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端平诗隽卷三

宋 周弼 撰

七言律

吴山仁王寺

山寺凭髙夕未昬上皇曾此定乾坤瓯闽散驿縁江岛龛赭收潮入海门细雨乱花唐辇道淡烟疎柳汉营屯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

庾楼

欲望江山夜转防胡牀曾此对嘉宾伤心皓月长流水回首清风不见人花落雉楼横角暮草生鸥渚破船春归程岂暇频登览分付羇愁与白苹

题豫章台

何日遗踪锁断岗更谁曾望旧台荒百年南渡频秋雨一片西山几夕阳石碍老松欹径险岸随干苇出江长斗间可是无佳气又见飞乌绕去樯

题滕王阁

髙阁巍峩接水滨兴亡才问便伤神鸣鸾东阁知何处跨鹤西山别有人栁映落霞江渚暮草铺斜日野田春羣鸥亦厌多悲感偏与忘机客最亲

送友人持节岭南

呉云迢递楚云鲜从此南征路几千汉使五羊登岭日鲁经三豕渡河年榕穿白草飞蛮雨椒落黄茅起瘴烟待及戍多载石定无畨货入归船

赠唐栖寺僧

山门寂寞唐栖寺别去闲居又一年草暗墓田羣鴈逺化明春院一僧禅云房夕磬浮清雨水殿寒灯宿细烟作得诗成无寄处几回遥认隔溪船

连珠

逺望披裘日几回可堪江上暮寒催云飞旷野迎风断雪洒长滩夹雨来马踏野桥嘶破板鸟迷村路立髙桅暂须移向疎篱泊迁就惊春一树梅

行吟

独行沙岸不相携准拟沿溪更渡溪药蔓交加虫上下柳花撩乱蝶髙低杖头晓伴春云石屐齿晴翻夜雨泥诗就随山为人写等闲抽尽锦中题

秀野

小作幽闲傍宅开只须数亩占楼台石移林屋秋云至水带松江暮雨来径草散香迎过屐砌花分影防流杯人家园圃应无数不似君能日几回

孙伯符墓下

木叶萧萧墓草长梦魂曾断九回肠空闻绛帕离漳水谁见黄旗入洛阳鸦噪暮园江阪迥龙盘春戍石城荒赤乌不识桑田变犹自凄凄守白杨

天津桥

袅袅朱栏倚细波绿云相对间嵳峩中天车驾曾擒防何日楼船定入河霁柳午隂随岸逺露桃春色过墙多黄旗适应东南运已辨箫铙几曲歌

雨花台

细藓柔莎锁旧堆昔年曾见异僧回如何天上飞灵雨不为人间洗劫灰江接潮头诸脉应地连岗势一支来只今不假虚无事别是春风歌舞台

凤凰台

一径逶迤草自芳何为不复更翺翔应须旧国还宣武别有髙台在建章白鹭背花寻塔路赤乌冲柳集宫墙中兴不比偏安事且对梧桐荐羽觞

乌衣巷

日落凭栏感慨频长干桥畔冷残春桑田芜没徒多事兰玉丛生更几人风暖影翻花外燕雨多痕蚀草间麟堪嗟羣从成功后不及钟山一尉神

石头城

点点凝烟望未收六朝遗迹遍荒丘自从绛阙堆江面谁把朱泥染石头岗断晓榛双阜虎岸长春草一滩鸥诸公多少新亭恨不是知心莫上楼

浮逺

横障弥漫恃此丘长江东骛转湍流波间去海无多里洲际铺淮辄数州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送赵山台赴江隂

