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二

户口考

【臣】等谨按马端临作户口考备叙户口丁中赋役而附以奴婢自夏周以迄於宋国运之强弱徵於民数之繁减自古勤民之主未有不以休养民生为亟者也马氏所载宋时户口南渡以後莫盛於宁宗嘉定时乃至景定间而所损过半岂非岁有敌兵败降相继之故耶辽时户口大率以两丁为一户有隶於五京者有隶於宫府者史志或详或阙金制户有数等泰和年间版籍称极盛其後不胜调发相继逃亡元初屡行括户之令至世祖定户籍之制始有元管交参诸目明初即定人户以籍为断每十年一造黄册然史志所载或当承平之时而户口反减际兵燹之後而户口反增则由有司之编册未能核实故也今於宋末及辽金元明各朝户口之可考者以次类叙而即民之盈耗可以见世之盛衰为国之要在於得民不信然欤

户口丁中

宋宁宗庆元元年正月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互见赈恤门】

至开禧元年三月严民间生子弃杀之禁嘉定二年七月诏荒歉州县七岁以下男女听异姓收养着为令

宋史儒林传曰黄震提举常平仓初常平有慈幼局为贫而弃子者设而名存实亡震谓收哺於既弃之後不若先其未弃而保全之乃损益旧法凡当免而贫者许里胥请於官而赡之弃者许人收养官出粟给所收家成活者衆

五月诏诸路提举司修胎养令【互见赈恤门】

开禧三年正月令两淮帅守招集流民

嘉定二年五月诏两淮荆襄守令以户口多寡为殿最理宗绍定二年五月诏户絶者许立嗣毋妄籍没景定五年【时度宗已即位】两浙江东西湖南北广东西福建成都京西潼川夔利路户五百六十九万六千九百八十九口一千三百二万六千五百三十二

【臣】等谨按理宗本纪宝庆元年止载两浙路户一百九十七万五千九百九十六口二百八十二万二千三十三福建路户一百七十万四千一百八十六口二百五十五万三千七十九余俱阙漏不尽以兵战之故也

辽建五京幅员万里其户丁之可见者有五京乡丁诸宫卫户丁

五京乡丁者临潢为上京丁一十六万七千二百辽阳为东京丁四万一千四百辽西为中京丁籍莫考可见者高州三韩一县丁一万蕃汉转户为多【以上三道应丁二十一万八千六百兵卫志则云二十二万六千一百与细数不同】祈津为南京丁五十六万六千大同为西京丁三十二万二千七百【以上二道应共丁八十八万八千七百兵卫志则云八十万六千七百与细数不符】契丹本户多隶宫帐部族其余蕃汉户丁分隶者皆不与焉大约五京民丁可见者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以细数考之应为一百一十万二千三百当有小误】为乡兵

诸宫卫户丁者辽国之法天子践位则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太祖曰弘义宫【正户八千转户七千正丁一万六千转丁一万四千】太宗曰永兴宫【正户三千转户七千正丁六千转丁一万四千】世宗曰积庆宫【正户五千转户八千正丁一万转丁一万六千】应天皇太后曰长宁宫【正户七千转户六千正丁一万四千转丁一万二千】穆宗曰延昌宫【正户一千转户三千正丁二千转丁六千】景宗曰彰愍宫【正户八千转户一万正丁一万六千转丁二万】承天太后曰崇德宫【正户六千转户一万正丁一万二千转丁二万】圣宗曰兴圣宫【正户一万转户二万正丁二万转丁四万】兴宗曰延庆宫【正户七千转户一万正丁一万四千转丁二万】道宗曰太和宫【正户一万转户二万正丁二万转丁四万】天祚帝曰永昌宫【正户七千转户一万正丁一万四千转丁二万】孝文皇太弟曰敦睦宫【正户三千转户五千正丁六千转丁一万】文忠王府【正户五千转户八千正丁一万转丁一万六千】凡十二宫一府为正户八万蕃汉转户十二万四千共二十万四千户为正丁十六万蕃汉转丁二十四万八千凡诸宫卫人丁四十万八千【互见兵考】

