【韵六】之子归不我以【止六】不我以【止见】其后也悔【上十四贿十八队二】

江有渚【韵八】之子归不我与【语八】不我与【语见】其后也处【上八】江有沱【语七】之子归不我过【歌八】不我过【戈见】其啸也歌【上七】

江有汜三章章五句

野有死麕【歌十七真与春】白茅包【协五】之有女怀春【肴十八】吉士诱【谆四十四】之【有此章以平上通为一】

林有朴樕【韵一】野有死鹿【屋一】白茅纯束【屋三】有女如玉【三烛】

舒而脱脱【十三末】兮无感我帨【十三祭】兮无使尨也吠【二十废此章以去入通为一韵】

野有死麕三章二章章四句一章三句

何彼襛【三钟与雝协 今本有作秾者唐石经作襛广韵襛华又衣厚貌唐张参五经文字曰襛如恭反从禾者讹】矣唐棣之华【音敷】曷不肃雝【三钟】王姬之车【古音居考车字诗凡七见易二见楚辞一见竝同后人误于九麻韵再出】

何彼襛矣【六止】华如桃李【六止】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六止首章以襛字为韵二章以矣字为韵古人之文变化不拘如此】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十七眞】齐侯之子平王之孙【二十三魂】

何彼襛矣三章章四句

彼茁者葭【古音姑后人误入九麻韵】壹发五豝【古音伯吾反后人误入九麻韵】于嗟乎驺虞【十虞】

彼茁者蓬【一东】壹发五豵【一东】于嗟乎驺虞【见上 首章以葭豝虞为韵二章以蓬豵为韵而虞字则合前章集传不得其解乃以首章之虞叶音牙二章之虞叶五红反一诗之中而两变其音及至秦诗权舆之篇则无説矣首章以渠余舆为韵二章以簋饱为韵而舆字则合前章正与此诗一律虽有善叶者不能以舆而叶簋饱也故愚以为此古人后章韵前章之法不得此説而强求之上句宜其迷谬而不合矣 或曰如驺虞权舆之诗若断其第二章歌之则其韵何所承乎曰古人歌诗如宗庙朝防之乐皆用全篇春秋列国卿大夫赋诗始有断章如驺虞权舆之诗必无去其首章但断二章之理且古人之诗有义同而必二章三章者非故为是重防之辞也取其被之管音长而节舒若一章而止则短促不成节奏必合二三章为一阕故可以后章韵前章也陆深曰诗中有三章而辞义无大相逺者如樛木螽斯之类葢乐之三成犹今之三阕三防是已】

驺虞二章章三句

召南十四篇四十章百七十七句

猜你喜欢
  ◆卫□□仁近(敬聚斋稿)·顾嗣立
  ◆李平章孟(秋谷集)·顾嗣立
  元诗选初集甲集目录·顾嗣立
  第四折·王晔
  曹文贞公诗集卷五·曹伯启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徐志摩
  卷330 ·佚名
  卷一百·陈思
  卷十二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卷十·沈德潜
  卷六十九·吴之振
  卷四·文洪
  卷七十九·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七十二·康熙
  李师中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伯虎·唐圭璋

      朝中措   伯虎伏以判府中大先生,二年边城,作   成士类。既著文以励学者,又复增请荐名,   为邦人无穷之利。兵祸荒凉之馀,遽能复承   平之旧数。非思造特达,何以得此!乡闾士   夫、庠序诸生等方日颂盛德,而讴歌

  • ●卷二·江顺诒

    ◎二曰体○古乐府非今之词毛西河词话云:“白乐天花非花、唐人醉公子词、长孙无忌新曲、杨太真阿那曲,自是词格。若回鹘、石洲、阿回、回波乐、乌盐角、浪堆、水调歌头,俱是乐府。然其辞有近词者,亦可以词名之。

  • 卷三百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秋江烟草张君彦发湖海豪士不喜为举子学専意扵诗每以贾岛姚合为法所着仅成帙清深闲雅宛有唐人风致至其得意警絶之句杂之两人集内殆未易辨彦发思甚苦未尝

  • 陈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陶(约812— 888 前)唐诗人。字嵩伯,自号 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早年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学 ,于诗也颇有造诣 。举进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 ,曾漫游江西 、福建、江

  • 卷之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徐商传·欧阳修

    徐商别名义声,还有个别名秋卿,在新郑县寄居了两代,所以算作新郑县人。年轻时隐居在中条山。参加进士科考试被录用。宣宗大中年间,提升为尚书左丞。宣宗李忱诏令他任巡边使。后完成特定使命,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突厥余部依

  • ●牧令须知卷四·刚毅

    长白刚毅子良氏手□海上葛士达子村编订 礼房 ◆礼房 一坛庙祭祀 一书院 一旌表节孝 一杂务 ○一坛庙祭祀 请领祭品详 请领祭品详 某府某州县为请领祭品银两事窃查某年春秋致祭 各坛庙、应领祭品银若干两、理合备具文

  • 卷七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九 朱批李元英奏摺 陕西平庆道【臣】李元英谨 奏为遵 旨奏闻仰邀 睿鉴事窃【臣】至愚极陋蒙 皇上隆恩擢用平庆道 召至养心殿面奉 训旨敎诫谆谆又奉 谕旨令【臣】将所知地方事务具摺交本

  • 卷十四 至公·刘向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至公也。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去天下若遗?,于天下犹然,况其细于天下乎?非帝尧孰能行之?孔子曰:“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易曰:“无首,吉。”

  • 卷二·書答·李贽

    〔凡四十八篇,附“衡湘答书”二篇,“顾冲老送行序”一篇〕  ● 与庄纯夫  日在到,知葬事毕,可喜可喜!人生一世,如此而已。相聚四十余年,情境甚熟,亦犹作客并州既多时,自同故乡,难遽离割也。夫妇之际,恩

  • 覆能信书(二通)·太虚

    一能信禅人览:函悉。虽自讼无何进益,而观于禅宗确然有其自信之处,实未尝无进益也。禅宗为中国佛法之真髓,希益精进为嘱!密宗藉果力为增上缘,亦不可含混,诚有之,非全出于混也。然仁者仍以速出关赴缘工作,半工半禅为善!顺问时祉!太

  • 各宗经教修学法·太虚

    一 楞严经之修学法  二 天台教观之修学法  三 华严宗之修学法  四 般若宗之修学法  五 唯识宗之修学法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之修学法甲 经文十卷,先须每日有一时焚香敬对,端坐澄心照览之:如镜光之显像,字句义

  • 卷第三十五·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五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二西汉(都长安)武帝(自高祖受命至此为四世)元光二年。十三祖龙树。于南天竺以法藏付迦那提婆。入月轮三昧蝉蜕而去。寿三百岁。元狩元年。初博望侯张骞

  • 艺术家的命运·黑塞

    在本书中,黑塞藉着善感画家约翰·费拉谷思的故事,道出了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内幕。在文明极度发达的欧美现代家庭制度中,黑塞描写一位苦闷的艺术家如何专心致力于艺术天地的创造中,来挽救家庭崩溃的命运。孤独的抒情私人黑塞

  • 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佚名

    净明派戒律。盖出自宋元。劝人忠孝,积行累功、济物受符。

  • 耕学斋诗集·袁华

    十二卷。明袁华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传集》序,称袁华自二十岁后

  • 绪言·戴震

    清戴震著。分上、中、下三卷。本为其《孟子字义疏证》初稿。是作者指名批判程朱理学的第一部著作。首先肯定宇宙天地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物质世界,其物质基础即是“阴阳五行”,认为“阴阳五行,天道之实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