匆匆何事解朝衣甫为君王领一麾歴考近来成故事就迁长是未多时寒更夜彻防淮柝晓舶晴翻出海旗不久赫蹏应已到只须畧赋练江诗

岳阳楼

凭髙望尽寂寥天与我闲情共渺然平展暮云三百里积停春水二千年沙洲横渡荆江雨石塔遥分岳麓烟老我未闻飞劒术想须今度遇回仙

西湖竹阁寺

精舍萧疎近水凉分明一径绿沉枪就移山近湖皆隐放出楼髙寺倒藏春透露梢齐曲槛晓翻风箨过修墙长堤花尽人稀少来听蝉声伴夕阳

采香径

缯甲如荼防此台玉顔憔悴锦帆来一蹊香草无蜂过千里空葭有鴈回响屧藓埋丹舄迹缕衣花变粉蛾灰谁知子夜歌残日树满西山似绿苔

七里濑

瞬息沿流七里遥感时回缆木兰桡髙台未变陵兼谷故国频更市与朝风散乱云通去驿雨消残雪助归潮渔翁近亦无前辈一个青铜不肯饶

南楼怀古五首

昔人有意久经营极望寒芜逺更平三国斾旌羣鹊散六朝楼阁一鸠鸣雪消晴嶂沈孤垒风打寒潮入废城多少怨魂销不尽草根烧断又还生

其二

事久销沈只等闲好将深意递相参舳舻宵遁谁思忖裙屐春游自笑谈西日瘴回迷汉沔北风波逆上江潭隔城方唱招魂引一拍殷勤至再三

其三

茫茫迂曲度平川何处孤村近水边烟护刘琮残壁垒雨沈黄祖旧楼船寒沙细拥菰芦地破陇斜耕苜蓿田见説去年秋潦后更无茅屋起炊烟

其四

幸际清时息五兵舌顽无处説纵横蚁书一梦难分别蜗角千年强鬬争丹壁邮亭新蜀道白楼烽戍古邾城自知夜半徒兴舞移逺寒鸡不使鸣

其五

夕阳光退杳难凭欲问江鸥只怨憎得意举帆烧北岸伤心流柹锁西陵雪消蜀货千樯下风顺吴盐万斛增且趂一樽相暖热自非乘醉莫来登

山居春晚

索居牢落动关心但觉怱怱岁月侵无梦不因怜昼静有怀多是惜春深草香稚蝶销胡粉花落蛮莺变楚金最是不禁芳树色能消几日又成隂

庭下枯梅有感

庭下同栽两树梅一株摇落一株开无缘春色相亏曲有分晴光亦往来雪打枯枝愁汉驿雨翻雕萼梦荆台绮窗不断横斜影犹有东风管碧苔

会稽山

衣冠从昔化文身峻岳当天自有神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江连云气分南纪海接星河近北辰毕竟兴亡谁可料但闻陵谷变飞尘