【臣】等谨案辽时户口史无明文地理志虽载有户然各郡县户总计之不过五十五万有奇而或详或阙或云分隶於宫府而无其数今以营卫志户数参校兵卫志丁数大率以两丁为一户正户八万者其丁即为十六万蕃汉转户十二万四千者其丁即为二十四万八千至五京民丁有隶宫府者有不隶於宫府者然每户亦不过两丁因五京民丁之可见者止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故五京之户亦止五十五万有奇也盖有丁数见於兵志者地理志始载其户无丁者举阙之耳【如兵志云上京临潢县丁七千地志即云户三千五百长泰县丁八千地志即云户四千渤海兴仁二县无丁地志即不言户数其余四京类然】不然中京道统县九辖军府州城二十三岂有独载三韩一县户丁之理叶隆礼契丹国志谓东京户口三十万其说似为近之余俱不可考矣

太祖壬戌岁【唐天复二年】七月攻下河东河北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

癸亥岁春伐女直获其户三百

乙丑岁十月以兵助唐河东节度师李克用击刘仁恭拔数州尽徙其民以归

五年正月东西奚五部尽入版籍

先是德祖俘奚七千户徙饶乐之清河哈陶津汗时创为奚德哷勒部分十三县至太祖即位亲征西部奚下之复分兵平东部奚於是尽有奚霫之地东际海南暨白檀西踰松漠北抵潢水凡五部咸入版籍

神册元年七月平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诸部俘其户万五千六百

至八月抜朔州十一月攻蔚新武妫儒五州俘获不可胜计自代北至河曲踰阴山尽有其地

四年二月修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户实之

时帝初得韩延徽命参军事延徽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树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十月破乌尔古部俘获生口万四千二百举部来附【臣】等谨按兵卫志载是年亲征裕库哷国俘获之数与此正同盖即一事也

五年十月徙晋天德军之民於阴山南

至六年十一月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余城俘其民徙内地十二月徙晋新州防御使王郁所部於潢水之南徙檀顺民於东平渖州

天赞元年十月以户口滋繁糺辖踈远分北逹寜额为二部立两节度以统之

三年五月徙蓟州民实辽州地

十月尽取西鄙诸部有其衆

初神册五年党项诸部叛帝亲征俘生口二千六百至是复大征吐浑党项凖卜等部击索欢纳山东部族破之遣骑攻凖卜略地西南又破呼穆苏山诸蕃部又遣兵踰流沙拔浮图城西鄙诸部悉为辽有

天显元年正月拔渤海扶余城议括户口太子倍谏止之

时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从之既平渤海地方五千里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尽有其衆国境益大

太宗时籍五京户丁以定赋税

【臣】等谨按圣宗统和二十五年建中京兴宗重熙十三年升云州为西京而五京之称始备此时尚未有也与前天显元年称五京同误

大显三年【太宗即位不改元】十二月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

初天显元年渤海平立皇太子倍为东丹王以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帝即位羽之上表曰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卫居辉罕城今去上京辽邈既不为用又不罢戍果何为哉先帝因彼离心不战而克天授人与彼一时也遗种寖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後患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地衍土沃有木铁盐鱼之利乘其微弱徙还其民此万世长策也彼得故乡又获美利必安居乐业然後选徒以翼吾左突厥党项室韦夹辅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表奏帝嘉纳之是岁诏徙东丹国民於梁水其民或亡入新罗女直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富民给赡而隶属之

【臣】等谨按义宗传曰倍既让位於太宗太宗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隂伺动静是东平之徙实欲制倍耳非仅为渤海遗民计也

四年二月閲约尼氏户籍

会同元年十一月晋主以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图籍来献

二年十月以乌尔古部水草肥美诏南北院徙三锡林户居之

九年三月吐谷浑遣使来献生口千户

大同元年四月得晋归顺州七十六处户一百九万一百一十八

【臣】等谨按五代史石氏入立献十有六州於契丹而得蜀金州又增置之州一合一百九州以为晋刘氏之初秦凤阶成复入於蜀隐帝时增置之州一合一百六州以为汉是晋亡後除四州外其地尽归於汉此所得七十六处之户第就归顺时纪其数耳实未尝为辽有也

