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章

目前之人,不可远之以为道;唯斯道之体,发见于人无所间,则人皆载道之器,其与鸢鱼之足以见道者一几矣。现在之境,皆可顺应而行道;唯斯道之[用],散见于境无所息,则境皆丽道之墟,其与天渊之足以著道者一理矣。目前之人,道皆不远,是于鸢得飞、于鱼得跃之几也。现在之境,皆可行道,是在天则飞、在渊则跃之理也。无人不可取则,无境不可反求,即此便是活泼泼地。邵子观物两篇,全从此处得意。 

双峰乃以十三章为就身而言,十四章为就位而言,则前云子、臣、弟、友者,未尝不居乎子、臣、弟、友之位;后云“反求诸其身”者,亦既归之于身矣。彼殊未见此两章大意,在只此是费之小者,就人、境两端,显道之莫能破。故新安谓“第十五章承上言道无不在,此四字好。而进道有序”,极为谛当。但新安所云承上者,似专承素位一章。如愚意,则必两承,而后见道之无不在也。 

章句分“素位而行”与“不愿其外”为两支,道虽相因,而义自有别。“素位而行” ,事之尽乎道也;“不愿其外”,心之远乎非道也。观上言“行”而不言“愿”,可知矣。 

乃“不愿乎其外”一支,又有两层:“不陵”、“不援”者,据他人所居之位以为外也;“不怨”、“不尤”者,据己所未得之位以为外也。乃人之有所觊于未得者,必因他人之已然而生歆羡,故“不陵”、“不援”为“无怨”之本;而所谓“正己”者,亦别于上文随位尽道之实,但以心之无邪而即谓之正矣。“正己”如言立身,“行”则言乎行己,行与立固有分也。 

抑“不陵”、“不援”而统谓之“不求”,且于在上位者而亦云无怨尤,此疑乎说之不可通者。以在上位而愿乎其外,必将以诸侯干天子,大夫干诸侯。若但陵其下,则非有求于下,势可恣为,不至于不得而怀怨。若在上位而愿下,则又疑人情之所必无。 

按春秋传,凡言强凌弱者,字皆作“凌”,左傍从“冰”,谓如寒威之逼人也。其云 “侵陵”,云“陵替”者,字则作“陵”,左傍从“阜”。陵者,山之向卑者也。离乎上而侵乎下,若山之渐降於陵而就平地也。则“不陵”、“不援”,义正相类。陵下者,言侵下之事以为己事也。 

夫人之乐上而不乐下,固情也。乃当其居上而覆愿为下之所为者,亦卞躁自喜者之情也。如人当在台谏之职,未尝不思登八座;及登八座而不能与台谏争搏击之权,则固有愿为台谏者矣。乃以此心而居八座,则必身为大臣,不恤国体,而侵陵台谏之职,欲与小臣争一言之得失。不得而求,求不得而怨矣。又人之方为子,岂不愿己之有子?及身老而子孙渐长,则动成拘忌,乃滨老而有童心,思与子孙争一旦之忧乐。不得而求,求不得而怨矣。夫唯天子则不宜愿为臣民,而唐宣且自称进士,武皇且自称大将军。况所云“在上位”者,初非至尊无偶之谓乎? 

审乎此,则“陵下”“援上”,皆据一时妄动之心而言。而除取现在所居之位为昔之所居而今怀之,他日之所必至而今期之,其为外也,一而已矣。此圣贤之言,所以范围天下之人情物理而无遗。蓝田云“陵下不从则罪其下”,既于“陵”字之义未当;又云“反仁反知所以不陵”,则是素位而行之事,而非不愿乎外之心:胥失之已。 

“徼”只是求意。小注云“取所不当得”,于义却疏。求者,其心愿得之;取,则以智力往取而获之矣。若幸可取而得焉,则不复有命矣。富贵福泽,尽有不可知者。君子俟之,则曰“命”。小人徼之,则虽其得也,未尝不有命在;而据其心之欣幸者偶遂其愿,不可云“命”,而谓之“幸”矣。 

章句云“谓所不当得而得者”,亦是奚落小人语,其实不然。如以孟郊之文,登一进士,亦岂其不当得?乃未得之时,则云“榜前下泪,众里嫌身”,既视为几幸不可得之事;迨其既得,而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其欣幸无已,如自天陨者然。则不特人以小人为幸,而小人亦自以为幸;乃至人不以小人为幸;而小人亦自以为幸:则唯其位外之愿无聊故也。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佚名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晏婴
  解老第二十·韩非
  第八章 女子升平独立之制·梁启超
  人生三戒·孔子
  平书卷一人事篇上·王源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李叔同
  卷二十一·段昌武
  卷一百八十五·秦蕙田
  附授长儿仪礼跋·李光坡
  卷二十·王质
  转法轮品第二十六之一·佚名
  佛母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大乘位与大乘各宗·太虚
  法华玄论卷第一·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滕提举斌(玉霄集)·顾嗣立