甫里观

天随清调何人继幸有荒村故宅存橘上蠧虫应屡变草间眠鸭尚能言池亭暮雪兼风起篱落春潮带雨浑人啖菊苗终竟别屠沽犹自不登门

陈武帝钓台

路才容马尽荒茅谁识仙人旧钓鼇流水不随船影断乱山犹带弹痕髙春烟粉黑重生葑暮雨灰红半拆桃今日故宫何处问东风应长对江涛

赠雪林李和甫

忽地相逢便解顔况兼终日看青山精神摘柳哦诗际标度寻梅集句间春淡野桥孤艇逺暮寒溪寺一钟闲匆匆又作经旬别两处东风各闭关

道中有感

逺程已过经行处别有逶迤古道存寺已寂寥犹有殿水才穷尽又逢村一株枯木人分路十里飞花客过门毕竟悉依生处乐不知何事别家园

黄溪

匆匆宁不恨飘零转更分岐过别汀世事总如迂曲路年华都付短长亭冢桃褪蘂无人色社栎盘根作鬼形心自感伤人岂识回头犹顾岘山青

朱潭

消散羇愁益坦然况当初暖欲晴天清溪苔滑重抄纸浅屋柴香正煮绵隔水杀鸡祠社土过桥嘶马入人烟今朝自觉难忘酒应更无人笑谪仙

送人之汉上

木落千山怨别离自知难驻马行蹄上书季子穷归洛献赋荀卿老向齐驿店破旗秋雨细戍楼残角夕阳低袖藏秘防君门逺应望中原泣鼓鼙

荻港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感事

书劒悠悠屡变迁老谙多故始知天汗青每愧抛长日发白无由逐少年暮雨暗消江岸柳晓霜初透野池莲此心悬解何须语人问惟应一指禅

送迁客

自谓别离难会面如何此地又相寻往来云物他乡意轻薄风尘久客心夜雨泥涂三里郭夕阳烟火数家林送君好去加飡饭莫听哀猿彻晓吟

送人之京口

竞携书劒去纷纷谁解登临对日曛北道荆防一江下南朝徐兖二州分髙楼角晓鸣秋雨逺戍烽寒起暮云莫把寻常望步恐惊边雁不堪闻

留题唐栖寺

僧房十日相留恋为怯生寒未到家插岸断冰妨荡桨入檐飞雪助煎茶香台穴碎逃秋蚁古殿巢翻失暮鸦惟有溪梅最禁耐傍篱争发向阳花

送白判官

著书不就便相抛逺向襄州谒故交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买鱼村渡捐孤劒沽酒山城解敝袍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燕又成巢

中和节

时节匆忙过隙驹可堪岑寂就船居不禁衰病慵耽酒无益闲交懒报书风暖暮田归海燕雨酣春水上潮鱼客中自是光隂速才见新正又月初

送人之荆门

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畬烟事已非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凄凉坂路征车逺寂寞邮亭候火稀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

严陵钓台

晴江万里绿波来惆怅君房去不回秦苑河山归故国越乡云雨闭荒台春风一道江蓠长落日千峯杜宇哀欲访钓船无处所野花如雪满汀开

游道场山遇雨

飘然久作登临想才遇名山雨亦游林尾乱声犹间响枝头残滴未全收濯翻野竹从教軃冲落岩花放出流欲把姓名书石上几回拈笔又成休

浣纱秋日五首

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鬬髙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

其二

当前滩号西施碛对碛看秋得句清五色悬门秦一尉六经充栋汉诸生石丛细火团荒砌野蔓疎金出废城目送浣纱人去后又闻街鼓报新晴

其三

长江淡淡树疎疎扫却闲庭即故居虫入暗牀频促织萤穿虚壁屡翻书破除暮色惟荒菊荐送秋华有嫩蔬料得故园分社酒小苞青橘四腮鲈

其四

自慙尸素尝多暇未放秋风变楚顔一梦别离抛白水三年端的守青山野鸡避鹘遮雏去沙翮衔鱼趂母还纵有乱愁消遣尽淡云残日共人闲

其五

清溪楼阁暮沉沉不觉登临夜欲深几处卷帘催酒笛谁家闭户捣衣砧一朝野雾三朝湿十日江天九日隂暗喜碍人公事少自来收拾送秋吟

罗家洲

对港近村俱有路扁舟倍觉往来频入秋破褐惟存线尽日收钱不满缗逺岸冷沙衔坠叶浅滩寒水卧枯苹未知行役何时断纵使更深亦唤人

送陈云崖游三衢

吟得诗成若等闲为吾开尽锦囊班不专瘦岛元和末要且长城大厯间帆入乱潮随涨水帽冲残雪度危山从今便少春游伴才过新正可得还

猜你喜欢
  赵子发·唐圭璋
  卷四十三·阮阅
  第十九出 狠图·李渔
  ◆雁山老人吴志淳(主一集)·顾嗣立
  序·钱谦益
  序·朱庸斋
  卷487 ·佚名
  卷131 ·佚名
  卷四十四·陈思
  卷四百九十九·曹学佺
  卷八十七·陈焯
  卷三十七·高棅
  卷三十六·郭元釪
  卷六百八十八·佚名
  第三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王直方

      一○一、荆公改王仲至诗  王仲至召至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于壁云:“古木森森①白玉堂,长年来此②试文章,日斜奏赋《长杨》罢,③闲拂尘埃看画墙。”旧云奏罢《长杨赋》,亦荆公所改。(《总龟》前八、《玉屑》八