景宗保宁三年十一月胪朐河裕悦杨尼哩等率户四百来附乞隶宫籍诏留其户分隶敦睦积庆永兴三宫圣宗统和元年二月南京统军使耶律善补奏宋边七十余村来附诏抚存之

五月善补又招亡入宋者得千余户归国诏令抚慰

三年八月令乾显二州上所部里社之数

四年正月讨女直获生口十余万

太平六年二月东京留守巴格奏黄翩得女直降户二百七十诏奬谕之至兴宗重熙九年十二月以所获女直户置肃州

十月命巡检西山四州人民

政事令室昉奏西山四州自宋兵後人民转徙盗贼充斥乞下有司禁止命新州节度使选人分道巡检

七年正月破宋易州迁易州军民於燕京遣涿州刺史护送易州降人八百还隶本贯

时宋鸡壁砦守将郭荣率衆来降砦民二百户徙居檀顺蓟三州复分八户隶飞狐

八年七月诏并省东京路州县以其民分隶他郡时置定霸保和宣化洪理广义长庆安德七县省州十县八

九年七月通括户口

至十五年三月通括宫分人户二十一年十一月通括南院部民

十三年四月诏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

至兴宗重十年二月诏博罗满达部归哈斯罕之没入者使复业

十四年三月诏安集朔州流民

十五年二月徙梁门遂城泰州北平民於内地

至二十五年城中京实以汉户开泰八年五月迁宁州渤海户於辽土二河之间至兴宗重熙时诏徙富民以实春泰二州权中京副留守刘伸以为不可奏罢之

开泰二年四月诏以韩斌所括瞻国达鲁河奉豪等州户二万五千四百有奇置长霸兴仁保和等十县【臣】等谨案上统和八年七月置七县内已有保和地理志亦云统和八年置则此文疑误

四年四月徙伊济等部衆於胪朐河

时伊济既平议内徙其衆伊济安土重迁遂叛乃诱其衆并达鲁特所获萨木实部民城胪朐河上以居之

兴宗重熙八年六月诏括户口

时以天下无事户口蕃息遂有南伐之志北院枢密使萧孝穆谏不报

十二年六月诏汉人宫分户絶恒产以亲族继之道宗太康九年六月诏诸路检括脱户罪至死者原之先是朝廷遣使括三京隐户不得以东京留守耶律音济代之得四千余户至是复有是诏

能吏传曰马人望为三司度支判官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户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君虑远吾不及也

大安三年二月以岁洊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户徵偿法

十年六月禁边民与蕃部为婚

嘉隆四年正月徙准卜等贫民於山前

天祚帝天庆三年三月籍诸道户徙达里库山围场地居民於别土

金制户有数等有课役户不课役户本户杂户正户监户官户奴婢户二税户

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女直为本户汉人及契丹为杂户明安穆昆之奴婢免为良者止隶本部为正户没入官良人隶宫籍监者为监户没入官奴婢隶太府监者为官户户以五家为保户主推其长充男女二岁以下为黄十五以下为小十六为中十七为丁六十为老无夫为寡妻妾诸废笃疾不为丁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自正月初州县以里正主首明安穆昆则以寨使诣编户家责手实其男女老幼年与姓名生者增之死者除之正月二十日以实数报县二月二十日申州以十日内达上司无远近皆以四月二十日到部呈省凡汉人渤海人不得充明安穆昆户

太祖天辅二年六月以善地分处降附新民

时辽通祺双辽等州八百余户来归命分置诸部择膏腴之地处之七月辽户二百来归处之泰州又诏达噜噶部贝勒色埒凡降附新民善为存抚来者各令从便安居给以官粮毋辄动扰六年又命耶律佛宁以兵护送诸降人於浑河路以皇弟昂监之从便以居七年以山西诸部族近西北二边且辽主未获恐隂相结诱复命皇弟昂与贝勒搠欢等以兵四千护送处之岭东惟西京民安堵如故且命昂镇守上京路既而闻昂已过上京而降人复苦其侵扰多叛亡者遂命贝勒绰尔多往戒谕之比至而诸部已叛去又以明安详衮留住所领归附之民还东京命有司常抚慰且贷一岁之粮其亲属被虏者皆令聚居