    斌,一名宾,字玉霄,黄冈人。或云睢阳人。风流笃厚,见者心醉。往往狂嬉狎酒,韵致可人。其谈笑笔墨,为人传诵,宝爱不替。其《谢徐承旨启》有云:贾谊方肆于文才,诸老或忌其少;阮生稍宽于礼法,众人已谓之狂。至大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

  • 第三折·佚名

    (孛老同旦儿上)(孛老云)老汉王文用的父亲。自从孩儿做买卖去了,至今不见回还。天那,我这河南人多少在外做客的,怎么再没一个顺便稍封信儿来家也?(旦儿云)父亲且自宽心,这早晚回家也不见的。(邦老上,云)某乃铁幡竿白正。自

  •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食货一   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 第三十一回 平青海驱除叛酋 颁朱谕惨戮同胞·蔡东藩

      却说青海在西藏东北,本和硕特部固始汗所居地,固始汗受清朝册封,第十子达什巴图尔,又受清封为和硕亲王,前文已经表过。应二十九回。达什死,子罗卜藏丹津袭爵。罗卜藏丹津阴谋独立,欲脱清廷羁绊,遂于雍正元年,召集附近诸部,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一·乾隆

      唐  太宗文武皇帝  【丁酉】贞观十一年春正月以吴王恪【帝次子】等为诸州都督诸王将之官土赐书戒敕且曰吾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不如得此一言耳【恪督安州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栁范弹奏恪坐免官后褚遂良言皇子

  • 御定资政要览卷三·顺治

    积善章第二十一善者天人所以授受故曰继之者善也若川然有原以卭浦而后大欲尽人以合天必谨正其所积积善者不期庆而庆臻焉鼓宫宫动鼓角角动山云草莽雨云水波黄帝曰芒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是以尧为善而众善至周积忠厚汉积寛

  • 卷三十九·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九 【起癸未明庄烈帝崇祯十六年尽甲申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凡二年 【癸未】十六年春正月李自成陷承天前巡抚

  • 卷之六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二·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一月。己酉。谕内阁。毛昶熙、万青藜奏。勘估普祥峪菩陀峪吉地工程出力人员。请奖一摺。向检吉地工程勘估人员。并无给奖成案。所请着毋庸议。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冯尔昌奏。河涨私掘。

  • 华云龙传·张廷玉

    华云龙,定远人。他在韭山聚众为王。明太祖起兵时,华云龙率兵前来归附。他跟随太祖攻克滁州、和州,担任千夫长职务。随从大军渡长江,攻破采石的水寨和方山的营寨,挥师进军集庆路,生擒元朝大将,俘虏敌军上万人。攻克镇江,华云龙

  • 卷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一典礼二【銮仪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七日甲午上自畅春园还宫设卤簿大驾乘凉步辇时远方臣民结彩棚庆祝万夀夹道数十里咸得瞻依仪仗仰觐天顔庆为

  • 秦献记原文·章太炎

    秦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百官公卿表》)识于《太史公书》者,叔孙通、伏生最著。仆射周青臣用面谀显,淳于越相与底物,衅成,而秦燔书。其他,《说苑》有鲍白令之斥始皇行桀纣之道,乃欲为禅让,比于五帝,(《至公篇》)其骨梗次淳于。《

  • 第6章 八佾篇第三(2)·孔子

    名家注解张居正注:“盖奥以比君之势分崇高,难以自结;灶以比臣之专权用事,容易干求。时俗之见,浅陋如此。”又注:“人当顺理以事天,非惟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孔子此言,逊而不迫,正而不阿,世之欲以祷祀而求福者,视此可以为鉴矣

  • 四十三、首山竹篦·慧开

      首山和尚拈竹篦示众云:“汝等诸人若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汝诸人且道,唤作甚么?”   无门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   颂曰:拈起竹篦,行杀活令。背触交驰,佛祖乞命。

  • 日本太谷大学教授稻叶圆成来访太虚法师之谈话·太虚

    太  先生至中国游历甚久,对于中日佛教,有何联合进行之计划乎?稻  中日佛教之联合,以两国佛教之情形互相开晓为先。两国佛教徒共谋意思疏通,推广佛化,今遂有世界佛教联合之动机。我国佛教徒既有贵国佛教巡历之计画和观光

  •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

  • 马吊牌经·冯梦龙

    冯梦龙撰。十三篇。马吊牌,古代博戏之一。始于明代中叶。冯梦龙著《马吊牌经》,记叙了马吊牌的玩法。马吊牌为四人同玩,通常是三人输一人赢,像马之四足吊起一足,所以称马吊牌。牌分四门,即文钱、索子、十字和万字,文钱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