  • 参寥子诗集卷六·道潜

    宋 释道潜 撰寄王元均奉议昆仲崇文学士后二子皆翘翘异哉荆山麓产此英琼瑶婆娑翰墨场文彩相蔚饶顷我未知识寸心徒揺揺前年广陵城防合如有招名都冠淮海气象古所豪林园若棊置佳处遗尘嚣良辰肯浪负杖防同嬉遨清谭落玉麈

  • 孏窟词·侯寘

    宋 侯寘 撰水调歌头【题岳麓法华台】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青鞵黄防忺与名士共跻攀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俛首眎尘寰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 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

  • 杜诗补注卷上·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补注卷上翰林院编修臣仇兆鳌撰少陵逸诗小序杜诗零落人间宋时后先继出诸家所采赝本颇多附余四十五章蔡氏登诸正集至传疑未决者亦名姓两存焉如张祜杜诵畅当得文苑英华辩证自此之外无复遗篇考公四十以前

  • 八月的忧愁·林徽因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

  • 卷六十一·谷应泰

      ○江陵柄政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秋七月,以谕德张居正充裕王讲官。穆宗隆庆元年二月,加恩侍从藩邸诸臣,以礼部右侍郎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直内阁。四月,进礼部尚书、武英殿   大学士。二年春正月,进大学士

  • 雍正八年上谕·丁宗洛

    洪惟太祖、太宗创业垂统,厥有一德佐命之良;世祖抚绥万邦,实多奋庸熙载之彦。圣祖临御六十余年,其间良臣硕辅,后先相望;据朕所深知者,举其一二:如大学士公图海、公赖塔、大学士张英、尚书顾八代、马尔汉、赵申乔、河道总督靳辅

  • 卷三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五明 俞汝楫 编主客司职掌朝贡国初诸番国及四夷土官朝贡具载职掌其後募化者衆事例日增土官衙门添设别见兵部而事关朝贡者附此东南夷见祖训及职掌凡二十

  • 卷九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一内务府都虞司凡内府三旗之制护军营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护军统领各一人护军参领各五人副护军参领各五人护军校委署参领各三人护军校各三十三人

  • 佛地经论卷第二·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六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六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大品被加等者。凡言加者加于可加。以须菩提空与般若空相应相似。是故佛加令其说空。般若是智故亦加身子。所以但加此二人也。故云欲以大空并小空等。以般若中盛明此

  • 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

    美国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著。出版于1932年。作者在本书中把个体心理学的概念,运用于团体分析之中,把文化设想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来研究。作者认为,人类的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各种文化,伟大的或渺小的

  • 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蛰存

    小品文选集。二十卷。今人施蛰存编。成书于一九三五年。按作者分卷编次,本书选录了二十位晚明文人的小品散文,每位作家的作品辑为一卷,共二十卷。依次是:徐文长、陆树声、李本宁、屠赤水、虞长孺、汤若士、袁伯修、袁中郎

  •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周元文

    纂修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

  • 海东札记·朱景英

    地理杂志。清朱景英撰。四卷。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乾隆举人,官至北路理藩同知。著有《畲经堂集》。历官台湾,遍及南北路,凡所见闻,俱成杂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三年,约

  •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

    古代文学史著。鲁迅著。系作者1926年在福建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生前未正式出版。逝世后被编入《鲁迅全集》。作者在该校任教一学期即离去,故此稿仅成10篇,即《自文字至文章》、《书与诗》、《老庄》、

  • 灵宝众真丹诀·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诀乃唐人纂集,宋人重订。述数种丹方。

  •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李春芳

    四卷。又称《海忠介公全传》。明李春芳撰。该书为公案小说,记明代清官海瑞(刚峰)断案决狱之事。全书七十一回,每回演述一个故事,而以审案人海瑞贯串各篇。据历史记载,海瑞为官清正刚直,敢于力折权豪,审案也确有公正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