七月命稽必鲁水路等户登耗之数

诏必鲁水路完顔卓哩布渤海大嘉努等六穆昆贫乏之民昔尝给以官粮置之渔猎之地今历日已久不知登耗可具其数以闻至三年五月诏咸州路都统司曰兵兴以前哈斯罕辉发里与系辽籍不系辽籍女直户民有犯罪流窜边境或亡入於辽者本皆吾民远在异地朕甚悯之今既议和当行理索可明谕诸路千户穆昆徧与询访其官称名氏地里具録以闻

【臣】等谨案本纪金初千户多以降将领之收国二年汉人李孝功渤海二哥率衆来降命各以所部为千户辽懿州节度使刘宏以户三千来降以为千户是也又其时有万户之名详见兵制

五年以境土既拓旧部多瘠卤移其民於泰州

先遣皇弟昱及族子宗?按视其地昱等苴其土以进言可种植遂摘诸明安穆昆中民户万余使宗人博勒和统之

六年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为内地移其民实之至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四月诏於率宾呼尔哈两路选三十穆昆为三明安移置於刷达巴罕之地以实上京

七年二月取燕京路尽徙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於内地

诏按班贝勒郡县今皆抚定有逃散未降者已释其罪更宜招谕之前後起迁民户去乡未久岂无怀土之心令所在有司深加存恤毋辄有骚动衣食不足者官赈贷之

太宗天会元年十一月徙迁润来隰四州之民於渖州後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六月徙银山侧民於临潢【臣】等谨按食货志云太宗天会元年以旧徙润隰等四州之民於渖州之地新迁之户艰苦不能自存诏民乏食鬻子者听以丁力等者赎之是四州民之徙渖州乃天会元年以前事与纪异

六年三月命南路军帅实古讷籍节度使完顔慎思所领诸部及未置明安穆昆户来上

世宗大定三年八月罢契丹明安穆昆以其户分隶女直明安穆昆

金史曹望之传曰大定中望之同知西京留守事上书论便宜事其一论山东河北明安穆昆与百姓杂处民多失业陈蔡汝颍之间土广人稀宜徙百姓以实其处复数年之赋以安辑之百姓亡命及避役军中者閲实其人使还本贯或编近县以为客户或留为佃户者亦籍其姓名州县与明安事干涉者无相党匿庶几军民协和盗贼弭息书奏多见采纳

十二月诏流民未复业者增限招诱

十七年五月厘正伊勒敦部猎户

省臣奏延平府路一千五百余户自陈皆长白山锡馨察逊河女直人辽时佥为猎户移居於此号伊勒敦部遂附契丹籍本朝义兵之兴首诣军降仍居本部今乞厘正诏从之

二十年令明安穆昆人户与汉人错居

帝谓宰臣曰明安穆昆人户兄弟亲属若各随所分土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也至章宗明昌二年四月以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从尚书省奏许民户与屯田户逓相婚姻

二十一年六月命避役之户举家逃於他所者元贯及所寓司县官同罪为定制

至章宗泰和七年六月勅中物力户有役则多逃避有司令以次户代之事毕则复业以致大损不逃之户令省臣详议宰臣奏旧制太轻遂命课役全户逃者徒二年赏告者钱五万先逃者以百日内自首免罪如实销之者内从御史台外从按察司体究免之

二十二年命括明安穆昆户口以实籍之

初太祖即位之二年以三百户为穆昆穆昆十为明安又尝用辽人额哩页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穆昆汉人王六儿以诸州汉人六十五户为一穆昆王伯龙高从佑并领所部为一明安熙宗皇统五年又分明安穆昆为上中下三等海陵天德二年削其名但称为诸明安穆昆至帝大定十五年十月遣官十人分行天下再定明安穆昆户每穆昆户不过三百七穆昆至十穆昆置一明安及是以明安穆昆旧籍不明遇签军与诸差役及赈济增减不以实故有是命

二十三年七月明安穆昆户口之数

明安二百二穆昆千八百七十八户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口六百一十五万八千六百三十六【内正口四百八十一万二千六百六十九奴婢口一百三十四万五千九百六十七】在都宗室将军司户一百七十口二万八千七百九十【内正口九百八十二奴婢口二万七千八百八】德哷勒唐古二部五乣户五千五百八十五口十二万七千五百四十四【内正口十万九千四百六十三奴婢口一万八千八十一】

