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

范仲淹

谢黄惣太博见示文集

松桂有嘉色不与衆芳期金石有正声讵将羣响随君子着雅言以道不以时仰止江夏公大醇无小疵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谁言鼃黾繁独此蟠龙龟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愿言周召风达我尧舜知致之讽谏路陞之诰命司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制度非唐虞赋敛由呼吸伤哉田舍人常悲大弦急一夫畊几壠游堕如云集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寄题孙氏碧鲜亭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宝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应是圣贤魄锺为此标格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秀气蔼晴岚翠光疑绿水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凤凰得未晩蛟龙起何时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明月谣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鈎微一夕增一分堂堂有余辉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飱清风起丛桂白露生堦兰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月有万古光人须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清风谣

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飘飘度清汉浮云安在哉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有客慰所思临风久徘徊神若游华胥身疑立天台极渇饮沆瀣大暑执琼瓌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熙如即庄老语入逍遥道朱弦鼓其薰可以解吾民沧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缨愿此阳春时勿使飘暴生千灵无结愠万卉不摧荣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驯鸥咏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凤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逐尔羣鸥乐羣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公路涧【曹公与袁绍常争据此地】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拜马涧【子晋登仙遗马于此乡人见之皆拜】

传闻王子晋涧边遗一骥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二室道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天门泉

天门有灵泉尘埃未尝至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峻极上寺

徘徊峻极寺清意满烟霞好风从天来吹落桂树花高高人物外犹属梵王家

中峰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听真上人琴歌

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此声感物何太灵十二衔珠下仙鹄为余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舜无为为余试弹广陵散鬼物悲哀晋方乱乃知圣人情虑深将调四海先调琴兴亡哀乐不我遁坐中可见天下心

湖山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筠亭

为爱碧鲜亭入夏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沈醉

风笛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渚莲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衆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丸澜堕双泪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只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年年中使先春来晩宣口敕修花台奇芬异卉百余品求新换旧争栽培犹恐君王厌顔色羣芳只似寻常开幸有神仙接花术更向都城求絶匹梁王苑里索妍姿石氏园中捜淑质金刀玉尺裁量妙香膏腻壤弥缝密回得东皇造化工五色敷华异平日一朝宠爱归牡丹千花相笑妖娆难窃药嫦娥新换骨婵娟不似人间看太平天子春游好金明柳色笼黄道道南楼殿五云高钧天捧上蓬莱岛四边桃李不胜春何况花王对玉宸国色精明动韶景天香旖旎飘芳尘特奏霓裳羽衣曲千官献夀罗星辰兑悦临轩逾数刻花吏此时方得色白银红锦满牙牀拜赐仗前生羽翼惟观风景朝仍暮一心岁岁供春赋中途得罪情多端刻木在前何敢诉窜来江外知几年骨肉无音雁空度北人情况异南人潇洒溪山苦无趣子规啼处血为花黄梅熟时雨如雾多愁多恨信伤人今年不及去年身目昏耳重精力减复有乡心难具陈我闻此语聊悒悒近曾侍从班中立朝违日下暮天涯不学尔曹向隅泣人生荣辱如浮云悠悠天地胡能执贾谊文才动汉家当时不免来长沙幽求功业开元盛亦作流人过梅岭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自可优优乐名教曾不恓恓吊形影接花之技尔则奇江乡卑湿何能施吾皇又诏还淳朴组织文章皆弃遗上林将议赐民畋似昔繁华徒尔为西都尚有名园处我欲抽身希白傅一日天恩放尔归相逐栽花洛阳去

天平山白云泉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神蛟穴其中渇虎不敢临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游润腾云飞散作三日霖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月好羣籁息涓涓度前林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乃云尧汤岁盈盈长若今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隂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

留题常熟顶山僧居

平湖数百里隐然一山起中有白龙泉可洗人间耳吾师仁智心爱兹山水音结茅三十年不道日月深笑我名未已来问无端理却指岭边云斯焉赠君子

和杨畋孤琴咏

爱此千年器如见古人面欲弹换朱丝明月当秋汉我愿宫商弦相应声无间自然召南风莫起孤琴叹

绦州园池

绦台使君府亭阁参园圃一泉西北来羣峰高下覩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怪柏锁蛟虬丑石鬬貙虎羣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静境合通仙清隂不知暑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

