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五章 庐山受枉

【金珑玲】〔生旦小生贴同上生〕翻身离网罟。逃名且住匡庐。〔旦〕尘不到。地淸虚。〔小生〕傍山时放鹤。临水复观鱼。〔贴〕相看眞是野人居。

〔生〕夫人。我们来到匡山。傍着腾空尊师栖住。且喜风尘不到。尽可安居。近日闻得强寇已平。神京恢复。下官山栖谷飮。永作淸世渔樵足矣。〔旦〕相公富贵浮云。轩冕幻泡。隐居学道。可保余生。三公九卿。何足挂齿。〔外上〕谪居红尘中。埋名六十载。限满归去来。九关日相待。我展灵旗。天门使气。被谪人寰。下贱给使。不惮辛劳。救主酬恩。粗立功效。如今谪限已满。将返天门。不免辞别主人去也。〔相见介外〕老奴一向蒙老爷与夫人恩养。未能报效。今限期已满。拜别恩主归去。幸勿阻留。〔生惊介〕老苍头。勇略忠义。乃世间奇男子。永王之难。我夫妇实荷活命之恩。恩德难报。何故一旦吿别。你有何限。去将安归。闻言惊疑。愿明对我。〔旦〕老苍头。怎忍一旦撇我夫妇而去。〔外〕禀上老爷夫人。老叟来实有限。去实有期。不敢明言。伏愿体亮。〔生〕我知道了。看老叟奇男子。定非人间凡品。我固疑之。限满之言。已知其故。下官怎敢强留。叫步摇取酒来。与老叟送别者。〔生送酒与外外跪飮生扶起〕

【一江风】〔生〕看英躯义烈垂千古。可道非凡侣。播雄风独犯重围。救主离豺虎。伤心忍别予。骊驹指路衢。问君此去归何处。

【前腔】〔旦小生〕效勤渠栉冒经风雨。辛苦支门户。正仳离力截游军。又拯裙钗妇。恩深礼亦殊。方回叹不如。一朝怎唱阳关路。

【前腔】〔外〕叹佣奴自卖朱家鲁。少小蒙恩遇。绝鞭笞人子相看。不减柴桑主。身如桓闿徒。时来返故都。一尊惆怅迷烟雾。

老奴就此拜别了。〔拜生旦小生扶起介外径下生〕呀。章门就不见了。展公非凡人。自愧肉眼。不能早识耳。〔净扮差官从人上〕自家乃御史宋老爷差官是也。故翰林供奉李白。党助永王璘叛逆。开府大将军高公公奏闻朝廷。诏书拏问。闻得在匡山隐居。来此宣诏。不免径入。〔相见介净〕此位莫非就是翰林官李公么。〔生〕下官就是。〔净〕朝廷有旨。李白跪下。〔生跪介净〕圣旨已到。跪听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多难。南北阻兵。永王璘作逆淮楚。自干天讨。故供奉李白。不思受太上皇帝厚恩。乃从璘庶人敢行助逆。国法不贷。着御史中丞宋若思。宣抚大使崔涣。拘白浔阳狱。会勘具奏。明正典刑。故勑。左右将犯人李白拏下。左右拏下旦小生贴与生相对哭介生〕皇天上帝。知白此心。念臣何曾助逆。寃枉寃枉。〔净〕寃与不寃。你到勘官面前去诉。

【四边静】〔生〕永王设计拘忠烈。捐躯抗臣节。犯难得逃生。何曾助凶孽。〔合〕寃魂气结。愁云惨切。瞥尔遇雷霆。终当照日月。

【前腔】〔旦哭〕孤忠万死遭缧绁。残生付毡雪。素志莹无瑕。如何反污湼。〔合前〕

【前腔】〔小生哭〕严亲有难肝肠裂。斑斑泪成血。有子愧缇萦。何由吁天阙。〔合前〕

【前腔】〔贴哭〕狺狺虎豹司阊阖。忠邪岂无别。恸哭就桁杨。亲知死生诀。〔合前〕

〔净〕诏书似火。星夜打点起身。不可迟缓时刻。〔生〕夫人儿子。我是天地间一烈丈夫。受此枉屈。决不洒一点泪。你们也不须哭泣。尊官。我就打点行了。无烦催促。

〔生〕折节难忘圣主恩。〔旦〕曳裾岂肯向王门。

〔小生〕大明揽辔浮云散。〔贴〕定见阳光照覆盆。

猜你喜欢
  赵时奚·唐圭璋
  ●卷二·吴殳
  ●卷十二·赵翼
  第三十出 受降·李渔
  第一章 本传开宗·屠隆
  第五十六回 呈妙计巧合师生·陈端生
  第三十五出 草奏·周履靖
  第十一出 闻乐·洪昇
  近光集卷二·周伯琦
  卷三百六十八·陈思
  卷二百八·陈思
  卷五 中唐二·佚名
  卷四十二·陈邦彦
  卷四百五十五·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九十九·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八    明 汪广洋 撰七言律诗过黄州有感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万竈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快阁西昌杰阁连城阙胜日登