二十五年命宰臣禁有禄人一子及农民避课役为僧道者

至明昌元年正月又以上封事者言禁自披剃为僧道者

二十七年天下户口之数

大定初天下户才三百余万至是户六百七十八万九千四百四十九口四千四百七十万五千八十六

章宗明昌元年天下户口之数

户六百九十三万九千口四千五百四十四万七千九百至六年十二月天下女直契丹汉户七百二十二万三千四百口四千八百四十九万四百物力钱二百六十万四千七百四十二贯

泰和五年五月诏定辽东邑社人数

六月制镇防军逃亡致边亊失错陷败户口者罪七年十二月天下户口之数

户七百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八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六千七十九户增於大定二十七年一百六十二万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增八百八十二万七千六十五此金版籍之极盛也至宣宗兴定末河壖为疆烽鞞屡警故集庆军节度使温特赫达言亳州户旧六万自南迁以来不胜调发相继逃去所存者曾无十一砀山下邑野无居民矣

宣宗贞佑三年四月诏有司勿拒河北避兵之民所至加存恤

至元光元年十月以京兆官民避兵南山者多至百万诏兼同知府亊完顔霆等安抚其衆哀宗天兴元年正月起近京诸邑军家属五十万口入京以避元兵也

兴定元年十二月招逃户复业

自卫绍王之时军旅不息宣宗立而南迁死徙之余所在为虚户口日耗军费日急赋歛繁重皆仰给於河南民不堪命率弃庐田相继亡去乃屡降诏复业者免其岁之租然以国用乏竭逃者之租皆令居者代出以故多不敢还至是帝欲悬赏募人捕亡已而复虑骚动遂命依已降诏书已免债逋更招一月违而不来者然後捕获治罪而以所遗地赐人至四年省臣奏河南以岁饥而赋役不息所亡户令有司招之至明年三月不复业者论如律