晋祠泉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甚澄静数步忽潺湲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王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中元夜百花洲作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疎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送郧乡尉黄通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余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歔五斗对万锺所问道何如

依韵和襄阳王源叔龙图见寄

高车赴南岘敝郊主东道风采喜一见布素情相好屈指四十秋于今岁寒保我起为君夀善颂复善祷愿尽杯中物薄言理可到君子贵有终功名非必早朝端卿大夫所尚贤而老世虑久乃周圣门深已造与君誓许国无忝于祖考洁如凤食竹乐若鱼在藻安得长相亲时时一絶倒不忘平生期明月满怀抱

归雁

稻粱留不得一一起江天带雪南离楚和春北入燕依依前伴侣历历旧山川木叶程犹远梅花信可传子规啼到晓鹦鹉锁经年应羡冥冥者东风羽翼偏

寄欧静秀才

君归一水远魂断木兰桡赖有南轩竹清风慰寂寥

野色

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酬滕子京同年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躭海上游疎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题翠峰院【范蠡旧宅】

翠峰高与白云闲吾祖曾居水石间千载家风应未坠子孙还解爱青山

试笔

偶缘疎拙得天真岂问前途屈与伸车马纵能欺倦客江山犹可助骚人懒如叔夜书盈几狂似渊明酒满巾况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纎尘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

盛府兼名邑荣归指故林多年望乡泪万里倚门心江馆春寒薄山程晩翠深板舆迎侍日桃李正芳隂

送石曼卿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顔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

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才归剑门道忽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舂涛废夜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

游乌龙山寺

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

江干闲望

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搘筇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兰荪谁共采鳬雁自相从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

桐庐郡斋书事

千峰秀处白云骄吏隐云边岂待招数仭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自逍遥杯中好物闲宜进林下幽人静可邀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术长灵苗

洞庭山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虎丘山

昔见虎眈眈今为佛子岩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应制赏花钓鱼

万彚嘉亨日皇心豫宴辰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帝幄纷仙蘤天鈎掷锦鳞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过余杭白塔寺

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

芝山寺

楼殿冠崔嵬灵芝安在哉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得食鵶朝聚闻经虎夜回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

游庐山作

五老闲游倚舳舻碧梯岚迳好程途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黄十里铺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沈造化鑪

依韵和延安龎龙图柳湖

种柳穿湖後延安盛可游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刘琨增坐啸王粲乍销忧秀发千丝堕光摇匹练柔双双翔乳燕两两睡驯鸥折翠赠归客濯清招隐流宴回银烛夜吟度玉关秋胜处千场醉劳生万事浮王公多雅致思发共仙舟

和延安龎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疎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旋拨醅头酒新炰缩项鯿宦情须淡泊诗意定连绵迥是偷安地仍当饱食年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

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醉醒往日慙渔父得失今朝贺塞翁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卧龙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大保道怀因以缀篇

玉皇近侍请修真赐得南山十里云樽有圣贤聊自慰鼎多龙虎复谁分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闻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醉醺醺

其二

汉陵高兴自飘飘何必天台渡石桥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寀僚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

其三

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三乐放怀千古重万锺回首一毫轻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

 

猜你喜欢
  卷五百九十四·彭定求
  程节斋·唐圭璋
  ●卷八·潘德舆
  ●续编·卷三·沈瘦东
  卷二·范梈
  卷下·南宋辽金元·叶申芗
  卷五·杜文澜
  楔子·佚名
  ●卷一·黄遵宪
  四集目录一·乾隆
  三集卷六十三·乾隆
  二集卷四十八·乾隆
  诗镜总论·陆时雍
  卷七百五十五·佚名
  卷五·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造·唐圭璋

      造字唐卿,高邮人。生于绍兴三年(1133)。淳熙二年(1175)进士,调繁昌尉,寻宰定海、倅房陵,至淮浙安抚使参议。晚号江湖长翁。嘉泰三年(1203)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集。   诉衷情   西湖   今朝人自藕州来。花意尚迟回

  • 卷六百六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三罗隐送顾云下第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汉帝後宫犹识字楚王前殿更无人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村桥村桥酒斾月明