  • 杨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杨凝。大历时人。生平事迹不详。 送客入蜀 杨凝 剑阁迢迢梦想间, 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 秋雨槐花子午关。 杨凝诗鉴赏 这首送行诗,艺术上有三点特色: 首先,唐人多送行诗,其写法,或写离筵、临歧之际的别

  • 倚松诗集目录·饶节

    别集类二【宋】巻一古诗上李太白画歌送故人送傅仲黙登第归麻姑送善权归豫章石鱼行赠灵壁张氏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阿智歌寄夏思道惠示缣帛送梅郎一首邻居遗汤沐浴赵元达妇孕不育后数日其犹子生一女子二子皆有戚戚之色戯

  • 崇儒学第二十七·吴兢

    太宗初践阼,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又诏勋贤三品以上子孙为弘文学生。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

  • 曾静供词二条 二、乱臣贼子吕留良是怎样把我们引入歧·雍正

      【原文】  刘之珩、车鼎丰、车鼎贲、谯中翼、孙用克即孙学颜、陈立安、曹珏、廖易即景叔、张孝先、张勘即实安、张新华、张照、张熙同供:伏惟本朝圣圣相承,积厚流光,太祖高皇帝神武奋兴,肇基东北。太宗文皇帝举义师

  • 第八十六回 争党见新旧暗哄 行新政母子生嫌·蔡东藩

      却说德国兵舰突入胶州湾内,占据炮台,惊报传至总理衙门,总署办事人员,都异常惊愕,忙派员去问德使海靖。海靖提出六条要约,大致是将胶州湾四周百里,租与德国,限期九十九年。何不凑成一百年?还要把胶州至济南府的铁路,归他建

  • 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刘若愚

    皇城外层,向南者曰大明门,与正阳门、永定门相对者也。稍东而北,过公生左门向东者,曰长安左门。再东,过玉河桥,自十王府西夹道往北向东者,曰东安门。转而过天师庵草场,再西向北,曰北安门,即俗称"厚载门"。转而过太平仓,迤南向西,曰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八·佚名

    万历十七年十二月甲戌朔除补原任福建按察司佥事李琯以原官分巡福宁道○两广总督刘继文上琼南抚安防御要机八事一绥戢安业抚民不令携贰一遣逐流寓奸徒不为盗媒一墟废铺前房舍不为巢窟一设法稽查保甲不致窝盗一议增水寨

  • 双槐岁钞卷第三·黄瑜

    三丰遁老"璚枝玉树属仙家,未识人间有此花。清致不沾凡雨露,高标犹带古烟霞。历年既久何曾老,举世无双莫漫夸。便欲载回天上去,拟从博望借灵槎。"此三丰遁老张玄玄诗也。玄玄,名全一,或曰通一,三丰,其号也,世呼为"张邋遢"。或谓

  • 中兴小纪卷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元年秋七月乙未是嵗当祀明堂文武有合转官者右仆射范宗尹以为多所侥幸乃建言论崇观政宣以来滥赏而参知政事秦桧力賛之壬寅上谓宰执曰议得当否朕不欲人毎以此事议及上皇圣徳时吏部侍郎髙衞主右选上疏诋

  • 通志卷一百三·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六前汉王莽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唯莽父曼早死不侯莽羣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

  •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先王畏民。操名

  • 卷九 立命篇·王通

    文中子曰:“命之立也,其称人事乎?故君子畏之。无远近高深而不应也,无洪纤曲直而不当也。故归之于天。《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魏徵曰:“《书》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彼交匪傲,万福来求。其

  • 第十四章·王夫之

    一目前之人,不可远之以为道;唯斯道之体,发见于人无所间,则人皆载道之器,其与鸢鱼之足以见道者一几矣。现在之境,皆可顺应而行道;唯斯道之[用],散见于境无所息,则境皆丽道之墟,其与天渊之足以著道者一理矣。目前之人,道皆不远,是于

  • 卷三十六·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六    元 郑玉 撰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叔弓围费弗克败焉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费来如

  • 易象正·黄道周

    易学著作。明黄道周撰。十六卷,卷首目录凡例一卷。是一部以古占法解释《周易》的书。《凡例》叙述作书大旨:“凡《易》自《春秋》、《左》、《国》暨两汉名儒皆就动爻以论之,虞(翻)、王(弼)而下始就本卦正应以观攻取,

  • 西渡集·洪炎

    诗别集。二卷,补遗一卷。宋洪炎撰。洪炎当有诗集数种,其早年就有《倦壳轩集》,然传世者仅此《西渡集》一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作一卷,明焦竑《经籍志》著录此书亦作一卷。直至清仍有宋刻或旧抄本行世。

  • 草木子·叶子奇

    明代笔记。4卷。叶子奇撰。该书大约写成在洪武十一年(1378)之后,但最早刊刻却是在正德十一年(1516),系由其七代宗子叶溥付梓刊行。此外,还有明万历,清乾隆,同治年间的重刻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了校点本。北京图书馆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