金十九路民户之数

上京路【会宁府户三万一千二百七十肇州户五千三百七十五隆州户一万一百八十信州户七千三百五十九】咸平路【咸平府户五万六千四百四韩州户一万五千四百一十二】东京路【辽阳府户四万六百四澄州户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五渖州户三万六千八百九十二贵德州户二万八百九十六盖州户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六复州户一万三千九百五十】北京路【大定府户六万四千四十七利州户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义州户三万二百三十三锦州户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三瑞州户一万九千九百五十三广宁府户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一懿州户四万二千三百五十一兴中府户四万九百二十七建州户一万一千四百三十九全州户九千三百十九临潢府户六万七千九百七庆州户二千七兴州户一万五千九百七十泰州户三千五百四】西京路【大同府户九万八千四百四十四丰州户二万二千六百八十三宏州户二万二千二浄州户五千九百三十八桓州户五百七十八抚州户一万一千三百八十德兴府户八万八千八百六十八昌州户一千二百四十一宣德州户三万二千一百四十七荆州户四万四千八百九十武州户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一应州户三万二千九百七十七蔚州户五万六千六百七十四云内州户二万四千八百六十八宁边州户六千七十二东胜州户三千五百三十一】中都路【大兴府户二十二万五千五百九十二通州户三万五千九十九蓟州户六万九千一十五易州户四万一千五百七十七涿州户一十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二顺州户三万三千四百三十三平州户四万一千七百四十八滦州户六万九千八百六雄州户二万四百一十一霸州户四万一千二百七十六保州户九万三千二十一安州户三万五百三十二遂州户一万一千一百七十四安肃州户一万二千九百八十】南京路【开封府户百七十四万六千二百一十雎州户四万六千三百六十归德府户七万六千三百八十九单州户六万五千五百四十五夀州户八千六百七十七陕州户四万一千一十邓州户二万四千九百八十九唐州户一万一千三十一裕州户八千三百河南府户五万五千六百三十五嵩州户二万六千六百四十九汝州户三万五千二百五十四许州户四万五千五百八十七钧州户一万八千五百一十亳州户六万五百三十五陈州户二万六千一百四十五蔡州户三万六千九十三息州户九千六百八十五郑州户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七颍州户一万六千七百一十四宿州户五万五千五十八泗州户八千九十二】河北东路【河间府户三万一千六百九十一蠡州户二万九千七百九十七莫州户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三献州户五万六百三十二冀州户三千六百七十深州户五万六千三百四十清州户四万七千八百七十五沧州户一十四万四千七百七十四景州户六万五千八百二十八】河北西路【真定府户一十三万七千一百三十七威州户八千三百一十沃州户三万八千一百八十五邢州户八万二百九十二洺州户七万三千七十彰德府户七万七千二百七十六磁州户六万三千四百一十七中山府户八万三千四百九十祁州户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二濬州户二万九千三百一十九卫州户九万一百一十二滑州户二万二千五百七十】山东东路【益都府户一十一万八千七百一十八潍州户三万九百八十九滨州户一十一万八千五百八十九沂州户二万四千三十五密州户一万一千八十二海州户三万六百九十一莒州户四万五千二百四十棣州户八万二千三百三济南府户三十万八千四百六十九淄州户一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二莱州户八万六千六百七十五登州户五万五千九百一十三宁海州户六万一千九百三十三】山东西路【东平府户一十一万八千四十六济州户四万四百八十四徐州户四万四千六百八十九邳州户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二滕州户四万九千九博州户八万八千四十六兖州户五万九十九泰安州户三万一千四百三十五德州户一万五千五十三曹州户一万二千六百七十七】大名府路【大名府户三十万八千五百一十一恩州户九万九千一百一十九濮州户五万二千九百四十八开州户三万三千八百三十六】河东北路【太原府户一十六万五千八百六十二祈州户三万二千三百四十一平定州户一万八千三百九十六汾州户八万七千二百二十七石州户三万六千五百二十八葭州户八千八百六十四代州户五万七千六百九十隩州户七千五百九十二宁化州户六千一百岚州户一万七千五百五十七岢岚州户五千八百五十一保德州户三千一百九十一管州户五千八百八十一】河东南路【平阳府户一十三万六千九百三十六隰州户二万五千四百四十五吉州户一万三千三百二十四河中府户十万六千五百三十九绦州户一十三万一千五百一十解州户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二泽州户五万九千四百一十六潞州户七万九千二百三十二辽州户一万五千八百五十沁州户一万八千五十九怀州户八万六千七百五十六孟州户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九】京兆府路【京兆府户九万八千一百七十七商州户三千九百九十九虢州户一万二十二乾州户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同州户三万五千五百六十一耀州户五万二百一十二华州户五万三千八百】凤翔路【凤翔府户六万二千三百二德顺州户三万五千四百四十九平凉府户三万一千三十三镇戎州户一万四百四十七秦州户四万四百四十八陇州户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二】鄜延路【延安府户八万八千九百九十四丹州户一万三千七十八保安州户七千三百四十绥德州户一万二千七百二十鄜州户六万二千九百三十一坊州户二万七百四十六】庆原路【庆阳府户四万六千一百七十一环州户九千五百四宁州户三万四千七百五十七邠州户四万七千二百九十一原州户一万七千八百泾州户二万六千二百九十】临洮路【临洮府户一万九千七百二十一积石州户五千一百八十五洮州户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七兰州户一万一千三百六十巩州户三万六千三百一会州户八千九百一十八河州户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二】

【臣】等谨按以上金史地理志所载十九路户数约共九百九十三万九千有奇较前食货志泰和极盛时数尚多二百二十五万五千余户两志互异故并存之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第三十六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蔡东藩
  椒生随笔·卷八·王之春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第七八禀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一二一二-七·佚名
  卷之一百八·祁韵士
  绎史卷八十七下·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七·佚名
  法无戏论·胡兰成
  卷二十四·雍正
  十二年·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埜·唐圭璋

      埜字子文,号潜斋,金华人。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辟潭帅幕。历礼部尚书,江西转运副使,知隆兴府、移镇江府。淳祐末,迁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宝祐二年(1254),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吴郡侯、主管洞霄宫卒。词综云

  • 卷七·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七       宋 邵雍 撰代书寄濠倅张都官 多慙吾亦未知音天乐虽闻不许寻惠子相时情自好庄生游处意能深闲来略记一春事老去难忘千里心洛社交朋每相