  • 卷九·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九左赞善赵执信撰浮家集仲冬携家南发似有风尘负重教惹病顔残年累妻子多故厌家山旧梦江湖杳荒程雪月间溪声远相送拟问几时还乘月下扶羊岭口号新醅寒送瓮头香絮被羊裘煖覆牀窗际分明晓来月却於半岭

  • 卷九十·志第四十三·地理六·脱脱

        ◎地理六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燕山府路   广南东路。府一:肇庆。州十四:广,韶,循,潮,连,梅,南雄,英,贺,封,新,康,南恩,惠。县四十三。南渡后,府三:肇庆,德庆,英德。州十一:广,韶,循,潮,连,封,新,南恩,梅,雄,惠。绍兴三十二年,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叶隆礼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後,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東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沒里,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復賜后族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五月乙卯朔上谕大臣曰朕省阅天下事日有常度每退朝阅群臣及四方章奏稍暇即读书史至申时而常程皆毕乃习射晚则复览投匦封事日日如是也中兴圣政臣留正等曰为天下者岂易哉躬勤而治君德明矣夫户枢之不

  • 顺宗本纪·刘昫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名李诵,是德宗皇帝李适的长子。母亲是昭德皇后王氏。他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正月出生在长安皇宫东边的宫中。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六月,被封为宣王。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初一,被立为皇太子。贞元

  • 秦王朱木爽传·张廷玉

    秦愍王朱木爽,太祖第二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十一年前往藩地西安。这年五月,太祖赐其玺书说:“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今日我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完工,就暂且

  •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闽越【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索隐】:案: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闽音旻。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氏。【集解】:徐广曰:“驺,一作‘骆’。”【索隐】:徐广云一作

  • 凡王府官·朱元璋

    长史司 左长史一员(正五品) 右长史一员(正五品) 典簿一员(正九品)审理所 审理正一员(正六品) 审理副一员(正七品)典膳所 典膳正一员(正八品) 典膳副一员(从八品)奉祠所 奉祠正一员(正八品) 奉祠副一员(从八品) 典乐一员(正九品)纪善所 纪

  • 卷第二·太安万侣

    神代下天照太神之子。正哉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尊。娶高皇產靈尊之女栲幡千千姫。生天津火瓊瓊杵尊。故皇祖高皇產靈尊。特鍾憐愛以崇養焉。遂欲立皇孫天津火瓊瓊杵尊以爲葦原中國之主。然彼地多有螢火光神及蝿聲邪神。

  • 中庸余论·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性也情也心也皆主於人而为言者也在天则但曰命尊天之辞也虽然易传有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则天有心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则天有情又曰天德曰天地之德德即性也则天有性是数者皆假人之所有以名天地天人之理一也

  • 卷三·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    宋 李樗黄櫄 撰召南鹊巢诂训传第二    国风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下孟反】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李曰有国家者成之甚难

  • 卷三·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宋 王昭禹 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宫刑施于王宫中者之刑杜子春云宫当为官而后郑不从其説盖见下文以宫刑宪禁于王宫故知宫刑明矣夫

  • 上下编·钱穆

    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此书所收,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为主。〈卫灵公篇〉载子张问行,孔子告以&ldquo;言忠信,行笃敬&rdquo;,而子张书诸绅。则当时诸弟子于孔子之一言一动,无丌谨书而备录之可知。论者

  •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三·佚名

    (一名现在经)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闻法品第三十七  尔时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即从坐起摄持威仪。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言。云何世尊。名曰闻法得成无上正真之道。闻如空等空无所闻。亦无善恶诸法相貌。

  • 哀台湾笺释·佚名

    本书(一册八○面四八、○○○字)全一卷,原题为「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抄本;藏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但凭所题,殊难断定李鹤田为「哀台湾」作者,抑为笺释者。至鹤田为何许人?亦无法查考。本书正文为一首古诗,长达一千

  •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昙噩

    简称《六学僧传》。佛教史书。元至正九年至二十六年(1349—1366)昙噩撰。三十卷。书前有自序。此书以“六度”分科,每科又分为二,合计十二科。每科前有小序,阐明立科宗旨;每科末有“赞”,作为一科的总结。全书共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