  • 卷一百四十·徐世昌

    汤贻汾汤贻汾,字若仪,号雨生,武进人。袭云骑尉世职,历官乐清协副将。殉难,谥贞愍。有《琴隐园集》。初至三江吏隐堪凭此处论,诗情已觉似潮奔。花源竹溆开孤戌,渔舍官庐共一村。草自帘前青到海,柳从桥畔绿通门

  • 卷三十一·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十一明 梅鼎祚 编琴曲歌辞【汉至隋】大风起【史记曰十二年十月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忼慷伤怀泣

  • 卷三百四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五 胡广【字光大庐陵人】 赠别 驱车出郭门迢迢欲何之驾言向关陇指日西北驰朝登黄河壖暮投洛与伊历览有古迹凭高多旷辞由来贤达人壮志在西陲焉能

  • 卷三·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三(明)邓雅 撰○五言律诗寄周主事文瞻二首天上辞荣日山中养道年闲将玉筯篆写出白云篇夜月蒲萄酒秋风■〈禾罢〉稏田知君有真乐那得共盘旋寂寞山房里思君未识君空瞻一片月还隔几重云伐木莺求友巢

  • 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姚思廉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复人也。世居荆州,为主帅,征伐蛮、蜒。至世谱,尤敢勇有膂力,善水战。梁元帝之为荆州刺史,世谱将领乡人事焉。侯景之乱,因预征讨,累迁至员外散骑常侍。寻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讨景,与景战于赤亭湖。时景军甚盛

  • 目录·丁耀亢

    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 一、隋炀帝大逆无道 二、张衡贼臣之报 三、卫州吁弑其君桓公 四、宋太子劭巫蛊弑逆 五、寒浞杀羿六、苌弘知蔡祸将周 七、王莽盗名篡汉八、董卓燃脐达旦(附)吕布负丁建阳九、南宫长万弑闵公一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六·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冬十月。丁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例  ○遣官

  • 卷十五·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五 宋 曾巩 撰 儒学行义 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右司谏进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潞州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卒年四十七子朴构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纪昀

    氏族略 【八】补遗○补遗四入声复姓△入声复 【周复涂祯卫臣明复扬清扶风尉】缩 【周缩高为管守】渎 【汉渎弘之】曲 【晋曲崇裕着郊祀集十卷宋曲清绍兴进士】福 【唐福信百济将宋福增知江州军事明福时任都督】淑 【

  • 袁粲传·沈约

    袁粲字景倩,陈郡陽夏人,是太尉袁淑哥哥的儿子。父亲袁濯,是扬州秀才,早死。他祖母同情他过早成为孤儿,给他起名叫愍孙。袁..的伯父叔父都是当世的大官,但是愍孙却饥寒交迫,他母亲王氏是琅笽人,即太尉长史王诞的女儿,亲自纺织,以

  • 二十·沈从文

    我过北京时,独自住在燕京大学租借的达园,我的九妹便陪同这个女作家住在上海。那时节,上海的空气慢慢的变了。海军学生的事,政府方面似乎明白了过去处置的过分,正极力在那里想把过去那点恶劣印象从一般人的记忆里拭去。丁玲

  • 枫山语录·章懋

    学术先生谓董遵曰: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为性,须是与天地之体同其广大,天地之用同其周流,方做得一个人。若天地间有一物不知、一物处置不得,便与天地不相似矣。学者须是大其心,葢心大则百物皆通,此须做格物穷理之功

  • 谦斋文录·徐溥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 (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与刘健、谢迁等协心

  • 蜀道难·张恨水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41年10月上海百新书店初版。1944年成都百新书店蓉1版。是讲抗战时期,江东人纷纷入蜀避难。途中,青年职员冯子安与白玉贞小姐邂逅。冯对白一见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庆,冯子安准备与白小姐结婚时,白

  • 大般涅槃经玄义·灌顶

    凡二卷。略称涅槃经玄义。灌顶(561~632)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乃涅槃经最重要之解说书。卷首为序论,将涅槃分为别释与通释两类解释之,而以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说明涅槃经;又将涅槃经分为释名、释体、释宗、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